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5月第三次阶段性检测高二历史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5月第三次阶段性检测高二历史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9 22:29:4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022-2023学年定远重点中学5月第三次阶段性检测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发现的拥有石磨盘、石磨棒(如图所示是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文化发现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90余处,其中只有石磨盘的有20处,只有石磨棒的有18处,盘棒同时发现的有52处。这些发现可用于说明,新石器时代(  )
A.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B. 磨制石器开始取代打制石器
C. 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D. 原始手工业已成独立的部门
2. 北京地区出土了大量辽、金时代的农具,计有犁、桦、耘锄、镰、手铲、秭、铡刀、草叉等,门类齐全,其中多种农具与今天北方使用的农具差别不大。这说明辽、金时期(  )
A. 精耕细作模式传承发展 B. 金属农具得到全面推广
C. 手工业与农业联系紧密 D. 北京地区经济发展最快
3. 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朝鲜文学为汉文学的一支。到了15世纪中叶,朝鲜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谚文”根据朝鲜语音,再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28个字母。从朝鲜文字的发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朝鲜文字是从汉字派生而成的 B. 朝鲜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
C. 朝鲜一直是中国的属国 D. 朝鲜的发展深受中国文明的影响
4. 秦墓竹简记载,“男子死(尸)所到某亭百步,到某里士五(伍)丙田舍二百步”,并记述亭建有专门的官舍以及亭设有亭长、亭父、求盗等人员,还有大量关于求盗将人犯押往县里的记载。《汉书》记载:“汉家因秦,大率卜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令之所馆。”由此可见,秦汉时期的“亭”(  )
A. 主要承担接待往来官吏的职责 B. 属于独立的审判组织
C. 应是县级治安组织的派出机构 D. 成为乡里的下属机构
5. 西汉末年思想家扬雄在《反离骚》中,把屈原比为“凤皇”“神龙”“骅骧”,用“芳酷烈”“扬之芳苓”来描述尼原的品德,但是扬雄又批评屈原“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儒学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 B. 西汉末年道德观念沦丧
C. 人物评价受主流思想影响 D. 士人不满现实社会黑暗
6. 在蒙古军队于1220年征服中亚的撒马尔罕之后,当地人“田园不能自立,须附汉人及契丹、河西(指西夏)等。其长官亦以诸色人等为之,汉人工匠杂处其中”。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 元朝直接管辖中亚地区 B. 蒙古帝国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蒙古西征促进人口迁徙 D. 战争的频发导致中亚经济萧条
7. 与唐代相比,两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港口大大增多、遍布沿海广大区域,且不再是零星点状分布而是主次分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贸易范围也远超唐代,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材料说明(  )
A. 宋代贸易发展与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 B. 宋代政府较唐代更加重视海外贸易
C. 宋代海外贸易在国家经济中居于主导 D. 海外贸易税是宋朝政府的主要财源
8.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道:“(民主制度)看起来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那些被判了死罪的或要流放国外的,竟好像没事人一样,照旧在人民中间来来往往,也竟好像来去无踪的精灵似的没人注意他们。”据材料推断,柏拉图(  )
A. 宣传民主政治带来的社会公平 B. 批判直接民主带来社会混乱和无序
C. 认为民主政治维护了法律尊严 D. 肯定社会阶层流动得益于民主政治
9. 有人认为:在慈禧太后近半个世纪的统治时期,中国多次错失走向近代化的机会,最终没能够跟上西方先进国家的步伐,国家衰弱,人民贫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个不同于道光咸丰以来拒绝改革、墨守成规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自我封闭而力图面向世界的新时代。其理由是,这个时代(  )
A. 中国在对外战争中遭遇了多次失败 B.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阻碍了中国近代化
C. 清政府向西方学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 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以寻救国良方
10. 1977年10月,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不再根据家庭成分限定考生资格。这一举措(  )
A. 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体现 B. 落实了“百家争鸣”的方针
C. 彻底否定了“文革”的错误 D. 建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11. 雅典官员的任期一般为一年,除了交接工作的时间外,实际工作时间很短;城邦各种工作缺乏具体法律条文,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经过公民大会或法庭临时裁决。据此可知雅典(  )
A. 保证了公民平等的参政权 B. 政策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
C. 杜绝了公职人员的腐败 D. 民主政治缺乏基本的原则
12. 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随着许多人被逐出传统的环境,他们在新的大城市感到不知所措。过去在旧城邦,生活比较简单,法律、道德、宗教和义务全有明确规定,为大家所普遍接受;而现在,城市居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无定型的世界之中。依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军事征服(  )
A. 推动了区域文明一体化 B. 巩固了马其顿帝国统治
C. 冲击了当地居民的心理 D.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13.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面。”他意在说明(  )
A. 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B. 国家统一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C. 民族性格具有特殊性 D. 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重大影响
14. 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等大西洋沿岸城市逐渐崛起,来自更多其它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大量商品交易,极为不便。于是,阿姆斯特丹银行发明了银行票据和支票账务系统。这说明(  )
A. 价格革命萌生信贷行业 B. 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C. 商业革命表现形式多样 D. 资本输出助推殖民扩张
15. 据统计,1970年全世界已有44个国家开办了121所公共卫生学院,1984年,全世界的公共卫生学院已增至214所,遍及五大洲54个国家。这表明()
