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18:30:5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2023三上·西山期末)如图所示,用湿布擦黑板,一段时间后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这是因为水(  )
A.被黑板吸收了
B.自己消失了
C.变成了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2.(2023三上·西山期末)水要保持沸腾状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不加热 B.持续加热 C.以上做法都可以
3.(2023三上·西山期末)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
A.加冰 B.加水 C.加盐
4.(2023三上·西山期末)把两块体积、质量完全相同的冰块分别放入下图中的两个烧杯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甲杯中的冰块融化得快
B.乙杯中的冰块融化得快
C.两杯中的冰块融化得-样快
5.(2023三上·西山期末)下列柱状统计图中,属于昆明地区水沸腾时的柱状统计图是(  )
A.
B.
C.
6.(2023三上·西山期末)相同温度的一桶水比一杯水溶解的食盐多,这说明(  )
A.食盐在一桶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B.食盐在一杯水中的溶解能力弱
C.食盐在两种容器里的水中溶解能力相同,但水越多,溶解的量就越多
7.(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进行“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实验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手直接搅拌
B.用玻璃棒搅拌
C.用勺子搅拌
8.(2023三上·西山期末)水在自然界的形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以下诗句中,水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9.(2023三上·西山期末)下列有关酒精灯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10.(2023三上·西山期末)把相同质量的食盐放入下列烧杯中,溶解速度最快的是(  )
A.水温70℃、搅拌
B.水温70℃、不搅拌
C.不搅拌C.水温50℃、不搅拌
11.(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传递空气的游戏中,选择以下哪个容器最合适(  )
A.碗
B.自封口塑料袋
C.塑料杯
12.(2023三上·西山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完好的塑料杯底粘上纸团,再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纸团会发生什么变化(  )
A.保持干燥 B.变湿 C.不能确定
13.(2023三上·西山期末)没有密封的玻璃瓶中有空气,小明用注射器抽出一半的空气后,瓶子里还有(  )
A.半瓶空气 B.瓶空气 C.不确定
14.(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一个注射器里装了同样多的水和空气,封住注射器出口处,按压活塞,出现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这说明了(  )
A.空气容易被压缩 B.空气不容易被压缩 C.水容易被压缩
15.(2023三上·西山期末)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用“”代表空气微粒,在注射器里抽取一筒空气,密封注射器出口处,按压注射器活塞,注射器中的空气微粒分布正确的是(  )
A. B. C.
16.(2023三上·西山期末)将两个密封袋,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空气和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装空气的密封袋体积大
B.装水的密封袋体积大
C.两个密封袋体积一样大
17.(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下图“风的成因”模拟实验中,点燃蜡烛并放到盒中,盒外蚊香的烟会(  )
A.向四面八方飘
B.进入盒子中
C.不进入盒子,竖直往上飘
18.(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A.平视
B.俯视
C.仰视
19.(2023三上·西山期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是用来测量气温的专用仪器,它是根据什么性质制成的(  )
A.液体会流动 B.液体表面张力 C.液体热胀冷缩
20.(2023三上·西山期末)小明用自制的小风旗到室外测量风向,此时小风旗的状态如下图所示飘向东边,此时的风向为(  )
A.东 B.西 C.无法确定
21.(2023三上·西山期末)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三面环山,常年日照时间长,每年的平均气温都在15℃左右,没有酷暑和寒冬,有着“春城”的雅称,下列关于昆明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都是一样的
B.同一时刻昆明每个地方的天气都是一样的
C.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情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22.(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下列选项中,表示多云天气的是(  )
