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脂(成分假设全部为硬脂酸甘油酯)经皂化反应后,反应所得的硬脂酸钠在水里形成的分散系属于( )
A.溶液 B.乳浊液 C.悬浊液 D.胶体
【解析】 肥皂(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钠)溶于水形成胶体。
【答案】 D
2.(2013·枣庄高二期末)表面活性剂是指分子由亲油基和亲水基构成的一类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致使表面活性剂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下列不是表面活性剂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
A.具有润湿和渗透作用 B.具有发泡作用
C.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D.具有乳化作用
【解析】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油基和亲水基,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保持润湿。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当搅拌其水溶液时,能使空气进入溶液形成气泡。表面活性剂结构的特殊性致使它能对油和水的混合物产生乳化作用。表面活性剂一般不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答案】 C
3.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最好使用( )
A.冷水 B.40 °C~50 °C的水
C.70 °C以上的水 D.以上都可以
【解析】 酶是生物催化剂,酶遇热会失去活性,低温又不起作用,因而使用加酶洗衣粉宜用50 °C左右的温水。
【答案】 B
4.碘酒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关于它的消毒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细菌 B.氧化细菌,使蛋白质变性
C.使细菌缺氧而死 D.使细菌缺水而死
【解析】 碘酒可以氧化细菌,使其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从而杀死细菌。
【答案】 B
5.(2013·威海学业水平模拟)目前,很多家庭在使用“果蔬消毒机”,其原理一般是以空气中的氧气为气源,通过变频放电产生臭氧,从而对蔬菜、水果等进行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就是新鲜的氧气
B.“果蔬消毒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少量氮的氧化物从而造成污染
C.“果蔬消毒机”产生的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D.臭氧可以杀菌,但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有害
【解析】 臭氧(O3)与氧气(O2)分子不同,A项错误;变频放电可发生反应N2+O22NO,B项正确。
【答案】 A
6.下列对杀虫剂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杀虫剂逐渐向着低毒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B.气雾杀虫剂不应靠近火源,防止爆炸
C.超高效杀毒剂之所以高效是因为它的毒性很强
D.有机磷等杀虫剂虽然杀虫效果好,但有一定的残毒,所以使用时要慎重
【解析】 超高效杀毒剂以聚酯类化合物为主,毒性低,杀虫效果好,超高效杀毒剂之所以高效并不是因为它的毒性很强,选C。
【答案】 C
7.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B.过氧乙酸与苯酚混合使用杀菌能力更强
C.过氧乙酸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有杀菌作用
D.在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时并不是浓度越大越好
【解析】 过氧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3,羟基乙酸的分子式也为C2H4O3,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过氧乙酸的杀菌作用是利用了它的强氧化性,过氧乙酸在遇到有机物或金属杂质时易分解,由于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使用时浓度一般比较小。
【答案】 B
8.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或酯
B.属于卤代烃或酯
C.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
D.在碱性条件下易失效
【解析】 因为溴氰菊酯的分子内含有苯环和酯基,所以它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又属于酯类,A正确。虽然分子内含有溴原子(卤素),但分子的其他部分不是烃基,所以它不属于卤代烃,B不正确。这种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能较快、较彻底的水解,水解后就失去了杀虫性能,C、D正确。
【答案】 B
9.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有①“84”消毒液、②甲酚皂溶液、③过氧乙酸消毒液、④消毒酒精、⑤福尔马林、⑥漂白粉、⑦臭氧消毒机、⑧碘酊、⑨药皂、⑩双氧水,请将它们的编号填在相应的所属类别内。
(1)含氯消毒剂:_____________。
(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_______________。
(3)醇类消毒剂:_____________。
(4)含碘消毒剂:_____________。
(5)醛类消毒剂:_________。
(6)酚类消毒剂:______。
【解析】 常用消毒剂类别:(1)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漂白粉等;(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双氧水、过氧乙酸消毒液;(3)醇类消毒剂:消毒酒精等;(4)含碘消毒剂:碘酊等;(5)酚类消毒剂:药皂、甲酚皂溶液;(6)醛类消毒剂:福尔马林等。
【答案】 (1)①⑥ (2)③⑩ (3)④ (4)⑧ (5)⑤ (6)②⑨
10.A校附近有一生产漂白粉的化工厂。一天,一同学感觉到空气有异味,他怀疑化工厂的有害气体发生了泄漏。于是他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实验现象证实他的看法是正确的,为此他向工厂经理提出了建议,工厂立即解决了此问题。
(1)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你认为产生异味的气体是________。
(2)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检测空气中该气体的含量。其步骤为:打开K,缓慢拉动活塞,吸入50.0 mL空气;再吸入10.0 mL某种溶液A,关闭K。
①溶液A是下列哪种溶液________(填字母)。
A.NaOH、酚酞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KI-淀粉溶液
②若该空气已被污染,能证明此结论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生产漂白粉的原料为氯气和消石灰,那么该工厂泄漏出的有害气体必然是氯气。
(2)①氯气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检验时,常用KI-淀粉溶液。A项虽然也可以吸收氯气,并发生颜色变化,但它也能吸收空气中的CO2,使得测定的氯气含量偏大;B、C不能吸收氯气。②氯气与KI反应生成I2,I2遇淀粉溶液变蓝。
【答案】 (1)氯气 (2)①D ②溶液变蓝
11.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洗衣粉中如加入由磷酸脱水制得的多磷酸的钠盐做配料,虽能在洗衣时起软化水的作用,但使用此类洗衣粉会造成水质污染。
(1)硬水软化是指_____________。
(2)若用肥皂(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洗衣,水的硬度不能太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肥皂的去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含磷洗衣粉等生活污水排入河流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解析】 (2)水的硬度太大时,水中的Ca2+、Mg2+与硬脂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的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沉淀,造成肥皂的浪费。同时生成沉淀附在衣服上,使衣服不易洗干净。(3)高级脂肪酸钠能去污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它的十七碳的烷烃基具有较强的亲油性,而—COONa又具有亲水性,当进行揉搓或振动时,在大量水中,高级脂肪酸钠就会把织物中的油污拔掉,从而达到去污效果。但肥皂属于碱性物,而毛丝物是蛋白质类,并且蛋白质在碱性条件能水解成氨基酸,从而使毛丝物破损,故不能用肥皂来洗涤毛丝物。(4)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答案】 (1)降低水中Ca2+、Mg2+的浓度
(2)硬脂酸钠与Ca2+、Mg2+反应,可生成不溶于水的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使用肥皂洗衣服时,若水的硬度较大,会造成肥皂的浪费
(3)肥皂中含有亲油基和亲水基,沾有油污的衣物浸入到高级脂肪酸钠水溶液中,亲油基与油污相互吸引,亲水基与水分子相互吸引。这样,油污被高级脂肪酸钠分子包围起来,逐渐分散成微小的油珠,经过摩擦、振动进入水中 不能 肥皂水呈碱性,能促使毛丝物中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肽键被破坏,衣物受损
(4)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藻等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时,消耗大量氧气,会使水中鱼类等因缺氧而死亡,水会变质发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