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热点主题作文:平凡与英雄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材料内容和含意,写一篇作文。
要求: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个字。
【参考例文】
这个时代呼唤英雄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是一个国家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担当。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赓续不断,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卓然屹立,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在传递圣火、抵御外侮、铸就伟业。回首历史,邓世昌,史可法,张自忠,霍去病,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岳飞,文天祥……这些民族英雄万古流芳!
放眼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度展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这是一个呼唤英雄而且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因为英雄在时代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点亮星空。面对严重疫情,全国名中医张伯礼带病出征、弘扬国医,实现了“无胆英雄”护人民的坚守和宏愿;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奋不顾身、拼搏在前,演绎着“生命属于人民”的品格和境界;长期从事病毒研究的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和疫情赛跑,与病毒较量,讲述着以身许国的壮志和豪情。这个时代造就了这批英雄,这批英雄又在危难时挺身而出,驱散阴霾,点亮了星空!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面对严重疫情,企业、医院、组织和社区责无旁贷,党员、干部、解放军、武警、公安民警勇敢向前,科研人员、快递员、环卫工人、新闻工作者和志愿者坚守岗位,普通人默默奉献,汇聚成一个英雄的群像,唱响了成千上万首英雄赞歌,打响了疫情防控的遭遇战、保卫战、狙击战、歼灭战、总体战和人民战争,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这是人民的胜利,是英雄的胜利,也是时势的胜利。
以后,无论是掌握核心技术还是实现致富攻坚,无论是推动转型升级还是走向高质量发展,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每个向上的民族都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新时代,新长征,英雄精神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路的灯塔。在这个已经诞生并将继续诞生英雄的时代,人民的英雄和英雄的人民必将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借助古诗词来阐释“英雄”这一概念的内涵,第二部分是联系当下两种相左的观点,思考当下到底有没有英雄的存在。
本题的关键点是对“英雄”的解读。材料引用杜甫和辛弃疾的诗句,暗中界定了“英雄”一词的内涵:立足大我,胸怀家国,并为之努力奋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时代的英雄”不是古代的英雄,不是历史上的英雄,在当今时代洪流中英雄的概念和内涵更为丰富:为国奉献是英雄,见义勇为是英雄,科研专家是英雄,大国工匠是英雄,干出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者是英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只要怀揣一颗积极追求、不断超越的心,只要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雄。可以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这里考生要厘清“英雄”和“偶像”两个概念,偶像,是被追求、被崇拜的对象,狭义的偶像,只是那些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人仰慕、崇拜、追捧的明星艺人。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偶像,是能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示范、引领世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人,这种人可能也是英雄。英雄是一个大写的“我”,英雄必须头顶道义、肩杠民族、手托家国,英雄必须具有担当精神,这也正是英雄和偶像的一个区别之处。很多英雄在民间默默无闻,时代发展不应该让英雄被遗忘,我们应该把崇拜的目光投到身边的英雄身上。时代的英雄精神不应该由所谓的偶像明星来担当,主流价值观始终要回归到为国家社会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当今社会的发展仍然需要英雄的引领,我们少年学生应反思当前人们对英雄的看法和态度,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英雄,用纯洁的心灵敬仰英雄,不要被吃青春饭的偶像遮住望眼,从而看不清自己奋斗的方向。
文体是议论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认同哪一种观点都可以。如果认同“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分析当代英雄的特质、内涵到底是什么,和平年代我们该怎样对待英雄,新时代怎样继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英雄情怀。如果认同“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可针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偶像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人崇拜,英雄却默默无闻,无人问津,这是价值观的错位,今天应该高举英雄大旗,弘扬英雄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立意】
(1)不畏偶像遮望眼,只缘英雄在心间。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
(3)当今时代,呼呼英雄归来。
(4)在时代的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与情怀。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次飞行、三次太空授课的航天员王亚平是英雄,那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是英雄吗?圣地亚哥连续84天在海上一无所获是英雄吗?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的基层和社区工作人员是英雄吗?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请你回眸历史,关注现实,谈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英雄。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议论文。③不得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例文】
我心中的英雄
昔有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如今我们也来议议,究竟何为英雄。
在我看来,生死关头选择“义”的人是英雄。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坚守道义,多次严词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再次问他是否愿意改变主意,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慨慷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憾人心弦的《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试想,为了“义”,宁愿死,这种大丈夫难道不是英雄吗?
