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六 课件 章末归纳提升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六 课件 章末归纳提升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31 17:5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备选答案
①光化学烟雾 ②污染水体 ③大气 ④土壤 ⑤堆肥农业污染的防治 (1)材料二中,生物防治始于图中的(  )
A.A点   B.E点   C.F点   D.H点
(2)生物防治最突出的优点是(  )
A.作物增产幅度大
B.促使生物种群数量最多
C.对环境影响小
D.降低生产成本
(3)农药导致人类中毒的渠道有哪些?【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农业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挖掘两则材料隐含的信息。第(1)、(2)题,考查生物防治技术的相关内容,关键在于对图的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从E点开始农作物的污染指数迅速下降,害虫种群密度迅速降低,表明生物防治起到作用。第(3)题,农药导致人类中毒主要是农药污染了饮用水和食物产生的。
【答案】 (1)B
(2)C
(3)农药通过污染水源、污染农产品而使人类中毒。(2)下列有关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防治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增加农产品的安全性
B.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成本相对较高
C.生物防治病虫害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生物防治病虫害是防治农业污染的措施之一【解析】 第(1)题,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改变土壤状况,使土壤失去肥力,而且会污染土壤和环境。第(2)题,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是防治农业污染的措施之一。
【答案】 (1)D (2)B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便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 2.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后果与危害
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都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等。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这是对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时,往往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自然原因分析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可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措施
①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②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③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人手。【答案】  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不达标)排入河中。
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逐渐实现古城“外住内游”;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控制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排放管网;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效率。【解析】 危害大的原因可从致灾因子(河水中镉浓度大)和受灾体(下游人口、城市众多)两方面分析;治理措施包括降低浓度、监测防范等方面。
【答案】 镉为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及生态的危害大;此次污染浓度大;正值冬季,河流水量小,稀释作用弱;下游沿岸人口密度大。(任答三点即可)
解决措施:通过加大下泄流量、投放中和物、调水稀释等方式努力降低镉浓度;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高沿岸居民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