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14 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其影响
一、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图一示意苏伊士运河及周边区域概况。2021年一艘超大型集装箱运输船“长赐”号堵塞事件,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和运输时间长达一周(图二)。
材料二:埃及战略位置重要,具有优越的外贸投资环境,与欧、非、亚、北美等都有合作协议。2015年,埃及政府提出“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并将苏伊士运河及周边地区全部划为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大力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提出《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并在该经济特区的荒漠中建立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埃及当前唯一完成全方位配套、企业可直接入驻的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享受投资成本核减的优惠政策,来自中国、埃及及世界各国的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图三为泰达合作区周边区域示意图。
(1)你认为埃及“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可以进行哪些工程建设项目。
(2)简述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地理位置优势。
(3)从成本角度简析我国机械制造企业落户经贸合作区的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布局长三角、内蒙古、成渝等8个算力枢纽节点,固绕节点规划10个数据中心集群,将东部地区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枢纽节点数据中心占地规模大,设备运行发热量大,能耗高。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算力枢纽节点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图。
(1)分析东部沿海地区集群等级高的原因。
(2)相比粤港澳枢纽,分析贵州枢纽的有利条件。
(3)简述“东数西算”战略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3.2022年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我国召开,主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亮相大会。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州茉莉花茶是用加工后干燥的茶叶,与茉莉鲜花混合窖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已有近千年历史。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州地区,古人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了“山丘种茶树,沿河种茉莉”的垂直生态农业系统(图),保证了茉莉花香与茶香的绵延不绝。
(1)说明垂直种植系统对福州茉莉花茶生产的有利影响。
据出身于花茶世家的傅女士介绍,记忆中福州曾“千家万户遍植茉莉,妇孺白首皆焙香茶”。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花田大量被商业住宅与厂房取代,花茶生产加工企业纷纷外迁,傅女士记忆中的花香逐渐变淡。
(2)概述福州茉莉花茶企业外迁的原因。
申遗成功后,政府大力推动复兴“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而作为花茶经营者,傅女士认为亟需赢取更多年轻消费者,从市场端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请你运用所学,为福州花茶开拓年轻人市场出谋划策。(提示:请多角度提议,具体表述。)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摩洛哥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先后与美国、欧盟等签订了自贸协定(享受免关税免配额优惠),涵盖56个国家,辐射人口达10亿,2019年该国又加入非洲自贸区,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投资。图1为摩洛哥示意图。
材料二 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丹吉尔已经成为摩洛哥工业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丹吉尔科技城是一座集工业、商业、居住、公共服务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现代化产业新城,产业集中在汽车、航空、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等领域。中国知名车企比亚迪将在科技城内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图2为丹吉尔科技城周边产业配套示意图。
(1)简述摩洛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区位优势。
(2)分析丹吉尔市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的辐射作用。
(3)说明比亚迪在丹吉尔科技城规划新能源汽车工厂对中、摩两国的意义。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地广人稀,境内山地面积约占80%,有色金属储量大、品种多。2015年起,甘孜以广东省对口帮扶为契机,积极承接沿海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成都合作共建成甘工业园区(下图)。该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主要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税收由成都与甘孜两地分享。
(1)分析甘孜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有利条件。
(2)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成甘工业园区不在甘孜选址的原因。
