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7-31 23: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解方程(三)
【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能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让学生分析、观察、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纳出用等式基本性质二,让学生进一步解答方程中系数为分数时,如何使其“整数化”,从而化归到上课时见过的方程类型上去。纵观这三节课的安排,在内容的呈现顺序上让我们感觉到了: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灵活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将“复杂”转化为“简单”,把“陌生”转化为“熟知”.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在前两节课已经会用移项法则、去括号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但去括号时少部分学生仍会出现错误,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学生能自己总结方程的解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有一个常见的规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把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x=a(a为常数)的形式.”
需要教师指导解决的:本节课要学习解分数系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将分数系数化成整数系数时学生将会遇到困难,在此必须要让学生明白算理: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刚学时要给学生多进行几个变式练习.
【教学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会用较简单的方法解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并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并灵活运用解答相关题目,体验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陌生”转化为“熟知”基本思想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倡学生自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解题,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灵活掌握和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难点:解方程时如何去分母。(①不漏乘不含分母的项②注意给分子添加括号。)
(四)创新支点设计:要求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灵活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将“复杂”转化为“简单”,把“陌生”转化为“熟知”。
【教学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练习题的解答,及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课后通过作业反馈评价
【教学方法与媒体】: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通过学生的自学,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本节所学内容做铺垫)
1.解方程①7x=6x-4 ②-5(x-1)=1
③5y+2=7y-8 ④8-2(x-7)=x-(x-4)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解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你能解下面的方程吗?
例1:(x+14)=(x+ 20)(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合作,总结、归纳出两种不同的解法.目的:一方面检验学生自己读书的情况如何?本章解方程的学习过程中“转化”的数学思想掌握的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等式的基本性质二的另一种(即: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非零的数)的理解程度如何?另一方面考察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彼此间的督促、帮助、启发作用如何?)
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练习:解方程⑴ ⑵
活动二:解方程的强化巩固
解方程 (此问题出现整数,在去分母时部分学生漏乘,因此单独作为一个学习活动出现,帮助同学加深印象,对解方程的原理进一步理解巩固。)
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事项:
练习1、解方程
2、小川今年六岁,他的祖父72岁。几年后小川的年龄是他祖父年龄的?
三、综合建模
1、整体建构:(设计意图:旨在使本节的知识点系统化、结构化,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
2、当堂测试:(设计意图:为了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
⑴ ⑵
⑶ ⑷
四.课后达标:
A组:1.解方程:⑴ ⑵
      ⑶ ⑷
B组:
1.若代数式+与+1的值相等,则x= 。
2.欲使xy和-xy是同类项,则n应取( )
A. B.6 C.-1 D.3
C组: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现有蜘蛛、蜻蜓若干只,它们有120条腿,且蜻蜓的只数是蜘蛛的2倍。蜘蛛蜻蜓各有多少只?
【板书设计】:
解方程三
一:解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1:(x+14)=(x+ 20) 例2: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