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1971年7月15日,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公告,这篇不到两百字的公告一发表,就震动了整个世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新课导入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等史实;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取得的成就。
2. 研读、分析相关资料,掌握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
3. 通过学习,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增强热爱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使命感。
学习目标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
难点:中美关系在 70 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
1.背景:为什么说中国是恢复(不是加入)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呢?
(1)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
(2)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在美国等国家操纵下, 新中国被排斥在外,由台湾当局占据。
1945年中国代表在联合国签字
(3)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新中国作了长期的努力,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支持。
台湾占据着常任理事国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总部纽约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时间
会议
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撤销台湾国民党当局在联合国的一切机构。
作用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后,多国代表欢呼庆祝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恢复:
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而在这次表决中,有两个国家的态度是最为关键的,那就是当时正处于冷战状态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
赞成票:
亚洲19票:阿富汗、不丹、缅甸、锡兰、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老挝、马来西亚、蒙古人民共和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南也门、新加坡、叙利亚、土耳其、北也门
欧洲23票:阿尔巴尼亚、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白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芬兰、法国、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典、南斯拉夫、乌克兰、苏联、英国
非洲26票:阿尔及利亚、博茨瓦纳、布隆迪、喀麦隆、刚果人民共和国、埃及、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加纳、几内亚、肯尼亚、利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多哥、突尼斯、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
美洲8票:加拿大、智利、古巴、厄瓜多尔、圭亚那、墨西哥、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反对票:
亚洲4票:日本、高棉共和国、沙特阿拉伯、菲律宾
欧洲1票:马耳他
非洲15票:中非共和国、南非、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达荷美、加蓬、冈比亚、科特迪瓦、莱索托王国、利比里亚、马尔加什、马拉维、尼日尔、斯威士兰、上沃尔特
美洲13票:美国、玻利维亚、巴西、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乌拉圭、委内瑞拉
大洋洲2票:澳大利亚、新西兰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代表乔冠华、黄华联大会上
2.恢复:
“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西方报道
新闻图片《乔的笑》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脸上。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乔冠华的笑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它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同时也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材料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获得突破性发展。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
材料二:1971年当联合国通过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决定时,76票赞成票中绝大多数是亚非拉国家投的。那天非洲人在大会会场激动地跳起舞,毛泽东说:是亚非拉朋友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美国在冷战中处于防御阶段;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减轻对联合国的控制。
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重要原因: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4.恢复的原因(根据材料概括出原因)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进行友好外交,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客观原因: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减轻对联合国的控制。
主观原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并积极的同世界各国往来。
二、中美、中日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日本
菲律宾
澳大利亚
台湾
日本
美国的盟友
美国对华海上包围圈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到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2.根据材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二、中美、中日建交
材料一: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材料二: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军费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影响它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材料三:70年代,美苏冷战中美国处于守势,要对付苏联的挑战,迫切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苏关系恶化的加剧使他们感到这种设想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材料四:就中国方面来说,要着重对付苏联当时对我国安全所构成的直接和严重的威胁,要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国家统一大业,要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也需要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中苏关系恶化;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扩大国际交往,参与国际事务的需要。
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维护国家共同的要求
根本原因:
中国:
美国:
结论: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乒乓球外交——小球转大球
【相关史事】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有7亿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此时,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了。中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作出了积极的反应。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打开了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
“小球转动大球”
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
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
(2)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7月,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和叶剑英等与他举行多次会谈,着重就台湾问题以及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安排等进行磋商。16日双方同时发布了会谈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
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
(3)尼克松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会谈。尼克松成为第一个踏上新中国土地的美国总统。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人欢迎。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
(3)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访华:改变世界的一周
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
周恩来宴请尼克松
毛泽东与尼克松会面
尼克松访华
时间 1972年
内容
意义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二、中美、中日建交
(3)尼克松访华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
中国的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
美国方面声明: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
(4)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应卡特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
邓小平与卡特总统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毛泽东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前提
二、中美、中日建交
(二)中日建交
中日建交
背景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时间 1972年
内容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周恩来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会谈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三)时事政治:当今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漫画一览
三、全方位外交
三、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交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
外交政策
外交基础
措施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三、全方位外交
2.中国特色外交布局和成就
布局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成就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影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全方位外交
3.根据所学分析新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根本原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启示:
(1)弱国无外交,强大的国力是外交后盾。
(2)要想在外交上占有主动权,就必须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课堂小结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方针
中日建交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苏建交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正式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尼克松访华开始正常化
1953
1949
1954
1955
1971
1972
1979
(时间、会议、原因)
时间、过程(尼克松访华的时间、通过的文件、意义)
(时间、人物)
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课堂练习
1.20世纪70年代末。中越两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对此,美国警告苏联不得以武力向中国施压。这反映( )
A.中美两国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B.美苏开始在全球争夺世界的霸权
C.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立方针
D.我国与美国正式缔结了军事联盟
2.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课堂练习
3.(2023·山东)就1970年的第25届联大,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
B. 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
C. 美国对华的冷战思维在加强
D. 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
课堂练习
(2021·江苏扬州)4.右图中人物口袋里揣着露出“PEKING(北京)”字样的纸张,手举乒乓球和球拍比着“胜利”的姿势。他可能在庆祝(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国和美国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D.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021·湖南株洲)5.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下列“闪耀着智慧”的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序正确的是(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②①④③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同学们再见!
下一课:科技文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