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上册5.16《常见的岩石》说课课件(含反思)(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上册5.16《常见的岩石》说课课件(含反思)(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9 08:3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常见的岩石》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的《常见的岩石》。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说教材
《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属于地球与宇宙领域。课标要求:详细指导学生科学观察、细致描述四种常见岩石,知道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初步能根据岩石的外部特征辨认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四种常见岩石。
二、说学情
学生早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石头,所以四年级的孩子对岩石存在的地点、颜色、颗粒大小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就其学习方式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对自然科学的事物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逐步学习岩石的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学生利用感官的观察和借助工具的观察获得岩石构造的感性知识。
3.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4.能够采集并会制作岩石标本。。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岩石的观察,知道岩石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岩石。
难点:
1.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会辨认四种常见的岩石。
2.能够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 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 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 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 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学生朗诵
(一些岩石的图片和“岩石与矿物”的单元序言排成诗的形式配乐朗诵.)
结束后:
师:刚刚我们大家一起朗诵了这首小诗同学们看没看出来小诗里描写的是谁呢?
生:是岩石
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岩石,一起走进岩石的世界,去观察它们,研究它们,去发现它们蕴藏了千百万年的秘密吧。
[设计意图:优美的课件把学生带进清新的大自然,激发学生想去看一看摸一摸各种各样的岩石]
环节二、识别岩石
1.谈话:说到岩石可能不少同学都想和大家分享他对岩石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岩石?他们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岩石到处都有,分布广泛)
生:在山上。
师:嗯说的没错,应该大部分同学第一反应应该也是山上见到的岩石。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公园的石凳石桌和河里的大小石块。
师:看来你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在游玩的同时也发现了不少科学知识真棒。其他同学还有答案吗?
生:我和爸爸妈妈旅游去到过溶洞里也有岩石,还有海里也有。
师:你真是个见多识广的小小旅行家。这些地方的确存在不少的岩石
3.小结:看来同学们在生活里都发现了不少岩石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一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各种岩石的性质特征。
环节三、观察岩石,认识主要特征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几种岩石标本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各种岩石分别有哪些特征。
1.在探究之前老师给你们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岩石的特征?
接下来那个小组愿意分享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用眼睛看形状、颜色、花纹;手摸的感觉;用鼻子闻气味;……
教师引导并板书:
(1)用眼睛和放大镜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
(颜色、形状、条纹或花纹、斑点、大小、有无动植物的痕迹等)
(2)用手可以感觉到岩石的什么?(光滑粗糙程度)
(掂)可以掂一掂它是轻还是重。(轻重)
(3)用鼻子可以感觉到什么?(靠近点、磨擦、轻轻敲打后再闻……)
(4)给岩石表面滴水有什么作用?
比较岩石的吸水性
2.谈话:好观察的办法同学们都明确了,接下来老师给每组发放岩石标本,我们曾经观察过很多物体,今天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呢?可以观察到岩石的哪些特征?
[设计意图:随机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工具,如借助放大镜、水等去观察。并通过追问使学生观察岩石的哪些特征给以引导,如学生只知道观察岩石外面是亮
的还是暗的,师引导学生明确叫“光泽度”等]
3.根据学生交流参照板书,选择观察内容明确怎么观察.
小组同学商量:准备研究哪几种岩石(每组选定4种)?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
小结:讨论了那么长时间,方法也很清晰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讨论的内容(重复观察方法),当然,你们还可以用手摸岩石的光滑程度、拿两块岩石相互敲打或摩擦后用鼻子闻气味看每种岩石的划痕颜色、吸水性等。
师:好现在给同学们15分钟根据上面的方法观察选定的岩石特征。同学们开始观察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观察方法的指导越到位越深入为后续观察活动的有效展开铺好路,也为学生能更全面的观察到岩石的特征奠定了基础. ]
4.学生观察记录,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观察发现。
环节四、岩石观察交流会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时老师在不停巡视,发现同学们像一个个小小的考古学家,都能认真细致的对岩石特征分析并记录,这一点对全班同学提出表扬。
那既然小小考古家在观察的过程中都有不少的收货,那那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观察结果?
1.那个组来说一说你们的观察发现!
这次汇报我有个小小的要求,先不说自己观察的是几号岩石,但要描述出你的岩石比较独特的特征,让同学们猜猜你观察的是哪块岩石,这个要求有困难吗?
2.学生描述,其他学生识别(寻找)出相应的岩石。
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发现岩石的什么特征
生1:我们组用到的方法有看、敲、滴水的方法。它是一种分布非常 广泛的岩石。通常由黑、 白、肉红三种粗细不同 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 质地坚硬,声音清脆, 没有气孔,吸水性不好。
师:这个小组派的代表语言表达准确且描述清晰贴切值得表扬,那同学们从他的描述中你们知道他观察的是哪块岩石吗 根据他的描述,识别、寻找出相应的岩石。并对他的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进行补充或质疑。
生:是花岗岩。
师:完全正确。看来观察全面仔细表达清晰会给我们理清思路更容易猜到结果,后面汇报的同学可以借鉴。(学生描述时易把表中填写的岩石特征词汇,一古脑儿自上而下读一遍,要引导学生将词汇连成句子。)
[设计意图:以挑战的方式激发学生汇报交流的兴趣,使单调的汇报充满乐趣,并能进一步的了解岩石的个性特征]
环节五、拓展延伸
3.课后同学们可以动手试试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
师:课后同学可以了解下地质学家是如何给岩石分类的,希望同学们去继续认识和探究岩石,寻找几种常见的岩石,介绍给身边的亲戚朋友。
[设计意图:进一步的观察探究美丽的岩石,激发学生课外自己找机会走进大自然领略岩石世界.为课堂科学与身边的科学世界搭起了兴趣的桥梁.]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利用学生熟悉的石头,引起学生的关注,再利用图片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忆生活中常见的岩石。通过认识石头,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石头,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石头,引导学生认识到岩石到处都有,分布广泛,初步了解这些石头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观察岩石,通过对某一块岩石的详细讲解,学生已经具体了解了观察岩石的方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加强组内成员的讨论,并进行交流汇报一起完成岩石特点的实验表格。让学生掌握科学观察岩石特征的基本方法,比较出每种岩石不同的表面特征,聚焦岩石不会被外部物体改变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满足孩子们接触不同的岩石的猎奇心理。标本的制作是比较考验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小实验,学生能够从搜集岩石、清理干净、判断岩石种类、装盒、最后贴标保存这一系列过程熟悉岩石的各种特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