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课件(人教版)(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课件(人教版)(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14:2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精讲精练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
1.有机物:糖类、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2.无机物:水、无机盐。
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
1.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考点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食物来源 谷物、甘薯等 肥肉、大豆等 瘦肉、蛋、奶等
特有功能 人体最主要的 物质 人体重要的 物质 用于人体的 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共有 功能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供能
备用能源
生长发育
2.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1)水:约占体重的60%~70%,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2)无机盐
主要功能 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儿童缺钙易患 ,中老年人缺钙易患
含铁的无机盐 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缺铁易患
含碘的无机盐 构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成人缺碘易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缺碘会患呆小症
佝偻病
骨质疏松
缺铁性贫血
(3)维生素:大多数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既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需求量很小,但非常重要。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 、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玉米、胡萝卜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等 猪肉、肾脏、谷物等
维生素C 、抵抗力下降等 蔬菜、水果等
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等 鸡蛋、鱼肝油等
夜盲症
脚气病
坏血病
佝偻病
三、“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不仅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还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
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所以,补钙最好一起补维生素D。
①不同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同一种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是相同的。 ( × )
②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都是能够为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营养物质。
( × )
③“小磨香油”含有的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 √ )
④维生素、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都不多,但作用都很大。 ( √ )
×
×


考点二 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组成。
◆识结构
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
肝脏

小肠
◆识功能
(1)消化道
①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依次为口腔→咽→食道→胃→ 小肠 →大肠→肛门。
②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小肠 。
(2)消化腺
小肠
小肠
分泌的消化液 消化液作用部位 主要消化酶 作用及特点
唾液腺 唾液 口腔 唾液淀粉酶 初步消化
肝脏 小肠 不含消化酶 对 进行物理性消化(乳化)
胰腺 胰液 小肠 多种消化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肠腺 肠液 小肠 多种消化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胃腺 胃液 胃 初步消化
淀粉
胆汁
胃蛋白酶
脂肪
蛋白质
二、食物的消化
1.消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2.消化方式
(1)物理性消化:牙齿将食物切断、磨碎以及胃肠的蠕动将食物进一步磨碎,并通过搅拌使之与 消化液 充分混合。
(2)化学性消化:由消化液中的各种 消化酶 将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被小肠壁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3.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消化液
消化酶
在三大营养物质中最先被消化的是 淀粉 ,并且在 口腔 中开始被消化(只有一小部分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其余的淀粉进入小肠再被分解);其次被消化的是 蛋白质 ,蛋白质消化的初始部位是 胃 ;最后被消化的是 脂肪 。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概念:食物中的成分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 毛细血管内 ,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的过程称为吸收。
(1)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2)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的营养物质需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能被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淀粉
口腔
蛋白质

脂肪
毛细血管内
2.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长、大、薄、多”,这些特点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 功能 相适应
消化液

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上皮细胞
功能
3.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既消化又吸收的器官是胃和小肠。 既不消化也不吸收的器官是咽、食道和
只消化不吸收的器官是口腔。 只吸收不消化的器官是大肠肛门。

小肠
大肠
①口腔在整个消化过程中,仅起到嚼烂食物的作用。 ( × )
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 √ )
③因为胆汁中含有蛋白酶,所以肝炎患者不适宜多吃油脂类食物。 ( × )
④所有的营养成分都通过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 ( × )
×

×
×
考点三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指摄取的营养素 种类 要齐全;“平衡”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
种类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糖类
(1)基本要求: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进食这五类食物,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比为 3∶4∶3 。
(2)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及豆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3.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
(1)购买带有“QS”标志和检疫合格的食品。
(2)不吃过期、发霉、有毒的食品。
(3)关注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绿色食品:指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
3∶4∶3
①到快餐店购买快餐时,应注意店面是否卫生,有无卫生许可证。 ( √ )
②我们正处于青春期,应尽量多吃肉、蛋、奶之类的食物,青菜尽量不吃,这样营养才跟得上。 ( × )
③一天中,早、中、晚餐的热量供给约为30%、40%、30%,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
( √ )
④在青春期只有保证营养全面、均衡,才能充分发挥生长发育的潜力。 ( √ )