6.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千瓦时。材料二 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1)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说明产业迁移对南通的影响。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德国某传统高端汽车制造商对沈阳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进行大规模扩建。该基地于2017年投入运营,是该公司在德国以外首个拥有完整电池装备能力的电池中心。目前,沈阳已成为该公司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除两座整车工厂和电池生产线外,还包括一座发动机工厂和一家研发中心,年产量超过83万辆。该公司计划在2023年底前将某电动车型的生产线搬迁到中国工厂。下左图为沈阳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该生产基地景观图。
(1)推测该公司对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进行大规模扩建的原因。
(2)指出沈阳成为该公司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
(3)简析该公司将某电动车型的生产线整体迁出对其产生的有利影响。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奥亚圭地处智利北部安第斯山区。1890年铁路开通后,该区域利用火山口的硫磺资源发展硫磺加工产业,在平缓台地上兴建了若干工业营地。奥坎基尔查火山矿区为该区域最大的硫磺矿区,早期通过公路运输硫磺,遇道路中断则改用骆驼、骡。1920年修筑能兼运硫磺和工人的空中索道。1940年,奥亚圭周边区域硫磺工业进入鼎盛期,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并吸引大量外籍劳工迁入。20世纪后期,该区域硫磺工业衰落,留下的工业遗址亟需得到保护性开发。下图是奥亚圭市及周边区域地图。
(1)分析奥亚圭周边区域硫磺工业营地的区位条件。
(2)与地面运输相比,说明该矿区采用高空索道运输的优势。
(3)为该区域利用硫磺工业遗址发展工业旅游提出合理的建议。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积电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和芯片代工制造商,总部和主要工厂位于台湾,其4.7%的营业收入来自日本公司。2021年11月,台积电计划与索尼公司(台积电在日本的最大客户)联合在日本建立其有史以来首家芯片制造厂。该芯片制造厂设在日本熊本县,厂址靠近索尼公司的一家主要生产半导体及汽车芯片的工厂,于2022年开始建设,2024年正式启用。下图示意日本熊本县地理位置。
(1)说明台积电到日本建厂的主要目的。
(2)指出熊本县吸引台积电芯片制造厂落户的优势。
(3)简述新工厂正式启用后对日本的有利影响。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奉行永久中立政策,实行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外商与内资基本享受同等待遇,同时享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特殊的贸易优惠政策。西哈努克市是该国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西哈努克港是该国最繁忙的港口,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简称西港经济特区,其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是由中国和柬埔寨两国公司共同开发建设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柬埔寨“四角战略”以及《2015-2025工业发展计划》高度契合,柬埔寨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高度共识。我国许多企业纷纷抱团入驻西港经济特区。目前,西港经济特区已经引入来自中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的153家企业,涉及行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箱包皮具、五金机械、木业制品等,其中工业企业共139家,占西哈努克省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80%以上。
(1)说明西港经济特区选址的合理性。
(2)与周边国家相比,简述柬埔寨吸引外商投资建厂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说明我国入驻西港经济特区的企业特点或抱团入驻的原因。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中国与南非最大的合作项目——北汽集团南非工厂在南非首个经济特区库哈开发区动工建设,将打造成为立足南非,辐射非洲大陆的海外制造中心。库哈经济特区(下图)位于纳尔逊·曼德拉湾大都市,区内公路、铁路直接与南部非洲路网相连,规划有汽车、金属、化工、能源、制药、物流、海洋经济等多个产业区。北汽南非工厂是涵盖研友、采购、生产、销售以及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的生产基地,以整车制造带动零部件、物流仓储等自有业务,并将在五年内实现60%的零部件本地化供应。纳尔逊·曼德拉湾被称为“南非的底特律”,周围汇聚了多家国际知名车企。
(1)说明库哈经济特区吸引北汽集团投资建厂的原因。
(2)分析北汽南非工厂采用全产业链模式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3)简述当地从北汽集团兴建南非士厂中获得的利益。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鞋业公司2008年入驻湖北省阳新县,高峰期本地用工达1.3万人。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由于代加工出口业务受阻,该公司决定撤离阳新县,入驻越南。在阳新县委、县政府的极力争取下,该公司保留了厂房和部分机器设备在阳新县。2021年9月份,该公司又回到阳新,重新开工。下图示意阳新县的位置。
(1)简述该鞋业公司在阳新县多雇佣本地员工的原因。
(2)分析该鞋业公司撤离给阳新县带来的社会问题。押题14 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其影响
一、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图一示意苏伊士运河及周边区域概况。2021年一艘超大型集装箱运输船“长赐”号堵塞事件,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和运输时间长达一周(图二)。
材料二:埃及战略位置重要,具有优越的外贸投资环境,与欧、非、亚、北美等都有合作协议。2015年,埃及政府提出“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并将苏伊士运河及周边地区全部划为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大力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提出《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并在该经济特区的荒漠中建立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埃及当前唯一完成全方位配套、企业可直接入驻的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享受投资成本核减的优惠政策,来自中国、埃及及世界各国的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图三为泰达合作区周边区域示意图。
