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18 文言文二则
司马光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囊萤夜读
①
①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
囊,用口袋装。
萤,萤火虫。
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书本,在夜晚读书。
《晋书·车胤传》
《宋史·司马光传》
《韩非子·五蠧》
《山海经·北山经》
《方舆胜览·眉州》
《论语·里仁》
《孟子·梁惠王》
《宋史·司马光传》
《韩非子·五蠧》
《山海经·北山经》
《方舆胜览·眉州》
《论语·里仁》
《孟子·梁惠王》
《晋书·车胤传》
《晋书·车胤传》
《宋史·司马光传》
《韩非子·五蠧》
《山海经·北山经》
《方舆胜览·眉州》
《论语·里仁》
《孟子·梁惠王》
任务一:初读古文正字音
读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韵味
初读古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恭
勤
焉
yān
ɡōnɡ
qín
盛(chéng,shèng)数(shǔ,shù)
十萤火以照书
·
·
√
√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再读课文,划分节奏。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囊萤夜读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
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
囊萤夜读
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
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
继日焉
任务二:合作交流悟文意
句意
借助注释
关联上下文
联系插图
请教别人
扩词法
胤恭勤不倦 ( )
疲倦
博学多通( )( )
广博
学问
贫穷
家贫不常得油( )
以夜继日( )( )
夜晚
白天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少年车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车胤,字武子,东晋大臣。他学识渊博,风姿美妙,敏捷有智慧。
夏日炎炎,室如蒸笼!车胤休息休息吧!
夏夜时分,蚊虫叮咬!车胤躲躲蚊虫吧!
囊萤微光,忽明忽暗!车胤明天在读吧!!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车胤,车胤学问渊博,勇于创新,为官刚正不阿,不屈权贵,在乡里之间很有声望,成为了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最终成为了户部尚书,是户部最高长官,名留青史。
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注释:①[敏]聪颖 ②[冬月]冬天 ③[尝]曾经
孙康映雪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 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 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 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逮]及、到达 ②[穿]凿穿
③[邑人]同乡的人 ④[佣作]做雇工
⑤[偿]报酬 ⑥[资]资助
凿壁偷光
想一想:车胤和孙康、匡衡有什么相同?
悬梁刺股
手不释卷
牛角挂书
映月读书
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才能有所成就。
一个人即使博学多才,仍要谦虚谨慎,继续学习。
囊
萤
恭
勤
博
贫
焉
铁杵成针
初读古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卒
zú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再读课文,把握节奏。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围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的
李子
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老婆婆磨针这件事
( )问( ):“( )”
问之,曰:“欲作针。”
李白
老媪
您磨铁杵做什么?
( )回答:“( )想把它磨成针。”
老媪
我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叙事要素补充完整。
磨针溪
李白
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逢老媪磨铁杵欲作针。
感其意,还卒业。
1.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能有所成就。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2.天资聪颖的人,也需要努力、坚持,才能
获得成功。
李白感受到了什么?
从李白的经历中,你感悟到什么?
铁杵磨成针,
功到自然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