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六 第5章 第2节 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教学课件+课时作业(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六 第5章 第2节 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教学课件+课时作业(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31 17:36:16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人口 可持续 思想观念 行为方式 爱护 宣传 环境保护 节约资源 循环再生 管理 环境保护 硬件设施 做“绿色”公民的行为规范要求有哪些?
【提示】 时时处处运用自己的绿色行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以实际行动为全世界的环境保护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自然环境 可持续 青年学生 绿色志愿者 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问题导思】 
1.你认为是不是应该提倡环保领域中的见义勇为行为,为什么?
【提示】 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因此更应提倡见义勇为行为。2.为什么说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是我国环境保护这一国策成功实施的基本前提?
【提示】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首先取决于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所必需的前提条件。人类要使自己的环境行为符合环境规律,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有赖于环境意识的提高。3.公众自身的环境友善行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提示】 积极参加环境建设,努力净化、绿化、美化环境;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中的环境保护,为环境保护尽职尽责;改变消费观念,做绿色消费者。1.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2.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
(1)采取绿色生活方式
(2)参与创建绿色学校
(3)参与创建绿色社区(4)调查中发现,免费开放的公园内,各种塑料袋、水果皮等废弃物随处可见,游客任意践踏草地,少数游客还带着工具去挖野菜,致使不少草坪伤痕累累。为了保护绿地,请你为电视台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分析、归纳地理表格材料的基本能力,准确把握表中的数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 第(1)题,结合表格中的数据经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即可作答。第(2)、(3)题,根据表格可知,公园免费开放会导致人流过多,使得用餐、用厕困难,原因是公园设计标准低,改进措施可从游客、公园、政府的角度进行分析。第(4)题,针对公民的环保意识淡薄设计公益广告词,能体现“保护绿地”的创意均可。【答案】 (1)12.5 0.03 1 000
(2)公园人满为患;餐厅拥挤;用厕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游客人数超过了设计标准。
(3)不盲从;遵守秩序 加强宣传;加强管理 增加开放公园数量;增加开放次数;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宏观管理
(4)略(围绕“保护绿地”,要有创意)。个人环境道德行为 【问题导思】 
你认为青年学生应当如何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提示】 积极参与当地环保NGO(民间环保组织)组织的活动,如参与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做环保宣传员,监督政府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检举违法和不环保行为等。参加环保行动时尤其注意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改善环境。(2)过去,我国的环保工作主要局限于政府主管部门和环境专业工作者,现在我们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________,保护环境也必须依靠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的最大限度的认同、支持与参与。________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3)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树立环保意识
②参加工作以后再接受环境教育
③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④学习和生活中减少浪费【思路点拨】 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体现的是环保理念的改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原则。
【解析】 第(1)题,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反映的是公众环境理念的转变,只有参与环境管理,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第(2)题,主要考查公众参与的作用,结合教材即可总结出答案。第(3)题,②项错误,环境保护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答案】 (1)“要我环保”反映的是政府的约束能力,没有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自主作用;而“我要环保”反映的是公众对参与环保的程度和意识的加强,只有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使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水养鱼”只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了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往往造成环境的破坏;“鱼养水”是一种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公众参与 公众及社会团体 青少年 广大青少年
(3)①③④ [解图精要]
“家庭绿色消费模式”这种新型消费模式是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资源和有毒素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到最少,在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从而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要求人们在消费时避开下列产品:①危及消费者或他人健康的产品。②生产使用或废弃过程中明显伤害环境的产品。③生产、使用或废弃期间不相称地消耗大量资源的产品。④从濒临灭绝的物种中获得材料,用以制成的产品。⑤乱捕、滥杀所得的产品。⑥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影响的产品。[图表应用]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1)题,“绿色”并非是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第(2)题,使用低毒农药治虫害和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不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
【答案】 (1)A (2)B【答案】 1.将电扇开到较慢档位;不用或少用方便袋;捡拾垃圾;组织环保讲座等。
2.略一、选择题
1.绿色生活可以包括(  )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②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③循环回收 ④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⑤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 绿色生活是指人类在保证生活需求、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答案】 D2.环境污染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现代生活所使用的化工产品,如泡沫绝缘塑料制成的办公桌、化纤地毯及书报、油漆等,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某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CO2    B.N2   
C.甲醛    D.甲烷【解析】 该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注意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目前,家庭装修带来的主要污染气体是甲醛,它是一种重要致病(致癌)物质,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答案】 C二、综合题
3.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季,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分布着烧烤羊肉串的摊点,旺旺的木炭火把路边的绿化树的叶子都烤黄了。
材料二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重庆50余名环保志愿者在南山黄桷垭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来往游客仅对活动派发礼品感兴趣,对环保知识却无人问津。志愿者对游人破坏环境行为劝阻时,还招来责骂。一位妇女将擦嘴用的纸巾扔到树林里,却振振有词:“这才是让它回归自然。”(1)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木炭火烤黄了绿化树带来的环境问题。
(3)公众参与环保的基本态度应该是________。
(4)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我们在参与环保的活动中,应抵制哪些不良行为?(答4条以上)【解析】 第(1)题,两则材料均反映了当前环保行动阻力重重,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的现象。第(2)题,木炭本身就意味着森林被砍伐,而木炭火又烤黄了绿化树,更说明它使森林遭到破坏,降低了森林的环境效益。因此,从森林的环境效益的对立面来回答即可。第(3)题,公众参与最基本的态度是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第(4)题,注意本题中强调的是“抵制”“不良行为”,因而应从自身可能具有的不良行为来回答。【答案】 (1)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2)城市绿化遭到严重破坏,降低了森林的环境效益,其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导致城市环境出现严重问题。
(3)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4)①随地吐痰,随意向周围环境投放废弃物;②购买一次性商品;③浪费水、电、纸张等;④践踏草坪,乱吃野味、烧烤等;⑤在风景区乱涂乱画;⑥公共场所大声喧哗;⑦乱砍滥伐林木等不良行为。(1)该学校附近马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往往含有________等有害气体,这种气体也是造成被称为“空中死神”的________问题的元凶之一。
(2)该学校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其中可以放进可再生利用垃圾箱的垃圾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3)该学校打算在图中阴影部分建造一片小树林,请分析这片小树林的环境效益。
