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写作复习:记叙文写作(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写作复习:记叙文写作(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9 12:0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写作复习:记叙文写作
【梳理清单】
一、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材料要真实。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意在告诉我们,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自然天成,那就要写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2)材料要典型。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
典型事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
(2)不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一般至少有一件事要详写。
(3)多个典型事例的安排上应注意衔接、过渡。通过什么方式来组接这些事例也要注意技巧。
(3)材料要新颖。
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4)材料要切题。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剪裁"本来是裁缝行业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将布料依照需要尽量剪裁,该去就去,该留就留,缝制成美丽的衣裳。写作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剪裁。剪裁,需要有依据。依据之一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舍。
二、记叙文组材的方法
1、截取精要法。
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剪裁方法即截取精要法。一幅完整的布料,需精心剪裁,才能做成得体的衣服。精心剪裁作文材料,截取精要,能使文章写得精彩扼要,中心突出。材料的截取主要从三方面着手。(1) 叙事的文章截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最紧张、最激烈的部分。(2)写人的文章选取人物经历中最能反映人物性格、思想,能多侧面表现人物的材料。(3) 写景要截取景物状态最鲜明的片段。
2、舍本逐末法。
它是选材中寻求新颖的反映角度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选取事物中似乎是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东西以反映事物的整体,表现深刻的主题。它贵在表达角度新、依材料"芥末"挖掘有价值的重大题材,常有三种方法。(1) 避开过程的叙述,截取事情的开端和结尾。(2) 避开主体的记叙,选取事情的细枝末节。(3) 避开本体的正面叙述,选取事件侧面的蛛丝马迹。
3、以小见大法。
即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小题材来表现大主旨的方法。谈身边小事而寄托深远,论人情世故而放眼世界。具体做法常有两种:(1)从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的小事物中迸发出诱人的思想火花,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2)借助日常小故事、小场景烘托时代大背景,透视出本质意义。要注意的是挖掘材料内涵要适度,挖掘的思想不能游离材料蕴涵的本质。
4、移花接木法。
把别的事物、人物、故事转借到自己作品中,借别处的题材表现人物性格,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种方法就叫移花接木法。材料不一定是生活素材的原版,但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它可借自己的直接经验,将体验过的事物特征转借到类似的事物上,使描写符合真实,以假乱真。如范仲淹对洞庭湖的描写,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但他到过太湖和鄱阳湖,所以也能把洞庭湖景色描写得有声有色。
5、彩线串珠法。
即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众多材料用一线索贯串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方法。
另外还有纵横对比法(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为纵比,将两个人的优劣等放在一起对比为横笔)、扇面结构法(用几个典型的人物生活片段或事情情节片段组合起来)等。
【作文训练】
1.按要求作文。
小美指着自己的脸蛋问妈妈:“我好看吗?”妈妈指着小美作业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说:“你只看到那张脸了,这也是你的脸啊。”
小美指着挡风玻璃上落了一层灰的车,问妈妈:“咱家的车怎么老不开啊?它都该洗脸了。”妈妈指着灰蒙蒙的天说:“你只看到车的脸了,咱北京的脸呢?”