(1)你认为埃及“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战略可以进行哪些工程建设项目。
(2)简述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地理位置优势。
(3)从成本角度简析我国机械制造企业落户经贸合作区的原因。
【答案】(1)拓宽、加深、延长等苏伊士运河改造(更新)工程;铁路、公路、港口、机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物流中心(园区)建设。
(2)地处亚非欧三大洲、印度洋(红海)和大西洋(地中海)的交汇地带;地处一带一路沿线的枢纽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位于苏伊士运河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或坐落于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享有埃及优惠的政策;紧邻苏伊士运河,距港口、铁路、机场都很近,水陆空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国际市场;距苏伊士城、首都较近,有利于深入国内市场。
(3)周边多荒漠,土地(价格)成本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成本低;石油丰富,能源成本低;政策优惠,企业税收低;经贸区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建设成本低。
【分析】本题以苏伊士运河及周边区域概况为材料,涉及产业发展措施、地理位置描述、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设置三个问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于运河属于早期修建,其运河深度、宽度早已不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故其运河走廊可能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在基建方面,可拓宽、加深、延长苏伊士运河,改造更新运河;同时完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建设;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工业园区建设;促进物流中心建设,利用运河带动经济发展。
(2)本题可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角度进行作答。从图三中可知,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地处亚非欧三大洲、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地带,属于亚洲通往欧洲重要通道;结合材料,地处一带一路沿线的枢纽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位于苏伊士运河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坐落于苏伊士运河经济特区,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享有埃及优惠的政策;可以从图中看到离各城市港口距离都不远,紧邻苏伊士运河,距周边港口、铁路、机场都很近,水陆空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国际市场;同时从该国自身来看,距苏伊士城、首都较近,有利于深入国内市场。
(3)从成本角度分析,埃及周边多荒漠,土地成本低,地租相对廉价;埃及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埃及位于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多,能源成本低;该国政策大力支持合作区发展,相关政策优惠,企业税收成本低;同时经贸区基础设施完善,减少企业相关投入,投资建设成本低。综合成本低,利于落户。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布局长三角、内蒙古、成渝等8个算力枢纽节点,固绕节点规划10个数据中心集群,将东部地区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枢纽节点数据中心占地规模大,设备运行发热量大,能耗高。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算力枢纽节点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图。
(1)分析东部沿海地区集群等级高的原因。
(2)相比粤港澳枢纽,分析贵州枢纽的有利条件。
(3)简述“东数西算”战略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答案】(1)经济发达,需要处理的数据资源较多;基础设施完善;技术人才较多。
(2)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利于设备自然冷却:水能丰富、煤炭丰富,电力充足;土地租金低:空气较洁净。
(3)增加当地财政收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新型高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改善产业结构。
【分析】本题以我国算力枢纽节点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产业集群的分布特征、工业区位条件、产业转移的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东部沿海地区集群等级高说明东部沿海地区相关市场广阔,这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处理的数据资源较多;东部沿海地区相关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技术人才较多,适合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型算力网络建设。
(2)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由于海拔相对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利于设备自然冷却,能源消耗较少:对数据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能源,而贵州水能丰富、煤炭丰富,电力充足;贵州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土地租金低:贵州地区生态环境较好,空气较洁净。
