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3年春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仿真卷(八)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有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B A A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C B A C B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D C D C D A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C A D C C B A A
二、选择题(本题有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33.(1)地球类地
(2)2062
(3)B
(4)两 太阳
34.(1)海洋 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
(2)a 下沉
(3)陆风 西北
35.(1)高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等对城市环
境、交通、住房以及治安等造成一定的压力。(任答两点即可)
(2)四川
(3)社会经济因素
36.(1)商业 居住 工业
(2)东北风
(3)接近原料地/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原料
37.(1)河流 煤铁资源(矿产资源)
(2)①
(3)条带状 铁路
(4)河道淤积导致河流的航运能力下降;铁路的出现,使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任答1点即可)
38.(1)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任答3点得3分)
(2)旱地 增加
(3)土壤肥力降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任答2点得2分)云南省 2023 年春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仿真卷(八)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有 32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B A A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C B A C B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D C D C D A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C A D C C B A A
二、选择题(本题有 32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4 分)
33.(1)地球类地
(2)2062
(3)B
(4)两 太阳
34.(1)海洋 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
(2)a 下沉
(3)陆风 西北
35.(1)高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等对城市环
境、交通、住房以及治安等造成一定的压力。(任答两点即可)
(2)四川
(3)社会经济因素
36.(1)商业 居住 工业
(2)东北风
(3)接近原料地/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原料
37.(1)河流 煤铁资源(矿产资源)
(2)①
(3)条带状 铁路
(4)河道淤积导致河流的航运能力下降;铁路的出现,使河流运输地
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任答 1 点即可)
38.(1)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任答 3点得 3 分)
(2)旱地 增加
(3)土壤肥力降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任答
2 点得 2分)8.图中风蚀垄所在地区的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仿真卷(八)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9.与该地区地貌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是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A.海拔较高,气温年较差小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第I卷选择题(64分)
东川红土地位于昆明市东川区的红土地镇。昆明某校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到东川
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和调研。在走访调研中,同学们了解到当地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土壤样
一、选择题(本题有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选出
品实验,发现当地的红色土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一种低产贫瘠土壤。据此完成
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不选、多选、错选均不
得分。)
10~11题。
2021年2月21日,某同学在济南市南部龙洞附近游玩时,发现疑似大面积古生物化石。
10.该地土壤贫瘠的主导因素是
经专家鉴定后,证明确实是三叶虫化石。据此完成1~3题,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1.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是
11,为了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措施有
A.古地理环境B.生物和化石C.岩石和地貌
D.地层和化石
①增施有机肥
②大量施用化肥
2.根据材料推测,该化石形成时的占地理环境是
③增施熟石灰
④种植茶树、油茶、杉木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A.湿热的森林地区阝.温暖广阔的浅海C.湿热的卓原地区D.下旱的陆地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三叶虫化石的发现,可以证明该地层发生过
A.风沙侵蚀
B.火山爆发
C.泥沙沉积
D.洋流运动
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
州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右图中,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
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右图为地质灾害链
30 km
至30km处。据此,完成4~6题。
发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暴雨
4.当气球上升到30km处时
12.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A.密度达到最大
B.气压达到最低
m地面
A.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
C.湿度达到最大
D.气温达到最低
B.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
堰塞湖
5.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
C.高层大气
C.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
A.对流层
B.平流层
).电离层
6.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是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A.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增加
B.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13.下图是逃生线路示意图,泥石流发生时,最佳的逃生线路是
C.气温随高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
D.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古诗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描写了西北边塞雄伟壮阔又荒凉
325
寂寞的景象,右图是当地地貌景观图。
300
据此完成7~9题。
◆泥石流方向·逃生方向
7.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C.风力搬运
D.流水侵蚀
地理仿真卷(八)·第1页(共8页)
地理仿真卷(八)·第2页(共8页)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仿真卷(八)
第Ⅱ卷
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个小题,共36分)(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33.(6分)
市(区、县)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成绩
(1)
第I卷
、
选择题(本题有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用2B铅笔填涂)
(2)
1[AJ[B][C][D]
6CA][B][C][D]
11A][B],[C][D]
2[A][B][C][D]
7[AJ[B].[C][D]
(3)
12[A][B][C]D]
3[AJ[B][C][D]
8[A][B][C][D]
13[A][B][C][D]
(4)
4CA][B][C][D]
9[A][B][C][D]
14[A][B][C]
[D]
5[A]B][C][D]
10CA][B][C][D]
15[AJ[B][C][D]
34.(6分)
16[A][B][C][D]
21CA][B][C][D]
26[A][B][C][D]
17 CA]CB]CC][D]
22[A][B][C][D]
27CA][B][C][D]
(1)
18[A][B][C][D]
23[A][B][C][D]
28[A][B][C][D]
19[A][B][C][D]
24[A][B][C][D]
29[A][B][C][D]
20[A][B][C][D]
25[A][B][C][D]
30[A][B][C][D]
(2)
31[A][B][C][D]
32[A][B][C][D]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5.(5分)
37.(6分)
(1)
(1)
(2)
(2)
(3)
(3)
36.(6分)
(4)
(1)
38.(7分)
(1)
(2
(2)
(3)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