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六 第4章 第1节 环境污染问题 教学 课件+课时作业(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六 第4章 第1节 环境污染问题 教学 课件+课时作业(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31 17:29:57

文档简介

课件65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人体舒适 健康 福利 死亡 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 大量污染物 大气成分 颗粒物 碳氧化物 人体健康 恶化 人为原因 工业废水 进入 性质 性状 失调 恶化 牲畜排泄物 大气沉降物 1.滥施化肥造成的污染有哪些?
【提示】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仅造成土壤板结、土质改变、土壤的再生能力十分低下、农产品品质品味下降,还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最为典型的是对饮用水的污染。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汽车尾气 中毒、死亡 污水 氮磷 破坏 生活污水 化肥、农药 工业污水 2.水体富营养化都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对吗?
【提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水体富营养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天然富营养化,它是湖泊水体生长、发育、老化、消亡的天然过程,极其漫长。另一种是人为富营养化现象,它演变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期内使水体变成富营养状态。大气污染 【问题导思】 
1.对大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什么?
【提示】 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2.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哪几种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的空气质量信息?
【提示】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悬浮微粒。3.光化学烟雾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 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含剧毒气体的光化学烟雾。1.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与治理2.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1)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例有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要解决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思路点拨】 比较图中污染物的数量,煤的数量最大,天然气的数量最小。应多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解析】 根据图例对比分析各种化石燃料排放的污染物,可以看出天然气的主要优点。能源问题及其污染问题的解决,从开源、节流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 (1)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增加可吸入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SO2、NO2会导致酸雨产生;碳氢化合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等。
(2)利用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最轻。
(3)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洁净煤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在能源开发上)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水污染 【问题导思】 
1.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水体富营养化后导致藻类过度繁殖,水体缺氧,鱼类窒息死亡。
2.目前滇池正在实施的洗“藻”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清除水中的蓝藻,解决湖水的富营养化问题。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水污染问题,主要包括江河水和湖泊水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海洋污染。有以下几种表现:
1.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恶化的现象。常见水域:湖泊、近海等缓流水域。
(1)形成原因:由于生产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在缓流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藻类就迅速繁殖,在湖面出现“水花”,海洋则称“赤潮”。2.海洋石油污染
(1)形成原因:①船舶造成的石油污染。海上石油运 输及油轮意外事故是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 ②工业造成的石油污染。沿海和沿河的城市和工业区排 放含油废水,是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来源。③海底石油开采造成的石油污染。海底油田的开发,特别是油井井喷把大量石油喷入海洋,造成十分严重的海洋污染。④大气石油烃的沉降。进入大气的石油烃被氧化后通过沉降,其中部分进入水体。
(2)危害:①导致海鸟、海兽的大量死亡。②影响鱼类、海藻及底栖动物的生命活动。③破坏局部海域的生态系统。3.水污染还有多种物质的危害,如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并影响渔业。热污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从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解析】 本题以太湖流域的六大名泉受污染为背景材料,考查水污染的危害、泉水污染治理困难的原因等。泉水受污染的危害主要从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的角度来分析,饮用水污染主要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灌溉水污染主要通过土壤进入到人的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答案】 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解图精要]
1.土壤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大气沉降物等。
2.工厂排出废气会污染大气,大气污染物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工业污水排进河流造成水污染,污水灌溉又污染土壤。固体废弃物是生产和生活的垃圾,是污染物,但放在地面就会造成土壤污染。[图表应用]
土壤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受到社会关注最多的污染问题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土壤污染主要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 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清除 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 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较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①化肥 ②农药 ③污水灌溉 ④垃圾焚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1)题,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发的,从分布来看,城市周围工矿区污染更为严重。第(2)题,垃圾焚烧主要污染大气。
【答案】 (1)D (2)B环境污染的类型,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按污染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按污染的来源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和生活污染等;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局部性污染等。
2.略教材第63页思考
【答案】 1.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氧化剂(主要是O3)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剧毒的光化学烟雾。它主要发生在湿度低、气温高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2.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对人体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的黏膜,使人呼吸困难,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化,甚至可导致体弱的病人死亡。烟雾还能造成家畜患病,妨碍农作物及植物的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材料与建筑物受腐蚀而损坏,光化学烟雾还使大气浑浊,降低大气可见度,影响汽车、飞机安全运行,造成车祸、飞机坠落事件增多。
3.预防光化学烟雾可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其中包括制定法规,监测废气排放,积极改善城市交通结构,改进汽车燃料,安装汽车排气系统催化装置和提高汽油质量及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如油漆、涂料的使用等。教材第64页思考
【答案】 1.造成滇池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污水的排放,这些污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生活污水,包含粪便污水、洗涤污水和废弃食物形成的污水;其次是冲刷施用过化肥、农药的农田后进入滇池的雨水;最后是工业污水。大量污水的排入使水体产生富营养化,从而造成滇池水污染。2.滇池污染主要是由污水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以及补给水源不足三大原因引起的。因此滇池污染治理必须围绕水污染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恢复三大问题,进行环境工程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要治理城市污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量,增大污染的去除量,减少排入滇池的污染物的数量,使未经处理的污水不再排入滇池;二是要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流域生态;加强垃圾管理和无害化处置,防止对环境和水体的污染;三是实施跨流域调水,使城市不再饮用受污染的滇池水,同时用雨水补充滇池水体。还要依法治水搞好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可见,治理滇池必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不是哪一个单项措施所能见效的。只有把滇池治理作为系统工程:经济的、工程的、法律的、行政的、生态的各项措施共同结合,滇池湖泊生态才能根本改观。教材第65页思考
