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14课《刷子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刷子李的奇,感受他的技艺高超。
2.过程与方法:探究写法的巧妙,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品读刷子李的奇。
2.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曹小三心理的一波三折来解析《刷子李》的妙。
三、教材分析:
《刷子李》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定位不同于其他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它是以习作为目的的阅读教学,直接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文章主要透过徒弟曹小三心理的一波三折来凸显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帮助学生掌握描写周围人的反应也能间接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本课我将创设不同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聚焦写法,领悟写作方法的精妙,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资源:
课件、表演道具
七、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魔术表演——可乐消失术
师:同学们,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贺,大家可以叫我——生:贺老师。
师:诶——别看贺老师是教语文的,其实我还有一手绝活呢!猜猜,是什么?
生:唱歌
师:不好意思,我有点五音不全!
生:画画!
师:好像画画,我也不在行!
生:跳舞
师:呵呵,我有点肢体不协调!
师:猜不到吧!告诉你们,我可是个很会变魔术的语文老师哦!怎么?不相信!为了证明我不是吹牛皮,今儿个贺老师可是有备而来呀!让我现场来露一手吧!
这是我的百宝箱,这是我今天新买的可乐,看我来给你们表演一个“可乐消失术”。
师表演。
师:怎么样?这下,相信我是会变魔术的语文老师了吧!贺老师厉不厉害?
生:厉害。
师:那此处应该有——生:掌声。
师:除了掌声,你们还可以怎么夸夸我呢?
生:贺老师,你真棒!
师:我也觉得自己棒棒哒!
生:贺老师,你技艺一流,堪称大魔术师!
师拱手:过奖过奖!
生:贺老师,你简直是超级牛!
师:不敢,不敢,点点牛!点点牛而已!
师:在天津,有这样的一种夸人方式,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清末民初,天津被人们称作天津卫。在当时的天津卫,人们习惯把在某一行拥有高超技艺的人,用行当加上姓氏来称呼他。
师:如果我要你们用这种方式来夸夸我,你会怎么说?
生:魔术贺!
师: 谢谢!谢谢!
师:用行当加姓氏的方式来称呼别人,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肯定。
师:如果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我们就叫他——
生:“泥人张”。
师:如果有个姓魏的,风筝做得特别棒,我们就叫他——
生:“风筝魏”。
师:其实,在天津的市井街头还活跃着很多这样身怀绝技的手艺人,他们被作家冯骥才先生写到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就叫——《俗世奇人》。
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其中的一位奇人,看看他有什么绝活吧!上课!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范筹决不仅仅局限于严谨的课堂。因此,课前短短的三四分钟里,我们将练笔活动环节巧妙地融入到有趣的课前热身当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走近了教学,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解读对联,了解奇人
1.齐读课题。
师(指课题):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奇人,他就是——
生齐读课题:刷子李。
师:注意:子读轻点,再读课题,起——
生再读课题
2.解读对联。
①出示对联,指导朗读。
师:说起刷子李,老师这,还有一副跟他有关的对联呢?想看看吗?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请大家先大声的自由朗读,注意:读出对联的韵味。
上联:白壁光滑,刷板显功底。
下联:黑衣无暇,绝活传真谛。
横批:俗世奇人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举手。
师:这么多举手的,你们来推荐一个吧。
众望所归,那就你来。指名读
师鼓掌:抑扬顿挫!好! 掌声送给他。
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全班齐读)
②品析对联,初步感知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师:看了这副对联,同学们,你知道了什么?
生:他刷墙时不会弄脏黑衣服。
师:刷白浆不会弄脏黑衣服,这说明
生:他的粉刷本领应该很强。
师: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表示,那就是技艺——生:高超。
师边写边问:再看看,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生:绝活。
师:所以他被称为俗世——生:奇人。
师:那他到底“奇”有什么奇特之处呢?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找一找吧!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刷子李“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从对联导入,不仅拓展了学习的宽度,而且对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在这儿,我们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对联的韵味,让孩子们在沉潜楹联文化之余,体会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二)品析课文,感受刷子李的“奇”
1.默读课文,思考:刷子李“奇”在哪里?
师:有答案了吗?谁来说说,刷子李有什么奇特之处?
生:我认为刷子李奇,因为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
2.品析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①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师:穿上这身黑,就像跟白浆较上了劲。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还可以。
师:那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请你来试试。
生读
师:如果要给分的话,你给自己多少分?
生:85分。
师:想不想得100分?
生:想。
师:那你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突出哪两个字?
生:“必”和“绝”。
师:那你再来试一试。
生:读。
师:读的真好,掌声送给他。
师:听完他的朗读,你们感受到了刷子李的自信了吗?那你们也能读出这份自信吗?我们全班来试试。
②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师:这是刷子李的什么奇?