A. 各国着手联合发展卫生事业 B. 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得到完善
C. 公共卫生得到多数国家重视 D. 环境污染现象引起各国重视
16. 近日,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深度人工智能AppChatGPT引发热议,有人称其为生产力工具,也有人因其能够代写论文而对此感到恐慌。根据美国美林银行预测,2025年以前,人工智能的“每年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影响”可能会达到14万~33万亿美元。由此可见(  )
A. 人工智能将取代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创造力 B. 科技革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带来新挑战
C. 人工智能创造生产力的同时又破坏生产力 D. 人类尚未做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准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围圈起来的城市逐渐难以适应人口的增长。19世纪工业化带来经济社会的急剧丰富和扩展,城市边界迅速开放。20世纪,新的经济空间与行政边界未必重合,形成了嵌入式的城市区域,城市亦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网络。除去战争等特殊情况,城市在社会安全、外来人口管理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尤其越来越多干预救济和教育领域。
——摘编自孟亚莉《1870-1940年欧洲城市化进程析论》
材料二 各种优质公共资源主要向大城市集中的过度配置,吸引人口过度集中,造成这些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已人所共知。农村资本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被吸引流向城市,造成农业生产劳动力和资金短缺、公共服务贫乏落后等各种“农村病”。目前中国约有2亿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的农民工,他们大都从事最底层的体力劳动,难以真正融入城市,也得不到城市居民的户籍。“半城市化”造成了农村1.5亿的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
——摘编自王桂新《城市化基本理论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
材料三 英国通过消灭小农土地占有制并积极确立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用50年的时间把城市化率从33.8%提高到50.2%。我国农村经营方式要积极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将农民逐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同时,积极推行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为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做准备;还应该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区域之间各要素的自由、顺畅流动,通过各区域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实现中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摘编自吴老二等《欧洲城市化对我国的启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欧洲城市化的特征和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有效、合理地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
18. 瘟疫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也考验着当代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2分)
材料一
黑死病 14世纪,当时是“小冰期时期”,由于战争等原因导致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中世纪欧洲约有1/3的人死于黑死病。
天花等 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霍乱 19世纪中叶在英国频繁发生,1854年夏天爆发于伦敦,英格兰共约5万人死亡。据研究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饮水源出了问题。
——据:【美】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美】贾雷德 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等材料二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半导体、纤维光学和卫星实际上已经消灭了地理上的距离,引起市场经济的日益一体化,另一方面使传染病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快速发展的国际经济贸易,使人口日益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传染病也随之流行到各国。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传统的隔离方式根本无法生效,也使得一国爆发的传染病会迅速的传播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据中国官方宣传材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1) 阅读材料一,分别简要概括三个历史时期瘟疫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瘟疫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指出我们的应对之策。
19. 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四合院是古代中国北方平原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形式上以东南西北建房,合围出一个院子。院北的正房高大敞亮,通风好,冬暖夏凉,最适宜居住,是长辈的居室,也是家庭成员们集中活动的地方,俗称“上房”。院子东西各建厢房,是晚辈的住处,后院的北边建后罩房,安置女眷,女佣或用作储藏室,所谓“深闺藏秀”。主院、跨院、别院或花园之间,通常都筑墙来限隔,又有随时能够启闭的门来连通,以适应中国传统家族中的分房,有维持着分房不分家的传统习惯。
一一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宋以来,农民们也被卷进了流通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他们生产超过自己消费、为了销售的物产,或者相反的,从别人那里购买自己没有生产的生活必需品。而这个行为不是在自己的村庄内部、左邻右舍之间进行,而是在更为广城的,通过专门做些生意的商人进行,由此,在农村地域出现了进行交易的恒常性设施.其小规模的一般在陆路的等街道两边或者是船停泊地出现的商业集落。
——[日]宫本一夫等《讲谈社 中国的历史》
材料三:18世纪以前,英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地区是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18世纪以后,人口向西北地区移动,在丰富的煤矿产区,出现了新的工业中心。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资本家和工厂主为获取廉价原料、劳力和销售市场,赴乡村不断建设新厂,围绕这些新厂不断形成新的工业城市,它们在旧的工业城市周围接二连三地聚集起来,形成了工业城市带。城市中劳动人民居住条件恶化,形成贫民窟;而资产阶级在环境较好地区建造舒适的高级住宅别墅.城市的育目扩展、城市化的无序开展,也造成了城市布局的混乱,形成大量的、紊乱的人流、物流,造成车辆剧增和交通堵塞。
一一摘编自郭笑撰《西方城市化理论、实践与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北方古民居的设计理念。结合所学,分析世界各地民居建筑形制差异较大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宋代集镇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影响。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战国至秦 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发给粟米
