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学期 春季
课题 奇偶性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数之和奇偶性的规律,加深对奇数与偶数的认识。 2.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研究的好奇心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的奇偶性的过程,理解两数和的奇偶性的规律。
教学难点: 加深学生对奇数与偶数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奇偶性的问题。学习了奇数与偶数之后,有同学用图表达了自己对奇数与偶数的理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学生作品: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提问:大家画的内容各不相同,有的数量是多少也不能确定,你是怎么知道它们表示的是奇数还是偶数的呢? 学生表达自己对奇数与偶数的理解。 小结:同学们理解得既准确又丰富,偶数就是可以一对一对的数,或者说2个2个数正好可以数完的数,它是若干个2相加的结果,因此我们通常用2n(n是自然数)来表示偶数,奇数可以用2n+1或2n-1(n是自然数)来表示。 二、探究新知 研究内容 两个整数相加,和的奇偶性有什么规律? (二)研究过程 1.阅读与理解。 引导学生找到题目中的重点信息,通过讨论与交流,将问题分成三种情况,即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分别进行研究。 2.分析与解答。 方法1: 小结:举例子是数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通过举例子,我们可以快速地发现规律。但我们都知道,例子是举不完的,其他算式中也存在着这样的规律吗? 方法2: 小结:你非常善于思考,对奇数与偶数的理解也很准确,根据两个加数奇偶性的特点,就推理出了和的奇偶性,真棒! 方法3: 小结:用图形来表示数,看起来更直观啦,数的奇偶性一目了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与形是紧密相连的,能借助形来研究有关数的问题,你的方法真巧妙! 方法4:n和m都是自然数 小结:借助字母来证明,这样的方法更抽象些,步入中学后,我们会常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证明。屏幕前的同学们,这样的方法你能理解吗?如果不太理解也没关系,你可以选择其他方法,这样的方法后面我们会继续学习的。 3.回顾与反思。 (1)用更大的数验证,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2)如果能证明出两个整数差的奇偶性,也能验证刚刚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三、巩固练习 (一)研究学生提出的新问题 两个整数相减,差的奇偶性有什么规律? 1.反馈学生的方法。 方法1: 小结:使用了两种方法,还能相互验证,研究能力很强! 方法2: 小结:根据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借助已有的研究结果去展开新的探索,你们的研究能力在持续提升! 2.学生发现。 如果两个整数都是偶数,或都是奇数,这两个整数相加、相减的结果都是偶数;如果两个整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那么相加、相减的结果就都是奇数。 (二)学生总结收获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提出想要研究的新问题。 预设1:通过研究,不仅知道了两数和的奇偶性,还明白了规律背后的道理。 预设2: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又学会了其他方法,以后再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可以通过一种方法找到结论,再用另一种方法验证。 预设3:通过刚才的研究,引发了我新的思考。两个整数可以相加,可以相减,也可以相乘、相除呀!两个整数相乘,积的奇偶性有什么规律?两个整数相除,商的奇偶性有规律吗? 预设4:两个整数进行运算,我们可以研究结果的奇偶性。那如果是多个整数进行运算呢?结果的奇偶性又会怎样?还有规律吗? (三)完成练习 30个学生要分成甲、乙两队。如果甲队人数为奇数,乙队人数为奇数还是偶数?如果甲队人数为偶数呢?(数学书第17页第6题) 出示答案: 如果甲队人数为奇数,那么乙队人数也为奇数;如果甲队人数为偶数,那么乙队人数也为偶数。 四、课后练习 数学书第16页第3题和第4题。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学期 春季
课题 奇偶性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两数之和奇偶性的规律,加深对奇数与偶数的认识。 2.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研究的好奇心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两个整数相加,和的奇偶性有什么规律?
【学习任务二】
两个整数相减,差的奇偶性有什么规律? 【学习任务三】 30个学生要分成甲、乙两队。如果甲队人数为奇数,乙队人数为奇数还是偶数?如果甲队人数为偶数呢?
推荐的学习资源课后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学期 春季
课题 奇偶性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题目
1.数学书16页第3题。 2.数学书16页第4题。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复习。
课后练习答案
参考答案: 1.数学书16页第3题。 (1)3和7 (2)7和13 (3)2 (4)4 2.数学书16页第4题。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3.略。
首页
心找稻壳模板
PZW22-2345.年级下_D.pdf①X
10
=可-150%+退出全屏
3
你知道下面的数各是多少吗?
我们两个的
我们两个的
我们两个的
我们两个的
和是10。
积是21。
和是20。
积是91。
质数
质数
质数
质数月
我是最小的
我是最小的
质数。
合数。
4
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奇数还是偶数?偶数
与偶数的积呢?
中°,口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