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语文必修1(粤教版)配套课件:第二单元 传记(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语文必修1(粤教版)配套课件:第二单元 传记(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3 11:12:43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二单元 传记
4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栏目链接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先后出版了《皇天后土》《孙中山大传》(上下卷)、《许世友传奇》三部曲、《贺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兄弟》《孔祥熙大传》《宋庆龄全传》《宋美龄全传》《宋蔼龄全传》《宋氏家族全书》(上下卷)、《民国岳父》《青年孙中山》等报告文学作品和纪实文学作品。
作者
简介 栏目链接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895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开展反清武装斗争。1905年8月,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公举孙中山为总理,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以《民报》为机关报宣传革命。各地民主革命相继进行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失败和保路运动,终于促成了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清朝统治瓦解,1911年12月29日南京十七省代表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写作
背景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1.注音
jíyáoxièchónɡlǔchǐ 栏目链接quānjuànpúpū 栏目链接ɡōnɡɡònɡdiàotiáochènchēnɡjíjiè 栏目链接2.写对字形
崇祟祟粜衙衔街 栏目链接赐锡惕躁燥噪励厉历踊涌蛹 栏目链接3.解释词义
(1)血气方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泄不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年轻气盛,感情易于冲动。形容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 栏目链接(3)五花八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指战术变化很多的五行阵和八门阵,后用以比喻事物
种类繁多,变幻多端。 栏目链接※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
A.一位血气方刚、才华横溢但出道不久、涉“市”不深的投资者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迈气概和无畏精神,充满了自强、自傲、自信、自负,确信自己具有洞若观火的火眼金睛。(  )
B.闻讯央视《寻宝》在三乡巨龙城海选民间“国宝”,昨日的巨龙城广场被近千市民围得水泄不通。(  )
C.菏泽牡丹属中原牡丹种群,花色五花八门,花型千变万化。其主要花色为粉、红(含紫红)、紫、蓝、黄、白、黑、绿、复色九大色系。(  )
√√×(应用“丰富多彩”) 栏目链接4.辨析近义词
(1)终生·终身
[辨析:“终生”多就事业来说。“终身”多就切身的事来说。]
2007年4月26日,________研究重力的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________教授霍金乘坐美国一架由波音727客机改装的“重力一号”飞机升空,第一次体验到失重飞行。
终生终身 栏目链接(2)肃然起敬·毕恭毕敬
[辨析:“肃然起敬”指表现出恭敬的神态和流露出钦佩的感情。“毕恭毕敬”形容非常恭敬,也形容十分端正,很有礼貌。]
作为一位攻防俱佳的超级中锋,杰克·西格玛的职业生涯令人________。下赛季,他将出任阿德尔曼的助教,主要负责调教姚明。而当初连姚明都得________地叫一声“弗老大”的弗朗西斯,目前已成为一个走下坡路的过期明星。
肃然起敬毕恭毕敬 栏目链接(3)而且·反而
[辨析:“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前边常有“不但不”“不仅没有”等呼应。]
①他不仅会开汽车,________还会修理。
②风不但没停,________越来越大了。
而且反而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精读
探究(1)开头的“孙中山坐都南京后,人们喜欢以‘布衣总统’称呼他”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链接精读
探究 答案:开头这一段有设置悬念的作用,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这一段还有统摄全文的作用。从结构上看,下文提示称呼由来的故事与之紧密联系;第二部分谈及孙中山的衣食住行,“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也是围绕着“布衣”二字来写的。 栏目链接(2)“话说清末名臣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至“孙中山虽为‘布衣’,却早怀大志”。这段话表现了孙中山什么品性?张之洞当时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拜见两广总督,名片上只印有姓名、籍贯,说明孙中山早年便有一种强烈的民主意识,不讲究身份,做事低调。在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孙中山傲王侯,不卑不亢;而张之洞的态度转变说明他虽摆高官架子,但也善识人才。这一部分以张之洞的前后态度转变来反映孙中山的学识和品格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3)作者给一个总统作传,却着眼于日常生活,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①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使得传主的个性更加丰满而鲜活,展示了一个血肉丰满、富有立体感的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形象。这些日常生活所显示的孙中山的个性又与他的政治理念(平等、民主、博爱)和人生理想方向相一致,从而有力地凸现了传主的基本思想特征,体现了“布衣总统”不同于一般总统的独特性。②从日常生活角度切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伟人的品格与情怀,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亲切,从而成功塑造了可亲可敬的“布衣总统”形象。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4)写人物可以正面刻画,也可以通过写他人言行进行侧面烘托,试分析本文的侧面烘托写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 本文多处运用侧面烘托手法。①张之洞接见孙中山时前倨后恭的态度变化,侧面烘托出一个胸有大志、不卑不亢、才思敏捷的孙中山形象。②唐绍仪、伍廷芳与孙中山在吃食方面的对比,烘托了孙中山生活朴素、不求奢华的高尚品质。③孙中山出行,群众热烈欢迎、高喊“万岁”口号,这些举动体现出对总统的拥护和爱戴,烘托了孙中山人品的高尚与伟大。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5)本文从哪些方面赞扬了孙中山甘于淡泊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当代青年人身上还需要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略。(应结合对现实、文明、社会发展、个人价值标准来进行思考)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结构