(3)本题可借鉴资源跨区域调配及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该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当地财政收入;“东数西算”工程,带动土建工程、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型高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通信网络升级;优化西部能源资源配置,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及数据应用需求,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构建数据中心和智能算力体系,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算力使用效率。
3.2022年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我国召开,主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亮相大会。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州茉莉花茶是用加工后干燥的茶叶,与茉莉鲜花混合窖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已有近千年历史。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州地区,古人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了“山丘种茶树,沿河种茉莉”的垂直生态农业系统(图),保证了茉莉花香与茶香的绵延不绝。
(1)说明垂直种植系统对福州茉莉花茶生产的有利影响。
据出身于花茶世家的傅女士介绍,记忆中福州曾“千家万户遍植茉莉,妇孺白首皆焙香茶”。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花田大量被商业住宅与厂房取代,花茶生产加工企业纷纷外迁,傅女士记忆中的花香逐渐变淡。
(2)概述福州茉莉花茶企业外迁的原因。
申遗成功后,政府大力推动复兴“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而作为花茶经营者,傅女士认为亟需赢取更多年轻消费者,从市场端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请你运用所学,为福州花茶开拓年轻人市场出谋划策。(提示:请多角度提议,具体表述。)
【答案】(1)垂直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利于保持水土;在河谷和山林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保障了花和茶的品质。因地制宜:江边种茉莉——河谷气候暖湿、水源充足;沙洲土质疏松、肥沃;梯田利于通风、排水,不易受洪水侵袭。山丘种茶树——气温低,减少病虫害;污染少,品质高。
(2)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花田减少、产量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花茶品质。
(3)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茉莉花茶加工业;加大科技投入,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茉莉花茶销售市场;促进以茉莉花种植和加工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可从品牌效应、商业布局、营销方式、结合地域文化、产业融合等角度作答)。
【分析】本题以“茉莉花茶”材料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垂直种植系统对福州茉莉花茶生产的有利影响、概述福州茉莉花茶企业外迁的原因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在海拔高的地区种植了茶树,中间保留了森林,有植被在山坡上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茉莉花需要良好的通风环境,垂直种植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不至于种植过密,在河谷和山林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保证茉莉花茶的品质。茉莉花喜温暖湿润,种植在江边,靠近水源,河谷相对山坡更温暖,江边沙洲土壤疏松且肥沃,梯田利于排水,虽然靠近江边但是不易受洪水侵袭,适宜茉莉花的生长;山坡相对河谷气温较低,病虫害少,海拔高不易被污染。
(2)由材料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花田大量被商业住宅与厂房取代可知,花田面积减少,产量下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适宜种植的花田减少,花茶的品质下降,茉莉花茶企业的利润变少,所以茉莉花茶企业外迁。
(3)本题的答题思路是,第一,不舍兴盛之基:搞好茉莉种植与茉莉花茶生产、销售,包括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茉莉花茶销售市场。第二,搞好茉莉花深加工:开发以茉莉与茉莉花为原料的新产品,即加大茉莉花相关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包括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茉莉花茶加工业。第三,以花为媒,搞好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文化、会展等,包括促进以茉莉花种植和加工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摩洛哥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先后与美国、欧盟等签订了自贸协定(享受免关税免配额优惠),涵盖56个国家,辐射人口达10亿,2019年该国又加入非洲自贸区,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投资。图1为摩洛哥示意图。
材料二 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丹吉尔已经成为摩洛哥工业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丹吉尔科技城是一座集工业、商业、居住、公共服务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现代化产业新城,产业集中在汽车、航空、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等领域。中国知名车企比亚迪将在科技城内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图2为丹吉尔科技城周边产业配套示意图。
(1)简述摩洛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区位优势。
(2)分析丹吉尔市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的辐射作用。
(3)说明比亚迪在丹吉尔科技城规划新能源汽车工厂对中、摩两国的意义。
【答案】(1)扼守地中海门户,连接欧洲、中东和非洲;政策优惠,经济对外开发程度高,劳动力廉价;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依托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依托港口的集散功能,发展出口加工制造业;依托科技城内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提升了城市的服务功能。