小美看着电视里一张瘦削的脸,对妈妈说:“这个林爷爷没有旁边十几年前照片上的好看了。”妈妈说:“如果你觉得他这张脸不好看,你可以去看看他领导建造的港珠澳大桥,那是他的另一张脸,更是我们国家的脸啊。”
……
爱美的小美若有所思:原来“脸”有好多好多。
请以“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参考例文】

“爸,您瞧瞧您这脸,全是皱纹和老人斑,您才四十岁啊,可得好好保养保养了,我跟您出去啊,人家都以为您是我爷爷呢!”女儿搂住吴强的肩,笑着说道。
吴强放下图纸,摘了眼镜,笑着说道:“我哪儿有那么老。”“不信您看”,女儿顺手递来一面镜子。吴强看着镜中的自己,的确是老了许多。无奈地笑笑,“老就老吧,人哪儿有不老的。”于是又戴起眼镜来,看那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小字。
图纸上画的是市区北京四合院重建规划,吴强是八年前接到这个项目的。
八年前,局长领着正当壮年的吴强看了几处残败拥挤的四合院,吴强的心就平静不下来了。四合院,这可是老北京人的脸面啊!现在怎么就跟破烂屋子一样呢?局长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小吴啊,你还年轻,这个项目交给你,我有信心你能把它搞好。前些年,有位元首来我们这儿参观,十分想见见传闻中的老北京四合院,当时给我羞的呀,我上哪儿去给他找‘真正’的四合院群落啊。
“呀,老吴,你怎么有白头发了!”妻子惊叫道,吴强不是很在意,看着从图书馆借来的中国古建筑文献,应付了一声:“噢,是吗。”随手又给助手打了个电话,“喂,小刘啊,昨天让你帮我约的黄师傅,你约到了吗?就是那个做樟木门扇的黄师傅。好,我明天就去趟他家里。”妻子喃喃道:“整天就知道工作头发熬白了都不知道。”
“林经理您好,我是北京市文化重建小组的吴强。今天我来啊,就是想跟您商量这块儿地。”吴强掏出了规划图,“您这个餐馆啊,原来是北京羊杂胡同的一个四合院,我们现在想恢复这个四合院,您看?”“没门儿,我们这餐馆开得风生水起,你可别想挡我的财路!”说罢,吴强就被请出了门外。
那一晚,吴强对着一堆文件和资料,挑着盏孤灯,坐到了凌晨四点。妻子轻声走了过来:“老吴,快去睡吧。后天去趟医院,女儿把号都给你挂好了。你可不能不去,你要是病倒了工作也没法干啊。”
吴强的女儿推着轮椅,吴强坐在轮椅上意气风发,看着这灰砖灰瓦,面摊菜场,听着自行车铃,木门吱呀,吴强心满意足,整个人精神饱满,那张瘦削而干枯的脸也有了一丝血色。
蹦蹦跳跳的小外孙女扑进吴强怀里,指着这群灰砖建筑,“姥爷,这是什么?”吴强饱含深情地说:“北京人的脸。”
【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材料主要讲小美和妈妈关于“脸”的对话,写作的时候要准确细致理解材料中的主要内容,其中小美对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生活的事物进行具体看法,字写得不好看,就像是没有脸面一样,车不开,该洗脸了,北京空气不好,要注意北京的脸面,一直到后文提到的国家的脸面……由此看来,其实脸面不仅仅是指的脸蛋,更是一份情愫,一份大国情怀,一份责任与担当。
考生在写作的时候,需要注意“脸”的丰富含义,这是写作的关键要素。脸可以实指脸面、面子、外表,也可以指内在人格道德、品格、成就、贡献、尊严、荣耀等,构思写作时,可以化实为虚,虚实结合。可以写“脸”的本体,相由心生,写透过面部表情观察的情况,推测事情的发展等。也可以写身边人的“脸”,如老师的“脸”,母亲的“脸”,城市一角的农民工的“脸”等,通过不同的“脸”,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感悟等,还可以写“脸”背后的折射的人物的精神,如工匠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等。
【参考立意】
(1)脸,人生的军功章。
(2)脸面是精神风貌的体现。
(3)注意脸面就是珍惜颜面。
2.完成作文。
在成长路上,我们离不开榜样的引领、他人的鼓励。有时甚至一本书、一种动物都可能给予我们相应启示,成为我们成长途中的导师。
请以“我的成长导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例文】
我的成长导师
在所有花卉里,我最喜欢的花是百合。不是因为它高洁美好,也不是因为它寓意吉祥,而是因为它长在我心灵深处的山谷中,摇曳多姿,幽香阵阵,用它那倔强的春天引领着我,是我成长路上的心灵导师……
那年四月,中考模拟,成绩不是十分理想,整个月我都郁郁寡欢。五一假期,父亲提议:“去看看外婆吧,顺便散散心。”想着一进入五月,学业繁忙,根本就没空去看外婆,加之外婆住在山里,那里山清水秀,宛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很能治愈我的忧伤,我没有多想,就答应了父亲的提议。
