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岳麓版)
单元过关检测卷(三)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当东方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的时候,西方国家正( )
A.进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 B.开辟新航路
C.进行政治革命,确立民主政体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C
2.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从《大宪章》那里继承的主要思想是( )
A.保障人民的人身自由思想 B.用法律限制王权的思想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D.国王不能干涉议会的思想
答案:B
3.(2014·汕头模拟)当代历史学家哈勒维评论某国的政治制度时说“(它)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这里积聚了以往岁月(中世纪)的陈物遗迹。”哈勒维评论的是( )
A.美国政制 B.英国政制 C.法国政制 D.苏联政制
解析:哈勒维的评论主要强调宪政的继承性。英国被誉为“议会之母”,在1215年议会就通过了限制王权的《自由大宪章》,并逐渐形成了王在议会中和王在法律下的宪政原则,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1832年的议会改革都是对这些原则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以往岁月的陈物(中世纪)遗迹”,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不符。
答案:B
4.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宪政而没有宪法的国家。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历程从17世纪中期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期。其中导致“国王统而不治”的事件十分重要,这一事件是( )
A.英国革命推翻查理一世的统治
B.为限制王权制定《权利法案》
C.议会逐步形成两党政治
D.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答案:D
5.(2014·广东六市六校联合体联考)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
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解析: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监督内阁,内阁要对议会负责,故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故C正确,同时排除A、B、D三项。英国国王是虚君。
答案:C
6.制度创新是英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下列政治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是( )
①君主立宪制 ②责任内阁制 ③政党政治 ④联邦共和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7.(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D
8.(2014·临沂质量检测)美国保守派名嘴格伦·贝克在《常识——反对一个失控的美国》中说:“美国政治意在使候选人代表主流思想,远离边缘化集团利益。‘赢家通吃’的方法就是迫使候选人转向主流路线,以便获得最多的政治支持。”这种现象根源于( )
A.总统共和制的政体 B.两党轮流执政的安排
C.两党政策大同小异 D.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反映美国两党竞选时“拉票”行为,学生易误选B项,B项错在“轮流执政”,应为交替执政;C项与题干无关;D项与材料无关;题干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其根源是总统共和制政体。
答案:A
9.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10.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两国的国家元首都( )
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
B.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
C.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D.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答案:D
11.某部历史纪录片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户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多年,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导致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不包括( )
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
答案:D
12.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的结果 ③这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④以一票优势赢得共和,说明了民主共和是符合时代的潮流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3.在英国和法国实行宪政(民主政治)的过程中,相同之处是( )
A.最终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B.民主与专制都进行了几个回合的斗争
C.最后都通过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D.都受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
答案:B
14.1871年,普鲁士王国在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此后,德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这部宪法的颁布表明( )
A.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统治彻底结束
B.代议制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取代专制统治已不可逆转
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趋向统一
答案:B
15.(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答案:A
16.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这两部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内阁(政府)要对国家元首负责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17.下列法律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 )
①《德意志帝国宪法》 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联邦宪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答案:B
18.关于英、法、德、美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英国议会下院多数党席位的政党领袖将会被英王任命为首相,负责组阁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C.美国虽然实行三权分立制,但总统的权力最大,受到的制约和限制最小
D.德国的帝国议会虽然拥有立法权,但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答案:C
19.“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答案:B
20.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大好处是( )
A.是真正的民主,可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B.避免了党派之间的斗争,有利于稳定政局
C.可以把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D.可以限制王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50分)
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道:“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调整原有的统治秩序,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成为当务之急。
材料二 林肯总统在1861年就职演说中为维护国家统一向南方发出呼吁:
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夫妻可以离婚,以后彼此不再见面,也无法找到对方,但是,我国的不同地区之间不能这么做。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的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依旧,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
——以上材料一、材料二,均选自新课标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建国后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存在怎样的困难?
答案:经济上,它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给英国的商品倾销以可乘之机。政治上,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建国之初在政治体制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阅读材料二,你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当时是否彻底?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
答案:新问题:既要用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把13个州紧密地统一起来,又要在这样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解决方式:制定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否。州权主义在美国仍根深蒂固,1861年南部11个蓄奴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
(3)你认为材料二中“那一根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指的应该是哪一历史事件?林肯说,“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当选总统后,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美国来说有何重大政治意义?
答案:美国独立战争。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美国内战的胜利。
政治意义: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 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答案: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答案: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错位”指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影响: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答案: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23.(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末,英国爆发了要求选举权的民主运动,参加者除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外,还有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工人阶级……1830年,法国爆发了推翻复辟王朝的七月革命,整个欧洲的民主运动出现了高潮,这就进一步推动了英国选举改革运动的发展,议会中的改革派和保守派经过反复的斗争和较量之后,……在1832年6月4日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向帝国议会宣读了由他起草的《皇帝诏书》,开始实施他的社会立法计划。1883年6月公布疾病保险法……1884年7月通过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6月公布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进入90年代后,威廉二世先后颁布了“工商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劳动立法:实行每周6天工作和8小时工作日制度等等。
——《德国史》
材料三 不用说,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并不是指在一切文明状态都是实际可行的或适当的政府形式的,而是指这样一种政府形式,在它是实际可行和适当的情况下,它伴随有最大数量有益后果,直接的和将来的。……一个完善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了。
——[英]密尔著《代议制政府》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有哪些?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第(1)问,先从材料中总结出民主斗争、两派斗争和七月革命,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影响要从阶级和经济方面分析。
答案:(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民主运动、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的推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材料二俾斯麦立法体现了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解析:第(2)问,结合材料分析出社会福利制度及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2)特点:注重社会福利、立法全面、适应时代需要。作用:促进了德国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水平。
(3)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的“代议制政府”。
解析:第(3)问,要注意题干限定“文明史观”,重点分析出民主发展进程。
答案:(3)否定君主专制,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4)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解析:第(4)问,要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回答出政治、经济等方面即可。
答案:(4)积极方面: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
消极方面: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相对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