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冲刺模拟练习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冲刺模拟练习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9 09:2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冲刺模拟练习一
一、选择题
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中,桃树的花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 如图为螺丝刀式测电笔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电笔可以辨别火线和零线
B.若氖管发光,说明人体成为了电流的通路
C.在图示两种使用测电笔的方法中,甲是正确的,乙是错误的
D.刀体探头、电阻、氖管和金属后盖是导体,外壳和弹簧是绝缘体
3.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 )
A.Ba(OH)2溶液 B.锌粒 C.Na2CO3溶液 D.酚酞溶液
4. 科学家把人体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了( )
A.组织培养技术 B.克隆技术 C.杂交技术 D.转基因技术
5.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滴加试剂
C.加热液体 D.测量温度
6. 一场大雪过后,在公路雪地上行驶的小汽车,车后都常常会有雪附着在上面,对于这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与空气摩擦而吸引雪
B.车上原来有雪
C.司机为了保持车体干净而故意做的
D.汽车行驶时,车体两边的空气流较大,是气压差的作用把雪掀起附着在上面的
7.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小萍从t=0开始,每隔2s记录一次物块A的位置(用“ ”表示物块),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s内,物块保持静止,不受摩擦力作用
B.6~12s内,物块做变速直线运动,所受摩擦力等于9N
C.12~18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6cm/s
D.若18s时撤去F,物块将立刻保持静止
8. 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
B.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C.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D.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已经提前看到了
9. 如图所示,在左、右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通电后,两容器中的液体同时升到60℃,由此可知( )
A.R1=R2
B.R1<R2
C.R1>R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市道路铺设盲道、新闻播报中加配手语翻译等措施体现了全社会对残疾人士的关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以刺激盲人足底皮肤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B.盲人对盲道刺激作出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的反应是条件反射
D.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眼球中形成视觉
11.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CO2和H2O.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6.6 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2 0 6.6 5.4 a
A.表中的a值为1.4 B.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 D.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12.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18V,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字样,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①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20Ω
②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8Ω
③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④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10.8W~18W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CuSO4和KCl
B.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
C.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
D.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l
14.甲、乙两只机械手表,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手表的表面正对凸透镜,跟主光轴垂直,从凸透镜的另一侧适当位置观察手表,则下列关于手表秒针旋转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表秒针顺时针旋转,跟直接看表相同
B.乙表秒针顺时针旋转,跟直接看表相同
C.乙表秒针逆时针旋转,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颠倒过来了
D.甲表秒针顺时针旋转,但跟直接看表不相同
15.将铁粉(on段)和稀硫酸(n点后)先后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搅拌使之充分反应。过程中加入物质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点对应的剩余固体只有一种
B.m<6.4
C.实验过程中共产生FeSO4的质量为15.2g
D.n点对应的横坐标数值为11.2
二、填空题
16.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相比传统热机驱动的汽车,太阳能汽车是真正的零排放,被诸多国家所提倡。
如图甲所示为科技人员设计的一种太阳能汽车,其前风窗玻璃和顶盖玻璃皆采用防太阳辐射的层压玻璃制作而成,车身轻便灵活,加速性能优越,从静止开始加速100m的路程最短仅需5s。电池完全由太阳能供能——通过安装在车顶和前端的电池板收集太阳能。要测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可以分别测量出:电池板面积S,正对太阳时产生的电压U,对整车提供最大的电流Ⅰ,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P。通过计算得到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1)车窗玻璃能有效防止来自太阳的辐射,主要是能阻挡太阳光中的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2)车身的材料应具有强度高且轻便的特点,则下表所列的材料中,最为理想的是    。
材料 技术指标 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强 强 较弱 较强 强
密度/kg m﹣3 7.9×103 3.0×103 4.5×103 1.6×103
(3)太阳能电池的效率n=_____________ 。
(4)若一辆太阳能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机械功率800W运动,一段时间后再将功率减小到P1,并保持此功率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则P1的大小为    W。
17.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大小为2N的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面再放一个质量为A的一半的物体B,使A、B一起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   2N(选填“<”、“=”或“>”)。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8.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请按照要求为下列物质分类: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蒸馏水 C.五氧化二磷 D.硬水
E.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 F.冰水混合物
(2)如图各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19.如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其中  (填“平”或“凹”)面镜可以会聚光线,使光线集中射向一个方向。若要使同学们观察到屏幕上的图象向左移动,则应该将投影片向   (填“左”、“右”、“前”或“后”)移动。
20.实验小组分别用50mL水和50mL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作吸收液,探究对CO2的吸收效果,实验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
曲线①应该包括CO2溶于水和   两个过程;若改用50mL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则实验结束时曲线可能经过   (填“a”“b”或“c”)点位置。