我们放弃了便捷的方式,骑着摩托车就出发了。沿着平坦的柏油路,一路蜿蜒着,渐渐地靠近山的腹地。风呼呼地吹着,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很多,清新的空气让呼吸更顺畅了,放眼两边的青山绿水,浮躁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忽然,远处山坳的一株野百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强劲有力的花茎顶着几朵洁白的、开得恰到好处的百合花,在灌木丛中显得鹤立鸡群。阳光闪耀处,似有几滴露珠,微风吹过,轻轻摇曳,惬意而又妩媚,将小小的山坳点缀得韵味悠长。
我不禁惊呼:“爸,快看,百合,我们把它折来吧!”是啊,野百合也有春天,我为何要把自己放在严冬里?那一刻,这株百合就在我的心里扎了根,活色生香,永不凋谢。
人在旅途,就像是不断地开盲盒,不知道一路上会遇到谁。原本以为,我的成长导师一定是哪位古圣先哲,美髯飘飘,德高望重。孰料,谆谆教导固然能振聋发聩,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时无言的召唤更能深入人心。在我人生的紧要处,一株世外仙姝,竟让我一瞥即千年,誓死相随!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命题作文题。
材料比较简单,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指出,成长路上我们离不开榜样的引领;第二句话指出,有时候一本书、一个动物,都可能给我们相应的启示,成为我们成长的导师。这一句话拓展了考生的思路,给了考生更大的选材空间。
可见材料的意思是,在成长路上,我们离不开导师的引领,有时候生活中的人或物都可能成为我们的成长导师。这是一则命题作文,考生首先要解题。题目“我的成长导师”,是个偏正短语。“我”限定了写作主体——考生本人,也就是说这里要写的是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成长导师”,指的是成长过程中,能够在精神、学习、生活、为人处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的老师。从材料的诱导来看,“导师”可以是人,这个人可以是古圣先哲、国家领袖、社会名流等德高望重者,也可以是学中师尊、身边亲朋、陌上路人等平凡普通者;“导师”还可以是物,这个物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成长的导师”因其自身的特质或品质,或引领示范,或潜移默化,引导“我”或精神饱满,品德高尚;或直面生活,积极向上;或学海泛舟,勤奋刻苦;或待人诚挚,包容关爱;或肩负使命,砥砺前行……总之,这种引领作用是指点迷津的,是积极向上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甚至是化腐朽为神奇的。
文体是记叙文。考生首先要精心选材,围绕“成长导师”在“我”的人生中的一两个引领作用来写人叙事,可以运用欲扬先抑、对比衬托、心理刻画等多种手法来凸显主题,尤其注意要有细节描写,可以在首尾处点题,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从而突出中心。
【参考立意】
(1)我的精神导师,引导我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2)我的学习导师,引导我学海泛舟,勇济沧海。
(3)我的人际导师,引导我“兼爱”他人,和谐天下。
(4)我的人生导师,引导我热爱生活,向阳而生。
3.按要求写作。
有时候,和解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有时候,和解只是一个故事的开头。有时候,和解是消除争议的方案;有时候,和解只是无奈的选择。有时候,我们需要和解;有时候,我们拒绝和解……
关于“和解”,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和解”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参考例文】
和解
历史课上,老师正慷慨激昂,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讲着……而我却什么也听不进去,距离中考还有100多天了,这个数字总让我一阵莫名的心悸。
我透过教室的窗向外望去,此时,玉兰一树花苞涨得正满。
正愣神时,历史老师特意变大了嗓门,于是,世仇,中东……几个词飘进我耳中,我心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的“仇人”是它,是他们……
难道是我得罪了他们么,自我从故乡的小镇转学到这首善之区的中学,我就感觉不顺利,不舒心,不舒坦。我总怀想过去,小镇不大,放了学,可以和好朋友去绕小镇而过的清河旁遛弯,河边那一片竹林,竹林里的清风,清风中缓步的好友,一切都那么悠然。虽然听说有人称我们这样的小镇青年为小镇做题家,但做题之余,我还是快乐的。
可是自从来到这座发达的城市,高楼,鸣笛,步履匆匆的行人……开始还觉得一切都很新鲜,但是时间长了,总觉得这座城市并不欢迎我,甚至有点嫌弃我,敌视我。当然,还有他们,我的新同学,他们下课讨论着我根本没有兴趣的话题,我经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他们间或发出哄笑,我觉得他们在笑我古怪。我于是就有点恨恨的,你们有什么可骄傲的?!