A. B. C.
23.(2023三上·西山期末)科学小组收集了某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这些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是23毫米,用量筒测得体积为48毫升。请你对照右图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
站点降雨等级 24小时雨量(毫米)
小雨 0.1~9.9
中雨 10.0~24.9
大雨 25.0~49.9
暴雨 50.0~99.9
大暴雨 100.0~250.0
特大暴雨 >250.0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24.(2023三上·西山期末)下列不属于天气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的是(  )
A.我们上学走路要走人行横道
B.大雾天气开车要减速慢行
C.雨天不方便进行户外运动
25.(2023三上·西山期末)开水沸腾时,可以看到茶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汽”,这是(  )
A.小水滴 B.空气 C.水蒸气
二、连线题(每线2分,共16分)
26.(2023三上·西山期末)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实验器材。照样子,把它们的名称及主要用途用线段连起来。
三、探究题(27题18分,28题8分,29题8分,共34分)
27.(2023三上·西山期末)下面是科学小组记录的西山区一周的天气情况,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题目。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1月30日这天国旗往(  )飘动,风向标箭头指向(  )
A.西南方、东北方 B.东南方、西北方 C.东北方、西南方
(2)一般情况下,气温计的量程是(  )
A.-30℃ ~ 50℃ B.-10℃ ~ 100℃ C.35℃ ~ 42℃
(3)2月5日科学小组测量的气温结果如右图所示,请你帮他们读写出来,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
读作:   
写作:   
(4)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画出这一周的气温柱状统计图。
(5)科学小组还准备制作雨量器测量降雨量,在下列容器中,适合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是(  )
A.透明的 B.不透明的 C.透明的
28.(2023三上·西山期末)夏天快到了,小明同学准备自制糯米冰棒。我们跟着他一起来做一做吧!
(1)小明取出一些糯米,发现里面混入了一些木屑。他可以用下面哪种方法快速分离出糯米中的木屑(  )
A.蒸发
B.把它们放入水中分离
C.用滤纸过滤
(2)接着小明把糯米放入锅中煮熟。为了调味,小明需要往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白糖。下列选项中,白糖溶解速度最快的是(  )
A.趁热加入白糖并不断搅拌
B.趁热加入白糖
C.糯米汤冷却后加入白糖并搅拌
(3)小明将糯米汤冷却后,再次搅拌均匀后倒入冰棒模具中,并放入冰箱中冷冻。你觉得在模具中加入多少糯米汤比较合适(  )
A.装满,不留空隙
B.不装满,留出一部分空隙
(4)小明把装有糯米汤的模具放入冰箱中冷冻一天,当他取出模具时,发现模具外表面有小水珠,他用纸巾擦干后,一会模具外面又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来自(  )
A.空气中的水蒸气 B.模具中的糯米汤 C.无法判断
29.(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我国,节日的灯会上经常出现走马灯的身影,点燃蜡烛,走马灯顶部的扇叶转动,纸马就能跑起来。
(1)走马灯转动的动力是(  )
A.电力 B.蜡烛 C.热空气
(2)下面与走马灯的原理相似的是(  )
A.电风扇转动 B.热气球升空 C.水变成水蒸气
(3)你有什么方法让走马灯中的纸马转动的更快?请在下面方框中写出、画出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出你的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液态的水会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这个现象叫做水的蒸发。所以此题选C。
2.【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要使水沸腾,我们需要给水持续加热。可见B符合题意。
3.【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加盐的方法,降低凝点制造更低的温度。
4.【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提高温度和进行搅拌(加快搅拌速度)等,水的温度越高,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就越快。选项A符合题意。
5.【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昆明地区海拔较高,水沸腾的温度低于100摄氏度,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持续加热,加热到沸腾后,水温不再变化。所以此题选A。
6.【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能力是指溶剂再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 下溶解溶质的能力。物质在水中可以溶解多少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某一溶质所能达到的浓度。白糖在两种容器里的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但水越多,溶解的量就越多。
7.【答案】B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实验中搅拌用的是玻璃棒,不能用手直接搅拌,也不能用勺子。选项B正确。
8.【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在自然界以三种形态存在:固态、液态、气态。具体表现形态为固态包括冰、雪、霜、冰雹;液态包括云、雨、雾、露;气态主要是水蒸气。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选项A和B水出现的形态是固态,选项C水的形态是液态。
9.【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点燃酒精灯要使用火柴,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盖子连续盖两次,不能用嘴直接吹灭。
10.【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水温越高、进行搅拌,物种溶解最快。所以此题选A。
11.【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态,要传递空气,需要有容器有“封口”,能将空气保存在里面,所以此题选B。
