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一 综合检测 主题1 呵护生存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一 综合检测 主题1 呵护生存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7-31 21:5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检测(一)
主题1 呵护生存环境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
1.根据南方某城市环卫局提供的资料,该市平均每天产生垃圾1 500 t,其中生活垃圾800~900 t。下列生活垃圾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瓜皮果壳——可回收垃圾
B.塑料——危险废物
C.厨余垃圾——有机垃圾
D.易拉罐——不可回收垃圾
【解析】 瓜皮果壳为不可回收垃圾,一般用于堆肥;塑料本身危险性不大,但要尽量回收,以免造成白色污染;厨余垃圾多为动植物的下脚料,故为有机垃圾;易拉罐可回收冶炼金属。
【答案】 C
2.上海成功地举办了2010年世博会,被视为继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大家庭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又一标志。世博园区改造规划的实施将提升上海的环境质量,位于规划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之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该厂产生的红棕色烟雾的困扰。你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可能含有(  )
A.FeO粉尘        B.P2O5粉尘
C.Fe2O3粉尘 D.SiO2粉尘
【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钢铁厂附近的污染物应该是铁的化合物,再据“红棕色烟雾”判断此空气污染为Fe2O3粉尘。
【答案】 C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雾较多。雾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组成的,以酸性气溶胶粒子为凝结核,溶解了城市汽车尾气和工厂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形成了酸雾雾滴,其酸性比酸雨强得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冬雾是一种液溶胶
B.酸雾不仅刺激呼吸道,还可能使肺部受伤
C.对燃烧煤进行脱硫处理可以减少酸雾的产生
D.酸雾的pH在5.6以下
【解析】 选项A,冬雾是一种气溶胶;选项B,酸雾中含有H2SO4、HNO3等,会刺激呼吸道并造成肺部受伤;选项C,煤进行脱硫处理能有效降低SO2的排放量,减少酸雾的产生;选项D,酸雾的酸性比酸雨强,其pH<5.6。
【答案】 A
4.向浑浊的水中加入适量的FeCl3·6H2O并搅拌以后,水便由浑浊变得澄清。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是纯化学变化
B.是纯物理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不能确定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解析】 由Fe3+水解为Fe(OH)3胶体属于化学变化,Fe(OH)3胶体粒子吸附水中悬浮物共同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C
5.城市由天然水获取自来水的一般步骤为(  )
【解析】 天然水变为自来水应先自然沉降和加絮凝剂沉降,使水中的固体杂质沉淀出来,然后通过细砂、活性炭过滤,再曝气增加溶氧量,氧化、消除有机质,最后消毒成为自来水。
【答案】 C
6.下列关于硬水及其软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谓软水是不含Ca2+、Mg2+的水
B.石灰—纯碱法中石灰是指CaCO3
C.石灰—纯碱法软化硬水过程中,Mg2+引起的硬度转化成了Ca2+的硬度
D.离子交换剂不能再生
【解析】 软水是指不含或Ca2+、Mg2+含量较少的水;石灰—纯碱法中的“石灰”是指生石灰CaO,CaO加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可以沉淀Mg2+;由Mg2++2OH-===Mg(OH)2↓知,Mg2+被除去的同时,溶液中又增加了等量的Ca2+,所以Mg2+的硬度转化成了Ca2+的硬度;将离子交换剂浸泡在饱和NaCl溶液中时,Na+把Ca2+、Mg2+交换下来,从而使离子交换剂恢复软化硬水的能力,故选C项。
【答案】 C
7.(2013·密云高二阶段测试)“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然而近几年太湖不断发生“水华”现象,绿藻含量比正常情况下高很多,含O2量明显偏低,浑浊度增加。造成太湖“水华”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太湖上游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农药
C.生活废水大量排入太湖,使水质富营养化
D.有毒的废水大量排入太湖
【解析】 生活废水中含丰富的氮和磷,促进了藻类等水生生物的大量繁殖,而造成“水华”现象。
【答案】 C
8.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解析】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有破坏作用。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必定会导致树木被大量砍伐,对保护环境不利。
【答案】 C
9.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环境问题
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
A
酸雨
二氧化硫
B
白色污染
二氧化硅
C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D
臭氧层空洞
氟氯烃
【解析】 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
【答案】 B
10.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利于大多数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B.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措施
C.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解析】 水体富营养化会减少水中含氧量,使水质变坏,不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
【答案】 A
11.常见的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反应:2NO+O2===2NO2中,二氧化氮为二次污染物。下列三种气体中能生成二次污染物的是(  )
①硫化氢 ②二氧化硫 ③汽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全部都是
【解析】 硫化氢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等二次污染物;二氧化硫可氧化为三氧化硫,导致酸雨;汽油可生成CO等二次污染物。
【答案】 D
12.(2011·北京高考)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
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
CO+NO===C+NO2
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
CxHy+(x+)O2xCO2+H2O
【解析】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HgS为难溶于水的黑色沉淀,故废水中加入Na2S时发生反应Hg2++S2-===HgS↓
正确
B
NO2为污染性气体,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原因之一,用催化剂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不能再生成污染性气体,发生的反应为:2NO+2CO2CO2+N2