这其间,我也尝试过,去放下对他们的恨意,我想说,让我们握手言和吧。可是,我总觉得凭什么是我,是我要做出改变,是我做出让步,于是我又放弃了努力。尤其最近,几个同学总是鬼鬼祟祟的,我觉得他们可能是针对我。
玉兰花苞涨得太满了,裂缝中,透出一点粉红。我觉得他们是为我开放的。我想家了。
中午,我依然独行独往,吃完午饭,踱步回到教室,教室窗帘今天都拉上了,从外面看黑乎乎的,也许他们都在午睡吧。
谁知,我一推开教室门,瞬间,灯亮了,讲台上一个大大的蛋糕,班主任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我,微笑着,此时,所有同学都站了起来,唱起了生日歌。欧,他们竟然知道我的生日,那一刻,我有些羞愧,也有些感激。我和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歌,在大家面前,我许下了一个愿,至于是什么愿,这是个秘密。
下午的历史课,老师仍慷慨激昂,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讲着……这回我听清了,他说中国主持三方对话调解阿巴关系……三方达成和解……
我偷偷看了一眼我书包里的氟西汀、度洛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也许我不再需要它们了。
此时,距离中考还有66天,窗外的那一树玉兰花正怒放着……
【审题】
这是一道全命题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列举了关于“和解”的不同状态。这里的“和解”,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有时候也似乎只是无奈之选,或者反而可能意味着妥协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麻烦。所以,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和解”并非永远一成不变,似乎要随时间、情境、对象的变化而慎重抉择。因此,要不要与自己和解,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前提:有些痛苦矛盾是能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毅力能解决的,那我们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执着前行,不跟自己的享受玩乐、自私自利和解。有些痛苦矛盾是自己此时此地无法解决的,那这些痛苦矛盾除了摧残自己,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当自己无法解决的痛苦来临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和痛苦较劲,而是要和自己取得和解,积极正视现实,学会和解,坦然接受,活在当下。
试题要求以“和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首先要准确理解标题“和解”的含义:“和解”指平息纷争,重归于好;也指宽和、宽容。对此,也可以从自我角度去理解“和解”,比如理解为“接受”,接受失败,接受自己的短处等。也可从为人处世当面去思考“和解”:“和解”可以和谐人与人、国与国、人与环境等的关系,让我们更好地生活,让国家、企业等正好地发展。
写作时,可以叙述自己拒绝“和解”的某一过程。比如,当自己在某件事上遇到挫折时,找不到很好的解决办法,旁人一直劝自己和解,适时放弃。但自己却认为该抬杠的时候抬杠,以寻找新的途径。最终,终于取得了成功,找到了合适的解决办法。也可以叙述自己与过去的痛苦经历“和解”的过程,从而展现自己不纠结过往,珍惜当下,直面未来,争取美好的生活的积极心态等。
【参考立意】
(1)直面过去,与不完美的自我和解。
(2)不屈服不和解,命运才会掌握在自己手里。
(3)适时和解,善于变通,不存无谓妄念、执念。
4.写作。
我们可以用“新高度”来描述一种现实的状态,也可以用“新高度”来展示一种明确的评价,请以“新高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700字。
【参考例文】
新高度
他登上高高的观景塔,脚下是一整座家乡。他喜欢独自站在这里,因为这里是城市里的最高处,也是能眺望最远的地方。
他总期冀着从这高耸云霄的塔顶看得更远一些,虽然他知道人的视野是有限的。它幼小澄澈的目光努力地拨开远方的云雾,绕过崇山峻岭,望向父亲所在的方向。
父亲说过,他是建塔的人。“每当你想我,就登上这座观景塔,我也会在远处的塔上和你对视哦。”父亲将年幼的他紧紧箍在怀里,温热的液体浸湿了他肩头的衣料。在他还来不及领会一切现实的时候,父亲已经拎着小小的行李包,在异国他乡修建起新的塔。
那叫“信号塔”。父亲之前告诉过他。和公园里的观景塔不同,那种塔更高、更远,也更重要。“咱们国家已经有很多这种塔啦,但有些国家还没有。”父亲抱着他,指着墙上的工程地图解释道,“所以国家要派我去设计修建信号塔,让其他国家也能享受信息网的覆盖。”
他还太小,那时的他只以为塔就是越高越好。他也指着窗户外面伫立的观景塔,口齿不清地问父亲:“那座塔不高吗?为什么要修别的?”