12.【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将一团纸紧紧塞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杯底的纸团不会湿,这是因为在杯子里的空气压力下水进不到杯底,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此题选A。
13.【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没有密封的玻璃瓶中有空气,用注射器抽出一半的空气后,由于没有封口,其余空气会流动到里面,瓶子里还是会有一瓶空气。
14.【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读图可以看出,用注射器吸入一些空气和水,堵住注射器管口。如甲、乙图所示,用力压活塞,可以看到空气的体积变小,水的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个实验说明空气体积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
15.【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空气可以压缩。用力压注射器的活塞,空气被压缩前后,空气的质量不变,因为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由于空气被压缩了,所以其体积变小;由于空气的质量不变,所以空气微粒的数量不变;由于空气被压缩了,所以空气微粒的间隔变小。当压力消失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与压缩前比较不变。所以此题选C。
16.【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气和水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物质,生物都离不开它们,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和体积。将空气和水装入袋子,空气的体积大。选项A正确。
17.【答案】B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风是由于空气对流产生的,在风的成因实验中,点燃蜡烛并放到盒子中,盒子外的蚊香会因为空气对流进入到盒子中。
18.【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 温度计的正确读法是保持温度计竖直,人眼与水银面基本保持在同一平面。由于温度计是用玻璃做的,而玻璃的折射率和空气的折射率不相同,如果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话,会导致实际读出的数值偏大或偏小。
19.【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选项C符合题意。
20.【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物体向东飘,风向西方吹来,所以风向是西。
21.【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 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情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C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不都是一样的;B错误,同一时刻昆明每个地方的天气也不都是一样的。
故选:C。
22.【答案】B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所以此题选B。
23.【答案】B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 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降雨量的等级划分标准是: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是小雨;10——25毫米之间的是中雨;25——50毫米之间的是大雨;50——100毫米之间的是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的是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是特大暴雨。所以此题选B。
24.【答案】A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 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天气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天气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各种不同天气的利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同,如雨天不方便进行户外运动,大雾天气开车要减速慢行,BC属于天气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A不属于天气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属于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
25.【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变化。开水沸腾时,茶壶口上方出现“白汽”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选项A正确。
26.【答案】
【知识点】温度计;认识气温计;雨量器;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作用是用来加热物体;漏斗的作用是用来放上滤纸,过滤物品,也可以用来向容器中添加液体;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气温计是用来测量气温的。
27.【答案】(1)C
(2)A
(3)“十五摄氏度”或者“15摄氏度”均可得分;15℃
(4)
(5)A
【知识点】测量气温;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表格与柱状图的分析
【解析】【分析】(1)风向标指向的方向是和风的方向相同,和物体的方向相反,所以刮西南风时,物体飘向东北,风向标指向西南。
(2)一般情况下,气温计的量程是零下30摄氏度到零上50摄氏度。
(3)观察此气温计,发现每一小格的温度是1摄氏度,图中温度是十五摄氏度,写作:15℃。
(4)在统计图中画出每天温度的直条即可。
(5)制作雨量器时要选择透明的,物体上下口一样大的,所以此题选A。
28.【答案】(1)B
(2)A
(3)B
(4)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木屑比水轻,放入水中后木屑会漂浮在水面,这样即可分离木屑和糯米。
(2)要使白糖融化得较快,需要进行加热和搅拌。