(3)对比亚迪:提升知名度;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对摩洛哥:提升汽车产业升级转型;带动汽车零部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工业集聚;增加就业。
【分析】本大题以摩洛哥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1)结合摩洛哥示意图和材料“ 摩洛哥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签订了自贸协定”,可以看出,地理位置上,摩洛哥扼守地中海门户,连接欧洲、中东和非洲,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上,政策优惠,经济对外开发程度高,与多国有自贸协定,同时作为非洲国家,劳动力廉价。
(2)结合丹吉尔科技城周边产业配套示意图和材料“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丹吉尔已经成为摩洛哥工业和经济增长的引擎”可以看出,城市交通上,依托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依托港口的集散功能,发展出口加工制造业;“丹吉尔科技城是一座集工业、商业、居住、公共服务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现代化产业新城”依托科技城内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提升了城市的服务功能。
(3)根据材料分布从比亚迪和摩洛哥两方面说明科技城规划新能源汽车工厂的意义。对比亚迪,在非洲最发达的经济体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可以提升知名度,降低成本,同时扩大非洲市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对摩洛哥,利用比亚迪的技术以及产业体系,便于提升当地汽车产业升级转型;带动汽车零部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工业集聚,同时还可以增加当地居民就业岗位。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地广人稀,境内山地面积约占80%,有色金属储量大、品种多。2015年起,甘孜以广东省对口帮扶为契机,积极承接沿海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成都合作共建成甘工业园区(下图)。该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主要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税收由成都与甘孜两地分享。
(1)分析甘孜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有利条件。
(2)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成甘工业园区不在甘孜选址的原因。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位于亚热带季风区,且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低;地租低;广东对口帮扶政策支持。
(2)甘孜山地多,平地少,工业园区建设成本高,发展空间受限;对外交通不便;地处板块交界处附近,易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脆弱,园区建设和生产过程会导致难以恢复的生态破坏。
【分析】本大题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材料,涉及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业区位等相关知识,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地理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信息“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地广人稀,境内山地面积约占80%”,可知该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该区位于四川省,是亚热的季风气候,降水多,且位于西南地区,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结合图例和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有色金属储量大,品种多,能够提供充足的原料;2015年起,甘孜以广东省对口帮扶为契机,说明该区积极承接沿海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广东省对口帮扶的优惠政策。
(2)根据所学知识,读文字材料“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地广人稀,境内山地面积约占80%”可知,甘孜地区位于我国横断山区,山地多、平原少,地势起伏大,对外交通不便;该区以山地地形为主,且位于板块交界处,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工业园区建设成本高,难度大,且发展空间较小;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园区建设过程中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工业园区不适宜在甘孜选址。
6.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千瓦时。材料二 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1)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说明产业迁移对南通的影响。
【答案】(1)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等。
(2)距离上海市近,地理位置优越;距消费市场近;水陆交通便利;土地成本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
(3)有利影响: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利影响: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污染。
【分析】本题以“皖电东送”工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图文获取信息、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素养。
【详解】(1)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市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短缺,“皖电东送"工程有利于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同时有利于上海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缓解了上海能源消费紧张的局面,有利于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等。
