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8 15:2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科普文都在选文范围内。然而选择重点一般是新闻和传记,多选取一些具有时效性、实用性、生活性的新闻特写、消息通讯或访谈;而传记,多选取较为典型人物的传记,传主的事迹能给考生思考和认识,具有较高的人生价值和精神高度,能供考生欣赏、探究。
考点1 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选材常常会关注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对这些话题进行叙述的材料多会涉及一些专业术语或者概念,理解这些术语或概念是读懂材料的关键,因此高考命题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设置备选答案,来考查学生对新的术语或概念的理解。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要清晰与准确地描绘“智慧社会”,应对“智慧”与“社会”二词分别进行解析。“智慧”一词,一般而言当然是指“人的智慧”,但在“智慧社会”中却指的是“人工的智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工智能”。“社会”一词,一般而言当然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但其在“智慧社会”中所强调的是“智慧”的全覆盖性,以区别于之前已出现过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及“智慧家庭”等区域性覆盖和“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及“智慧教育”等行业、部门性覆盖。智慧社会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密切相关,然而,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概念都将自身局限在某一领域。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谋划经济社会的智慧化发展。智慧社会就是将城市、社区以及其他治理单元结合起来,将整个社会作为对象进行整体性思考。智慧社会是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社会,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廖群《充分认识“智慧社会”的历史定位与意义》)
材料二:
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智慧社会展现了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前景,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建设智慧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建设智慧社会这一“摩天大厦”的初始阶段,首先需要夯实三大基石。
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当前,新的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然而,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题。所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的问题。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的全方位视角。而“赋能”则是要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每个人都应形成基于数据建立概念、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和服务系统,既包括公共清澈、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各思考知设备、智能装置嵌入物理实体之中,通过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与具有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对待云计算平台相连,通过“软件定义”实现灵活的功能配置和智能化的管理服务。同时,作为智慧身选择的重要基石,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是建设智慧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必须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及其产品体系。
数据是基础性战略资源,也是驱动智慧社会运转的关键要素。数据确权、数据质量、数据开放共事与流通管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是我们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亟待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大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行业、组织等多个层次,围绕数据的资产地位确立、管理体制机制、开放共享、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多项内容,从制度法规、标准规范、应用实践和支撑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多管齐下,分层次、多维度推进。
(摘编自梅宏《夯实智慧社会的基石》)
下列对“智慧社会”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慧社会是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用人工智能来服务与管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的新型社会。