×


1.(2022赤峰13题1分)我们吃的食物主要来自动物、植物,下列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与食物来源搭配正确的是( C )
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归纳:六大营养物质的作用特点
①既参与细胞的构成,又能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蛋白质、脂肪;
②既不参与细胞的构成,也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维生素;
③只参与细胞的构成,不能提供能量的是水和无机盐。
选项 A B C D
营养物质 淀粉 钙 维生素C 脂肪
食物来源 黄豆 瘦肉 橙子 土豆
C
2.(2022陕西10题1分)我们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物质具有提供物质和能量,维持生命和健康的作用。下列营养物质的作用与举例不相符的是( D )
A.提供物质,如蛋白质 B.维持健康,如维生素
C.维持生命,如水 D.提供能量,如无机盐
D
3.(2022临沂12题2分)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结论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①不变蓝,②变蓝
D.该实验可得出结论:37 ℃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二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B
解析:图中设计的是一个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以淀粉为主的馒头的消化作用,应该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①内的清水对馒头内的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仍然存在,滴加碘液会变蓝,②内的唾液将馒头内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4.(2022咸宁8题2分)人体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会通过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②分泌的胆汁能直接分解脂肪  
B.③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④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初步消化淀粉
D.⑤分泌的胰液不含消化酶
解析:②是胆囊,储存胆汁;①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肪;③是小肠,长度长、含有多种消化液、具有皱襞和绒毛等特点,使小肠成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④是胃,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⑤是胰腺,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脂肪、蛋白质、糖类的酶。
B
注意:食物中的淀粉只有一小部分能在口腔中被初步分解成麦芽糖,大部分淀粉的消化部位是小肠。
5.(2021北京27题6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中老年人愿意搭配食用多种谷物,保证健康饮食。
(1)研究者用红豆、薏米等多种谷物配制成杂粮粉,并对比每100 g杂粮粉和小麦粉、玉米面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得到下表。比较表中数据,杂粮粉具有蛋白质、钙和 膳食纤维 含量高,低脂肪和低糖的特点,符合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二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蛋白质(g) 糖类(g) 脂肪(g) 钙(mg) 膳食纤维(g)
小麦粉 9.9 74.6 1.8 38 0.6
玉米面 12.4 66.7 4.6 120 1.5
杂粮粉 27.9 54.7 1.4 386 6.2
膳食纤维
(2)人体摄入杂粮粉后,其中的蛋白质在如图中 ④ (填序号)内开始消化,随后进入小肠,小肠内含有多种 消化液 ,是人体主
要的消化场所。蛋白质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 氨基酸 。
(3)钙不需要经过消化,可直接被吸收进入 血液 。
经检测,杂粮粉中的蛋白质和钙的吸收率均高于小
麦粉和玉米面。
(4)有人提出“中老年人可以完全用杂粮粉替代米面作为主食”,你认为这一提法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不合理,长期食用可能出现营养失衡 。

消化液
氨基酸
血液
不合理,长期食用可能出现营养失衡
拓展:胆汁是肝脏分泌的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但胆汁的作用很重要,一是作为消化液,帮助脂肪在肠内消化和吸收;二是将某些代谢产物从肝脏排出。
6.(2022营口8题1分)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提倡城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如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第②层食物摄入不足可能患坏血病等
B.第⑤层食物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C.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多吃
第①层的食物
D.每日摄入量最少的是第④层食物
四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A
【提出问题】相同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有的能量多?
【作出假设】相同质量的核桃仁比花生仁含有的能量多。
【制订计划】
1.实验原理:根据食物燃烧释放出的热量能使水温升高来测定食物中所含的能量。1 mL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 J的热量。
2.取一只50 mL的锥形瓶,注入30 mL水,再将它固定在铁
架台上。
3.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
但不能接触锥形瓶的瓶底或侧壁。
实验九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4.按照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定初始水温,
记为t0。
5.称出一粒干燥花生仁的质量,将这粒花生仁放到火
焰上点燃。
6.将刚刚燃烧的花生仁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目的是减
少热量的散失)。待这粒花生仁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记为t1。
7.计算方法:某食物中含有的能量(焦耳)=水的容积(mL)×(t1-t0)(℃)×4.2 J/mL·℃。
8.取相同质量的核桃仁,重复上述实验并做好记录。
【实施计划】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并及时统计和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分析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核桃仁比花生仁含有的能量 多 。
【表达与交流】测得的食物中的能量值往往会比理论值低,原因是 食物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有一部分散失了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核桃仁
食物质量(g) 0.5 0.5
水的体积(mL) 30 30
初始水温(℃) 20 20
加热后的水温(℃) 69 87
该粒食物中含有的能量(J) 6 174 8 442

