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8 13:0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数量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质量红利是指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人口偏好结构转变带来的人口内在质量提升(具体表现为健康、教育、技能等状况的改善)所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图1示意两个红利在2005-2019年间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示时期我国人口红利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一直较大 B.人口质量红利贡献率波动较小
C.两种人口红利贡献率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D.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
2.据图判断未来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是
A.社会养老压力减轻 B.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逐渐升高
C.人口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D.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持续改善
3.提高我国人口红利的关键措施是
A.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 B.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C.大力发展电子装配业 D.出台延迟退休政策
便利店可分成日杂用品型、便民超市型、功能品质型、网络平台型四类,其空间分布既有共性规律,也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偏好。据此完成4~5题。
4.便利店属于
A.零售业 B.餐饮业 C.金融业 D.娱乐业
5.关于四类便利店叙述正确的是
A.日杂用品型数量最少 B.便民超市型服务范围最大
C.功能品质型付租能力较弱 D.网络平台型服务更为完善
我国东部某城市在对一条交通大动脉进行升级改造时,在多处路口设置下穿通道。图2为其中一处下穿通道景观图。据此完成6~7题。
6.该路建设多处下穿通道主要为了
A.减少城市内涝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通行效率 D.增加城市美感
7.建设下穿通道,应重点注意
A.美观 B.排水 C.防风 D.采光
人口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土地城镇化是指某一区域土地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过程,其水平常用建成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重来表示。图3示意2005~2015年我国城镇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增长变化。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信息显示
A.2007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多 B.2008年建成区面积最小
C.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 D.我国城镇化水平波动起伏
9.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带来的影响有
A.城镇居民就业困难 B.城市住房空置率增大
C.城市道路平均拥堵率上升 D.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2022年夏秋季的高温创我国历史之最,我国中东部地区尤为严重。持续的高温使阳澄湖大闸蟹生长迟缓,加之中秋节提前,导致中秋节期间市场上鲜见阳澄湖大闸蟹身影。此时新疆的“天山雪蟹”迅速占领内地市场。“天山雪蟹”大多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严禁投肥投料,市场价格较高。据此完成10~11题。
10.阳澄湖大闸蟹产区为了降低损失,最应该
A.推迟上市 B.涨价出售 C.降低产量 D.调整品种
11.“天山雪蟹”大多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A.保护水源 B.技术落后 C.饵料不足 D.劳动力不足
历史上我国的“三大荒”,现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图4是我国历史时期“三大荒”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南大荒”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 D.农业政策的支持
13.“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夏季高温 ③降水较丰富 ④光照充足 ⑤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14.“北大荒”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不包括
A.水热充足 B.土壤肥沃 C.人均耕地多 D.平原地形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将部分生产部门转移到东南亚。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携手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15~17题。
15.一般来说,服装企业的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
A.原料 B.燃料 C.运费 D.工资
16.该企业将部分生产部门转移到东南亚的原因是东南亚
A.交通运输便利 B.基础设施完善
C.生产成本较低 D.市场需求量大
17.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A.缩短加工时间 B.保证产品品质
C.降低生产成本 D.加强文化交流
滑雪场空间分布特征、集聚状况深刻影响着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核密度分析图能反映所分析要素的空间聚集密集程度。图5示意不同年份中国滑雪场核密度空间特征。据此完成18~20题。
18.关于我国滑雪场数量及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90年之前,滑雪场数量最少,仅分布在黑龙江和辽宁
B.1990-1999年,滑雪场数量小幅增长,向新疆、河北、天津和浙江扩散
C.2000-2009年,滑雪场增速较慢,形成以哈尔滨、石家庄为核心的双核驱动模式
D.2010-2019年,滑雪场增速最快,形成以长白山、燕山一太行山为条带的空间结构
19.东北地区的滑雪场建设早、密度大的自然原因有
①冰雪资源多,气候条件优越 ②地形地貌条件优越
③基础设施完善,区域交通便利 ④消费能力高,市场需求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近年来,京津冀成为我国滑雪场发展最快的地区,主要原因是其
A.资金雄厚 B.交通便利 C.地形平坦 D.市场广阔
小清河是山东省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济南市,途经山东五市向东注入渤海。历史上小清河干流通航里程长,20世纪90年代被迫停航。2018年4月小清河引黄补水复航工程启动建设,预计2023年6月底具备复航能力。据此完成21~23题。
21.一般而言,河运比铁路运输
A.运速快 B.运费低 C.连续性强 D.安全性高
22.推测20世纪90年代小清河停航的原因是
A.径流量小 B.水污染严重 C.泥沙淤塞严重 D.运输需求消失
23.小清河复航后带来的影响有
①带动沿线城市协同发展 ②改变省内人口分布格局
③使胶济铁路运输地位下降 ④构建济南交通运输新通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将该区域划分为四大功能分区: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区、优化调整区、制造业与耕作业区、滨海临港产业发展区(图6)。据此完成24~25题。
24.图中I、Ⅱ、Ⅲ、Ⅳ分别代表的是