“还有更高的塔。”父亲的声音洋溢着他不懂的坚定,“我们要达到新高度。”
从此他的生活陡然缺了一隅,那片失去父亲陪伴的日夜,他用父亲口中新的高塔支撑起来。
他渐渐长大了,他的目光日益成熟,他登上观景塔的脚步越来越有力,也越来越如父亲一般地坚定。他从没有在百尺危楼上寻觅到那座达到新高度的塔柱的踪迹,也不曾感受过父亲温情的眸子与自己对视。他只是从新闻里、书籍里加深对父亲的理解。电视荧幕上没有父亲的面孔,却有一座座灰白坚挺的信号塔在游走的苍翠山脉间静默地站着,镜头一转,是大洋彼岸深色皮肤的人们用生涩却激动的中文道谢。
他想父亲骗了自己,那些塔根本没有观景塔高,父亲也并未作为主设计师接受采访。他又想父亲的话没错,除了塔楼之外,还有更高的新高度。
视频通话中,父亲熟悉又陌生的脸因为信号加强而更加清晰,他第一次发现父亲老了。父亲站在山间,强风在他身后呼啸,父亲兴高采烈地给他展示新修的信号塔。泛着钢铁冷润光泽的塔,彰显着中国飞速上升的科技水平,也蕴含着大国的人文情怀。
他向观景塔外看去,仿佛能看到无数巨人在天地间劳作,撑起碧蓝的天空,他也仿佛看到了达到新高度的塔在眼前伫立。
【审题】
这是一道全命题类材料作文题。
写作此题,首先需要理解“高度”一词的含义。高度,除了物理意义上的海拔高度之外,还可指相对抽象的程度、水平等。而“新高度”,则说明我们进一步突破了自己的原有极限,在某一方面产生了突破与进步。比如,对我们个人来说,从初中到高中,或将来从高中到大学,可能都是我们知识水平不断攀登新高度的过程。而从大的角度来说,这些年,我们不断见证,现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达到了新高度,这是千万劳动者奋斗的成果。这些“新高度”,是我们所见的现实状态。又比如,我们会评价,北京的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或者神舟十四号将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把我们的航天梦带向更远处。这是我们用“新高度”展示的评价,也是我们在其中寄予的殷切期望。
试题要求以“新高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对此,可以记叙某人在自己能力及客观条件范围下不断奋斗进取,努力创造出自己一次相比一次更好的成绩,达到了自己的“新高度”的事迹;也可以将“高度”定位为思想境界,比如叙写自己以内某人某事或某位精神榜样的引领,思想产生了变化,思想境界得以提升的经历。
【参考立意】
(1)跨越无止境,勇攀新高度。
(2)努力走向与国同梦的新高度。
(3)他,让我看到了一个新高度。
5.作文。
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制作微雕工艺品,既要有雕刻技术、书法艺术等方面的一流技艺,又要有专心如一的热爱、臻于至善的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等一流的心性。其实,无论是个人的学习、工作,还是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技艺与心性呢?
