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1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表格式(教案+练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1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表格式(教案+练习+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9 14:05:45

文档简介

课后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学期 春季
课题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题目
数学书第7页 第2题。 数学书第7页 第5题。
课后练习答案
参考答案: 1.数学书第7页 第2题。 (1)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10的因数有:1,2,5,10。 17的因数有:1,17。 28的因数有:1,2,4,7,14,28。 32的因数有:1,2,4,8,16,32。 48的因数有:1,2,3,4,6,8,12,16,24,48。 (2)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各写5个)。 4的倍数有:4,8,12,16,20,… 7的倍数有:7,14,21,28,35,… 10的倍数有:10,20,30,40,50,… 6的倍数有:6,12,18,24,30,… 9的倍数有:9,18,27,36,45,… 2.数学书第7页 第5题。 √;×;√;×。
2(1)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10
17
28
32
48
(2)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各写5个)。
4
7
10
6
9
5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1)1是1,2,3,…的因数。
(2)8的倍数只有16,24,32,40,48。
(3)因为36÷9=4,所以36是9的倍数。
(4)5.7是3的倍数。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学期 春季
课题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 法,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通过观察、分类、分析、推理等活动,渗透分类思想,发展抽象与推理能力。 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学习的乐趣。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分类吗? 32÷4=8 32÷6=5……2 30÷6=5 19÷7=2……5 9÷5=1……4 26÷8=3……2 20÷10=2 12÷2=6 63÷9=7 【学习任务二】找一个数的因数。 从1,18,36,51,16中任意选择一个数,用喜欢的方式找到它的因数。 【学习任务三】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2,3,5,6中任意选择一个数,用喜欢的方式找到它的倍数。
推荐的学习资源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学期 春季
课题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教学目标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 法,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通过观察、分类、分析、推理等活动,渗透分类思想,发展抽象与推理能力。 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过程
分类讨论,建构概念 (一) 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1. 情境引入。 出示问题:丽丽和妈妈烤了32块饼干,丽丽想把饼干包装好送给好朋友。现在有两种包装(如下图)。 根据题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用大盒装能装满几盒?用小盒装能装满几盒? 学生解答并汇报。 初步感知特点,讨论研究方法。 解决刚才的问题,我们得到了两个除法算式,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还见过很多这样的算式。 32÷4=8 32÷6=5……2 30÷6=5 19÷7=2……5 9÷5=1……4 26÷8=3……2 20÷10=2 12÷2=6 63÷9=7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进一步研究这些算式的特点。 学生独立思考,把算式进行分类。 交流分类,建立概念。 (1)交流分类结果。 预设:分成两类。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的分为一类,商是整数但有余数的分为一类。 交流讨论。明确商是小数和商是整数但有余数的情况是一类。 (2)建立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商是整数没有余数的这类算式,建立概念。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或者说余数为0),我们就说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也称约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二)理解意义,总结提升 1. 举例说明,理解概念。 预设1:在63÷9=7中, 63是9的倍数,9是63的因数。 预设2:在30÷6=5中,30是倍数,6是因数。 引发质疑,在讨论中明确“30是倍数,6是因数”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体会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要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强化概念。 对于因数和倍数,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明确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二、活动中深化概念,初步体会特点 (一)图形中的因数和倍数 每个长方形都是由12个面积是1 cm2的小正方形拼摆成的,从图中找一找因数和倍数。 学生思考后交流找到的因数和倍数。 引导归纳: 12的因数有1 ,2 ,3 ,4 ,6和12 。初步体会因数的特点。 (二)日历中找因数和倍数 出示日历。 学生在圈出的7,14,21,28中找因数和倍数。 引导发现:7的倍数有7, 14,21,28,如果不是在日历中,还会有35, 49……初步体会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三、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一)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 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从1,18,36,51,16中任意选择一个数,用喜欢的方式找到它的因数。 学生独立解决。以18为例重点汇报交流。 方法1: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用除法找一个数的因数。 方法2:用乘法找。两个自然数相乘得18,那这两个数就都是18的因数。 方法3:一对一对写。 请学生检查16、51的因数找的是否正确,提示不遗漏,要写全。 介绍用集合图表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形式。 发现并理解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发现? 交流后归纳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1.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从2,3,5,6中任意选择一个数,用喜欢的方法找到它的倍数。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以找2的倍数为例汇报交流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检查其它几个数的倍数,并处理错例。 预设1:3的倍数找不完,应该写上省略号。 预设2:6的倍数丢掉了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发现并理解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四、巩固应用 (一)猜数游戏 1. 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30。它是 。 预设1:分别找出30的因数和倍数,再验证。 预设2:根据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也是它本身直接判断。 2. 它是42的因数,又是7的倍数。它是 。 预设1:列举筛选。 拓展思考:如果再附加一个条件“它还是2和3的倍数。”你能猜到这个数是几吗? 五、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 总结:观察、分类、举例、分析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好方法,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帮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六、课后练习 数学书第7页第2题和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