错误
C
明矾的成分为KAl(SO4)2·12H2O,向污水中投放明矾,Al3+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杂质,反应为Al3++3H2O??Al(OH)3(胶体)+3H+
正确
D
烃类物质为碳氢化合物,高温下发生燃烧反应CxHy+(x+)O2xCO2+H2O
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7分)(1)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污染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2)要使垃圾中宝贵的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对垃圾进行________。
(3)塑料、合成橡胶等合成高分子材料都是用________经过聚合反应制成的。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高分子材料又能解聚成________,从而得到循环利用。
(4)一般来说,水的硬度是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之和,煮沸可降低________硬度,水垢的成分为________。
【答案】 (1)SO2 NO2 (2)分类 (3)小分子物质 小分子物质 (4)暂时 Mg(OH)2和CaCO3
14.(9分)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O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________(选填:活性炭、硫酸亚铁、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填入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____,可用来浇灌农田。
【解析】 (1)甲厂废水呈碱性,则不含有Ag+、Fe3+,因Ag++OH-===AgOH↓,Fe3++3OH-===Fe(OH)3↓,则一定含K+、OH-;又因Ag+与Cl-不共存,故甲厂废水含Cl-;乙厂废水则含Fe3+、Ag+、NO。
(2)运用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Fe+2Ag+===2Ag+Fe2+,从而回收废水中的银。
(3)两种废水混合时,发生反应:Fe3++3OH-===Fe(OH)3↓,Ag++Cl-===AgCl↓,Ag++OH-===AgOH↓。
【答案】 (1)K+ OH- Cl- (2)铁粉 Ag (3)Ag+、Fe3+、OH-、Cl- KNO3
15.(12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是低热值、高水分,较适合用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焚烧,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装置如图所示。
(1)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染性成分,必须加以处理以防二次污染,如酸性气体SO2、NO2、HCl(垃圾中塑料废弃物燃烧产生)等。可向炉内加入一种廉价的物质,将上述气体转化为固体物质成为灰渣,该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
A.石膏  B.消石灰  C.食盐  D.水
写出所选物质与上述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两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垃圾焚烧阶段需限制燃烧空气(即一次进风)量,以避免炉膛温度的强烈波动以及产生过多飞灰,但这样燃烧会产生可燃性有毒废气,所以需二次进风,使之充分燃烧,并将温度提高到800 ℃以上,这样排出的废气中几乎不含有毒成分。以下不属于可燃性废气的是__________。
A.CO B.二英 C.有机碳 D.SO2
(3)二英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 000倍,有“地球上毒性最强的毒物”之称。垃圾焚烧的烟气中含该物质,可在二次进风的同时喷入活性三氧化二铝,将不能完全分解的二英充分吸附,进入烟道被收集。三氧化二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能够证明该性质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能与酸性气体SO2、HCl反应的物质是消石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2HCl+Ca(OH)2===CaCl2+2H2O。
(2)CO、二英、有机碳和SO2中,SO2不具有可燃性。
(3)三氧化二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表现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有关反应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
【答案】 (1)B Ca(OH)2+SO2===CaSO3+H2O,
2HCl+Ca(OH)2===CaCl2+2H2O
(2)D
(3)①Al2O3+6HCl===2AlCl3+3H2O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16.(12分)为了对青少年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2、3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的蒸馏水、酒精和新鲜动物血。当烧完2支香烟后,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1)取1号试管中的水溶液加入银氨溶液中振荡,水浴加热后可观察到有银镜生成,说明香烟燃烧产物中含有________类物质,决定该类物质化学性质的官能团是________(填结构式),该类物质(以RCHO为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2号试管中的全部酒精,加入足量的0.1 mol·L-1的HgCl2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可证明香烟中有尼古丁,经测定它的结构简式为NNCH3。
①已知尼古丁与HgCl2溶液反应如下:
C10H14N2+HgCl2―→C10H14N2·HgCl2↓
将生成的沉淀洗涤、干燥,称重为13.02 mg,则上述每支香烟中含尼古丁的质量是________mg。
②尼古丁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_。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成反应 D.酯化反应
(3)3号试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解析】 (1)由实验现象知,香烟烟雾中含有醛类物质;决定醛类物质化学性质的官能团是醛基,结构式为:COH;RCHO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HO+H2RCH2OH。
(2)①C10H14N2~C10H14N2·HgCl2
162 434
4.86 mg 13.02 mg
则1支香烟中含尼古丁为2.43 mg。
②由尼古丁的结构简式知,它可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含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无—X或—OH)和酯化反应(无—OH或—COOH)。
(3)香烟烟雾通过碱石灰后其中的水蒸气和酸性气体被吸收,通过1号试管醛类物质被吸收,通过2号试管尼古丁被吸收,进入3号试管的物质主要成分是CO,由于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新鲜动物血的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深红色。
【答案】 (1)醛 COH
RCHO+H2RCH2OH
(2)①2.43 ②AC
(3)动物血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深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