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 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政史合卷历史部分模拟试题(二)
(满分:50分 时间:45 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 2分,共 24分)
1.西方列强通过强迫签订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
具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初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巨变,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最大
的历史功绩是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3.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率先提倡的是
A.民主科学 B.兼容并包 C.实业救国 D.思想自由
4.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举行开国大典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科学发展观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7.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8.这次革命是“幸福和光荣的革命,这是英国人的好运,从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是通过没有流
血的方式进行的”。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法律依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开罗宣言》
9.1848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著作是
A.《人权宣言》 B.《资本论》 C.《法兰西内战》 D.《共产党宣言》
10.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成果不属于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是
A.汽车 B.飞机 C.火车 D.电灯泡
11.列宁曾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签订《凡尔赛条约》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2.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
法西斯国家作战。《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 26分)
13.(3分)举出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14.(5分)举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15.(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
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与真理。
(1)材料一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 该国革命开始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 分)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不仅影响欧洲的立法,而且影响了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许多国家
编纂民法都是参考《拿破仑法典》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4 分)
16.(10分)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请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4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项科技成就。(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与列强
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 4.5亿两白银;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
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
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改总理衙
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由此可见,《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完全从经济上、军事上、
政治上控制了清政府,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 C项。
2.D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选 D 项。
3.A 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
表《敬告青年》一文,新文化运动开始。“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
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4.A 解析: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以“团结的
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故选
A项。
5.B 解析:1950—1952 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选 B 项。
6.D 解析:由所学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故 D项符合题意。
7.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
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 B项符合题意。
8.A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
了法律保证,英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故选 A项。
9.D 解析: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
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 D项。
10.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汽车、飞机、电灯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火车是第一次工
业革命的成果。故选 C项。
11.A 解析:签订《凡尔赛条约》的国际会议是巴黎和会。结合所学可知,1919 年 1 月至 6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英、法、美操纵了会议,会议签订
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还签订了同其他战败国的条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故 A项符合题
意。
12.B 解析: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各国为了一
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故选 B项。
二、非选择题
13.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14.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5.(1)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用法律的形式将法国革命的成果固定下来;为欧洲
国家的民法制定提供了典范,也深刻影响世界其他地区。
16.(1)蒸汽机的应用。蒸汽机车(火车)。(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电灯、汽车。凉山州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政史合卷历史部分模拟试题(二)
(满分:5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少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4分)
1.西方列强通过强迫签订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巨变,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3.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率先提倡的是
A.民主科学 B.兼容并包 C.实业救国 D.思想自由
4.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举行开国大典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科学发展观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7.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8.这次革命是“幸福和光荣的革命,这是英国人的好运,从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是通过没有流血的方式进行的”。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法律依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开罗宣言》
9.1848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著作是
A.《人权宣言》 B.《资本论》 C.《法兰西内战》 D.《共产党宣言》
10.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成果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A.汽车 B.飞机 C.火车 D.电灯泡
11.列宁曾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签订《凡尔赛条约》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2.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3.(3分)举出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14.(5分)举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15.(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与真理。
(1)材料一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 该国革命开始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分)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不仅影响欧洲的立法,而且影响了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编纂民法都是参考《拿破仑法典》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4分)
16.(10分)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4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项科技成就。(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由此可见,《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完全从经济上、军事上、政治上控制了清政府,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项。
2.D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选D项。 3.A 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新文化运动开始。“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4.A 解析: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故选A项。
5.B 解析: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选B项。 6.D 解析:由所学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故D项符合题意。
7.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B项符合题意。
8.A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证,英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故选A项。
9.D 解析: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D项。
10.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汽车、飞机、电灯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C项。
11.A 解析:签订《凡尔赛条约》的国际会议是巴黎和会。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英、法、美操纵了会议,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还签订了同其他战败国的条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故A项符合题意。
12.B 解析: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14.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5.(1)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用法律的形式将法国革命的成果固定下来;为欧洲国家的民法制定提供了典范,也深刻影响世界其他地区。
16.(1)蒸汽机的应用。蒸汽机车(火车)。(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电灯、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