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六 第4章 第2节 固体废弃物的治理 教学课件+课时作业(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六 第4章 第2节 固体废弃物的治理 教学课件+课时作业(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31 17:31:15

文档简介

课件58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固态、半固态 工业 城市生活 1.城市垃圾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 (1)来源广泛,变化大。城市垃圾来源广泛,其成分随时间、场所,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许多因素而变化。
(2)种类多,数量大。城市是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地域,垃圾数量庞大。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 有害成分 酸化 阻塞 矿化 富营养化 毒化 渗入 碱化 毒化 2.城市垃圾已演化成社会公害,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城市垃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上,包括:占地塞河,污染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壤;传染疾病,损害健康等,已演化成社会公害。固体废弃物治理的主要措施 少 大 大 潜力 有机肥 热能 减量 耗资 3.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方式有哪些?
【提示】 (1)通过破碎、分选等方式,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直接利用和回收资源,如对废旧玻璃制品的处理。(2)通过化学的、生物的方法回收、处理垃圾。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问题导思】 
1.固体废弃物包括哪些物质?
【提示】 包括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农业垃圾主要指人畜粪便及植物秸秆,你认为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提示】 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农业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或者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生产沼气。3.举例说明城市垃圾变化大的特点。
【提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产品的推广,不断出现新的拉圾,如废旧汽车、电脑、家具、包装材料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种类与数量日益增多,垃圾的排放量和堆积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构成一大公害。
城市垃圾是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农村垃圾等(见下表)。【思路分析】 垃圾泛滥并成为一种环境污染问题,是近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结果。因此有些大中城市正在成为被垃圾包围的“孤岛”。掌握固体废弃物的概念、来源、产生的危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析】 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自净能力,但如果人类排入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泛滥成为一种环境问题,是近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结果。垃圾要占据大量的土地,并通过污染大气、水、土壤等危害人体健康。沙尘掩埋、微生物分解等自然净化能力并不能完全处理现代垃圾。
【答案】 C城市垃圾的危害及防治 【问题导思】 
1.城市垃圾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提示】 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产生沼气,如不及时处理,易发生爆炸事故。
2.消减固体垃圾量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提示】 焚烧。1.城市垃圾的危害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废弃物。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表所示:2.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1)垃圾的处理
①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原则
a.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b.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
c.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以免垃圾中有害物质受雨水、地表径流冲刷而渗漏,污染地下水和相邻地区土壤。d.城市生活垃圾中含大量有机物,填埋后垃圾经过发酵,产生的甲烷等可燃性气体须排出,否则遇到明火可能爆炸。因此,垃圾填埋场要设置通畅的排气管网系统。填埋场使用期满,表面覆土后,排气管网出气口的位置与高度应科学合理,以确保安全。
②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三种途径,具体见下表:③城市垃圾的处理原则和方法(2)城市垃圾问题的预防措施
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
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②改变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商品的加工深度。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可分解、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④大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燃料结构,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材料二 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思路分析】 解答材料题,最重要的是认真阅读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审读和归纳总结。比较同一地理事物,异同点比较时,相同点要具有概括性,不同点要分析的细致;优缺点比较时,要运用辩证的思维。对于环境问题的治理最常见的是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措施,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解析】 第(1)题,从材料二给出的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垃圾处理都以填埋为主;而其他处理方式所占比重恰好相反。第(2)题,根据图中箭头关系可以得出答案。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填埋垃圾会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垃圾被填埋后,经雨水的浸渍和发酵后会产生二次污染。垃圾填埋技术要求不高,因而投资少。第(4)题,解决我国垃圾问题要从减少垃圾的产生、合理处理垃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方面来展开分析。【答案】 (1)相同点:以填埋为主。不同点:中国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比重小,堆肥较多;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较多,堆肥较少。
(2)合理分类、暂时处理。
(3)有利:垃圾填埋方法简单、节省投资。不利:填埋垃圾占地面积大;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是火灾及爆炸的隐患。
(4)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发展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回收利用等水平)。(至少答出3点) [解图精要]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主要有: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和影响环境卫生,广泛传播疾病以及占用土地。