B.智慧社会强调智慧的全覆盖性,它包括但不限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
C.智慧社会着眼于宏观视角,更强调从前沿科技和经济的角度将整个社会作为对象进行整体性思考。
D.智慧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这里所说的“新”包括社会初步进入信息化,大数据应用初具规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C.“更强调从前沿科技和经济的角度将整个社会作为对象进行整体性思考”错误。从原文“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谋划经济社会的智慧化发展”来看,没有“更强调”之意。
故选C。
方法突破
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比确定答案
1、审清题干,了解考查角度。
“概念”考查通常是让学生判断所给选项是否与概念的含义相符合。
2、筛选信息,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筛选信息需要考生站在全文的角度去整合分散在文章各个部分的与概念有关的信息。
3、通过对比,确定答案。
要注意选项与概念相关信息的对比,判断选项是否与概念的内容相符合。
考点2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这类题是常见考题,一般有两种考察方式:一是选择题,需要学生通过选项与材料的进行选择,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二是问答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从文中筛选整合出答案。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早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科学家泰勒斯就在观察中发现,琥珀经过毛皮、丝绸摩擦后可吸引一些轻小物体。泰勒斯认为,琥珀之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因为摩擦使它具有了和天然磁石一样的“磁性”。尽管后来科学家证实了琥珀的这种性质和天然磁石的磁性截然不同,但人们还是将泰勒斯视为有历史记载的静电实验第一人。
我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道:“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也有咤声。”意即当人梳头或脱衣时,会由于摩擦产生小火星,同时还伴有轻微的响声,这在当时可谓是对静电现象最详尽的描述了。
(摘编自科学网《静电的发现者们》)
材料二:
在对电现象的早期研究中,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首推英国医生威廉 吉尔伯特,他在文章中说:“随便用一种金属制成一个指示器……在这个指示器的另一端,移近一个轻轻摩擦过的琥珀或者是光滑的磨擦过的宝石,这指示器就会立即转动。”他通过大量的实验驳斥了许多关于电的迷信说法,并且发现不仅摩擦过的琥珀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而且其它物质如金刚石、水晶、硫磺、硬树脂、明矾等也有这种性质,他把这种性质称为电性。1660年,马德堡的盖利克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他用硫磺制成形如地球仪的可转动物体,用干燥的手掌摩擦干燥的球体使之停止可获得电。盖利克的摩擦起电机经过不断改进,在静电实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 赵凯华 陈熙谋 《电磁学》)
材料三:
凡容易得失电子且电阻率很高的材料都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如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大面积的摩擦;在压力下接触而后分离;在挤出、过滤时与管道、过滤器等发生摩擦;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流动且流速超过 1m/s,液体喷出管口或注入容器发生冲击、冲刷或飞溅时;液化气体、压缩气体、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和由管口喷出等。任何物体所带的静电若没有外来补充,总是会消散的。改变外部条件可以影响静电消散的速度。静电消散有两种方式——中和、泄漏,前者主要是通过空气消散,后者主要是经过带电体自身消散。
(摘编自吕俊霞 胡雪梅《静电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泰勒斯发现琥珀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性,这与天然磁石具有磁性是一样的。但后来经科学家证实,这种观点是违背科学事实的。
B.关于物体摩擦产生火星和响声这一静电现象,《博物志》“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也有咤声”是最详尽的描述。
C.吉尔伯特发现,摩擦后的金刚石、水晶、硫磺、硬树脂和明矾等具有与琥珀同样的电性,这些物质都能在摩擦后吸引轻小物体。
D.在吉尔伯特对电现象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盖利克用硫磺制成形如地球仪的可转动物体来获得电,并由此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的能力。
A .“这与天然磁石具有磁性是一样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因为摩擦使它具有了和天然磁石一样的‘磁性’”,天然磁石的磁性是天然的,选项属于曲解文意;
B.“是最详尽的描述”错误。根据“这在当时可谓是对静电现象最详尽的描述了”分析可知,这是“当时”对静电现象最详尽的描述,选项说法不严密;