(3)因为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所以糯米汤倒入模具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隙。
(4)水有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模具干拿出了比较冷,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形成小水滴。
29.【答案】(1)C
(2)B
(3)多加蜡烛、使用电力驱动、使用外力等。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1)空气会从冷的地方吹向热的地方,热空气会上升,走马灯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2)热气球的升空也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3)热空气上升的速度受到热空气温度的影响,要使走马灯转动更快,可以在走马灯内多点蜡烛,让里面热空气温度上升。也可以使用外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2023三上·西山期末)如图所示,用湿布擦黑板,一段时间后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这是因为水(  )
A.被黑板吸收了
B.自己消失了
C.变成了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液态的水会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这个现象叫做水的蒸发。所以此题选C。
2.(2023三上·西山期末)水要保持沸腾状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不加热 B.持续加热 C.以上做法都可以
【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要使水沸腾,我们需要给水持续加热。可见B符合题意。
3.(2023三上·西山期末)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
A.加冰 B.加水 C.加盐
【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加盐的方法,降低凝点制造更低的温度。
4.(2023三上·西山期末)把两块体积、质量完全相同的冰块分别放入下图中的两个烧杯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甲杯中的冰块融化得快
B.乙杯中的冰块融化得快
C.两杯中的冰块融化得-样快
【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提高温度和进行搅拌(加快搅拌速度)等,水的温度越高,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就越快。选项A符合题意。
5.(2023三上·西山期末)下列柱状统计图中,属于昆明地区水沸腾时的柱状统计图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昆明地区海拔较高,水沸腾的温度低于100摄氏度,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持续加热,加热到沸腾后,水温不再变化。所以此题选A。
6.(2023三上·西山期末)相同温度的一桶水比一杯水溶解的食盐多,这说明(  )
A.食盐在一桶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B.食盐在一杯水中的溶解能力弱
C.食盐在两种容器里的水中溶解能力相同,但水越多,溶解的量就越多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能力是指溶剂再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 下溶解溶质的能力。物质在水中可以溶解多少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某一溶质所能达到的浓度。白糖在两种容器里的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但水越多,溶解的量就越多。
7.(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进行“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实验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手直接搅拌
B.用玻璃棒搅拌
C.用勺子搅拌
【答案】B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实验中搅拌用的是玻璃棒,不能用手直接搅拌,也不能用勺子。选项B正确。
8.(2023三上·西山期末)水在自然界的形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以下诗句中,水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在自然界以三种形态存在:固态、液态、气态。具体表现形态为固态包括冰、雪、霜、冰雹;液态包括云、雨、雾、露;气态主要是水蒸气。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选项A和B水出现的形态是固态,选项C水的形态是液态。
9.(2023三上·西山期末)下列有关酒精灯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点燃酒精灯要使用火柴,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盖子连续盖两次,不能用嘴直接吹灭。
10.(2023三上·西山期末)把相同质量的食盐放入下列烧杯中,溶解速度最快的是(  )
A.水温70℃、搅拌
B.水温70℃、不搅拌
C.不搅拌C.水温50℃、不搅拌
【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水温越高、进行搅拌,物种溶解最快。所以此题选A。
11.(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传递空气的游戏中,选择以下哪个容器最合适(  )
A.碗
B.自封口塑料袋
C.塑料杯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态,要传递空气,需要有容器有“封口”,能将空气保存在里面,所以此题选B。
12.(2023三上·西山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完好的塑料杯底粘上纸团,再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纸团会发生什么变化(  )
A.保持干燥 B.变湿 C.不能确定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将一团纸紧紧塞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杯底的纸团不会湿,这是因为在杯子里的空气压力下水进不到杯底,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此题选A。
13.(2023三上·西山期末)没有密封的玻璃瓶中有空气,小明用注射器抽出一半的空气后,瓶子里还有(  )
