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9 22:2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连城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总分48分)
1.孔子在谈及国家治理时说:“道(引导,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墨子也强调“仁之事者,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这反映出儒墨两派(  )
A.具有趋同的价值取向 B.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
C.均强调仁政的重要性 D.拥有相同的阶级立场
2.表1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表中信息佐证了秦汉时期(  )
表1
功能 类型 出土的比例 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 铁锸、铁犁、铁斧 61% 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 耧铧 7% 河南
中耕工具 铁铲、铁锄 22% 河南
收获工具 铁镰 10% 河南
A.北方冶铁水平领先全国 B.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 D.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
3.在东汉,田庄的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中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据此可知,东汉田庄(  )
A.推动了社会转型 B.威胁了中央集权
C.维护了小农经济 D.导致了“党锢之祸”
4.唐朝时,农民可以帛、栗、麦等为抵押向柜坊借钱,到期未赎取的抵押品,柜坊即将其出售变现。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下令,不得复利计息;728年,玄宗也因“公私举放,取利颇深,有损贫下”而下诏限制高利贷。这些现象说明了这一时期(  )
A.商业发展程度较高 B.经济纠纷繁多
C.金融政策成熟完善 D.长途贸易发达
5.有学者引用《新唐书·兵志》对“镇”的记载:“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并指出镇的分布极不平衡,“两京与太湖流域几乎无镇”。而到了宋朝,太湖流域等地区的草市发展成镇,镇官也逐渐由镇将转为“兼烟火公事”的官员。据此可知,宋朝(  )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发展 B.经济功能成为市镇的唯一功能
C.政府奉行“守内虚外”的政策 D.行政建制发展源于区域间差异
6.明朝万历年间编写的《万宝全书》第2卷《天下便览路程》中详细介绍了全国6条水路、12条旱路的情况,第26卷《客商规略》中介绍了各地的物产、物价、饮食服务等。类似书籍在明中叶刻印甚多。对此历史现象解释准确的是(  )
A.政府规范了驿站的管理 B.科举选官机制更加完善
C.活字印刷技术普遍推广 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7.1902年,中国部分地区遭遇了瘟疫,《大公报》给予极大关注,在社会各界人士投递的稿件中出现了“微生物”等词。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这表明大众传媒(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
B.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研究的理论阵地
C.促使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传播
D.彻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8.晚清报纸曾经报道:“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局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不暇计其事之兴衰隆替也。”这反映出(  )
A.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B.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最早发行股票
C.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在中国有所发展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时方兴未艾
9.图1是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出现的新事物。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迅猛发展 B.近代化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C.工业文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D.城市化促进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
10.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
B.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
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11.习近平在与博鳌亚洲论坛董事的会见中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幸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单元的享受,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感受。”这段讲话蕴涵了中华文化(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B.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C.以和为贵的道德观 D.厚往薄来的义利观
12.公元前312年,罗马开始修建阿皮亚大道。此后,罗马统治的疆域延伸到何处,大道就修到哪里。公元前212年,为防范匈奴贵族的侵扰,秦始皇令大将蒙恬率军开始修筑由咸阳通往北境最近捷的道路——“直道”。上述道路修建的直接目的是(  )
A.彰显皇权至上 B.完成国家统一
C.推动经济交流 D.适应军事需要
13.11世纪到15世纪末,欧洲居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大麦、燕麦、栗子等。而15世纪末到16世纪,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被带到欧洲,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材料说明(  )
A.欧洲农业生产力进步解决了粮食问题
B.高产作物引进推动欧洲人口急剧增长
C.世界联系加强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
D.欧洲居民饮食结构丰富营养摄入均衡
14.在1630—1680年间,英国每人糖的消费量增加了4倍,零售价降低了一半,到了1750年,有近100万担的糖在英国市场出售。18世纪胡椒还保留着大众调味品的地位,但价格已经降下来了。这反映了英国(  )
A.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B.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
C.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D.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
15.1872年英国制定了《食品与药品掺假法》,1899年议会修正《食品与药品销售法》,授权中央政府可以强制地方政府实行,1906年议会授予政府对进口食品的监管权。这些举措反映了英国(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放弃自由资本主义政策