D. “盖利克用硫磺制成形如地球仪的可转动物体来获得电,并由此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表述错误。“马德堡的盖利克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他用硫磺制成形如地球仪的可转动物体……”选项属于强加因果。
故选C。
方法突破
原文定位识关键,双向对比定答案
1、读选项,找原文。命题者命制选项的语言大都来自材料,因此要仔细阅读选项,把握选项中的关键词语,在材料中找到和选项对应的原文以及有效的阅读区间。
2、两比对,识节点。命题者在组织选项的语言时,往往会通过“增”“删”“换”“调”等多种方式对材料中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命题者会将错误的内容掺杂进去,形成一个或两个关键性的错误节点,即选项中的“陷阱”。识别错误选项的关键就在于比对细节,抓住节点。
3、细揣摩,判正误。仔细揣摩选项表述的意义和逻辑关系是否与原文内容相符,选项中的信息是否在原文中出现,或者内容要点的整合提炼是否与原文一致,即判断选项是否存在混淆逻辑、无中生有、扩大范围或程度等问题,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玫瑰的颜色是红的,而矢车菊的颜色是蓝的。为什么会这样?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揭开这个谜团。
尽管花儿有着明显不同的颜色,但它们有共同的色素。自1913年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植物学家。109年前,科学家首先在蓝色的矢车菊中发现了花色素,后来,科学家又在红色的玫瑰中发现了同样的花色素,问题是:为什么一种花色素会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理论,有人认为不同花的细胞中含有不同的pH值,pH值的不同导致花颜色的不同;有人认为不同的花从土壤中吸取了不同的金属离子,金属离子的不同导致花颜色的不同,如今,植物学家提出了新的理论,他们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色素在矢车菊植物的细胞中形成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微胞”,也叫超分子。这种现象不仅让科学家感兴趣,也让商业花农感兴趣。多年来,他们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试图在不能开出蓝花的植物上培育出蓝色的花朵。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研究培育出不褪色的蓝色玫瑰。这种玫瑰中产生了一种蓝色的色素,叫飞燕草色素苷,这种物质在飞燕草中能够自然发现,但从来没有在玫瑰中发现。
科学家发现,矢车菊中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由6个花色素分子组成,它们与1个被称为黄酮的色素分子结合,又与另外4个金属离子结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个铁离子、一个镁离子和两个钙离子。但是在玫瑰中,就没有这种超分子形成,所以同样的色素在这两种花中形成了不同的颜色。
科学家的这一研究打破了固有的做法,那就是可以在一种植物中加入飞燕草色素苷,得到想要的蓝色花朵。人们已经开始尝试用新方法把一些不是蓝色的花变成蓝色的,比如康乃馨、玫瑰和菊花等。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蓝色只能由飞燕草色素苷形成,这是多年来的教条。科学家的研究不是说这种观念是错的,而是说如今似乎有另外的方法可以培育蓝色的花朵,而且是矢车菊那样的蓝色,这种蓝色是真正的蓝色,非常漂亮。
玫瑰花中的色素在矢车菊中也能发现,而这种色素在矢车菊中却形成了美丽的天蓝色,如果发现其中的原因就有可能改变培育战略,从而能够培育蓝色的玫瑰。矢车菊和玫瑰色素中的基本化学物质是一样的,是组成化学结构的方法不同才导致了颜色的不同。
(摘编自任秋凌《花儿为什么颜色不同?》)
材料二:
花儿五颜六色,主要是因为花瓣中含有不同的色素。如果不含有色素,或者由于某些原因,色素没有发挥作用,花儿只能呈现纯洁的白色。
植物呈现黄色与橙色通常是类胡萝卜素的功劳,红、蓝、紫等色彩则主要靠以花青素为代表的类黄酮色素来描绘。石竹目植物则比较特别,它们的黄色或红色主要源于甜菜红碱。至于花朵中的绿色和茎叶中的翠绿色,则一样来自叶绿素。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植物色素的名称全都是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成员都比较复杂,比如花青素就是一个大家族,广泛存在于众多植物的大多数器官之中。不同种类植物体内的花青素,不论是分子结构,还是呈现的颜色,都不相同。
植物体内的天然色素都是个性活泼的家伙,环境中的温度、酸碱度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因素稍有差异,即使是同一种色素也会显现不同的颜色。花朵与果实中最常见的花青素类色素,在偏碱性的植物体内通常呈现浓郁的蓝紫色,在酸性条件下却会变脸为漂亮的红色。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绝对,飞燕草色素也是一种花青素,但颜色却和植物体内的铝离子浓度高度相关,铝离子浓度高的时候呈现艳丽的蓝色,反之就是粉红或鲜红色的。不少品种的绣球花色决定于花萼中的飞燕草色素,酸性土壤中的铝离子活性通常比较高,因而可以培育出蓝色的绣球花。仅仅一个花青素家族,就能在红、蓝、紫、黑等颜色之间玩出诸多花样。如果一朵鲜花上有多种色素的同时出演,不同色素之间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会使得花朵们的色彩魔术更加变幻无穷。
一旦体内植物色素的颜色或浓度发生变化,俏丽的花朵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来个大变脸。在鸳鸯茉莉的花朵刚刚开放的时候,花瓣中的花青素浓度比较高,花朵的蓝紫色也显得格外深沉。随着花青素慢慢被鸳鸯茉莉花朵的母体分解与回收,花朵的颜色随之越来越淡,最后几乎变成纯白色。木芙蓉花的变色不仅与花青素的浓度有关,同时还受到气温以及植物体内酸度的影响。花儿的变脸把戏,归根结底是植物色素浓度和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秦彧《花为什么有颜色》)