西汉 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汉宣帝时因“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使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增加)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魏晋 帛、粟、钱各占。
唐代 唐初大体沿隋,俸禄有粟、田、钱,俸禄依官的品级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钱。
宋代 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钱外,还有绢绫罗锦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
元代 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
清朝 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白银,二品155两白银,以此减少。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雍正帝,七品知县每年只有45两俸银,“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因此,推行养廉银制,其数目大大超过各级官员的俸银。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石器时代出现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这些工具促使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C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未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排除A项;
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促使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未体现原始手工业已成独立的部门,排除D项。 故选:C。
2.A
【解析】A.根据材料“北京地区出土了大量辽、金时代的农具,计有犁、桦、耘锄、镰、手铲、秭、铡刀、草叉等,门类齐全,其中多种农具与今天北方使用的农具差别不大”可知,辽金时期的农具一直传承至现代,说明精耕细作模式传承发展,故A项正确;
B.“全面推广”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
C.材料只提到农具,并未提到手工业,故C项错误;
D.辽金时期经济重心在东南沿海,故D项错误。 故选:A。
3.D
【解析】D.从朝鲜15世纪以前使用汉字和15世纪中叶“谚文”发明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文明对其影响深远,故选D项。A.没有全面反映题干主旨,排除。BC.两项题干料无法体现,排除。
4.C
【解析】根据材料“记述亭建有专门的官舍以及亭设有亭长、亭父、求盗等人员,还有大量关于求盗将人犯押往县里的记载。”可知,亭设有亭长、亭父、求盗等人员,其要将人犯押往县里,说明亭是县级治安组织的派出机构,C项正确;
根据“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令之所馆”,说明“亭”还有接待往来官吏的职责,但是“主要承担”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
亭是县级治安派出机构,并非独立的审判组织,排除B项;
“亭”与乡、里是否存在隶属关系,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排除D项。 故选:C。
5.C
【解析】根据材料“批评屈原‘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并结合所学可知,扬雄称赞屈原的品德,却批评其不合时宜,认为乱世应修身潜伏,扬雄作为思想家,其评价与儒家强调的道德观念有关,受到当时儒学正统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
扬雄的评价并未体现儒学内容的丰富与发展,排除A项;
扬雄称赞屈原的品德,却并未说明当时道德沦丧,排除B项;
扬雄虽认为屈原应该待时而动,却并未说明对当时的不满,排除D项。 故选:C。
6.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蒙古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在蒙古军队于1220年征服中亚的撒马尔罕之后,许多汉人工匠和来自周边地区的人西迁至此,C项正确;
元朝并不直接管辖中亚地区,排除A项;
蒙古帝国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排除B项;
通过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当时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排除D项。 故选:C。
7.A
【解析】根据材料“与唐代相比,两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港口大大增多、遍布沿海广大区域,且不再是零星点状分布而是主次分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贸易范围也远超唐代,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可知,题中主要涉及两宋的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地理分布格局和贸易范围,再结合所学知识,这些都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即将完毕相适应,A项正确;
材料没有描述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排除B项;
海外贸易在国家经济中占主导不符合史实,两宋时期国家经济中占主导的还是小农经济,排除C项; 材料中不涉及贸易税的相关情况,更看不出在政府财税中的地位,排除D项。 故选:A。
8.B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强调了雅典民主的不足之处,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容易导致权力滥用,批判了直接民主带来社会混乱和无序,B项正确;
材料批判直接民主带来的弊端,造成社会混乱和无序,不是宣传民主政治带来的社会公平,排除A项;
据材料“那些被判了死罪的或要流放国外的,竟好像没事人一样”可知,民主政治没有维护法律尊严,排除C项;
材料未涉及社会阶层流动,排除D项。 故选:B。
9.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慈禧太后统治时期,中国失去较多近代化机会,但是依然和之前的闭关锁国墨守成规不同,这说明该观点强调清朝进步的一面。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掀起的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主张向西方学习,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这是其进步的体现,故C项正确;
对外战争多次失败与清朝进步一面不符,故A项错误;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不利于近代化与清政府行为无关,也不符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
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发生在慈禧太后统治之前,故D项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根据材料“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不再根据家庭成分限定考生资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有关恢复高校招生的重要文件,是对“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和全面恢复教育秩序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
“百家争鸣”方针是双百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学术问题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相互争鸣,自由讨论,这在材料中并没有呈现,排除B项;
