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0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山际见来烟, ▲ 。 (南朝·吴均 《山中杂诗》)
深林人不知, ▲ 。 (唐·王维 《竹里馆》)
▲ ,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李白 《峨眉山月歌》)
▲ ,寒光照铁衣。 (南北朝 《木兰诗》)
马上相逢无纸笔, ▲ 。 (唐·岑参 《逢入京使》)
▲ ,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 《滁州西涧》)
▲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苍苍竹林寺, ▲ 。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 ,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赵师秀 《约客》)
▲ ,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 《论诗》)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菜畦qí 祈祷qǐ 尽态极妍yán
B.秕谷bǐ 泛滥làn 义愤填膺yīn
C.嫉妒jì 蠕动rú 略胜一筹chóu
D.讪笑shàn 告罄qìng 孜孜不倦zī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锤练 滑稽 轶序井然
B.阔绰 仰幕 姗姗来迟
C.对峙 步履 养精蓄锐
D.赢弱 惩戒 纭纭众生
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足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运动,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是全世界的狂欢节。
B.中国男足早就无缘世界杯,他们已经三次无缘亚洲十强,真是可歌可泣。
C.五届世界杯冠军得主巴西队气冲斗牛:“我们誓必在主场为巴西赢得冠军。”
D.梅西的个人能力与球队的整体配合相得益彰,这使阿根廷队夺冠成为可能。
马在中国文化里是常见的文化元素,琴、棋、书、画中也有马的世界。请阅读下面材料,走进传统文化中的“马的世界”。(8分)
【琴】
马头琴,蒙古人称之为“奠琳胡儿”,是蒙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高傲的马头挺立在上方,细长的琴杆连着梯形的共鸣箱,两支弦轴分立在马头的左右,紧拉着两根琴弦,还有一把与琴体分离的琴弓,正面看去琴体犹如一匹马变了形的半身像。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上述文字材料从 ▲ 和 ▲ 两个方面介绍了蒙古乐器马头琴。(2分)
【棋】
6. 阅读下面材料,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2分)
众所周知,围棋、象棋都起源于中国。但近代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有外国学者认为象棋起源于印度,原因是印度产象而中国不产象。然而根据古籍记载,象棋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便在中国流行。有一些学者认为,象棋是模仿当时兵制而产生的,如当时兵卒是五人为一伍,所以“兵”和“卒”各有五个;“车”象征着战车部队,横冲直撞;“马”则代表 (1)▲ ,八面威风。
中国象棋里,“马”有“连环马”‘“卧槽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屏风马”“马后炮”等用法,其中“马后炮”指的是“炮”借“马”当架子“将军”,形成“将杀”。这个词也经常用到现实生活中,它的意思是 (2)▲ 。
【书】
7.下列对左边颜真卿“马”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横画、竖画细而有力,是“瘦金体”。
B.四个“点画”非常饱满,结构端正。
C.可用“金刚怒目,壮士挥拳”来评价。
D.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画】
8. 阅读下面材料,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上图是元代画家任仁发的《二马图》。
右边那匹棕白相间的花马,膘肥肉厚,神采焕发。它踏着轻快的碎步,尾巴扬起飘动,一副 ▲ 的样子。
左边这一匹,棕色瘦马,画家用曲线,突出马的骨瘦如柴。瘦马的条条肋骨清晰可见,它低着头,步履蹒跚,尾巴卷缩着,一幅 ▲ 的样子。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
春夜洛城闻笛 闻雁
李白 韦应物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故园渺何处?