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例如“pH”、酸性离子、引用“《自然》”杂志上报告等;②逻辑性:材料一由花为什么颜色不同引出花色素,进而来介绍影响花有不同颜色的原因。材料二先介绍花儿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接着从不同角度谈花儿颜色变化的原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③严谨性(准确性):在介绍矢车菊中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时,列出具体数字,更加精准;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比拟等手法,例如“俏丽的花朵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来个大变脸”,将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理论,有人认为不同花的细胞中含有不同的pH值,pH值的不同导致花颜色的不同”“如今,植物学家提出了新的理论,他们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色素在矢车菊植物的细胞中形成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微胞’,也叫超分子”中的“pH”、酸性离子、引用“《自然》”杂志上报告,材料二第四段“不少品种的绣球花色决定于花萼中的飞燕草色素,酸性土壤中的铝离子活性通常比较高,因而可以培育出蓝色的绣球花”的酸性离子可知科普文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要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使其具有科学性;
②材料一由第一段“玫瑰的颜色是红的,而矢车菊的颜色是蓝的。为什么会这样”“109年前,科学家首先在蓝色的矢车菊中发现了花色素,后来,科学家又在红色的玫瑰中发现了同样的花色素,问题是:为什么一种花色素会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呢?”提出花为什么颜色不同从而引出花色素,“如今,植物学家提出了新的理论,他们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色素在矢车菊植物的细胞中形成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微胞’,也叫超分子。这种现象不仅让科学家感兴趣,也让商业花农感兴趣”“但是在玫瑰中,就没有这种超分子形成,所以同样的色素在这两种花中形成了不同的颜色”进而来介绍影响花有不同颜色的原因。材料二第一段“花儿五颜六色,主要是因为花瓣中含有不同的色素。如果不含有色素,或者由于某些原因,色素没有发挥作用,花儿只能呈现纯洁的白色”先介绍花儿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接着“植物呈现黄色与橙色通常是类胡萝卜素的功劳,红、蓝、紫等色彩则主要靠以花青素为代表的类黄酮色素来描绘”“植物体内的天然色素都是个性活泼的家伙,环境中的温度、酸碱度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因素稍有差异,即使是同一种色素也会显现不同的颜色”“不过这种情况并不绝对,飞燕草色素也是一种花青素,但颜色却和植物体内的铝离子浓度高度相关,铝离子浓度高的时候呈现艳丽的蓝色,反之就是粉红或鲜红色的”从不同角度谈花儿颜色变化的原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可知科普文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逻辑性;
③根据材料一第四段“科学家发现,矢车菊中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由6个花色素分子组成,它们与1个被称为黄酮的色素分子结合,又与另外4个金属离子结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个铁离子、一个镁离子和两个钙离子”可知,在介绍矢车菊中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时,列出具体数字,更加精准,科普文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严谨性(准确性);
④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俏丽的花朵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来个大变脸”“花儿的变脸把戏,归根结底是植物色素浓度和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知文章运用比拟等手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从而得出科普文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通俗性。
方法突破
选准筛选角度,整合内容要点
速读文本,观其大略。通读各则材料,了解各则材料所说的内容以及共同话题,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所有材料的主要内容,才不会在做题时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
对照题干,定点“扫描”。阅读题干,找到命题点,以命题点为中心“扫描”材料,寻找答题区间。有些题干本身或相关语境就暗示了答题所涉及的角度或答题要点,暗示了信息点所在的材料范围,所以考生在答题前务必仔细阅读、分析题干,根据要求筛选信息。
分门别类,提炼整合。把筛选出来的相关信息,分门别类进行整合、归纳和概括。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将提炼出来的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分条列出,并将同类信息整合在一起,注意语言的简洁性、概括性。
考点3 理解分析图表