【答案】  1.本溪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特征导致大量烟雾的排放是本溪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同时特殊的地形、天气也加剧了其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辽宁本溪的工业以生产钢铁、煤炭、水泥等重工业为主,城市有数百个烟囱夜以继日地向空中喷吐烟雾,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工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治污措施不力。本溪市处于盆地中,地形闭塞,易出现地形逆温现象。污染物不易扩散,加剧了大气污染的程度。2.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本溪市提出了改善城市的七项举措,吸取了以往工业发展的经验,本溪市提出了今后环保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体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初步将本溪建成经济持续发展、环境质量优良、生态良性循环的山水旅游工业城市。今后的城市发展应做到经济环保,互利双赢,走环保与经济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SO2排放率,正确的叙述是(  )
A.广东省以煤炭最大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2.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A.发展沼气 B.开采小煤窑
C.以煤代薪柴 D.种植薪柴林【解析】 第1题,考查学生读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关键是抓住图例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大气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在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第2题,主要考虑从能源角度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如开发新能源。
【答案】 1.B 2.A二、综合题
3.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浑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1)该市浑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月。
(2)出现浑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降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并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把图中三条折线对应的浑浊天数相加,可以得出,12月浑浊天气日数最多,7月最少。第(2)题,工业废气、交通工具的尾气都会使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多,近地面的逆温会导致空气对流不畅,加剧大气污染。C、E均可降低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第(3)题,工业区的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导致SO2含量增多。第(4)题,要学会“针对问题找措施”,从条状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大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NOx、SO2、PM10的排放量较多,因此可以通过“节能、减排、绿化、治污、法规”等措施进行治理。【答案】 (1)12 7
(2)ABD
(3)工业区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
原因: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工业污染源少)。
(4)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滇池是昆明市著名的天然湖泊,在上世纪60~70年代为了发展养猪业,有人把从外界引进的一种叫水葫芦的水生生物放入湖水中养殖,作为猪饲料,殊不知水葫芦在湖中疯狂生长。目前,昆明市政府每年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处理它。(1)为什么水葫芦在滇池中能疯狂生长?
(2)昆明市引进水葫芦这样的外来物种给我们什么启示?
(3)昆明市政府为何要花费大量的“三力”来处理水葫芦?
【解析】 第(1)题,水葫芦的疯狂生长与滇池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水体的富营养化等因素有关。第(2)题,昆明市引进水葫芦这一外来物种给我们的启示为:引进前要经过严格的论证,以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第(3)题,水葫芦的大量繁殖会导致滇池水质恶化和水生态的破坏,也会对其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答案】 (1)纬度较低,滇池终年温暖,阳光充足;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使湖水富营养化。
(2)引进外来物种要慎重(或要经过论证等)。
(3)滇池是昆明的著名风景旅游区;滇池中水葫芦的疯狂生长,造成水中缺氧,鱼类大量死亡,水质变差,并导致湖泊萎缩。(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课时作业(八)
一、选择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回答1~2题。
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2.以下措施中能够减轻轿车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是(  )
A.北京实行轿车单双号限行政策
B.城市部分路段限速行驶
C.部分时段,禁止大型货车通行
D.禁止一切小排量轿车上路
【解析】 由于交通工具大量使用,石油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扬尘、汽车尾气等的污染,将导致城市大气质量的下降。单双号限行可使上路轿车量减少,改善大气质量。小排量轿车一般尾气排放量小,因此应鼓励质量合格的小排量轿车上路。
【答案】 1.D 2.A
3.“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是国家重点治理的湖泊,下列不属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主要原因的是(  )
A.三个湖泊周围地区人口众多,且都邻近大城市,污染物排放多
B.三个湖泊水体相对封闭,水流速度均较缓慢
C.为了保持足够的水量,建造大量水利工程以储蓄水量,致使水流速度更为缓慢
D.周围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利用量大
【解析】 周围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利用量大往往形成的是缺水现象,但“三湖”周围气候都较湿润。
【答案】 D
(双选)(2013·江苏高考)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4~5题。
4.“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A. 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 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 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 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5.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A. 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 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 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 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解析】 第4题,根据图示,滇池的流域面积小,入湖径流量小;水体总量大,但是进出水量小,湖泊水与外界水的交换极其缓慢;所以更新周期长。所以本题选择AC两项。第5题,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增加流域内入湖水量,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滇池流域水量增加,也可以缓解流域内的用水紧张状况。所以本题选择BD两项。
【答案】 4.AC B.BD
读化肥的污染示意图,完成6~8题。
6.如图所示施肥过程,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
①水体富营养化 ②臭氧层破坏 ③全球变暖
④土壤板结 ⑤有毒有害物质在作物体内积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7.若水中鱼类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
A.硝酸盐中毒死亡 B.溶解氧缺乏窒息死亡
C.藻类缺乏,饥饿死亡 D.食道癌、胃癌发病死亡
8.由图可知,过量施用化肥可造成(  )
①土壤污染 ②白色污染 ③臭氧层破坏 ④水体污染 ⑤农作物污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
【解析】 由图可知,施用化肥可能使土壤失去有机质,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导致土壤板结,作物减产并积累大量硝酸盐等有害成分。人若食用硝酸盐含量高的农副产品,则可能引发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大量施用化肥,还会使过多的营养物质,通过灌溉渠道或地表径流,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等各种水生植物疯长,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从而使鱼类因缺氧而大批死亡。
【答案】 6.A 7.B 8.B
某大城市每天排放的污水510万吨,其中约400万吨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流经该市的河流中,造成河流终年黑臭。据此回答9~10题。
9.该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  )
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
B.上游来水
C.海水倒灌
D.以上各项均是
10.该市的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利用,你认为长期有效且相对经济的解决办法是(  )
A.大力抽取地下水
B.海水淡化
C.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
D.将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城市河流上游未受污染河段
【解析】 水中的污染物多种多样,造成不同的污染类型,其中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是最主要的污染源,解决河水黑臭问题必须要从污水源头控制,而A、D选项做法过于被动,治标不治本。B项成本太高,目前大规模的海水淡化不现实。
【答案】 9.A 10.C
二、综合题
11.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2011年4月16日电 据青海省气象台预报,受一股来自新疆冷空气东移影响,16日9时许,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贵德县等地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最低仅有100米。受此影响,西宁市和青海东部地区气温有所降低,并可能出现少量降水。
材料二 读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2011年4月)。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北京
100
TSP