A.I一优化调整区 B.Ⅱ一制造业与耕作业区
C.Ⅲ一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区 D.Ⅳ一滨海临港产业发展区
25.该区域四大功能分区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I区重点发展滨海港口经济 B.Ⅱ区注重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
C.Ⅲ区发展节水型经济 D.Ⅳ区调整产业结构,疏解人口压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发展的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其人口结构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变化。随着资源储备逐渐枯竭,有些资源型城市出现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有学者主要对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人口惯性对人口老龄化的贡献最高。表1为中国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
表1
年份 分类 总人口/万 老龄人口 /万 老龄化率/%
2000 资源型 38358.49 2561.87 6.68
非资源型 85986.29 6370.45 7.29
2010 资源型 39462.19 3497.44 8.86
非资源型 93912.13 8402.10 8.95
2020 资源型 38499.39 5406.46 14.04
非资源型 102472.37 13657.74 13.33
(1)在下图中补绘2000-2020年两类城市人口老龄化折线,并比较2010-2020年两类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4分)
(2)请从驱动因素角度,说明资源枯竭型城市出现严重人口老龄化的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福建省尤溪县联合梯田是我国南方典型的稻作山地农业系统(图7),2018年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是福建最美的梯田。尤溪联合梯田最高海拔900m,最低海拔110m,生境多样。“蔬菜—早稻—晚稻”、“蔬菜—晚稻”、“紫云英(绿肥)—晚稻”是其主要的轮作模式(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联合梯田生产的稻谷精米率高、透明度好、口感好,售价比一般稻米高近20%。
(1)分析尤溪联合梯田稻谷品质优良的原因。(6分)
(2)因海拔高度的影响,联合梯田作物类型及种植制度垂直变化明显。甲地为“蔬菜一晚稻”轮作模式,则下列轮作模式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2分)
A.图中①—“紫云英(绿肥)一晚稻” 图中②“蔬菜一早稻晚稻”
B.图中①——“蔬菜一早稻一晚稻” 图中②—“紫云英(绿肥)—晚稻”
(3)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当地农民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的优点。(6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老挝是工业不发达的内陆国家,80%为山地和高原,水能资源丰富,铜矿资源品位高、多露天矿。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电解精炼铜生产国,需要进口大量的优质铜矿。近年来,中国公司积极参与老挝铜矿的勘测和开采,开采的矿石主要运回国内加工,主要销往中国各地和东南亚国家。目前,中国铜业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甲地区,乙地区相对较少。图8为老挝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1)分析老挝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4分)
(2)分析中国铜业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甲地,而乙地较少的原因。(4分)
(3)评价老挝本国建铜矿精炼厂的有利条件。(6分)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茶叶具有吸湿性、吸味性,决定了其对于运输、储存、包装等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交通运输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交通对茶叶品牌的创建、保护、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茶叶品牌大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传统茶叶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图9示意中国茶叶主产区分布。
(1)据图描述我国茶叶主产区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古时我国饮茶之风盛行。宋、元两代的榷茶制度,促使南茶北运更加繁忙。水运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等优点,但运输茶叶也存在局限。试说明古代利用水运运茶的缺陷。(4分)
(3)论述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茶叶区域品牌的影响。(6分)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2.D 3.B 4.A 5.D 6.C 7.B 8.C 9.B 10.A 11.A 12.B 13.D 14.A
15.D 16.C 17.B 18.D 19.A 20.D 21.B 22.A 23.C 24.D 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0分)
26.(1)(2分)
资源型城市老龄化速度大于非资源型城市(2分)
(2)早期,通过资源开发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入,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劳动力逐渐进入
老龄阶段:(2分)随着资源枯竭,经济发展缓慢甚至衰退,就业机会减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人口结构出现严重老龄化。(2分)
27.(1)海拔较高,气温低,水稻生长周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积累;轮作的传统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水质优良,环境优美,污染少。(6分)
(2)A(2分)
(3)该地以山地丘陵为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生态效益好;该模式下,农业的多种经营,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增加农民收入,经济效益好;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活质量,社会效益好。(6分)
28.(1)内陆国家,对外联系不便;工业基础薄弱;资金短缺;社会协作条件差;生产技术落后等。(任答两点得4分)
(2)甲地距中国近,有利于节省运费;甲地临近铁路线,交通运输便利。(4分)
(3)优质铜矿资源丰富,且便于开采;水能资源丰富,可以为铜矿冶炼提供动力;临近中国、东南亚,市场前景广阔;水源充足;土地价格低。(任答三点得6分)
29.(1)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2分)可分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四大茶叶主产区。(2分)
(2)受水路分布的影响较大,运输灵活性差;(2分)沿途湿度较大,茶叶容易受潮。(2分)
(3)现代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茶叶区域品牌的弘扬、推广;(2分)随着农村和偏远山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产生新的茶叶品牌;(2分)便捷的交通缩短了不同区域的时空距离,加剧区域茶叶品牌的竞争,导致某些传统的茶叶品牌逐步消亡。(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