2.其对人体的主要影响为: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大气被吸入人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体,人通过饮用水及食用水产品将有害物质摄入人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污染物最后在人体内集聚。[图表应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废弃物会造成多种污染,其中以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为主
B.固体废弃物中的毒素可能在食物链中传递,但其毒性会减弱
C.固体废弃物不会影响土壤,只是使毒素在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D.海洋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石油运输【解析】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影响环境卫生,广泛传播疾病。固体废弃物中的毒素会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积蓄,增强其毒性。固体废弃物经过风化、雨淋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毒液会渗入土壤,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自净能力。海洋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陆地上的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排放。
【答案】 A【点拨】 1.由案例可以看出,上海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烧、生物发酵、堆肥、回收等多种方式。
2.要调查自己所在地垃圾的主要种类,产生了怎样的危害,应采取什么治理措施,当地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处理垃圾,存在什么问题。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对当地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一、选择题
1.城市垃圾的特点不包括(  )
A.数量大      B.品种多
C.变化大 D.易降解
【解析】 垃圾中的许多成分,自然环境下难以自行转化降解,特别是新技术革命后新产生的报废物品。
【答案】 D2.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  )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 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 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 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 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并不能减除其危害性。某些电子产品焚烧后会产生其他有害物质,或者有引爆的危险。因此①和④不能作为处理电子垃圾的方法。
【答案】 C二、综合题
3.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据此回答。
(1)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垃圾的处理多采用哪些方法?其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2)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哪些?【解析】 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问题的回答不必拘泥于形式,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填埋、焚烧和堆肥,而这需要分清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
【答案】 (1)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垃圾的处理多采用回收分拣、处理加工、焚烧和综合利用等方式。目标: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公害化和资源化,使垃圾尽可能被再利用创造财富。
(2)不使用不可分解的饭盒和一次性木筷;使用购物篮、减少或不使用塑料袋;使用清洁能源;少使用对人体有害又污染环境的物品等。(1)城市垃圾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2)法国有位哲人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对此,你如何理解?
(3)上图表示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A.肥料
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回收处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填字母)
【解析】  本题考查垃圾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及学生读图、识图技能。第(1)题,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所谓“摆错了位置的财富”,是指在垃圾中有大量可回收利用和进行再生产的物质,经过处理后,一方面可大量减少垃圾的产出量和堆存量,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生产原料和资源。第(3)题,有毒有害垃圾应属危险垃圾需回收处理;大件垃圾在破碎、压缩后,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另外两种垃圾处理方法很明显。【答案】  (1)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产生沼气,如不及时处理,易发生爆炸事故。
(2)垃圾中有许多可回收利用的资源。
(3)D B A C课时作业(九)
一、选择题
1.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当前,传统的塑料包装日益被纸包装所代替,下列几种观点是对其原因的说明,正确的是(  )
A.纸包装比塑料包装便宜
B.纸包装比塑料包装档次高
C.纸包装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和纤维,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D.纸包装比塑料包装轻便
【解析】 塑料包装一般是以聚乙烯为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以白色调为主,因其不易分解,填埋于地下或在自然条件下需很长时间才可分解,且当其暴露在地表时会随风飘扬,故又被称为“白色污染”。纸包装则易于降解,使用纸包装代替塑料包装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 C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常称为垃圾。垃圾泛滥成为一种环境污染源,是近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结果。据此完成2~3题。
2.导致城市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的原因有(  )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③不良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的发生 ④农业革命的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城市垃圾已演化为社会公害,其原因是(  )
①造成生态破坏 ②占地塞河、污染水质 ③破坏生物多样性 ④污染大气,污染土壤 ⑤传染疾病,损害健康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 农业革命与城市垃圾的增量排放无关。城市垃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上,对生态破坏的影响相对较小,①③属于生态破坏;“社会公害”也主要指环境污染。
【答案】 2.A 3.B
4.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电器。这些外表亮丽、功能强大的电脑从环保角度看,是一堆剧毒品的组合,这主要是因为(  )
①电脑中的电池和开关中含有铬化物和水银,会造成重金属污染 ②电脑显示器的显像管中含有铅,这种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 ③废弃的电脑回收利用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 制造一台个人电脑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而这些原料一半以上对人体有害。电脑的电池和开关含有铬化物和水银,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电脑显示器的显像管中含4~8盎司铅,铅会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肾脏;如果在回收利用过程中随意丢弃这些重金属物质,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答案】 D