生:规矩奇特!
师:假如你是刷子李,你会怎么说这句话?
开火车生一: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师:底气再足点儿。
生二: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师:再掷地有声一些。
生三: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师:刷子李们,一起说——
生齐: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师:身上有白点就不要钱。这真是技高人胆大!
【设计意图】: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我们拟打造一个抒发感情的“空间”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形式多样的读中,读出对刷子李技艺的惊叹,读出我们的工匠精神!
(三)深入探究,感悟《刷子李》的妙
1.出示评论,同学交流。
师:冯骥才老先生轻轻松松从服装奇异、规矩奇特写出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网上啊,对冯老先生这篇大作,评论颇多,请看大屏幕——
课件: 刷子李真是一“奇”。
《刷子李》妙不可言。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读完评论,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第一句话说的是刷子李这个人很奇特。
第二句话是说,《刷子李》这篇文章很巧妙。
师:哦,那《刷子李》这篇文章究竟妙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师(击掌):有答案了吗?《刷子李》妙在何处呢?
生: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师指名生:你好像有不同的意见,来,请你说说。
生:这里的刷子李有书名号。指的是《刷子李》这篇文章。
师:对呀,这里的《刷子李》指的可不是人啊!那这篇文章究竟妙在何处?好在哪里呢?
生:这篇文章还通过曹小三的表现衬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师:我真的要给你点赞!你太棒了!来,我们看大屏幕,如果没有曹小三,文章还妙不妙?请快速阅读《刷子李》删减版,对照原文,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
2.出示删减版,两文比较,找出不同。
师:你更喜欢哪一篇?谁来说?
生:我更喜欢原文。
师:明明是写刷子李,没有曹小三岂不是更好。为什么你反而喜欢原文了!
生:因为有了曹小三,就更能体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了!
师:是的,后边所有关于刷子李的描写都是通过谁的视角展现的?
生:曹小三
师:所以,曹小三是这篇文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有了曹小三,这篇文章的内容更丰富、更精彩。
3.剖析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入镜入境,感悟侧面描写之妙。
师:接下来,请你们把自己当成曹小三,用他的眼睛去看,用他的耳朵去听,用他的心去感受。看看学徒第一天,曹小三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各位曹小三,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①别人说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师:听到别人说这样的话,曹小三,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呢?
预设生:师傅太棒了!
师:哦,赞扬有加!
预设生:刷子李技艺太高超啦!
师:嗯,全情崇拜!
师:所以说,曹小三是带着全情崇拜开启了他的学徒生涯。
生:不是!
师:那他还想了些什么?
生:刷子李真的这么厉害吗?
师:那么,此时曹小三对刷子李的技艺是——半信半疑。
师(板书:?):老师就用一个问号来表示曹小三此刻的心情。于是,曹小三就带着些许疑惑开启了他的学徒生涯。他给刷子李当徒弟的头一天,就发现——
课件出示:
②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女生齐读
师生合作读
师:寥寥数语,一个把工作当享受的老工匠形象便跃然纸上。尽管师傅的动作如此娴熟、优美,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
生:师傅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师:于是当——引读:
课件出示:
②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师:第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
第一组生: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师:第二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
第二组生: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师:第三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
第三组生: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师:于是,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
生齐读: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师:如果老师准备就这个场景拍一个曹小三的特写,曹小三们,你们会有怎样的表情?
生表演
师:老师发现你很有表演天赋!来,面向同学们展示展示!
师:同学们,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曹小三,你会用——
生:惊讶
师:你会用——
生:震惊
师握手:谢谢你的配合!
师随机指名:这位曹小三,我要采访一下你,请问此时的你还半信半疑吗?
生:不,我很佩服师傅!
师:是呀,曹小三的心理明显发生了变化,有半信半疑变为了崇拜。(板书:!)
师:那老师要问,明明主人公是刷子李,为什么还要加上曹小三的描写呢?(做个表情)
生:可以侧面衬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师:给你点赞!像这种通过写主人公周围的人或事来凸显主人公特点的写法,叫做——生:侧面描写。
(板书:侧面描写)
师:曹小三带着崇拜继续看师傅刷墙,可惜,好景不长——男生齐读
课件出示:
③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
师: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了什么——
生:一个白点
师:多大?
生:黄豆大小
师:黄豆大小的什么——
生:黄豆大小的一个白点
师:看到此情此景,请你给我一个“反应”。
生:目瞪口呆(原位,面向全体学生。)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此时的曹小三?
生:只见曹小三皱起眉毛,瞪大了双眼,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师:如果再加上动作呢——
生:只见曹小三双目无神,蹭的一声瘫坐在地上,嘴张得大大的……
师:还可以加上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吗,请你来说——
生:“完了,师傅露馅儿了”!曹小三塌下双肩,捂住双目,不敢直视……
师:此时,刷子李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曹小三的心一下子跌倒了谷底,感到非常震惊!(板书:!!)