散入春风满洛城。 归思方悠哉。
此夜曲中闻折柳, 淮南秋雨夜,
何人不起故园情? 高斋闻雁来。
9.李白写“闻笛”,韦应物写“闻雁”,这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析其作用。(2分)
▲ 10.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两首诗都从疑问写起,或引出眼前现实情境,或表达内心之情,意味深长。
B.“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和“满”,渲染了笛声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归思方悠哉”中“方”字透出诗人内心之情正深切。
C.两首诗写的都是夜晚,不管是“春风夜”,还是“秋雨夜”,诗人的心境却没有什么不同。
D.“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写他人情怀,无关自我;“高斋闻雁来”则写自己于“高斋”时的心境。
(二)阅读古文,回答问题。(13分)
啸翁
啸翁者,歙(shè)州长啸老人汪京,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紫庭;善啸而年又最高,故人皆呼为“啸翁”也。啸翁尝于清夜独登高峰巅,豁然长啸,山鸣谷应,林木震动,禽鸟惊飞,虎豹骇走。山中人已寐者,梦陡然醒,未寐者,心悚然惧,疑为山崩地震,皆不敢寝。达旦,人相惊问,乃知为啸翁发啸也。啸翁之啸,能作鸾(luán)鹤凤凰鸣,每一发声,则百鸟回翔,鸡鹜(wù,鸭子)皆舞。又善作老龙吟,醉卧大江之滨,长吟数声,鱼虾皆破浪来朝,鼋鼍(yuán tuó)多迎涛以拜。
他日,与黄鹤山樵、天都瞎汉、潇湘渔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虎头将军十数辈,登平山六一楼,诸人拉啸翁啸。啸翁以齿落坚辞,强而后可。初发声,如空山铁笛,音韵悠扬。既而如鹤唳长天,声彻霄汉。再而移声向西,则风从东至,轰然荡然,如千军万马,驰骤于前。又若两军相角,短兵长剑紧接之势。久之,则屋瓦欲飞,林木将拔也。
(选自《虞初新志》)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善啸 ▲ (2)尝于清夜独登高峰巅 ▲
(3)虎豹骇走 ▲ (4)心悚然惧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鼋鼍多迎涛以拜 投以骨 (《狼》)
B.驰骤于前 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C.久之,则屋瓦欲飞 卒之为众人 (《伤仲永》)
D.善啸而年又最高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达旦,人相惊问,乃知为啸翁发啸也。
▲
(2)啸翁以齿落坚辞,强而后可。
▲
14.文中哪些内容体现啸翁“善啸”(3分)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3分)
在乡下看戏
白雪松
每逢打完场,辛劳一年的农民都要庆祝丰收,唱上十天半月的大戏,那是庄户人家最热闹的日子,当然更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光。
乡下唱戏,一个屯子操办不起,都是几个屯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联合办,选一个中心屯子,周围的小屯能够得上。家乡那一带,有个屯子叫王家岗,有上百户人家,戏台子就搭在那里。农村的戏台子一般是临时现搭,有时拉土堆个戏台子,但更多的时候是把几台平板马车连在一起,上边再钉些木板固定住。这样的戏台搭起来方便省工,人走在台子上发颤,演员翻跟头跳得高。
农民看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放剧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像看露天电影,看戏时搬个小马扎、小凳子,或搬几块小砖头,随便找个地方就看戏。我们小孩子早早吃完晚饭,或是顾不上吃饭,手里拿根大葱,抹上半截酱,再拿个大饼子就往剧场跑,就是为了抢个好座位。戏班子的报酬是每屯负责一晚上。另一种就是大棚剧场。整个演出的场院都用布棚围起来,剧场还设有座位,多是从学校借来的长条凳,看戏还要对号入座。看戏的人买票入场,大人两毛钱一张票,小孩一角钱一张票。那时候的一角钱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无疑就是一块小金元宝,都舍不得花钱买票看戏。我们或是钻大棚,或是攀上树,或是蹲墙头,有时候也造假票,用个小萝卜刻个章,往彩纸上一盖,也像真的一样。农村那时没有电,收票处的灯光又灰暗,有时也能混过去。但十有八回难得逞,让人家拎着耳朵揪出来,屁股上还要挨两脚。实在混不进去,就等着“放场”。放场,就是戏演到下半场的时候,向仍等候在场外的戏迷开放。不过那等候的滋味也挺难熬,里边又敲锣又打鼓,又是唱又叫好,在外边等得搓手顿足可闹死心了。
乡下看戏像天大的新闻,我们这帮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孩子愿意充当信息源,满屯子通风报信,“唱戏的来了”,喊得全屯子震天响。特别是那些开放剧场更对我们孩子心思,不花钱白看戏,像捡了天大的便宜。只要听到头遍锣鼓一响,我们拔腿就往戏场上跑,搬着凳子,扛块木板,无非是为了占个好地儿。尽管这样,戏场上早就人头攒动,挤得风雨不透了,像大海起潮一样。大人孩子大呼小叫,吵吵嚷嚷。拥挤之中,不是你踩了我的脚,就是我撞你的腰,笑骂声、嬉闹声、娇嗔声淹没在人声鼎沸之中,看上去十分火爆热闹,成为农人一年到头最为开心的时光。三遍锣鼓响过以后,不论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或者是爬在树杈上的孩子,全都安静下来翘首以待,望穿秋水般的等着演员出场亮相,人们的情绪也会立即高涨起来,前呼后拥一阵子,但仅是开场一瞬间出现的混乱,只要进入戏文,人们便都老实安静下来。
乡下卖票的戏场一般演上午和晚上两场戏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有白天的戏,整个小村就热闹得像开了锅。车多人也多,戏场内外一片火爆。白天的戏多是文戏多,讲究唱功,多是懂戏文的大人去看。乡下看戏多是二人转、拉场戏、单出头等地方戏。