C.强化社会福利保障 D.加强立法保障食品安全
16.有学者认为,过去几十年间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然而国际金融秩序仍延续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格局。经济格局与金融权力之间形成明显的错配,世界各国不得不应对持续的全球失衡直至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美国在金融市场中的核心地位 B.构建金融新秩序的必要性
C.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局限性 D.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特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总分52分)
17.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能源!能源!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进化。
根据图表,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8分)
18.20世纪末,在印尼附近水下考古发现一艘公元9世纪的沉船——“黑石号”,出土了大量来自唐朝扬州、明州和广州的货物。其中两件瓷器“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是出自于宫廷还是民间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唐玄宗时,多赏赐妃嫔和大臣。负责管理赋税的王鉷“岁进钱宝百亿,便入内库(又称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开启官吏向皇帝进贡之风。……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 九月,出(售卖)内库罗绮、犀玉、金带之具”,用以补充军费开支。
——据《旧唐书》
材料二
唐朝“盈”字款的瓷器多为白瓷。“盈”、“进奉”、“翰林”款等宫廷属性明显的瓷器多见于唐长安大明宫等宫廷遗址之中,但在西明寺、长安新昌坊及河北易县等非高级贵族的唐墓中也有发现。
——摘编自齐东方《“黑石号”沉船出水器物杂考》
根据材料一、二判断“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这两件瓷器的出处并说明理由。(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清中后期,专业汇兑、承担存放款的票号出现,其中以山西票号最为著名。票号业务主要是通过分布在全国重要城镇的分号进行,但分号不留流动资金,资本全部储存于总号,获利亦由总号统一计算。在管理上,财东聘请大掌柜进行管理,如营业决策、分号设置、人员调配等皆归大掌柜负责,双方凭信义合作。民间商业融资和异地结算在山西票号的运营下顺畅起来,商业贸易迅猛发展。票号除承担城镇间的货币清算之外,后期还代理了清廷的部分汇兑及贷款业务。复杂的资金周转困局使票号经营难以维系,不能适应海洋贸易和现代银行的挑战。辛亥革命之后,大多数票号搁浅关闭,走向衰败之路。
——摘编自黄鉴晖《山西票号史》
材料二
为筹集英法战争军费,1694年辉格党人主导成立了英格兰银行。三年后,英国政府再次向其借款,并颁布法令禁止其他同类型银行成立。在此之后,英格兰银行获得纸币发行的准垄断权,逐渐控制了英国的货币供给。19世纪中后期,英格兰银行已经成为“银行的银行”,承担经理国库、发行货币、平衡物价、调节利率、保管外汇等职责。虽然不是最早的发明者或实践者,但是通过吸收和创新,此时的英格兰银行已成为现代国家中央银行的范本。
——摘编自孙立新《英格兰银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山西票号经营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票号与英格兰银行发展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近代金融业兴衰的历史启示。(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晋末以来黄河流域的部分汉人为了躲避战乱,逐渐南徙至闽粤赣边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依山就势,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建成一种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的建筑——土楼。土楼内部一般采用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下堂为出入口;中堂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居住者都是同一宗族的子孙后代,长者和最有威望的人住在中间,其余依辈分排定。
土楼兴起于宋元,繁盛于明清。明代,永定置县后,社会动乱大为减轻,土楼数量增加。明清时期,闽西烟草种植日盛,所产“条丝烟”广销海内外。收入普遍增长的土楼居民,开始广设书院和书馆培养族中子弟,科举入仕人数日益增多。商贾富户、达官显贵,出于防卫、人口增长、追慕高贵豪华气派等需要,大量建造规模庞大、雍容华贵的大型高层土楼。几乎每一座土楼都有楹联用以劝勉子孙,内容如“天下良谋读与耕、世间善事忠和孝”、“世间财,求之难用之易,当勤当俭;天下事,是可行非可耻,宜省宜思”等。
——摘编自黄汉民《福建土楼》等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12分)
连城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A A D C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C D D B
变化:19世纪中期,木材使用呈下降趋势,煤炭使用呈上升趋势;19世纪后期,石油使用呈上升趋势。(4分)
原因: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煤的开采和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的开采和使用。(4分)
18.
出处:出自宫廷
理由: ①据文献记载可知“白宝大盈库”为皇家内库,与瓷器上的文字相对应。
②“盈”“进奉”字款瓷器多出土于唐长安大明宫等宫廷遗址之中,考古实物与文献记载相印证。
③宫廷因赏赐妃嫔、大臣,由国库流向民间。
④朝廷为补充军用而售卖内库藏品,致使宫廷物品散落民间。
出处:出自民间
理由: ①在西明寺、西安唐新昌坊及河北易县等非高级贵族的唐墓中也有发现,可见并不一定来自宫廷。
②可能是地方节度使供奉外的剩余产品被售卖。
③虽然有唐代有出售宫廷物品的做法,但出货买卖清单中没有瓷器。
④此前“盈”字款多为白瓷,“黑石号”的为绿釉碗,不一定出自宫廷,可能是民间仿造。
(任答一个观点,给出其中一个理由得3分,两个得6分,三个得8分每一个理由需论述充分,方可得3分;其他理由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仅提供观点不给理由的上不给分)
19.(1)特点:广设分号,连锁经营;集中管理,统一核算;管办分离,信义维系;业务多样,服务官民。(8分)
(2)背景:中国是封建专制政体,英国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中国深受重农抑商观念影响,英国力主殖民扩张,工商立国。(12分)
(3)启示:重视金融发展,发挥服务功能;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法律保障;坚持制度创新,适应时代需求。(4分)
20.(12分)
示例一:
论题:福建土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阐述:土楼选址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体现古代朴素的文化生态观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土楼作为家族聚居的大型住宅,不仅能够防范外来袭击,还能够团聚族人、延续宗族文化;土楼内的楹联强调伦理道德与家族规范,蕴含了尊亲敬祖、忠孝仁义等儒家思想,可起到增强宗族凝聚力、增进亲情族情、激发子孙晚辈努力奋进的作用。
总之,福建土楼的建设,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示例二:论题:时代变迁影响福建土楼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