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图表题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很常见。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考查统计图表,主要考查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及趋势的分析等;二是考查框架图,主要是以框架图的方式梳理材料的内容,重点考查事件的发展过程、材料的重点内容以及材料的结构等。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中国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高温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国民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
(摘编自《什么是高温热浪》)
历次高温天气数据
高温时段 持续时间(天) 35℃以上范围 38℃以上范围 40℃以上范围 单站最高气温(℃)
(万平方公里)
2003年6月30日至8月11日 43 337.6 163.2 40.3 浙江丽水43.2
2013年6月29日至8月29日 62 423.0 212.4 77.6 浙江新昌44.1
2017年7月7日至8月25日 50 545.8 328.7 99.3 陕西旬阳44.7
2022年6月13日至7月12日 30 502.1 206.9 73.5 河北灵寿44.2
(来源:中国天气网)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气象学上,“桑拿天”气温在35℃以上,不仅气温高,而且湿度大,是最常见的一种高温天气。
B.近二十年,中国发生过多次高温事件,2017年高温天气覆盖国土面积达545.8万平方公里,单站温度最高。
C.2022年高温天气发生和结束较早,影响范围和单站最高气温不及2017年,但均超过了2003年和2013年。
D.从上表可见,历史同期地处我国西部的陕西、中部的河北和南部的浙江发生高温天气差异不大,都是酷热难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是最常见的一种高温天气”错,根据原文“一般来说,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可知,原文说的是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桑拿天”是其中之一,但没有说它是最常见的。
C.“但均超过了……2013年”错,根据材料一的历次高温天气数据可知,2013年38℃以上范围是212.4,40℃以上范围是77.6,而2022年38℃以上范围是206.9,40℃以上范围是73.5,所以2022年38℃以上范围和40℃以上范围不及2013年。
D.“历史同期”错,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可知,是按照年份的来统计的,所以是不同年份差异不大,并非历史同期。
故选B。
方法突破
掌握读图方法,关注命题要素
掌握读图的方法。(1)关注表头、图例等,读懂图表,明确比较、分析的对象和内容,尤其要注意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图表的试题;(2)注意图表中相关数值的变化趋势,对图表进行整体分析;(3)注意图表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别,对其加以横向比较;(4)明确选项中要求的比较区间,并在图表中找到相应的数据。
注意选项中描述图表信息的关键词语。主要有上升(上涨)/下降(下滑)、峰值/低谷、回升/回落、反弹、回暖、负增长、失衡/平稳、递增(减)、稳中有升(降)、持续上涨、遥遥领先等。
关注描述图表信息的词语前的修饰限制词语。表示数据差别比较大的有:明显、迅猛、井喷式、急剧等。表示数据差别比较小的有:略有、放缓等。限定表述对象的有:均、同步、每年/每月、逐年/逐月等,这时需要同时关注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数据变化趋势。
正确判断对图表信息进行推断的内容。这一类试题主要是根据图表信息判断其发展趋势,选项中往往有“说明”之类的字眼。解题时,考生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关注选项中表述程度的词,重点关注表述过于绝对的词语;第二要注意将推断内容和材料中的信息相互印证,特别是【注】中对某一概念的解释。
考点4 概括分析、比较材料
【例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全球每年大约会有上千人遇上雪崩,其中约有150人会因此丧生。雪崩还能摧毁大片森林,掩埋房舍,甚至能堵截河流,导致洪灾。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其它严重的次生灾害。
积压在山上任何地方的雪都有移动的可能,但每个地方发生雪崩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如果山坡陡峭,雪则不会堆积过厚,很难发生雪崩。地表光滑的地方,雪也不会堆积过多,比如,雪崩很少在有草的山坡上发生。接近峰顶的平地也相对安全,雪会在此积累成厚厚的一层,但它相对稳定,如果其上方发生雪崩则会破坏这种稳定,这就是平坦区域只有在上面的坡上没有过厚积雪的情况下才会安全的原因。最危险的地方是坡度大约在30—40度的地方,这个坡度并不太缓,所以雪不会堆集得过厚,同时,这个坡度又并不太陡,可以保证雪层的相对稳定。
山上的雪层一般相对稳定。如果发生移动,一定是有什么原因恰巧破坏了它的稳定。急剧的升温会引起不稳定。山上较高处的雪融化后,汇成一股水流沿坡而下,水渗透到山下的雪中,会溶解部分同地表接触的雪。这不仅使雪同地表分离并让地表更加润滑。虽然从表面上看并无明显的变化,但此时雪层已经不稳固了。
雪本身也会发生变化。在温度较高时,底层的雪会升华,在升华过程中,水蒸气会沉积为冰,因此部分雪层会从紧密包裹状变成霜状。在霜状雪层中,雪粒间的结合部比其他类型的雪层都要脆弱,所以这时候,雪层已经失去了部分的凝聚力。当你走在上面时,它会吱嘎作响,这是雪变得不再稳固的迹象之一。