(4)请你为该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提几条建议。【解析】 本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汽车尾气的成分、垃圾分类、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及绿色学校的相关知识。
【答案】 (1)二氧化硫 酸雨
(2)玻璃 废纸 废塑料 废金属(任选两个)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降低噪声,吸纳灰尘,美化环境等。
(4)使用风力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板,盥洗用水回收后冲厕所,使用再生纸制成的手纸,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清洁工具,节约用水,进行环境教育,师生共同决策等。课时作业(十一)
一、选择题
当今社会对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已经形成共识,但是目前“食品污染”正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请回答1~3题。
1.所谓的“食品污染”是指(  )
A.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混入人们的食品中
B.食品没有清洗干净就食用
C.所食食品没有“绿色食品”标志
D.腐烂不能食用的食品
2.导致食品污染的原因有(  )
①在作物栽种时过多使用农药 ②用带有毒素的水浇灌作物 ③进行加工时,有毒或带菌物质进入食品
④过度包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人们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属于(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解析】 第1题,“绿色食品”指的是随着科技成果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等,导致农产品含有化学毒素,从而对食用者造成危害,这种结果使得公众要求食品必须安全、无公害。第2题,“食品污染”即指在生产过程中因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及加工时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的现象。第3题,“白色污染”指的是聚乙烯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无法自然降解物质遗弃在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它实质上是一种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 1.A 2.A 3.D
4.中央要求在全社会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其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在全社会树立环保意识
B.使人们了解我国目前及世界的环境状况
C.要在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呼吁公众参与
D.了解《京都协议书》
【解析】 在全社会开展环境“警示”教育,说明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需要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倡导公众参与,共同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答案】 C
5.创建“绿色学校”的效益包括(  )
①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②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③投资大,影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④教师、学生的参与,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创建绿色学校可以使学校的环境得到优化,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师生及学校、社区、政府之间在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答案】 A
6.下列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性行为的是(  )
A.使用一次性产品
B.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
C.分类回收利用垃圾
D.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
【解析】 使用一次性产品、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均对环境有威胁,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分类回收利用垃圾,有利于废物利用,有益于环境保护。
【答案】 C
7.下列实例中,体现了个人环境道德行为的是(  )
A.提倡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B.购买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等环保产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产品,提高卫生水平
D.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
【解析】 环境道德行为有利于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B项行为体现了个人环境道德水平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答案】 B
8.为使《中国21世纪议程》的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
A.保护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B.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C.开展广泛的国际合用
D.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
【解析】 只有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使各项环保要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才具有最广泛的意义。
【答案】 D
9.下列符合“绿色消费,环保选购”行为准则的有(  )
①认购“环保标志”产品 ②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 ③选绿色包装 ④购买绿色食品 ⑤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 ⑥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⑤⑥
【解析】 “公交族”、“自行车英雄”不属于绿色消费;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只能体现节约,不能体现“绿色”。
【答案】 A
10.有关公众参与的正确说法是(  )
A.广大的中青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推动力量
B.公众参与环保的程度,首先取决于公众的环境道德
C.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就是要积极参加有关行动或项目
D.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更重要的是要人们改变自己的观念和习惯
【解析】 广大的青少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推动力量;公众参与环保的程度,首先取决于公众的环境意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就是要积极参加有关行动或项目,同时还应体现在每个人都尽可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答案】 D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北京奥组委与温哥华奥组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三方负责人共同签署了《2007“少开一天车”——六五环境日倡议书》,并于同年世界环境日在北京、温哥华两地共同发起2007年“少开一天车”活动。
材料二 贴有少开一天车标志的车辆。
(1)过去我们的环保工作仅限于政府和环境教育工作者,材料中说明搞好环境保护应该还有哪一部分群体?
(2)说明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有哪些?
(3)你认为青年学生如何参与环保行动?
【解析】 环保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和环境教育者,还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汽车尾气容易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对城市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青年学生应当积极地参与当地的环保活动,做好宣传工作、检举违法和不环保行为等。
【答案】 (1)公众的积极参与。
(2)汽车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细微颗粒物及硫化物等有害污染物。这些一次污染物还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二次污染物,对城市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3)积极参与当地的环保活动,做好宣传工作,检举违法和不环保行为等。
12.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________国的环境标志,某商品带有环境标志,就意味着该商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在人们的生活中,提倡“绿色消费,环保选购”,请列举一些符合此要求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倡导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4)实施环境标志认证为什么能达到上述目的?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解析】 本题以中国环境标志为载体,考查了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等方面的知识,要联系实际,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第(1)题,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意味着其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并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方面的环境优势。第(2)题,可结合实际生活回答。第(3)题,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最终目的是维护人与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第(4)题,实施环境标志认证可使企业走向清洁生产。
【答案】 (1)中 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
(2)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购买绿色食品等
(3)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有益于人类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安全。
(4)环境标志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心目中衡量商品信誉的重要指标,而商品的信誉直接关系到商品的销售和企业的效益。所以,实施环境标志认证是保护环境、引导企业走向清洁生产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