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五) 环境管理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要负更多的责任,其主要原因是( )
A.消耗的资源少
B.排放的污染物多
C.防治技术先进
D.用于防治污染的经费充足
【解析】 发达国家工业发达,污染物排放量大,造成全球污染的份额大,应该负更多的责任。
【答案】 B
2.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是由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造成的,没有必要进行国际合作
B.环境问题不存在普遍性和共同性,无需加强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性、跨地区性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在保护环境中要实行国际合作
D.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与义务
【解析】 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因此解决环境问题需要进行国际合作。
【答案】 C
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兴建的住宅已经朝这个方向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内容符合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宅要求的是( )
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 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 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④公用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 ⑤隔音效果好,噪音低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住宅布局能达到绿色住宅光照通风要求的是( )
A.住宅建筑取正北或正南朝向
B.住宅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C.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D.南方住宅区的走向应呈东南—西北方向
【解析】 “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隔音效果好,噪音低”都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而生活污水是要集中处理的,公用绿地和停车场不能各占一半,还要建设休闲娱乐活动场地等,它们也不是绿色住宅的组成部分,而是属于绿色社区。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强烈寒冷干燥的西北风,因此,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答案】 3.B 4.C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议题日益受到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民众的关注,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实践方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循环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循环经济就是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B.循环经济的基础是物质一次性充分利用
C.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日益稀少的环境资源
D.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动方式呈线形变化
6.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原因主要包括(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人均资源相对贫乏 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④资源丰富 ⑤生产技术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⑤
【解析】 第5题,循环经济是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综合利用合为一体的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不等同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将实现“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封闭式循环流动。第6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粗放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快速发展,因而势在必行。
【答案】 5.C 6.A
2011年2月份,国家环保网站公布两条消息,第一条就是关于调整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据此回答7~8题。
7.政府采购节能产品,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8.政府处理在环境问题上违规的企业,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解析】 第7题,政府通过采购节能产品,引导市场导向,扩大节能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这是利用经济手段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体现。第8题,处理违规企业是国家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表现。
【答案】 7.C 8.B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个人行为中,应积极倡导的环保行为是( )
A.超市购物,使用便捷的塑料袋
B.高消费以支持经济发展
C.购买包装精美的物品
D.乘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
10.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 )
A.会刺激皮肤
B.会腐蚀下水道
C.会引起白色污染
D.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解析】 第9题,A项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B项会使资源加速衰竭,在此消费过程中也会带来环境污染;C项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第10题,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大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 9.D 10.D
二、综合题(满分40分)
11.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______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______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______,植被稀少,且常有______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________。
A.行政手段 B.法规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4)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调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环保意识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本题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专题探讨,对树立环保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西向东逐渐减弱。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轻度,分析沙尘暴的原因应从沙源、动力(风力)等因素分析。 第(3)题,首钢搬迁遵照政府决定和安排,属于行政管理手段。第(4)题,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措施应从减少废气排放和加强生态建设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2)轻 春 干燥(少雨) 冷锋 (3)A
(4)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的生态建设。
12.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1)写出图例A、B分别表示的环境问题。
(2)简述图例C所表示的环境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
(3)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说出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4)简述中国实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危害及环境管理的相关知识。第(1)题,由图例A的分布区,可知A表示土地荒漠化,其荒漠化的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图例B分布于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应为森林破坏。第(2)题,由图例C分布可知其应代表酸雨,对河湖、陆地建筑及陆地土壤、生物都会产生影响。第(3)题,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宣传教育手段。第(4)题,中国实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为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答案】 (1)A:荒漠化(沙漠化);B:森林破坏(森林锐减)。
(2)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木,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3)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4)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