戏园内热闹,戏园外更是火爆。如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逢上赶集,整个小村更是热闹非凡。一大清早,就从巷口街面传来锹镐声、斧锯声、吆喝声,小商小贩忙着支架子、搭篷子、摆摊子。太阳刚冒红,街面上就排满了货摊,林林总总,花花绿绿。卖鲜鱼的、卖猪肉的、卖年画的、卖鞭炮的、卖灯笼的,多种多样,应有尽有,看戏赶集的人有的骑自行车、赶老牛车、还有的是步行走来,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晴朗的天,说说笑笑,亲亲热热,戏场内外成了庄稼人欢聚叙情的平台。乡亲们握着手,拍着肩,憨厚地欢笑,那真叫一个“爽”。我们小孩子跟着大人屁股,这里瞅瞅,那里瞧瞧,瞄着大人脸上的颜色,见到上面堆起笑,不失时机地黏糊上,也会淘得一串糖葫芦,或一包五香花生米,有滋有味地吃着,有说不出的“滋润”。
当年家乡唱戏和看戏的热闹场景,现在却很难见到了。
15.文章写了哪些“热闹场景”?(3分)
▲
16.文章写“乡下看戏”,为什么还要写“赶集”?(3分)
▲
17.欣赏加点字的表达效果。(4分)
(1)但仅是开场一瞬间出现的混乱,只要进入戏文,人们便都老实安静下来。(2分)
▲
(2)见到上面堆起笑,不失时机地黏糊上,也会淘得一串糖葫芦,或一包五香花生米,有滋有味地吃着,有说不出的“滋润”。
▲
1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乡下唱戏多在丰收之后,是一种辛劳之后的庆祝,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B. 戏台子的搭建因地制宜,依势而建,简陋自然而别有浓郁的北方乡村特色。
C. 大棚剧场,因为售票又没有座位且“放场”迟,那种看戏乐趣自然要少于开放剧场。
D. 白天看戏的人更多是注重“戏”本身,晚上看戏的孩子,更多的是陶醉于看戏的氛围。
(四)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1分)
天 鹅
布封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
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善航者,并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典型。可不是么,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毫无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藏到灯芯草丛里,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欢喜接近人的,只要它在我们这方面发现的是它的居停(寄居之处的主人)和朋友,而不是它的主子和暴君。
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古人描写的那些和鸣锵锵的天鹅,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喑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就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么,我们在它的鸣叫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远抵不上我们的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
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为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丧歌。这个传说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象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杜撰这种寓言。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成语:“这是天鹅之歌!”
19.选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鹅的?(3分)
▲
20.文章画线句 “自由的美德”指什么? (2分)
▲
21.作者拿天鹅和船作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
22.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分)
A. 作者心中有爱,笔端含情,不仅描摹了天鹅的“天生的美质”,更表现了它“自由的美德”。
B. 第四段中通过对比“野天鹅”与“我们的鸣禽”的叫声,突显了“野天鹅”叫声自然嘹亮的特点。
C.人们相信“天鹅之歌”的传说并不是因为现实中天鹅歌声的美妙,更多的是对敏感心灵的慰藉。
D.作者细腻生动地刻画了美丽而又温和的天鹅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天鹅的礼赞之情。
三、作文(30分)
23. 请以“书,是读书人的奖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名、人名。
四、书写(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10.(3分)D
11.(4分)(1)善于,擅长 (2)曾经 (3)跑 (4)惊悚的样子,惧怕的样子
12. C
( http: / / www.21cnjy.com )21.(3分)船是水上的常见行驶工具,在这里作者把天鹅的各部分和船相对应地比,人们很容易懂得天鹅所以能在水上轻捷自如地游动的道理。
22.(3分)B.
23. 作文建议23分切入。
书写(4分)(默写部分赋2分,作文部分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