图解 栏目链接写法
赏析(1)语言浅显易懂,不事渲染,平铺直叙,在叙事中表现人物品质。
(2)采用以小见大手法,用日常生活细节塑造丰满鲜活的人物个性。
(3)围绕中心选材,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第二部分围绕“简朴”二字,从衣食住行四方面组材,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先总后分,条理清晰。
栏目链接主旨
感悟孙中山先生是公认的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伟人。他的思想理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本文就是有关他的一篇传记,主要记述了孙中山先生与张之洞交往的故事以及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衣、食、住、行的几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地突出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世纪伟人所具有的非凡品质和精神:早年便怀有大志,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又甘于淡泊,关心群众。由此折射出永不褪色的个人魅力——布衣总统。“布衣”特点是他的“民主”“平等”“博爱”的政治理想的体现。 栏目链接课件31张PPT。第二单元 传记
5 华 罗 庚 栏目链接顾迈男,新华社记者,著有许多科学家传记作品,如《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奋斗之路》《华罗庚传》《丁肇中:故国情深》《李政道》等。
作者
简介 栏目链接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数学家,于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市,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1924年华罗庚初中毕业后自修数学,于1930发表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工作。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伊利诺大学任教,195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后来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写作
背景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1.注音
栏目链接sǒudàimǐndàisùquèyěchuòkǎn kěmómúnánnànjǐnjìnpiāopiǎopiào 栏目链接mànwàn 栏目链接2.写对字形
赫郝瓯欧概慨惘罔 栏目链接扉绯蜚拙绌咄咄 栏目链接3.解释词义
(1)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置若罔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去过问或不予关心。说不出道理来。 栏目链接※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
A.双汇“健美猪”问题首先是在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315晚会”上曝光,而不是由监管部门发现,真让人莫名其妙。(  )
B.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若罔闻了。(  )
栏目链接√×(应用“置之度外”)4.辨析近义词
(1)沿用·沿袭
[辨析:“沿用”指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沿袭”指依照旧传统或原有的规定办理;因袭。]
这个单位虽然经过了改革,但仍然________原来的名称,并且________以前的做法。
栏目链接沿用沿袭(2)越发·更加
[辨析:“越发”表示程度加深,常与时间因素有关。“更加”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
①2007年7月18日亚洲杯小组赛中乌之战,半场过后,中国队打法________丑陋。
②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________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越发更加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精读
探究(1)课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链接精读
探究 答案:顺叙与倒叙结合。开头把最精彩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以下部分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 栏目链接(2)请划分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的层次,并归纳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①出生:家道贫寒,父母疼爱。②中学时代:名师培养,爱上数学。③辍学工作:刻苦自学,迷恋数学。④病后残疾:献身数学,写出名作。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3)在第三部分(“致力于中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中,作者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①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②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③1979年华罗庚访问西欧,光荣入党。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4)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 “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5)本文材料丰富,详略得当,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本文在写华罗庚的事迹的时候,选取其中最重要的、最能表现他的品格精神的事件来写,如华罗庚中学时迅速解答出《孙子算经》中的算题,辍学后刻苦痴迷地自学,在昆明生活、工作的情景,等等,材料丰富而典型。同时,作者根据需要安排详略,点面结合,使人物形象丰满而真实,如写华罗庚注意发现和培养有志于献身数学科学的青年人,就详写了发现、培养陈景润的事例,而略写训练年轻人的步骤及对其他人的培养。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6)引用手法要做到生动而又“信而有征”(真实而又有证据),请分析本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文中有多处直接引用,主要是华罗庚的诗作及言论,也有他人的回忆、评论。这些材料真实具体,使传主及其人生经历变得鲜活起来,让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貌,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避免了平淡与枯燥。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结构
图解 栏目链接写法
赏析(1)倒叙手法的运用,达到了设置悬念的效果,吸引读者阅读文章。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紧凑。