请以“微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例文】
微雕
台里准备制作《微雕》主题系列节目,身为实习小记者,我外出前去采访。这一系列主打的是技艺的高超与心性的潜静,我已经采访了几位行业大师,而台长却不尽满意。
“我们的节目不能仅仅只是高大上的介绍,你要再多关注一下生活中的人,以及‘微雕’在生活中的体现,才能与观众引起共鸣。”她这样提示我。
我再次外出采访,这次却是有些漫无目的,走在街上,思索台长所说的话。“生活中的微雕嘛……”我喃喃着。
“糖葫芦哎——冰塔儿——”一声嘹亮的吆唱从前方的胡同中冲出,闯入我的耳中。记者的好奇心驱使我向前走去——好久没听到这样的吆喝声了。“姑娘,现做的冰糖葫芦,地道的老北京手艺,来一串吗?”声音的主人是一位推着糖葫芦车的老大爷,两鬓虽有些斑白,但声音中气十足,脸上洋溢着热情。
“来一串。”“好嘞!”尾音上扬,他的手也随之抓起一把冰糖,扬起抛入车上的热锅中。雾白熬成明黄,丝丝香甜也随着冰糖的融化溢出,沁入我的心脾。他专注地搅动着糖锅,好像这世上除了面前的锅,便再无什么重要了。常言说“顾客就是上帝”,但他的眼里似乎已经看不到我,瞳仁中反射的,只有焦黄的糖浆和火红的山楂串。他拿起一串已经串好的山楂,再一转,勾起甜腻诱人的糖丝。说时迟那时快,他大喝一声“起!”拿起裹满甘甜的山楂串,洒上星星点点的白芝麻,手法娴熟地在米纸上一滚——一串诱人垂涎的糖葫芦便做好了。
“姑娘,来,等糖凉了再吃。”大爷把这串糖葫芦递给我。糖葫芦表面的冰糖晶莹剔透,折射出车水马龙繁华的北京城,搭配着红得仿佛要滴出来的山里红,真是诱人极了!咬上一口,我不由得感叹他一绝的古法手艺,这融入了心血、专注与热爱的糖葫芦是其它机械流水线上生产的糖葫芦无法比拟的。微小精细的冰糖花,让我想起了采访过的雕刻大师精美的工艺品。或许,这就是台长所说的,生活中也有微雕吧。锤炼一流的技艺,涵养潜静的心性,你我皆可努力做到,你我皆可微雕于生活之中。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正是这种微雕。
“糖葫芦哎——冰塔儿——”大爷的吆喝声还在嘹亮地响着,冲破了一道洒下的金光。
我想,我找到《微雕》的采访对象了。
【审题】
这是一道全命题型作文题。
材料共三句话。首句“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是对“微雕”一词的定义,是对“微雕”普遍和常规的认识理解,指向“雕刻技法”,强调“以微小精细见长”的特征。次句承首句,提示“制作微雕工艺品”要具有的两方面条件:一是“一流的技艺”,包括“雕刻技术、书法艺术等”,这个“等”字还可以进一步丰富理解;二是“一流的心性”,包括“专心如一的热爱、臻于至善的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等”,同样的,这个“等”字包括的内容也可以进一步丰富;用“既要……又要……”关联词联结表述,体现“一流的技艺”“一流的心性”两方面是并列关系。第三句,用“其实”一词进行关联拓展,由制作微雕工艺品之一特殊领域需要“一流的技艺”和“一流的心性”,类比迁移到“个人的学习、工作”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等更生活化、社会化的不同领域和层面,用“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技艺与心性呢?”的反问句,进行直接的类比关联,语气不容置疑,将命题中的立意导向作了明确的提示,其中的“这样”一词,在具体写作时可以理解为“完全一样”或“类似这样”,以给予学生写作时基于原意的适当灵活性。
因此,写作时必须注意要将“微雕”的整体含义由实指的“雕刻技法”转向虚指的精细严谨的思考、研磨或琢磨等。对此,若从个人学习与生活角度为切入点展开叙述,则应将“微雕”理解为清楚的自我认识、科学的自我规划、有效的资源管理、灵活的策略方法、及时的监控调整等等,并由此叙述那些能体现我们专心如一的热爱、臻于至善的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等,或是能守得住理想,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放得下身段,吃得了苦痛,受得了磨砺的相关经历。若是从国家角度展开叙述,则应叙述那些能体现国家统一的、坚定的理想信念,精诚团结,同舟共济或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与奋斗精神的相关内容,比如疫情期间中国的表现和举动等。
总体构思时,需要按照顺序考虑好如下问题:叙事主体是“谁”?想“雕刻”什么(追求或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过程如何?有哪些困难或困境?主人公的认识如何,是怎样调整或变化的?有哪些重要情节和典型细节?以什么视角叙述?结果如何?主旨如何在文章中暗示或体现?写作时注意试题以“微雕”为标题的命题要求。
【参考立意】
(1)一流的技艺与心性,成就一流的学业或事业。
(2)一流的技艺与心性,促进社会发展。
(3)家国兴盛,一流的技艺与心性是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