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
目录
CONTENTS
说教材
说教与学
说学情
说教学过程
01
02
03
04
说教材
01
一、教材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
教程分析
教材通过多个具体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通过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关系,推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实现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最后得出结论。
讲述内容
从知识发展的线索来看,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对前面几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所作的铺垫。
教程作用
教材分析
追寻守恒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A
B
C
二、知识结构
【物理观念】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学会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
通过实验及物理现象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规律的求知热情。领会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树立能量观念,能够根据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三、核心素养
说学情
02
高中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好奇不再停留在表面,更愿意挖掘表象之后的深度联系。
学生对于初中阶段学过的一些定性知识逐渐找到了定量的联系,加深了功能关系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重力做功会引起重力势能的变化,弹力做功会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合外力作用会引起动能的变化。
水到渠成——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建立
知识基础
学习动力
认知能力
一、学情分析
重点知识解析
难点知识解析
1、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
2、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2、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
重点
难点
二、重难点分析
说教与学
03
一、教学方法
演绎推导法
分析归纳法
交流讨论法
交流
观察
应用
推理
二、学法
眼
脑
手
心
说教学过程
04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任务1
探究规律,寻找守恒条件
追寻守恒量——能量
理论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流程
情境1:游戏引入,激发兴趣(2分钟)
勇敢的鼻尖
实验前质疑:会碰到鼻子吗?
实验后生疑:为什么没有碰到?
情境2:再现经典,寻找守恒(8分钟)
1、小球从A→O→B,若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能量如何转化 为什么能够到达等高的地方
2、在小球的运动过程中的任意位置,有什么是恒定不变的
3、摆球来回摆动时,若不计空气阻力,能量如何转化?为什么能够到达等高的地方
4、在摆球的运动过程中的任意位置,有什么恒定不变的
5、“动能+势能”保持恒定与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是否有关
任务1:追寻守恒量——能量
问题环环相扣,思维步步推进
情境4:光滑曲面
任务2:探究规律,寻找守恒条件
情境1:自由落体
情境5:弹力做功
情境2:腾空飞跃
情境3:倾斜赛道
情境6:小球在不同介质中下落
h1
h2
真空
油
(8分钟)
情境4:光滑曲面
目的:
1、创设六个情境,分组讨论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
2、让学生有意识的通过分析得出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即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
3、联系实际,进行物理建模。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任务2:探究规律,寻找守恒条件
情境1:自由落体
情境5:弹力做功
情境2:腾空飞跃
情境3:倾斜赛道
情境6:小球在不同介质中下落
01
05
04
02
03
理论推导
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且仅重力做功
A位置:Ek1、Ep1 ,机械能E1=Ek1+Ep1
B位置:Ek2、Ep2,机械能E2=Ek2+Ep2
重力做功: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由步骤3和步骤4得:
移项得:
任务3:理论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体从光滑曲面滑下,A到B的过程中,A速度为v1,B速度为v2
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推导机械能守恒的公式。
(12分钟)
任务3:理论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EK2+EP2=EK1+EP1
②E2=E1
③△EK=-△EP
体会机械能守恒定律三个表达式的意义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分析秋千运动,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人坐在秋千板上不动,秋千的幅度越来越小,秋千和人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吗?为什么?如果不守恒,机械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量了?机械能守恒的实质是什么?
(2)人坐在秋千板上不动而自由摆动的过程中,如果阻力可以忽略,秋千和人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吗?为什么?动能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与重力势能变化量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若把人看成质点,我们可以把这个情景简化成怎样的物理模型呢?
(3)在(2)中所描述的情景中,设秋千的绳长为l,最大偏角为θ,人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请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尝试计算以下。
任务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8分钟)
任务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不必考虑两个状态间过程的细节。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前呼后应,课后留疑
解决
“勇敢的鼻尖”
问题
做一做
滚摆
学中乐、乐中学
(2分钟)
板书设计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