(2)恰当引用华罗庚的诗文,文风古朴文雅,对揭示人物的品格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意识地讲述一些小故事,语言生动形象,增加了文章活泼度。
栏目链接主旨
感悟作者通过对“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研究数论得出华氏定理”“致力于中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三部分的记叙,介绍了华罗庚的生平事迹,表现了他痴迷于数学事业、刻苦自学的顽强毅力,并赞颂了他献身祖国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国为民服务的崇高的爱国精神。
栏目链接课件30张PPT。第二单元 传记
7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千秋祭 栏目链接卞毓方,江苏人,1944年生。著名散文作家、教授、高级记者。现供职于人民日报文艺部。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日语专业,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有《雪冠》《岁月游虹》等多部作品。
作者
简介 栏目链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人。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在这种形势下抗击侵略。1276年,文天祥在被押送去大都的途中逃脱,坚持抗金,直至1278年被俘,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最后于1283年英勇就义。文天祥留下了大量诗文,如《过零丁洋》《正气歌》。写作
背景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1.注音
yùlǐnqínɡqiānɡqúzhū rúɡuōxuèsùxiāo 栏目链接 辚辚______ 雍容______
箴言______ 缧绁______
恫吓______ 伺机______
乱髭______ 戛戛______
璀璨______ 漩涡______
蜚声______ 弥漫______
奸佞______ 攘袂______línyōnɡzhēnléi xièdònɡ hèsìzījiácuǐ cànxuánfēimínìnɡrǎnɡ mèi 栏目链接 心旌______ 霹雳______
摇曳______ 戏谑______
黯然______ 虹霓______
滂沱______jīnɡpī lìyèxuèànnípānɡ tuó 栏目链接jiějièxièzhāozháozhe______zhuó 栏目链接2.写对字形
拽曳诘拮秸撒撤辙澈侏诛铢茱 栏目链接3.解释词义
(1)危在旦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趾高气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危难很快就要降临。脚抬得高高,得意洋洋。形容骄傲自大、自命不凡的样子。 栏目链接※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
A.西安市出台的监管新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开发商的监管力度,开发商过去“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运作模式危在旦夕。(  )
B.回顾中华历史,我们发现大多数汉奸在洋人面前都是唯命是从,噤若寒蝉的,而在百姓面前则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
×√ 栏目链接4.辨析近义词
(1)熟悉·熟习
[辨析:“熟悉”侧重知道得详细。“熟习”侧重于(对某种技术或学问)掌握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①他很________果树栽培知识。
②他们彼此很________。
熟习熟悉 栏目链接(2)日前·目前
[辨析:“日前”指几天前。“目前”指说话的时候。]
①“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________仍在修复当中。
②建设部______表示______房价不会大涨大落。
(3)固然·诚然
目前日前目前 栏目链接[辨析:“固然”表示肯定语气,语气较重,但比“诚然”轻;表让步,语气也较轻。“诚然”表示肯定语气, 语气重;表让步,语气比较轻。]
①这样办________稳当,但是太费事。
②文章流畅________很好,但主要还在于内容。
固然诚然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精读
探究(1)“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760岁。7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链接精读
探究 答案:文章开头,作者即描绘了一个永生的、大义凛然的历史英雄形象,创造出一种强烈的感情氛围,为整篇文章奠定了基调。这句话说明文天祥是一种精神,他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 栏目链接(2)“留梦炎饶是厚脸昧心,也搁不住文天祥这一番揭底剥皮,当下脸上红白乱窜,低头鼠窜而去。”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效果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留梦炎劝降失败的窘相,有力地讽刺了留梦炎之徒的无耻嘴脸,鲜明地反衬出文天祥的爱国精神。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3)“假如文天祥在这时候就死去,结局又会怎样。”至“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这部分是怎样生动地写出了文天祥的历史价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文天祥被捕之后,在敌人的劝降面前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如果这时候死去,他高尚的品格也可以流芳千古了。可人民还需要他,大宋还需要他,需要他实现更崇高的人生价值,需要他为了民族的解放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这段话生动地写出了文天祥的历史价值。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4)文章第一部分起语和结尾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起语激昂,定位在文天祥的历史意义上,总领全篇。结尾戛然而止,将叙述的重心聚焦到文天祥求死不得、欲逃不能、被押送到元大都燕京的情境中。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5)作者说:“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请结合对《正气歌》的认识,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些相关的例子谈谈你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略。(课文中也提供了一些例证,如但丁及其《神曲》、马可波罗及其游记、司马迁和《史记》、屈原和《离骚》、陆游的《示儿》,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等。)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结构
图解 栏目链接写法
赏析(1)采用评传体式。作品不仅仅在选择和陈述着文天祥被捕后的客观事实本身,同时还以一个现时代的“我”去想象、理解、评说一个700多年前的古人。“我”对文天祥的崇仰、敬重,对其意义、价值的认识,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字里行间。说理点到为止,耐人寻味,恰到好处。
(2)融意境、情境和物境于一体。借助想象和联想丰富传主形象。 栏目链接主旨