2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用细线悬挂于O点,A点挂边长为2dm、密度为2×103kg/m3的正方体C,B点挂边长为1dm的正方体D,AO:OB=2:5,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D静止在空中,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000Pa,则D的密度为    kg/m3;若将正方体D浸没在密度为2×103kg/m3的液体中(未接触到容器底),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要使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为2000Pa,可将物体C沿竖直方向切去的质量为    kg。
22.如图1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字母和数字均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在⑤处最终被分解成    等才能被人体吸收。
(2)雾霾中的PM2.5能够从空气中进入人的血液,当学业流经①时,肺泡里的PM2.5若均按穿过细胞的方式,经血液循环直达小肠毛细血管外的组织细胞间隙,至少经过    层细胞才能完成。
(3)血液到达心脏时,防止血液从图1中的[b]流到[a]的结构是    。
(4)某同学体检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尿液中有葡萄糖,根据图2分析,医生对其体检结论可能是    (填序号)发生病变。
23.学习小组开展“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实验电路如图甲,绘制出小灯泡的I-U关系曲线如图乙,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源电压恒为6V。
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__ __V时,读出电流表示数,即可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实验时,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的比值将__ 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探究题
24.有一天,小华看见妈妈在腌制萝卜条,其过程是将洗净的萝卜切成条,放在盛有少量凉开水的玻璃罐里,撒上一些食盐,一段时间后,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萝卜条。小华发现玻璃罐里的萝卜条变小了,水却变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华作出假设并进行实验求证。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实验步骤:在两片载玻片上分别滴加0.9%和2%的氯化钠溶液,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并涂抹在溶液中,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
(3)实验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
 
通过查阅资料获知,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溶液中,也会出现类似图2的现象。上述事实支持了小华所作出的假设。
(4)思考:
①小华在低倍镜的视野中观察到某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镜下继续观察该细胞,必须在载物台上将临时装片向___________移动。
②根据图1的实验现象,小华明白了平时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它称之为生理盐水的原因,这是因为0.9%的氯化钠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上述探究,你认为在给植物施肥时,应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15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应保证铁球达到水平面的  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使小球   ;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这里所用的研究方法的是   。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铁球与纸盒将做   运动。
26.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2.5V,表示只有在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小灯泡才能正常工作。现要测量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提供的器材除上述小灯泡外,还有:电源(电压恒为3V)、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为了完成任务,小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2)通过实验,小乐正确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还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其电阻的阻值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3)若实验时发现电压表坏了,小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其中R0=10Ω。也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其操作步骤为:
①先闭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I1=   A,此时小灯泡正常工作;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小灯泡的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_____  。(用U额、I1、I2表示)
四、计算题
2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要测定市场上销售的一种钙片中碳酸钙(CaCO3)的质量分数。查阅说明书和资料后发现,每粒钙片的质量为1克,钙片中除了碳酸钙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辅料,辅料不与酸、碱反应。于是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①:分别配制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和4%的NaOH溶液。
步骤②:将1粒钙片研碎后,加入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pH小于7。
步骤③: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滤液中,直至溶液pH等于7,测得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10克。
(1)实验中,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约为1.2g/m3),来配制100克溶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至少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    毫升(保留一位小数)。
(2)求这种钙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NaOH+HCl═NaCl+H2O;CaCO3+2HCl═CaCl2+CO2↑+2H2O)
(3)小科根据碳酸钙能受热分解的原理,将研碎后的钙片充分灼烧,根据灼烧前后固体的质量变化,计算出药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若该方案合理,则铺料所满足的性质为    。
小明设计了一种“自动限重器”,如图(甲)所示。该装置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其主要元件有电磁继电器、货物装载机(实质是电动机)、压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等。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阻值R=10Ω.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由图(乙)中的图象可知,随着压力F的增大,压敏电阻R1的阻值将    。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
(3)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上端为    极(选填N、S)
(4)随着控制电路电流的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将    ,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若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    Ω。
(5)若要提高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应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A D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A D
二、填空题
16.故答案为:(1)B;(2)碳纤维;(3);(4)480。
17.>;0
18.(1)BCF (2)B
19.故答案为:放大;倒立;凹;右。
20.二氧化碳和水反应;。b。
21.4.8×103;2
22.故答案为:(1)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2)3;(3)房室瓣;(4)3。
23.(1)3.8 (2)变小
三、探究题
24.(1)萝卜条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失水变小
(4)①右上方 ②维持正常的形态 ③ 不能一次施肥过多
25.故答案为:
(1)速度;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2)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纸盒被铁球推动距离的大小;转换法;
(4)匀速直线。
26.故答案为:(1)如图;
(2)变大;(3)0.25;。
四、计算题
27.(1)8.3;(2)50%;(3)受热不能分解。
28.(1)减小;(2)见上图;(3)N;(4)增强;110;(4)变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