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作出彻底否定,排除C项;
十年探索时期,我国建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D项。 故选:A。
11.B
【解析】“工作时间很短”交替频繁,政策不具有延续性,“临时裁决”缺乏深思熟虑和长期调研,不具有稳定性,故选:B; ACD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B。
12.C
【解析】据材料中“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随着许多人被逐出传统的环境”和“城市居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无定型的世界之中”可知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冲击了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和习惯,冲击了当地居民的心理,C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古典希腊文化对中东地区的影响,但没有体现趋于文明的一体化,排除A项;
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强制推行古典希腊文化,容易引起被政府民族的反抗,没有巩固马其顿帝国的统治,排除B项; 材料体现了古典希腊文化的东传,并未体现东方文化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影响,排除D项。 故选:C。
13.D
【解析】据材料可知,海洋文明一般商业较为发达,大河文明一般农业比较发达,体现了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差异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D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不同,但黑格尔强调的是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统一的内容,排除B;
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和农耕的区别,没有涉及民族性格的特殊性,排除C项。 故选:D。
14.C
【解析】材料“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等大西洋沿岸城市逐渐崛起,来自更多其它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大量商品交易,极为不便”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商贸中心转移,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崛起,因货物贸易的需要,出现了银行票据和支票账务系统,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C项正确; 价格革命的表现是物价上升,金银贬值,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
材料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无关,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商业革命,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15.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970年到1984年短短十四年的时间,全世界的公共卫生学院增加100多所,增加了10个国家。可见,公共卫生得到多数国家重视,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说明多个国家联合发展卫生事业,排除A项;医疗保障制度和环境污染现象,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解析】A.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创造力,排除A;
B.材料主要说的是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说法太夸大,排除B;
C.根据材料“深度人工智能AppChatGPT引发热议,有人称其为生产力工具,也有人因其能够代写论文而对此感到恐慌。”可知人工智能创造了生产力,根据“人工智能的‘每年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影响’可能会达到14万~33万亿美元。”说明人工智能破坏了生产力,故C正确;
D.材料主要说的是人工智能的影响,并非人类尚未做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准备,排除D。
故选:C。
17.【小题1】特征:城市边界迅速开放;经济空间与行政边界交错;形成动态网络;城市功能增加。
原因: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影响;人口的流动;国家政策的调整等。
【小题2】问题:城市人口过度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农村劳动力流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重城市轻农村,拉大了城乡差距;农民工缺乏相关技术和科学文化素质,城市化深层次推进受限;城市流动人口体量大,城市治安和管理任务重;半城市化造成社会不平等及家庭分离等若干重大社会问题。
【小题3】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将农民逐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城市化需求;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18.【小题1】黑死病:原因——气候与战争;进程——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天花”:原因——西班牙殖民者带入;进程——印加帝国等灭亡、西方殖民活动展开、黑奴贸易;霍乱:原因--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问题;进程——推动城市公共治理。
【小题2】次生灾害:南北矛盾更加尖锐,全球化有逆转的可能;经济受到重创,粮食短缺、能源危机会加剧;恐怖组织活动有进一步猖獗的可能。对策:以联合国为中心,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促进科技进步,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小题1】理念: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因素: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
【小题2】原因:政治稳定,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品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升;草市规模发展扩大。影响:对于地方文化和政治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小题3】特点:发展较早,带有自发性和不平衡性;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城市化发展具有盲目性。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20.【论题: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体现传统政治的变迁。
阐述: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从汉代以来,古代官员都有严密的品级,按照职级大小领取俸禄,体现了中国古代官僚体制设计的严密性,按品发放俸禄,调动了官员为皇权服务,追求品级升迁的积极性;早在汉代就存在吏的收入较低、难以维持生计的问题,皇帝有意改革,因为直接接触百姓的低级官吏待遇低,就会造成贪腐问题,但到清代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封建体制的根源决定的;宋代扩大科举的规模,大量知识分子进入文官队伍,同时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政策,因此文官的地位在高工资上表现出来,清代对一些武官的俸银还减半,沿袭了古代重视文治的治国特色。总之,古代官员工资是一个经济待遇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