遇到挫折,不轻言放弃的人是英雄。
李白明知“多歧路”“行路难”,却一直勇敢向前,笑对红尘,洒脱自在。一壶浊酒,“举杯邀明月”;一束月光,“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叶扁舟,“惟见长江天际流”。上苍嫉妒他,并没有让他的路走得那么平坦明朗,他却泰然面对。翰林遭贬,他说“仰天长叹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说“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如一块宝玉,在浑浊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容不得半点玷污和磨损!试想,遇到挫折,不轻言放弃,坚守自我,笑对人生,在所有人退缩之际仍旧毅然前行的人,难道不是英雄吗
何谓英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在我眼中,生死关头选择“义”的人;遇到挫折,不轻言放弃的人;真诚爱国,宽容平和的人可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三句话,连用三个反问句,指出对于英雄的不同评判标准,引发我们的思考。其中,王亚平毫无疑问代表了功成名就的成功者。韩信和圣地亚哥,虽败犹荣,可以认为是失败者之英雄。而最后一类,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的基层和社区工作人员,他们看似没有为社会与时代发展做出轰轰烈烈的改变,却也尽忠职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可见,材料的主旨是胜利英雄、失败英雄,以及平凡者都是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思辨性。
何谓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是指具备高尚品质、才能勇武过人,或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他们或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他们或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他们或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国效力,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英雄是一种道德的楷模,他们的行为和精神能够引领人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英雄的品质和精神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让人们更加珍视生命、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热爱祖国。英雄精神能够让人们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关注他人的需要,无私奉献、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为了正义和真理而不断奋斗,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当然,英雄固然是民族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如同高楼大厦,需要大梁和中流砥柱,同样需要一砖一瓦。占大多数的平凡人,虽然默默无闻,毫不起眼,却也在各自的位置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共同汇聚成一股洪流,推动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见,不论何种英雄,都是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部分。平凡人坚韧不拔,攻坚克难,见义勇为,不求回报,同样也是英雄,是无名英雄,是自己的英雄。
写作时,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阐述何为英雄。如可以列举武汉疫情肆虐、人心惶惶之际,快递员汪勇坚守在疫情最严重的金银潭医院,逆流而上、八方统筹,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的事例,论证“英雄”的内涵。也可以进行对比论证,将不屈不挠的“英雄”人生与躺平懦弱、得过且过的后果形成对比,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参考立意】
(1)舍己为人,舍生取义者是英雄。
(2)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的是英雄。
(3)无私奉献者是英雄。
(4)不负时代使命者是英雄。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熟读历史的毛泽东曾经评点“二十四史”,他认为旧史书的书写,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占了多数,而关于平民百姓的记录很少。另外写到反对压迫的平民,又以“匪”“贼”“逆”相称,这十分不符合历史观。在唯物史观的观照下,我们重新审视历史的创造者,也就是重新审视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是的,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英雄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例文】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成就未来
我们常惊叹于电影中英雄挽狂澜之举,但更易被真正平凡的英雄感动。因为生活不是虚拟,没有数据拟好的发展轨迹,他们没有钢铁身躯,也不能飞檐走壁。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平凡的英雄用血肉之躯让国家发展之步永不止息,用毕生心力让民族复兴大潮滚滚向前,更值得我们铭记、崇敬。
打破偏见,突破自我,是自己的英雄。
一身孤勇向前,残疾女孩江梦南掌握生命主动权,圆梦清华更向前;苏炳添“横眉冷对千夫指”,为国争光立矢志……残疾、失败、人种全都不能界定人生的终点。他们跨过平凡人所可能遭遇的种种,尽全力奔跑,抵达康庄之路。源于平凡,不甘于平凡,敢于面对生活之阴晴无色,才可能超脱自我,成为英雄。
攻坚克难,大展宏图,做国家之英雄。
当察知粮食储备之于国家、人民的重要性时,是袁隆平潜心研究,守正创新,才有了“稻菽千重浪”。人生需要价值导航,国家需要精神引领,翻开我们的英雄谱,豪迈雄浑中写尽其矢志不渝的初心,砥砺前行。我们少年,望着历史中踽踽远去的英雄背影,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顶天立地,大爱无疆,为民族之英雄。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看古今:有竭忠尽智的岳飞、戚继光,有收复伊犁的左宗棠。无古不成今:铭记被烈火吞噬的邱少云的身影。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是中华民族前进征程中一座座丰碑,亦是青少年走向光明道路的引路人。
我想对平凡英雄最好的致敬,是从他们身上汲取奋进的力量,发扬他们的精神,激励我们勇毅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你我都是平凡人。但不论我们身处何种岗位,肩负何种职责,都要用平凡的人生留下不平凡的笔墨,用实际行动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把每一个平凡英雄的力量,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关于毛泽东同志对“二十四史”的点评,其中涉及到关于重新审视英雄的观点。他认为历史的创造者就是英雄。第二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认识,他认为英雄来自人民,尤其是那些挺身而出的凡人。两段材料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认为英雄来自人民,英雄来自平凡。