目前许多城市周边地区垃圾堆积现象十分严重,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十分严重的问题。据此完成5~6题。
5.目前,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的方法,该方式简捷、省钱,但会产生以下哪些环境问题(  )
①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②污染土壤 ③污染地下水
④垃圾堆积方位需要研究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性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  )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回收利用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的人类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 ⑥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
【解析】 填埋法是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之一,虽然该方式简捷省钱,但处理不当往往造成地下水、土壤污染,并占用大量土地。堆积方位研究不是环境问题。使用“分类垃圾箱”,可以对有害或有毒的垃圾进行专门处理,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对可循环利用物质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减少垃圾总量。
【答案】 5.C 6.D
几内亚比绍政府曾与美国和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处理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其后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15吨有毒废物,获得6亿美元的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回答7~8题。
7.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  )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B.资源短缺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任意排放废弃物
8.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B.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能促进几内亚比绍的经济发展
D.倾倒的污染物会在几内亚比绍造成环境污染
【解析】 美国和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处理公司想将有毒废物转移到经济落后的几内亚比绍,其实质是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数量较多的有毒废物,一定会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出现环境问题,产生环境污染。
【答案】 7.A  8.D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用蚯蚓处理垃圾是一种普遍现象。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160万条蚯蚓曾为奥运村的垃圾处理立下了汗马功劳。2008年夏天,北京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主办方就是通过蚯蚓的帮助把马厩里的垃圾变成了有机肥料。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蚯蚓处理垃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
B.能处理所有现代工业垃圾
C.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
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10.蚯蚓垃圾处理场的建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保护环境
B.产生有机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
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
【解析】 第9题,任何垃圾处理手段都不是万能的,有些物质不能被蚯蚓分解,是无法处理的。第10题,蚯蚓垃圾场的建立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从而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 9.B 10.A
二、综合题
11.某居民小区,拟建一沼气池处理生活垃圾。读“沼气池内部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沼气从能量来源看,属于来自________的能量;从能源的性质来看,属于________的能源;从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看,属于________。
(2)可以用来制取沼气的垃圾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利用城市垃圾制取沼气有何优点?
【解析】 本题考查沼气池处理城市垃圾。沼气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其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利用制取沼气的方法来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可部分替代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还可杀死致病虫卵,有利于环境卫生。
【答案】 (1)太阳辐射 可再生 新能源
(2)有机垃圾 人畜粪便
(3)工艺简单、质优价廉;是可再生能源;杀死致病虫卵,有利于环境卫生。
1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丰富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做出的理性抉择。
材料二 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4000余座,它们在北京四周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占地60公顷,总填埋面积40余公顷,日处理垃圾2000吨,占北京垃圾处理量的1/6……
北京市垃圾处理场示意图
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1)读材料二并结合图示,分析阿苏卫卫生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为什么?
(2)从“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可看出人类的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换关系。
(3)读材料二,并结合“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分析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被处理后,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并简述三者的和谐关系?
【解析】 第(1)题,垃圾填埋时要注意,垃圾可能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因而不能布局在城市上风向或水源地。第(2)题,图中废物排放后经处理过程进入经济再生产过程,说明内部物质的交换。太阳能的利用,成为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之一,说明有能量的转换过程。第(3)题,废弃物充分利用后,必须使环境质量得到提高,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既节约了资源,又发展了经济。
【答案】 (1)不合理;该垃圾场位于北京的上风向、水源地的位置,易造成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
(2)物质 能量
(3)变化:①环境质量提高;②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③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关系:“天人合一”,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