(2)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南通距离上海市近,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具有空间地理位置的优势。其次,相比而言,南通经济水平较低,土地成本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其生产成本较低。最后,南通靠近长三角等消费市场,距消费市场近,且水陆交通便利,便于承接产业转移。
(3)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产业转移对南通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主要从社会和经济角度分析),也有不利影响(主要从生态角度分析)。有利影响方面:南通作为产业的承接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其产业结构的升级,随着大量产业的转入,其就业机会增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方面: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通承接的立业多为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其环境污染较大,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德国某传统高端汽车制造商对沈阳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进行大规模扩建。该基地于2017年投入运营,是该公司在德国以外首个拥有完整电池装备能力的电池中心。目前,沈阳已成为该公司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除两座整车工厂和电池生产线外,还包括一座发动机工厂和一家研发中心,年产量超过83万辆。该公司计划在2023年底前将某电动车型的生产线搬迁到中国工厂。下左图为沈阳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该生产基地景观图。
(1)推测该公司对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进行大规模扩建的原因。
(2)指出沈阳成为该公司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
(3)简析该公司将某电动车型的生产线整体迁出对其产生的有利影响。
【答案】(1)全球及我国的高端汽车市场广阔,对动力电池需求量大;各国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大,电池市场潜力大。
(2)重工业基地,产业基础较好 (或技术水平高,或企业多、产业协作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国家政策的支持。
(3)靠近市场;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腾出一定的空间,进行新品研发;有利于和中国分厂的协作、交流。
【分析】本题以德国某传统高端汽车制造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结合题干“德国某传统高端汽车制造商对沈阳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进行大规模扩建。该基地是该公司在德国以外首个拥有完整电池装备能力的电池中心。目前,沈阳已成为该公司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该公司计划在2023年底前将某电动车型的生产线搬迁到中国工厂”分析全球及我国对高端汽车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与其相关的动力电池需求量大;随着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世界各国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大,电池市场潜力大。
(2)指出沈阳成为该公司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主要从沈阳的工业历史、工业基础、工业协作、市场及政策等方面分析。沈阳位于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工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较好;工业技术水平高;企业多,相关产业较齐全,协作条件好;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较完善;国家政策对振兴东北的支持等。
(3)生产线整体迁出,靠近中国销售市场;减少产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腾出一定的地理空间,进行新品研发;靠近中国分厂,有利于和中国分厂的协作、交流,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奥亚圭地处智利北部安第斯山区。1890年铁路开通后,该区域利用火山口的硫磺资源发展硫磺加工产业,在平缓台地上兴建了若干工业营地。奥坎基尔查火山矿区为该区域最大的硫磺矿区,早期通过公路运输硫磺,遇道路中断则改用骆驼、骡。1920年修筑能兼运硫磺和工人的空中索道。1940年,奥亚圭周边区域硫磺工业进入鼎盛期,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并吸引大量外籍劳工迁入。20世纪后期,该区域硫磺工业衰落,留下的工业遗址亟需得到保护性开发。下图是奥亚圭市及周边区域地图。
(1)分析奥亚圭周边区域硫磺工业营地的区位条件。
(2)与地面运输相比,说明该矿区采用高空索道运输的优势。
(3)为该区域利用硫磺工业遗址发展工业旅游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1)邻近火山,便于获取硫磺原料;邻近铁路、公路,便于硫磺产品外运;邻近国界,便于招募邻国劳动力;地形平坦,便于营地建设;邻近河湖,取水方便。
(2)山区地形复杂,索道运输可以缩短运输距离;索道运输速度较快能提高运输效率;山区地面交通易因灾中断,索道运输可提高运输的连续性。
(3)将高空索道改造成客运索道,服务登山探险、旅游、科考;将工厂改造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将营地改造为科考站、民宿等接待基地。
【分析】本题以奥亚圭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产业转型的条件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奥亚圭周边区域硫磺工业营地邻近火山,靠近原料产地,便于获取硫磺原料;周围有铁路、公路,便于硫磺产品外运;工业营地靠近国界,有利于招募邻国劳动力,满足生产需求;工业营地附近有河流、湖泊,生产生活取水方便;且地形相对平坦,方便营地建设。
(2)奥亚圭地处智利北部安第斯山区,山区地形复杂,运输里程长,索道运输可以缩短运输距离;索道运输速度较快,能提高运输效率;山区地面交通容易因灾中断,索道运输可提高运输的连续性,避免地面交通不畅带来的运输损失。