师:事实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那冯骥才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引出下文,那白点竟然是黑洞。
师:这样写,前后文形成巨大的反差,就更能反衬出——
生: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④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从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师:真相大白了,那么此时的曹小三又会有怎样的内心独白呢?
生:“哎呀!吓我一跳,原来是我看错了,师傅可真牛!”
师:经过这一番误会,曹小三对师傅的崇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要你像我这样用标点来形容此时曹小三的心情,你会用什么呢?
生:!!!
师:请你上台去板书。注意这时曹小三对师傅的崇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回顾写法,体会侧面描写的点到即止,情节设定的巧妙。
师:那老师要问,明明冯骥才老先生文笔一绝,为什么在文章中他不细细的刻画曹小三的动作、神态,而着重写他的心理变化呢?
生:因为文章的主人公是刷子李。
师:过多的描绘曹小三,就会喧宾夺主。
师:是啊!所以说,《刷子李》的妙,还妙在它的侧面描写点到即止,不过多过繁。
师:老师把曹小三的心路历程用一条线连起来,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吗?
生:一波三折。
生:跌宕起伏。
师:那曹小三心理的跌宕起伏是随着什么而变化的呢?
生:事情的发展顺序。
师:也就是随着什么的有无而变化的?
生:随着白点的有无而变化的。
师:这个白点的有无是冯骥才老先生为突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而特别设定的一个情节。所以——
生:曹小三的心理是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
师:曹小三的心理是跌宕起伏的,那还有谁的心理也是跌宕起伏的呢?
生:读者。
师:是的,是我们每一位读者。我们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读到精彩的部分,心被高高地提起,又被轻轻的放下,被这字里行间的情节吊足了胃口。
师:如果说,曹小三心理的跌宕起伏是为了反映刷子李刷墙的技艺高超。那我们读者心理的跌宕起伏则是反映了冯骥才先生——
生:写文章的技艺高超。
师(板书:情节巧妙):所以《刷子李》的妙不仅妙在侧面描写,还妙在故事情节设定的巧妙。
师:所以,我们要想写出好文章,可以向冯骥才先生学习,在标题上下功夫,在心理描写上下功夫,在写法上下功夫,在情节设定上下功夫。
【设计意图】:扣住曹小三心理变化这条暗线,咬文嚼字,实实在在地品。品曹小三之疑惑,品曹小三之震惊,品曹小三之失落,品曹小三之崇敬……让学生深刻感受作家笔下人物形象的鲜活,体会作家写作方法的巧妙。
(四)拓展延伸,迁移写法
1.小练笔:请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一写课前贺老师的表演过程。
师:“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咱们来当一回冯骥才,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记录一下课前贺老师的表演魔术的过程吧。时间五分钟,开始!
3.学生反馈,作品点评。
师:有愿意来分享自己的作品吗?
生展示读。
师:你的心理描写很到位!
师:侧面描写运用得真棒!
师:这位同学一开始对我表演魔术的技艺感到怀疑,看了我的表演之后,他由怀疑变为了佩服。
这位同学通过写他心理的变化,从侧面反衬出了贺老师表演魔术的——生:技艺高超。(写得真不错,把掌声送给他。)
师:如果要你们加个题目,你会加什么?
生:魔术贺。
师:同学们可真棒!来,把掌声送给自己!
其实啊,侧面描写除了可以写心理活动,我们还可以用环境描写、其他人的反映等来烘托人物形象。
师:比如:什么!……同学们有的瞪大了双眼,感到不可思议;有的捂住脸颊,一副发怔发傻的模样;还有的连连点头,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哇”!
师:这是通过其他人的反应来烘托人物形象。
师:还比如,什么!……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够听得见。
这是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
师: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写作当中去,活学活用。
【设计意图】:联系课前热身,由读到写,孩子们披文入境,实现学法的迁移,从而达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前后呼应,写中得法,又使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到“活”与“实”的统一。
(五)总结全文,感悟精神
1.齐读刷子李对曹小三说的话,感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师:最后,让我们用刷子李对曹小三说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课程吧!让我们——
课件:“好好学本事吧!”
师:让我们像习爷爷强调的那样,在学习中、在实践中,发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2.课后作业:推荐阅读《俗世奇人》。
师:课后,也希望大家去读一读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认识认识泥人张、苏七块、张大力等等! 好,下课。
【设计意图】:教师顺着“好好学本事”这一思路,将课文之妙扩展至工匠精神之妙、中国文化之妙,使学生对文章的读悟不再是平面地扫描,而是层层剥笋,步步登高,显得余韵悠长,回味无穷。
八、板书设计:
14 刷子李
技艺高超
侧面描写
情节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