课件80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西部 煤炭 采煤 化学 埃森
廉价石油 单一重型工业 欧洲以外 煤炭和钢铁 发展危机
集中化 合理化 减少 扩大 边缘 莱茵河沿岸港口 周边
课时作业(九)
一、选择题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1~3题。
1.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2.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3.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图片等信息分析主导区位因素。题干中时间为1848年后,从材料中可知1848年后,芝加哥修建了连接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的运河,然后兴修铁路,所以从位置看,芝加哥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之间的连接要道,答案为D。第2题,本题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题干中时间为20世纪之前,结合材料,这段时间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其工业部门主要与农业有关,答案为A。第3题,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提取、综合运用的能力。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均为芝加哥发展的条件,但题干强调“最有利”,结合材料可知,是因为水路、陆路等交通的发展,正确答案为B。
【答案】 1.D 2.A 3.B
在欧盟前身“欧洲煤钢联营”成员国中,德国煤矿资源丰富,法国铁矿资源丰富。该组织的成立大大提高了两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读图完成4~5题。
4.该组织成立之初,德国大型钢铁企业所邻近的城市是( )
A.杜伊斯堡 B.波恩
C.布鲁塞尔 D.鹿特丹
5.德法两国之间煤和铁矿石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
A.铁路与内河航运 B.海运和铁路
C.高速公路与铁路 D.高速公路与内河航运
【解析】 第4题,“该组织成立之初”是关键词,那时钢铁工业基地的布局与发展依赖于近原料、近能源(燃料),需要靠近煤矿或铁矿产地;图中,德国的杜伊斯堡附近有煤矿、法国梅斯附近有铁矿,两城市附近有大型钢铁企业。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鲁尔区的水陆交通便利:有发达的铁路网、便捷的内河航运网。
【答案】 4.A 5.A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6~7题。
甲 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乙 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6.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7.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解析】 第6题,虽然从图中能够看出石油的消费比重在降低,但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在提高,因而不能确定石油消费量在下降。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因而为山西煤炭资源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答案】 6.A 7.A
(2013·石家庄期末检测)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8题,煤炭的深加工,增加了附加值;煤炭的气化,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焦化和二氧化硫等部分气体的回收,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图中涉及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发生转移。第9题,生产结构的变化,只是改变了生产方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由于减少了煤炭的外运量,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将增多,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从而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答案】 8.D 9.C
近年来,枣庄这匹“黑马”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功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率先崛起,以其独特的转型实践,造就了世界瞩目的“枣庄神话”“枣庄奇迹”。据此完成10~11题。
10.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①环境污染 ②资源枯竭 ③水源短缺 ④就业困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枣庄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借鉴了鲁尔区的经验,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
B.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城市
C.完善交通网,优化区位条件
D.将资源枯竭型城市整体搬迁
【解析】 第10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都面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就业困难等问题。第11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路是转型和升级,而不能整体搬迁。
【答案】 10.C 11.D
12.下列四个钢铁工业城市中,布局类型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解析】 A、B项分别是中国的攀枝花、包头,C项是意大利的塔兰托,D项是美国的匹兹堡。四个钢铁城市中,A、B、D项都是在当地煤铁资源丰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煤铁复合型布局,C项是从国外运进原料、燃料发展的,属于临海型布局。
【答案】 C
二、综合题
13.(2010·山东高考)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读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回答问题。
(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内容。
工业区
区位条件
鲁尔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自然条件
①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
内河航远、陆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内河航远、陆路、航空和__②__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劳动力
③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解析】 第(1)题,本题的解答要立足于两工业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鲁尔区作为大型传统工业区,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再加上海洋性气候区,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与鲁尔区对比,沪宁杭工业区的海运优势突出;从劳动力角度看,鲁尔区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整体素质高。第(2)题,本题应遵循传统工业区整治的一般原则,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等方面阐述。
【答案】 (1)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②海洋运输
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0月5日新华社报道 根据青海“十二五”规划目标,今后几年,青海将加快推进柴达木2 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努力把柴达木建成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助推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建设。
材料二 柴达木号称“聚宝盆”,2010年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试验区。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引入和探索,柴达木资源开发将由过去的单一挖资源向综合利用、循环发展提升。下图为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青海柴达木盆地建设光伏产业基地的主要自然优势是什么?
(2)下列不属于“聚宝盆”所包括区域优势产业的是( )
A.石油工业 B.电力工业
C.化学工业 D.电子工业
(3)填出“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4)简述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解析】 第(1)题,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较高,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土地面积广大,利于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第(2)题,柴达木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和有色金属资源,为能源、化工和冶金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3)题,甲为其他工业提供能源,因此为电力;乙是利用废弃物发展的建筑材料生产。第(4)题,从节约资源、防治污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回答。
【答案】 (1)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太阳能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地广人稀,荒漠化土地面积广大,适合建设占地面积广的太阳光伏基地。
(2)D
(3)电力工业 建材工业
(4)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实现了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促进了产业升级与多样化,实现了走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