A.半瓶空气 B.瓶空气 C.不确定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没有密封的玻璃瓶中有空气,用注射器抽出一半的空气后,由于没有封口,其余空气会流动到里面,瓶子里还是会有一瓶空气。
14.(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一个注射器里装了同样多的水和空气,封住注射器出口处,按压活塞,出现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这说明了(  )
A.空气容易被压缩 B.空气不容易被压缩 C.水容易被压缩
【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读图可以看出,用注射器吸入一些空气和水,堵住注射器管口。如甲、乙图所示,用力压活塞,可以看到空气的体积变小,水的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个实验说明空气体积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
15.(2023三上·西山期末)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用“”代表空气微粒,在注射器里抽取一筒空气,密封注射器出口处,按压注射器活塞,注射器中的空气微粒分布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空气可以压缩。用力压注射器的活塞,空气被压缩前后,空气的质量不变,因为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由于空气被压缩了,所以其体积变小;由于空气的质量不变,所以空气微粒的数量不变;由于空气被压缩了,所以空气微粒的间隔变小。当压力消失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与压缩前比较不变。所以此题选C。
16.(2023三上·西山期末)将两个密封袋,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空气和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装空气的密封袋体积大
B.装水的密封袋体积大
C.两个密封袋体积一样大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气和水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物质,生物都离不开它们,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和体积。将空气和水装入袋子,空气的体积大。选项A正确。
17.(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下图“风的成因”模拟实验中,点燃蜡烛并放到盒中,盒外蚊香的烟会(  )
A.向四面八方飘
B.进入盒子中
C.不进入盒子,竖直往上飘
【答案】B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风是由于空气对流产生的,在风的成因实验中,点燃蜡烛并放到盒子中,盒子外的蚊香会因为空气对流进入到盒子中。
18.(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A.平视
B.俯视
C.仰视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 温度计的正确读法是保持温度计竖直,人眼与水银面基本保持在同一平面。由于温度计是用玻璃做的,而玻璃的折射率和空气的折射率不相同,如果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话,会导致实际读出的数值偏大或偏小。
19.(2023三上·西山期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是用来测量气温的专用仪器,它是根据什么性质制成的(  )
A.液体会流动 B.液体表面张力 C.液体热胀冷缩
【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选项C符合题意。
20.(2023三上·西山期末)小明用自制的小风旗到室外测量风向,此时小风旗的状态如下图所示飘向东边,此时的风向为(  )
A.东 B.西 C.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物体向东飘,风向西方吹来,所以风向是西。
21.(2023三上·西山期末)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三面环山,常年日照时间长,每年的平均气温都在15℃左右,没有酷暑和寒冬,有着“春城”的雅称,下列关于昆明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都是一样的
B.同一时刻昆明每个地方的天气都是一样的
C.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情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气候
【解析】【分析】 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情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C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不都是一样的;B错误,同一时刻昆明每个地方的天气也不都是一样的。
故选:C。
22.(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下列选项中,表示多云天气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所以此题选B。
23.(2023三上·西山期末)科学小组收集了某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这些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是23毫米,用量筒测得体积为48毫升。请你对照右图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
站点降雨等级 24小时雨量(毫米)
小雨 0.1~9.9
中雨 10.0~24.9
大雨 25.0~49.9
暴雨 50.0~99.9
大暴雨 100.0~250.0
特大暴雨 >250.0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答案】B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 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降雨量的等级划分标准是: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是小雨;10——25毫米之间的是中雨;25——50毫米之间的是大雨;50——100毫米之间的是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的是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是特大暴雨。所以此题选B。