(3)若硫磺工业遗址发展工业旅游,可以在原有基础设施上进行利用调整改造,可将原来运输硫磺的高空索道改造成客运索道,服务登山探险、旅游、科考等多样化旅游活动,以提供便利;将工厂改造为博物馆供游客参观学习;营地具有基本生活设施,可以改造为科考站、民宿等接待基地,满足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积电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和芯片代工制造商,总部和主要工厂位于台湾,其4.7%的营业收入来自日本公司。2021年11月,台积电计划与索尼公司(台积电在日本的最大客户)联合在日本建立其有史以来首家芯片制造厂。该芯片制造厂设在日本熊本县,厂址靠近索尼公司的一家主要生产半导体及汽车芯片的工厂,于2022年开始建设,2024年正式启用。下图示意日本熊本县地理位置。
(1)说明台积电到日本建厂的主要目的。
(2)指出熊本县吸引台积电芯片制造厂落户的优势。
(3)简述新工厂正式启用后对日本的有利影响。
【答案】(1)将芯片生产转移到日本,减少芯片运输费用,提高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利润;借助日本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研发和创新水平;分散产能布局,加速实行全球化战略等。
(2)位于日本西部九州岛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条件好;是陆上重要交通节点城市,交通便利;已建有索尼半导体工厂,产业基础较好;临海地带,气候条件优越等。
(3)提供大量芯片,缓解日本的“芯片荒”;带动日本半导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提高经济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分析】本题以台积电公司在日本的产业转移为情境,涉及产业转移、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化对区域影响相关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日本是半导体及汽车产业大国,将芯片生产转移到日本,靠近索尼公司的一家主要生产半导体及汽车芯片的工厂,可以减少芯片运输费用,提高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台积电4.7%的营业收入来自日本公司,设立工厂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利润;与索尼公司合作,借助日本先进技术,台积电可以提高产品研发和其他领域的创新水平;总部和主要工厂位于台湾,在日本建厂可以分散产能布局,寻找海外优势区位生产,加速实行全球化战略等。
(2)制造厂选址位于日本西部九州岛的几何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到达陆上各处可达性高;附近海岸线曲折,有大型优良港湾,海运条件好,海上交通便利;陆上两条主要交通线交汇处,是重要交通节点城市,陆上交通便利;九州岛被称为日本的“硅岛”,且已建有索尼半导体工厂,产业基础较好,可直接招募到熟练的技术工人;临海地带,气候条件优越,适合吸引相关人才入驻。
(3)台积电芯片生产能力强,能提供大量芯片,缓解日本汽车和半导体产业的“芯片荒”;技术力量强大,生产经验丰富,可带动日本半导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工厂需要大量员工,可带动当地就业,提高人们经济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将当地产业升级到技术导向型,形成芯片生产、应用上下游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奉行永久中立政策,实行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外商与内资基本享受同等待遇,同时享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特殊的贸易优惠政策。西哈努克市是该国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西哈努克港是该国最繁忙的港口,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简称西港经济特区,其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是由中国和柬埔寨两国公司共同开发建设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柬埔寨“四角战略”以及《2015-2025工业发展计划》高度契合,柬埔寨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高度共识。我国许多企业纷纷抱团入驻西港经济特区。目前,西港经济特区已经引入来自中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的153家企业,涉及行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箱包皮具、五金机械、木业制品等,其中工业企业共139家,占西哈努克省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80%以上。
(1)说明西港经济特区选址的合理性。
(2)与周边国家相比,简述柬埔寨吸引外商投资建厂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说明我国入驻西港经济特区的企业特点或抱团入驻的原因。
【答案】(1)距港口和机场近,靠近4号公路,海陆空交通便利;临近市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2)奉行永久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政局稳定;政府鼓励市场经济发展和外商投资,投资环境较好;享有发达国家特殊的贸易优惠政策,方便产品出口。
(3)企业特点:劳动力投入大;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规模小。抱团入驻的原因:民营企业规模较小,单个企业实力不足,抱团入驻可以增强综合实力,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入驻企业发展海外业务的需求大,在当地享有发达国家的贸易优惠政策,增加收入。
【分析】本大题以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布局、工业的区位、产业集聚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图文信息获取、地理现象的分析解释能力,综合思维的素养。
【详解】(1)由图文信息可知特区距港口12km,距机场3km,靠近4号公路,故海陆空交通便利;距市区也较短,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2)题中文字信息获取可知柬埔寨奉行永久中立和不结盟政策,国内政局稳定;柬埔寨政府鼓励市场经济发展和外商投资,投资环境较好;国际市场上享有发达国家特殊的贸易优惠政策,有利于降低产品市场价格,增强竞争力,方便产品出口。