如果雪的重量达到一定的极限,就会发生动摇。铺在山坡上的雪受到两种力量的制约:摩擦力和地心引力。摩擦力一般阻止直接同地表接触的雪层的运动,而地心引力却与摩擦力相反,它更喜欢把雪从山坡上“拉”下来。如果雪要保持稳定,那么摩擦力必须克服地心引力。地心引力此刻作用于整体的雪层,雪层增大、地心引力也随之增强。雪层间的凝聚力会让整个深层的雪开始一起移动。结果,移动的雪层越来越大,最后只能彻底崩溃。
当空气经过峰顶,地表的不规则性会引起旋风,旋风夹带着雪在山顶盘旋或是冲下背风的一面,导致背风坡累积更多的雪,这些只是发生在高处的雪地上。尽管此时山下天气依然睛朗,能见度高,然而,滑雪者和登山者却并不知道他们头顶上的积雪已经蠢蠢欲动了。
当雪层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下,一声枪响,或是滑雪而过的呼啸声,人们招呼远处朋友的喊声,树枝忽然折断的劈啪声……都足以引起雪崩。如果雪是干燥和粉状的,开始也许只有少量的雪粒被扰动。它们滚动着,跳跃着,一点点地移动着。然后,就像卡通片中的雪球一样,当滚下山坡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雪地此刻已经乱作一团。越来越多的雪加入到洪流之中。这种现象我们叫做“点状释放雪崩”。
不过,这种雪崩与湿雪崩相比,危险性要小一些。湿雪崩的雪呈现块状。湿雪崩通常发生在气温上升时,因表面雪层融化后又渗入到下层雪并重新冻结,形成湿雪层,而因为气温升高,使得新的湿雪层不容易吸附在密度更小的原有冰雪之上,于是向下滑动,从而产生雪崩。湿雪崩重量较大、速度慢、质地密,在其滑落过程中,会带起沿途的树木和岩石,从而产生更大的危害。
许多著名的冬季旅游胜地都有近距离监控设施。在积雪较厚并极有可能发生雪崩的地方还装有可控引爆装置,它利用爆破引发小型的雪崩以防止随后较大雪崩的发生。作为游客,你要牢记当地的安全警示,不要到规定以外的区域游玩。
(摘编自《耀眼的暴风雪》)
材料二:
雪崩究竟有多恐怖,1999年阿尔卑斯山大雪崩会告诉你答案。1999年1月份,奥地利著名的滑雪胜地加尔蒂,迎来了自己的滑雪旺季。当年加尔蒂1月29日到2月4日,阳光异常充足,这样的天气虽然反常,但是却给滑雪爱好者们,带来了极佳的滑雪体验。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也正是这种反常的天气,给他们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好天气过后,加尔蒂却迎来了一场十年一遇的大暴雪,这场暴雪整整持续了两周时间。同时遭遇了高达120公里/小时的大风。2月23日下午3点59分,厚重的积雪开始滑落,约20万吨的积雪以40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山下袭来,直奔加尔蒂小镇。
(摘编自《阿尔卑斯山雪崩,3分钟摧毁了半个村庄》)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霜状雪层比紧密包裹状的雪层更易发生雪崩,是因为霜状雪层中雪粒间的结合部是所有雪层中最脆弱的,这致使雪层失去部分凝聚力。
B.在积雪的山坡上,当积雪的凝聚力大于它所受到的摩擦力时,雪便向下滑动,这时如有像声音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就有可能引发雪崩。
C.材料一介绍了雪崩的相关知识,生动形象,如用“卡通片中的雪球”来形容“点状释放雪崩”,这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特征。
D.作者在材料一的开篇简述了雪崩的巨大危害,之后介绍了雪崩发生的原因和雪崩的分类,最后为游客给出了在雪山旅游时的安全建议。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B. “当积雪的凝聚力大于它所受到的摩擦力时”错,根据材料一“铺在山坡上的雪受到两种力量的制约:摩擦力和地心引力”“如果雪要保持稳定,那么摩擦力必须克服地心引力”“雪层间的凝聚力会让整个深层的雪开始一起移动。结果,移动的雪层越来越大,最后只能彻底崩溃”可知,雪崩和摩擦力、地心引力有有关,而积雪的凝聚力与地面摩擦力无直接关系。
故选B。
方法突破
常见的设误方式
1、两件事混为一谈。在概括信息时,将两件事混淆在一起。
2、并列失当。在概括信息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信息以并列的形式放在一起。此时要注意修饰语是否与并列成分一一照应。
3、偷换概念。在概括信息时,将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
4、张冠李戴。
5、变未然为已然。
【例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张秉贵今年59岁,出身贫农家庭,从10岁起就在资本家的工厂当童工,17岁到私营的德昌厚食品店学徒,受尽了剥削阶级的压迫和凌辱。新中国成立后,他翻了身,打心眼儿里感谢党和毛主席。1955年他刚到百货大楼时,认为只要为商店多销货、多卖钱,就是做好了本职工作,报答了党的恩情,因此他比较注意抓大号买卖。一次,有位农民顾客来买两块桃酥,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让这位顾客等了很长时间。顾客生气地质问他:“你是不是嫌我买得少,看不起我?”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张秉贵。党支部书记找他谈心,对他说:“过去资本家做买卖,唯一的目的是赚钱。我们社会主义商店做买卖,首先要为人民服务好。”
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有了一点儿贡献。”为了当好顾客的参谋,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悉自己柜台里的商品。公休日,他到糖果厂去参观访问,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下班后,他又到医院向医生学习各种糖果的营养知识;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经过刻苦钻研,张秉贵的商品知识十分丰富,为群众服务也有更多的主动权了。
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有时,当他累得额头渗满汗珠,顾客就按住秤盘说:“老同志,您先擦擦汗!”后边的也嚷道:“您喝口水,歇会儿再卖!”……这些热情的话,像一股股清泉涌进张秉贵的心田,他感到自己的心和顾客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摘编自林为民《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材料二:
张师傅在财贸大会的发言中,最使我感动的是这一段:
“在旧社会,我十岁当童工,十七岁到商店学徒,那时候给资本家站柜台,是为了混碗饭吃。政治上没地位,经济上受剥削,人格上还要受污辱,整天低声下气,提心吊胆。那些官僚老爷、太太小姐、兵痞流氓来买东西,稍不称心,我们就得挨骂。得罪了这些人,资本家就得叫我们‘卷铺盖’,整天像是踩着‘地雷’干活……”
这时,我拿起笔来,向张秉贵同志笑着说:“我知道您是个忙人,我今天问您两个问题。第一是:请您把您解放前的生活仔细地说一说,让我好有点感性认识。”
张秉贵同志也笑了一笑,用充满了回忆的目光看看我,说:“我是北京人,一家八口人,只靠我父亲每月六块钱的工资过活。我母亲难过地说:‘你们孩子们也自谋生活吧。’我的大哥就到十五间房一个卖烟卷煤油的杂货店里去当了学徒。我从七岁就出去捡柴、挖野菜,那些野菜都是人家喂鸡的,我们每天就是吃那些野菜。我八岁就去‘打执事’,那就是遇有什么红白喜事,出殡的、娶亲的,我就带上红缨帽,穿上大褂子,去给背小鼓什么的。旧社会,这是实在没办法的人才干的,可是我还唯恐人家嫌我小,不要我。天没亮就出去,太阳落山才回来,每天只挣两个‘铜子儿’。十岁那年,我和三哥到天津的一所地毯作坊去当学徒。父亲本在天津给一个资本家看门,这时失业了。我们在作坊里是七个人睡在一个小炕上,挤得大家都得侧着身子睡。这屋里又没有灯,炕上的臭虫就多得不能提了。那时我先学的是绕毛线,绕来绕去地,毛线都勒进手里去了,又流血又疼,只好用纸把手包起来再绕。资本家看见了就骂:‘你这是在绕毛球呢!’他踢了我一脚,把我撵出来了。
“年初六,原在一个厂的一位师傅来找我说:‘小秉贵儿,你跟我去到榄杆市乾祥瑞织布厂当学徒吧。’这个厂的资本家姓牛,很毒辣,每天一到下半夜,就从柜房里出来,挺着大肚子,喊‘嘟——咋’,说是轰乌鸦呢,把我们都叫醒了。这时间比摇上班的铃还早一个钟头!
“我在那里待了两年多,织一匹布挣两毛钱。十七岁上,我到米市大街的德昌厚食品店当了伙计,从一九三六年,直到一九五五年,十九年没动……以后我就到了百货大楼,这些事您全知道了。以前的这些事,折磨得我永远也忘不了旧社会的苦,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一个苦来一个甜呵!”
说到这里,他停住了,我抬头望着他的从容而沉静的笑脸,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敬佩!
(摘编自冰心《颂一团火》)
张秉贵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经历,两则材料的叙述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①叙述角度不同:材料一是旁观者(记者)角度叙述,材料二是张秉贵本人讲述。②详略处理不同:材料一简略叙述,材料二详尽具体。③写作目的不同:材料一在于突出新生活,努力为人民服务;材料二在于全面了解张秉贵,突出他在旧社会的悲惨经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从材料一“张秉贵出身贫农家庭,从10岁起就在资本家的工厂当童工……”“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等处可知,材料一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从材料二“张师傅在财贸大会的发言中,最使我感动的是这一段:‘在旧社会,我十岁当童工……’”“张秉贵同志也笑了一笑,用充满了回忆的目光看看我,说:‘我是北京人,一家八口人……’”等处可知,材料二主要是张秉贵本人讲述。两则材料的叙述角度不同。
从“张秉贵出身贫农家庭,从10岁起就在资本家的工厂当童工,17岁到私营的德昌厚食品店学徒,受尽了剥削阶级的压迫和凌辱”“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可知,材料一的叙述简略概括。从材料二“那些官僚老爷、太太小姐、兵痞流氓来买东西,稍不称心,我们就得挨骂”“我是北京人,一家八口人,只靠我父亲每月六块钱的工资过活。我母亲难过地说……”可知,材料二的叙述详尽具体。两则材料的详略处理不同。
从材料一摘编自林为民《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等处可知,材料一的叙述在于突出张秉贵的新生活和他努力为民服务。从材料二“在旧社会,我十岁当童工,十七岁到商店学徒,那时候给资本家站柜台,是为了混碗饭吃……”“以前的这些事,折磨得我永远也忘不了旧社会的苦”等处可知,材料二的叙述在于全面了解张秉贵,突出他在旧社会的悲惨经历。两则材料的写作目的不同。
方法突破
求同、存异,分析不同材料中的观点、态度
1、审清题干,把握重点。首先弄明白题干的重点,把握题干中提及的事件、问题及指向的文本段落。其次要弄清题干的要求,考生在回答“侧重点”“观点”类的试题时,要概括出每一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并找出材料中是如何体现某一侧重点或观点的,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事例+观点”的形式。分析材料时,考生要注意叙述主体、材料的出处,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媒体的定位、出发点等,一般来说叙述的角度和目的不同,内容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2、回归材料,概括答案。根据题干要求,回归材料,在材料中分别找出“相同”或“不相同”的观点、态度的相关语句。然后对材料中的这些语句进行简明化、有序化处理,从而写出规范、简明的答案。另外,要注意材料的出处,新闻材料的导语和材料中概括性较强的句子、短语、词语等,抓住关键点,用概括性的语旬对材料中较长的叙写、说明等内容进行简明化、抽象化处理。
考点5 探究材料中的其他问题
“探究材料中的其他问题”要求考生对材料中涉及的相关概念、现象、问题等进行探索、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不能从文中直接找到,需要考生根据题干的指向并结合文本讨论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探究。