24.(2023三上·西山期末)下列不属于天气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的是(  )
A.我们上学走路要走人行横道
B.大雾天气开车要减速慢行
C.雨天不方便进行户外运动
【答案】A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 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天气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天气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各种不同天气的利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同,如雨天不方便进行户外运动,大雾天气开车要减速慢行,BC属于天气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A不属于天气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属于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
25.(2023三上·西山期末)开水沸腾时,可以看到茶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汽”,这是(  )
A.小水滴 B.空气 C.水蒸气
【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变化。开水沸腾时,茶壶口上方出现“白汽”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选项A正确。
二、连线题(每线2分,共16分)
26.(2023三上·西山期末)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实验器材。照样子,把它们的名称及主要用途用线段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温度计;认识气温计;雨量器;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作用是用来加热物体;漏斗的作用是用来放上滤纸,过滤物品,也可以用来向容器中添加液体;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气温计是用来测量气温的。
三、探究题(27题18分,28题8分,29题8分,共34分)
27.(2023三上·西山期末)下面是科学小组记录的西山区一周的天气情况,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题目。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1月30日这天国旗往(  )飘动,风向标箭头指向(  )
A.西南方、东北方 B.东南方、西北方 C.东北方、西南方
(2)一般情况下,气温计的量程是(  )
A.-30℃ ~ 50℃ B.-10℃ ~ 100℃ C.35℃ ~ 42℃
(3)2月5日科学小组测量的气温结果如右图所示,请你帮他们读写出来,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
读作:   
写作:   
(4)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画出这一周的气温柱状统计图。
(5)科学小组还准备制作雨量器测量降雨量,在下列容器中,适合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是(  )
A.透明的 B.不透明的 C.透明的
【答案】(1)C
(2)A
(3)“十五摄氏度”或者“15摄氏度”均可得分;15℃
(4)
(5)A
【知识点】测量气温;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表格与柱状图的分析
【解析】【分析】(1)风向标指向的方向是和风的方向相同,和物体的方向相反,所以刮西南风时,物体飘向东北,风向标指向西南。
(2)一般情况下,气温计的量程是零下30摄氏度到零上50摄氏度。
(3)观察此气温计,发现每一小格的温度是1摄氏度,图中温度是十五摄氏度,写作:15℃。
(4)在统计图中画出每天温度的直条即可。
(5)制作雨量器时要选择透明的,物体上下口一样大的,所以此题选A。
28.(2023三上·西山期末)夏天快到了,小明同学准备自制糯米冰棒。我们跟着他一起来做一做吧!
(1)小明取出一些糯米,发现里面混入了一些木屑。他可以用下面哪种方法快速分离出糯米中的木屑(  )
A.蒸发
B.把它们放入水中分离
C.用滤纸过滤
(2)接着小明把糯米放入锅中煮熟。为了调味,小明需要往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白糖。下列选项中,白糖溶解速度最快的是(  )
A.趁热加入白糖并不断搅拌
B.趁热加入白糖
C.糯米汤冷却后加入白糖并搅拌
(3)小明将糯米汤冷却后,再次搅拌均匀后倒入冰棒模具中,并放入冰箱中冷冻。你觉得在模具中加入多少糯米汤比较合适(  )
A.装满,不留空隙
B.不装满,留出一部分空隙
(4)小明把装有糯米汤的模具放入冰箱中冷冻一天,当他取出模具时,发现模具外表面有小水珠,他用纸巾擦干后,一会模具外面又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来自(  )
A.空气中的水蒸气 B.模具中的糯米汤 C.无法判断
【答案】(1)B
(2)A
(3)B
(4)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木屑比水轻,放入水中后木屑会漂浮在水面,这样即可分离木屑和糯米。
(2)要使白糖融化得较快,需要进行加热和搅拌。
(3)因为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所以糯米汤倒入模具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隙。
(4)水有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模具干拿出了比较冷,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形成小水滴。
29.(2023三上·西山期末)在我国,节日的灯会上经常出现走马灯的身影,点燃蜡烛,走马灯顶部的扇叶转动,纸马就能跑起来。
(1)走马灯转动的动力是(  )
A.电力 B.蜡烛 C.热空气
(2)下面与走马灯的原理相似的是(  )
A.电风扇转动 B.热气球升空 C.水变成水蒸气
(3)你有什么方法让走马灯中的纸马转动的更快?请在下面方框中写出、画出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出你的方法。
【答案】(1)C
(2)B
(3)多加蜡烛、使用电力驱动、使用外力等。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1)空气会从冷的地方吹向热的地方,热空气会上升,走马灯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2)热气球的升空也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3)热空气上升的速度受到热空气温度的影响,要使走马灯转动更快,可以在走马灯内多点蜡烛,让里面热空气温度上升。也可以使用外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