感悟作者用文天祥的两首诗《过零丁洋》和《正气歌》贯穿全文,首尾呼应,写出了文天祥被捕之后在敌人面前所表现的凛然正气和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赞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凸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铮铮铁骨。 栏目链接课件30张PPT。第二单元 传记
8 我 的 回 顾 栏目链接爱因斯坦(1879—1955),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的乌尔姆。1905年获苏黎世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13年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1955年4月18日卒于美国的普林斯顿。他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称他为“二十世纪的哥白尼”“二十世纪的牛顿”。作者
简介 栏目链接 本文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晚年回忆录,是一篇自传体式的作品。爱因斯坦并没有按照自己成长的时间顺序全面地叙述自己的一生,而是以自己科学观的形成和科学道路的选择发展为核心,将回忆与感受、自己生活的叙述和对于科学的哲理认识结合起来,生动而深入地坦陈了自己所经历过的科学之路和产生的人生观念。写作
背景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1.注音
fùzhì ɡùzhuówú yōnɡzhuóshìzhìèpiē 栏目链接qiánɡjiànɡqiǎnɡzhōnɡzhònɡ 栏目链接shùshǔshuòhéhuóhèhúhuò 栏目链接2.写对字形
邃隧遂弊敝蔽折拆析 栏目链接3.解释词义
(1)目瞪口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知灼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受气而发愣。灼:明白。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栏目链接※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
B.把这样的诗歌拿给中文系讲授现代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教授去分析,不见得一定就能讲出更多到位的真知灼见。(  )
×× (与“到位”重复) 栏目链接4.辨析近义词
(1)振动·震动
[辨析:“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做往复运动,适用于物理性运动。“震动”则指受外力影响而颤动,或(重大的事件、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
①客厅里那个座钟的钟摆在不断______。
②这起特大案件________了全国。振动震动 栏目链接(2)以至·以致
[辨析:“以至”①连接两个或几个有时间先后、数量多少、程度高低、范围大小等关系的词或短语,其关系是递进的,一般用在最后一项前,有“直到”“一直到”之意。②用在后一句开头,表示后一分句的情况是由前一分句的情况程度加深而形成的。“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栏目链接①他非常用心地写生,________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②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________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栏目链接以至以致(3)年轻·年青
[辨析:“年轻”所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年青”指处于青少年时期,并只能用于青年。]
这位________人显得比同龄人________多了。
栏目链接年青年轻 栏目链接精读
探究(1)“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分析这句话生动形象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链接精读
探究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鼓励和自由探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句话非常生动形象,一方面因为爱因斯坦语气亲切,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在介绍中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避免了枯燥。 栏目链接(2)“我已经67岁了”至“那该是一件好事”这段文字是怎样交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爱因斯坦首先交代了自己的年龄,他年事已高,因此说“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西”,语气幽默而亲切。接着说明写作的缘起:一是因为希耳普博士的劝说,二是为了向“共同奋斗着的人们”提供一点经验和启示。“自己努力过和探索过的事情”是这篇文章的“纲”,总领全文。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3)作者是怎样走上科学道路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爱因斯坦12岁时因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而产生了怀疑精神,摆脱了宗教桎梏。以后又对数学和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7岁时选择了为之奋斗终生的物理学,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4)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起语激昂,定位在文天祥的历史意义上,总领全篇。结尾戛然而止,将叙述的重心聚焦到文天祥求死不得、欲逃不能、被押送到元大都燕京的情境中。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5)作者说:“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请结合对《正气歌》的认识,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些相关的例子谈谈你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 答案:①摆脱宗教的影响,对所有权威、任何社会里存在的信念抱一种怀疑态度,是爱因斯坦成功的根本前提。它启示我们要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权威。②爱因斯坦不像许多人那样,为了考试把所有的废物塞进自己的脑袋而窒息了科学的创造力。它启示我们要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保持科学的创造力。③爱因斯坦在学习经历中,得到了很大的学习的自由,因而保持了研究问题的强烈的好奇心。这启示我们,不要抹杀好奇心,要保持相当的自由。精读
探究 栏目链接结构
图解 栏目链接写法
赏析(1)本文叙述活泼流畅,用语朴素。大量使用比喻,使文章既有思想性,又妙趣横生。
(2)语言缜密,多用长句,富有逻辑。
栏目链接主旨
感悟作者通过对自己是如何走上科学道路的回顾,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不是仅仅靠物质来活着的,而作为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对大自然、对科学的不懈的探索。同时,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否定了宗教,批判了当时的教育制度。
栏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