天津
96
TSP

太原
93
TSP

长春
71
TSP

哈尔滨
71
TSP

上海
76
TSP

温州
71
TSP

杭州
75
TSP

福州
50


厦门
48


济南
84
TSP

武汉
71
TSP

广州
78
TSP

深圳
40


珠海
50


汕头
45


西宁
348
TSP

成都
71
TSP

昆明
71
SO2

曲靖
71
SO2

注:TSP为总悬浮颗粒物,SO2为二氧化硫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与京津唐地区相比环境污染较轻,试从工业结构方面分析原因。
(2)西北内陆城市西宁污染较重的原因是什么?
(3)位于云贵高原地区的昆明、曲靖大气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且该地是我国重酸雨区,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根据所给的材料,并结合各地区实际状况来分析大气污染的成因。第(1)题,“珠三角”与京津唐地区相比,工业结构上存在差异。“珠三角”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京津唐则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工业比重较大,故京津唐地区污染较重。第(2)题,根据材料一,青海易发生沙尘暴,从而使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增加。第(3)题,云贵高原是我国重酸雨区,分析原因时要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入手。
【答案】 (1)珠江三角洲为以轻工业为主的基地,而京津唐地区重工业比重较大,故珠江三角洲污染较轻。
(2)沙尘暴天气的影响。
(3)自然原因:地形封闭,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降水较多,利于酸雨形成。
人为原因:有色金属冶炼排放大量酸性气体。
12.太湖每年都会发生蓝藻现象,并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材料与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 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1000人左右。
材料三 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1)蓝藻的发生和水污染有关,引起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排放。这些原因造成湖水中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含量大量增加,导致湖水的________化。
(2)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3)有关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地区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解析】 本题围绕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展开。富营养化是人类由于无节制排放污水,使水体中氮、磷等元素浓度提高,导致藻类迅速繁殖而产生的一种有害现象。富营养化的形成除了氮、磷等营养元素浓度提高外,还需要气温、环境等条件的配合。对于太湖的富营养化,题目在引导分析了原因之后,接着提出了一种解决措施,并要求分析该措施的优缺点。要学会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答案】 (1)工业污水 农业污水 生活污水 氮 磷 富营养
(2)自然原因:太湖初夏季节水温高、水位低、水体流动性差。人为原因: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湖水氮、磷含量高,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3)优点:污水经过芦苇等植被的生物净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太湖地区污水的处理与排放问题。
缺点:运输线路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且要协调各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