从写作要求来看,来谈新时代的少年对英雄的认识。也就是说,从少年人的角度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比如,古代自诩“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曹操固然是英雄;被曹操推崇的刘备,白手起家,忍辱负重,当然是英雄;“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胆略超群,善于审时度势,也被后人视为英雄;而羽扇纶巾的儒将周瑜、义薄云天的虎将关云长又何尝不是英雄?还有就是现代,尤其是革命年代中的那些英雄们,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又何尝不是英雄呢?当然,在当代,一些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努力奋斗,燃烧着自己,他们同样是英雄。总之,无论什么时代,只要心中有国家和民族,只要是为了时代的发展而努力的人,都是英雄。
写作时,首段可以先表明观点:英雄给予我辈少年启迪与力量,让我们胸中有大志,良谋系苍生。分论点一,山因脊梁而雄,国因精神而强。分论点二,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永续激励,世代发扬。分论点三,世易时移,时代潮涌。我们该与时俱进为胸中有大志,良谋系苍生的英雄品质注入新的内涵,与时代同频共振。最后,照应开篇:千古江山,英雄迭代。风雨多经人未老,关山初度路犹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定会在伟大的英雄品质激励下,不惧挑战,接续奋斗,一路向前。胸中有大志,良谋系苍生。
【参考立意】
(1)胸中有大志,良谋系苍生。
(2)英雄来自平凡。
(3)平凡英雄更让人敬佩。
(4)弘扬新时代的英雄观。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之一
(2)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肖思远的战地日记
(3)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面对责任挺身而出的凡人。——抗疫期间的网络流行语
每一个时代都有独属于这个时代的挑战,每一份职业都有专属于这份职业的使命,每一个民族都应有属于这个民族的英雄。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道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请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例文】
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英雄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的确,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或激励自己;或以其为奋斗目标;或视其为崇拜偶像。英雄不但具有超人的本领,能够在危急中力挽狂澜,更是自信、成功、力量与魅力的化身。他们如此优秀,怎不令人向往和崇拜?
然而,超级英雄毕竟是虚幻的想象,现实中英雄们的境遇要困难和残酷得多。他们没有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的超能力,有的只是血肉之躯,他们之所以被人们称为英雄,或因气节坚贞、无私无畏。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大多是他们注定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说,英雄的诞生,往往意味着残酷,意味着死亡,意味着超越自身利益的局限,意味着精神的不朽。
中华民族,历来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从古代的岳飞、文天祥、郑成功;再到近代抗日战争中誓死报国的张自忠、杨靖宇、赵一曼。正如陈毅《梅岭三章》中所说“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英雄们用行动诠释了英雄的内核不仅是英勇牺牲,更是无私奉献。
穿越历史的烟尘,走到今天。有人说,当今时代是个没有英雄的时代。英雄的内涵,从来都不狭隘。战争年代,“一身报国有万死”是英雄,和平时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也是英雄。那些为人民造福、干出经天纬地大事业的是英雄,那些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也是英雄。爱国无贵贱,奉献无高低。只要不断超越自我,坚持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益的事,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或群众心目中的“英雄”。
当今中国,更加需要英雄。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只要我们心中种下英雄的“种子”,脑中崇尚英雄的精神,奋发进取、乐业奉献,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展现出自身的价值,都能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首先给出三则关于“英雄”的材料。第一则是陈毅《梅岭三章》中的革命者,为了自由取义成仁的人是英雄;第二则是新时代卫国英雄肖思远,守护国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是英雄;第三则是一则网络流行语,概括出了英雄的本质,面对责任挺身而出的凡人是英雄。此后,材料则借总结语,以及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所说的话,强调了敬重英雄、争当英雄的重要性。
而写作要求部分则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当今时代”的“英雄观”,以及我们如何面对“英雄”。作文要求考生对“英雄”有清晰的阐释,廓清概念。英雄要“利他”,在这个个人利益至上的时代,仍然有人以“自我奉献”甚至“终身奉献”为己任,就像“开山岛”;英雄要“引领”,不止于匠人精神,更多是在“精益求精”之上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甚至推动人类进步的高度,就像“袁隆平”;英雄要有“个人信仰”,基于正向的信仰,会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最终获取自我与时代的尊重,就像“田家炳”;再比如“最美教师”“最美司机”的英雄人物,尽管身份平凡,但在人生的机要处为他人抛弃自我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选择,这一定是英雄情怀在支撑……
试题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因此,写作时,可以首先指明“英雄”的内涵,比如英雄是这样的几种人: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而后,最重要的则是结合当下社会现实与时代特色,说明今天我们需要哪一类英雄。比如,可以说我们所需要的英雄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一直坚守职责、默默付出的英雄,可从航空、科研、消防等多个方面论述英雄的意义。最后,还应结合自身,思考自己将来想要努力成为怎样的英雄。
【参考立意】
(1)把每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英雄。
(2)只有崇尚英雄,民族才有未来。
(3)时代英雄,伟岸且永驻。
(4)英雄不老,赞歌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