食物燃烧过
程中,放出的热量有一部分散失了
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是否相同,他们对三种食物:小麦、花生仁和黄豆所含的能量按如图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测定,记录并计算数据如表:
(1)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相同吗?
(2)表中的X应该是 1 ,才符合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食物名称 小麦 花生仁 黄豆
质量(克) 1 1 X
初始水温(℃) 10 10 10
实验后水的平均温度(℃) 29 51 30
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相同吗?
1
(3)该实验中测算食物中储存能量多少的依据是表格中 水温 的变化;等质量的小麦含淀粉较多、花生仁含脂肪较多、黄豆含蛋白质较多,结合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实验结论:等质量的三种食物中,所含能量最多的是 花生仁 。
(4)实验装置中易拉罐的主要作用是 保温 。
(5)(结果分析)如果1 mL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 J的热量,可以测算出1克小麦的能量是7 980 J,低于相应的标准值(14 390 J),主要原因是 食物燃烧不充分、能量有散失、实验次数不够、易拉罐保温效果不好等 (至少写出一条)。
食物名称 小麦 花生仁 黄豆
质量(克) 1 1 X
初始水温(℃) 10 10 10
实验后水的平均温度(℃) 29 51 30
水温
花生仁
保温
食物燃烧不
充分、能量有散失、实验次数不够、易拉罐保温效果不好等
(6)(知识延伸)花生种子中能够燃烧的物质属于 有机物 ;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属于营养物中的 无机盐 ,主要有铜、镁、钾、钙、锌、铁、硒、碘等。当人体缺铁时,易患 缺铁性贫血 。
有机物
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
【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
【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制订并实施计划】
1.实验原理: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形成的 麦芽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2.实验步骤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牙的咀嚼);C块不做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再在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实验十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麦芽糖
(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并做如图处理。
(4)将3支试管一起放到37 ℃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1.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的搅拌功能使食物与 唾液 充分混合,唾液能使部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2.如果①号试管变蓝,可能的原因是 馒头碎屑过多,未被完全消化 。
3.将试管放在37 ℃温水中的原因是 37 ℃与人体口腔的温度相当,此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
①号试管 ②号试管 ③号试管
现象 不变蓝
分析 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为 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 馒头块内大部分淀粉没有被分解
结论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变蓝
变蓝
麦芽糖
唾液
馒头碎屑过多,未被完全消化
37 ℃与人体口腔的温度相当,此温度下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例 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糨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Ⅱ:取2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
1、2,实验过程如下图:
(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糨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2)实验过程D中,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内液体的颜色将 不变蓝 ,原因是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了,因此加入碘液后不变蓝 。
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不变蓝
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了,因此加入碘液后不变蓝
唾液中
(3)该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 形成对照 。
(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
具体操作是 重复以上实验 。
(5)(变换角度)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向B步骤的2支试管内滴加等量的 唾液 。
②将C步骤中的1支试管放在 37℃ 的水浴中,另1支试管放在5 ℃的水浴中。
(6)(批判与质疑)小明是个性急的孩子,在C步骤时只水浴3分钟便取出试管滴加碘液,你预测小明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2支试管都变蓝 ,原因是 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淀粉需要一定的时间(或3分钟时间太短,淀粉没有完全被分解) ,因此我们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形成对照
重复以上实验
唾液
37℃
2支试管都变蓝
唾液淀粉酶完
全分解淀粉需要一定的时间(或3分钟时间太短,淀粉没有完全被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