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15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爵士 钦差 精至 骇人听闻
B.渡金 港湾 雕像 灵机一动
C.喇叭 虚荣 爱慕 随声附和
D.荒凉 气慨 泥潭 神通广大
【答案】C
A.“精至”应为“精致”;
B.“渡金”应为“镀金”;
D.“气慨”应为“气概”;故选C。
2.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________。
(2)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________,感到非常孤独。
(3)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___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4)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________些。
A.神情 景致 延续 敬重 B.神气 景色 延续 敬重
C.神色 景象 绵延 看重 D.神气 景象 绵延 尊重
【答案】D
神情:面部显露出来的感情、情绪;神气:谓神情、神态。也指得意或骄傲的样子等;根据“骄傲的”,可排除AC;景色:指景物和色彩;景象:状况;现象;根据句意“荒凉的状况”,可排除B。故选D。
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
B.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C.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D.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答案】B
B. 把打开的团线比成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女娲造人》是一篇寓言,以幻想的形式解释宇宙的起源。
B.《皇帝的新装》中,皇帝上当受骗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皇帝追求虚荣,愚蠢透顶。
C.《杞人忧天》教育我们不要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D.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答案】A
A.《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以想象的形式解释了人类的起源。故选A。
二、句子默写
5.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
(3)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阳景逐回流。
(5)请你写出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
随君直到夜郎西
无人送酒来
阴霞生远岫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诗歌鉴赏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寄北”是因为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
B.“涨”字富有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愁思之绵绵。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是虚写,它所创设的是一个与妻子团聚的欢乐情景。
D.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归期的问与答,抒发了诗人漂泊他乡时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7.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6.D.有误。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而非七言律诗。
7. “何当”(何时能够)表示愿望, “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是运用想象的手法描写来日重逢,剪烛夜话的欢乐情景,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未来的欢聚,自然反衬出今夜的孤寂,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答案】
6.D
7.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想象着来日重逢,剪烛夜话的欢乐情景,以此来反衬今夜的孤寂。
四、文言文阅读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身亡所寄( )
(2)奈地坏何( )
(3)因往晓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 无,没有 怎么办 告知,开导
9. 即使坠落了,也不会有所伤害。 那个人释然后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释然了很高兴。
10.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
11.示例:忧天忧地,匹夫有责。20世纪下半期,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不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现代化,也为了拯救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该忧天忧地了。强化训练15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爵士 钦差 精至 骇人听闻
B.渡金 港湾 雕像 灵机一动
C.喇叭 虚荣 爱慕 随声附和
D.荒凉 气慨 泥潭 神通广大
2.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________。
(2)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________,感到非常孤独。
(3)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___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4)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________些。
A.神情 景致 延续 敬重 B.神气 景色 延续 敬重
C.神色 景象 绵延 看重 D.神气 景象 绵延 尊重
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
B.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C.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D.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女娲造人》是一篇寓言,以幻想的形式解释宇宙的起源。
B.《皇帝的新装》中,皇帝上当受骗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皇帝追求虚荣,愚蠢透顶。
C.《杞人忧天》教育我们不要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D.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二、句子默写
5.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
(3)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阳景逐回流。
(5)请你写出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寄北”是因为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
B.“涨”字富有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愁思之绵绵。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是虚写,它所创设的是一个与妻子团聚的欢乐情景。
D.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归期的问与答,抒发了诗人漂泊他乡时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7.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身亡所寄( )
(2)奈地坏何( )
(3)因往晓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