【例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技术。太空育种与地面常规诱变育种相比,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种子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的优点。太空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育种新途径,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在这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通过已进行的太空育种的一系列农业试验,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许多特性、奥秘被揭示。
(摘编自杨超《为什么上太空要带种子 》)
材料二:
太空育种的提出和推进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相伴相随。1987年8月5日,我国第9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将一批农作物种子送向遥远太空,由此揭开了太空育种序幕。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由于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植物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变异。实际上,太空育种就是让选好的种子在太空中发生基因变异。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空间辐射和微重力因素诱发植物种子基因变异,前者通过激活DNA外围的电子造成DNA分子链突变,引起染色体的移位、缺失、重叠等变化;后者可以抑制DNA的修复机制,增强遗传基因变异率。不过,种子上天走一遭,只是完成“育种”的第一步,随后还要经过农业专家几年的地面培育、筛选和验证等繁复的科学研究活动。搭载回来的种子要晋级为名副其实的“太空种子”,至少也要经过4-6年的周期。种子“荣归故里”后会经历第一次试种,其中具有良好变异的单株会被挑选出来进行第二次种植,如此筛选到三四代时才能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基因突变品系。总之,“太空种子”是那些经受住连续几年大量的地面筛选、稳定和鉴定试验并得到权威部门审定的“佼佼者”。
(摘编自史晓露《太空种子的奇幻之旅》)
材料三:
“华航一号”水稻穗大,颗粒多,结实率高,生长周期短;“航天一号”小麦生命力顽强,耐盐碱、抗干旱能力强;太空玉米每株能结出6-7个果穗,长出5种颜色;太空青椒不仅个头大,就连维生素C含量都能增加20%……太空育种还延伸到树木、中药材等领域,而且已经在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培育出700余个航天育种新品种,其中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航天育种新品种超过200个,增产粮食约13亿公斤,据推算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虽然太空育种前景十分可期,但太空育种产业化推广工作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创新优良品种推广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太空育种产业化发展,建立航天育种示范基地,让人们充分认识和接受航天育种。示范基地组织农户进行大规模生产,为农民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我国粮食产量增长,满足我国两千亿斤粮食市场需求。
(摘编自易福红、杨存海《上天人地,“太空种子”如何变身 》)
为什么要送种子到“太空旅行” 请根据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
①太空育种比地面常规诱变育种更具优势,选好的种子在太空特殊环境中,通过空间辐射和微重力因素能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②太空育种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粮食生产和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领域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由“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由于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植物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变异。实际上,太空育种就是让选好的种子在太空中发生基因变异”可得出:太空育种比地面常规诱变育种更具优势,选好的种子在太空特殊环境中,通过空间辐射和微重力因素能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
由“‘华航一号’水稻穗大,颗粒多,结实率高,生长周期短……太空育种还延伸到树木、中药材等领域,而且已经在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培育出700余个航天育种新品种……据推算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可得出:太空育种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粮食生产和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领域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方法突破
把握常见命题角度,依托文本合理探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探究类题目常见的命题角度有原因探究、观点分析、启示感想、措施建议、未来发展等。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