(3)我国民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单个企业竞争力相对弱;“抱团走出去”形成规模化,可以增强综合实力,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我国企业海外业务的需求大,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享有发达国家的贸易优惠政策,可以减少贸易壁垒,增强产品竞争力。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中国与南非最大的合作项目——北汽集团南非工厂在南非首个经济特区库哈开发区动工建设,将打造成为立足南非,辐射非洲大陆的海外制造中心。库哈经济特区(下图)位于纳尔逊·曼德拉湾大都市,区内公路、铁路直接与南部非洲路网相连,规划有汽车、金属、化工、能源、制药、物流、海洋经济等多个产业区。北汽南非工厂是涵盖研友、采购、生产、销售以及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的生产基地,以整车制造带动零部件、物流仓储等自有业务,并将在五年内实现60%的零部件本地化供应。纳尔逊·曼德拉湾被称为“南非的底特律”,周围汇聚了多家国际知名车企。
(1)说明库哈经济特区吸引北汽集团投资建厂的原因。
(2)分析北汽南非工厂采用全产业链模式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3)简述当地从北汽集团兴建南非士厂中获得的利益。
【答案】(1)库哈经济特区靠近两个大型港口,便于设备、零部件与产品的运输;特区附近汽车企业集聚,产业基础好,专业工人较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协作化条件较好;作为南非首个特区,可同时享受国家、市、区的各级优惠政策利于降低成本;与南部非洲的铁路与公路联网,为北汽未来市场的开拓提供便利。
(2)通过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本土化研发有利于精准把握市场;加强各项服务有利于拓展营销;全产业链生产扎根本土,有利于培育市场,更易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并通过大型完整的汽车基地建设,为未来开拓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3)有利于当地引进投资,创造就业,增加出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增速,促进产业升级。
【分析】本题以北汽集团在南非投资设厂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当地的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库哈经济特区附近有两个海港,海运交通便利,便于零部件和产品的运输;根据材料信息“周围汇聚了多家国际知名车企。”可知,当地有众多的汽车生产企业集聚,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内有众多的汽车生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较多;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库哈经济特区是南非的首个经济特区,政府政策扶持力度较大,能够享受优惠的政策支持,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根据材料信息“纳尔逊·曼德拉湾被称为‘南非的底特律’,周围汇聚了多家国际知名车企。”可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区域内部分工合作较好;根据材料信息“区内公路、铁路直接与南部非洲路网相连”可知,该地区陆路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需求等。
(2)从该产业链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分析。全产业链模式能够减少企业内部交易的费用,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全产业链能够使得产品更加契合本土需求,有利于更准确的把握市场;全产业链模式能够扎根当地,深耕当地,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获得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民众支持;全产业链模式能够提供各类服务,有利于拓宽企业的市场,有利于促进企业营销;全产业链模式能够形成大型的汽车生产基地,能够为开拓国际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3)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分析。能够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能够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区域资金吸引力,有利于招商引资;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等。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鞋业公司2008年入驻湖北省阳新县,高峰期本地用工达1.3万人。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由于代加工出口业务受阻,该公司决定撤离阳新县,入驻越南。在阳新县委、县政府的极力争取下,该公司保留了厂房和部分机器设备在阳新县。2021年9月份,该公司又回到阳新,重新开工。下图示意阳新县的位置。
(1)简述该鞋业公司在阳新县多雇佣本地员工的原因。
(2)分析该鞋业公司撤离给阳新县带来的社会问题。
【答案】(1)本地劳动力数量充足;该地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对外来劳动力吸引力不足;劳动力价格低,有利于降低劳动力的成本;本地员工流动性较小,较稳定。
(2)部分居民收入减少,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就业岗位减少;加大城市社会管理难度;部分劳动力被迫外出务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加。
【分析】本大题以湖北省阳新县某鞋业公司的发展历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工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本小题可从雇佣本地员工的有利条件和雇佣外地员工的不利条件,结合该鞋业公司的生产特点进行分析。由材料“高峰期本地用工达1.3万人”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可知,湖北省阳新县本地劳动力数量充足;湖北省阳新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来劳动力吸引力不足;该鞋业公司雇佣劳动力数量多,阳新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低,可降低用工成本;且由于雇佣劳动力较多,若雇佣外地员工,易造成用工不稳定,雇佣本地员工流动性较小,较稳定。
(2)本小题考查产业转移后对转出区的社会影响,可结合该鞋业公司的生产特点进一步分析。由材料“高峰期本地用工达1.3万人”可知,该鞋业公司创造了较多就业岗位。该公司撤离(产业转移)后,部分居民收入减少,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易加大城市社会管理难度;因收入减少和就业岗位减少,部分劳动力被迫外出务工,易导致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