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仁怀市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仁怀市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7 13: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仁怀市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
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
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
无人注意,自在开放。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
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
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
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
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
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
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在中国园林艺术
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
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
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
海的渊深。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
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
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
而更重要的是,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观,古人所说的“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惟
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就是就此而言的。因为它“空”,所以它“有”;“空”通过
我们的心灵变成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世界。
(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空山》)
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