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自然资源部2020年7月29日消息,2019年我国油气勘查开采投资大幅增长,勘查投资达到历史最高。油气勘查发现势头良好,找矿取得多项重要突破,油气探明储量大幅增加,新增2个亿吨级油田、3个千亿方级天然气田、3个千亿方级页岩气田;油气开采继续呈现“油稳气增”态势,原油产量稳中有增,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油气资源管理改革稳步推进,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图甲为南黄海油气勘探示意图,图乙为公元11世纪后长江口北岸冲积平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中油气勘探钻井平台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大洋盆地 D.大洋中脊
2.图乙海岸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港口建设 B.海滨浴场 C.海底探险 D.滩涂养殖
据报道,摩洛哥和西班牙表示,直布罗陀海峡海底隧道有望在2025年建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生活中的地理)报道中的海洋空间利用方式是( )
A.人工岛B.海底仓库C.海底世界 D.海洋交通运输
我国盐业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湖盐、海盐、矿井盐等,储量很大。我国四川有一口火井,井的水居然是冷的,绝对没有火气,不过用剥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的上面弯曲连接,把口紧对锅底,在锅里倒入盐水,只见火光熊熊,水立即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它,竹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B.湖泊众多,各湖泊蓄水量大
C.沙漠广布,土壤盐分含量高 D.气候干燥,下垫面蒸发量大
5.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
A.水蒸气 B.天然气 C.地热能 D.可燃冰
2017年5月19日,我国在南海北部进行的可燃冰(天然气的水合物)试开采获得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解能源的紧张状况B.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
C.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D.解决能源的污染问题
7.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根据材料,完成下题。
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自然资源( )
具有区域的差异性 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
C.具有利用的发展性 D.具有资源的联系性
8.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下列不属于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措施的是( )
A.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B.建设主体功能区
C.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D.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环境安全有双重属性: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环境安全问题及环境安全风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国家安全的环境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小
B.一国的环境安全问题只可能产生于本国
C.环境安全风险与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关
D.环境安全风险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抵抗能力有关
10.下列不属于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的是( )
A.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国家安全
B.成为能源安全问题的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C.通过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D.成为军事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影响国家安全
11.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不包括( )
A.降低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
B.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
C.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
D.增强人类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
下图为“某市新生态城水循环利用模式图”,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2.图示水循环利用模式( )
A.保障了大气、水体的零污染 B.实现了“氢气—甲烷—风电”清洁能源生产
C.再生水直接用作补充景观用水 D.是基于“生产—生态—生活”的一体化设计
13.图示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有( )
A.节能、减排、再利用B.净化、循环、再利用
C.降耗、节能、可持续D.净化、降耗、可持续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要求( )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为生产绿色蔬菜和水果,并保护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采用无土栽培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酸雨面积的迅速蔓延,给土壤、森林、建筑物及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危害。“绿色电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酸雨对我国的影响。绿色电力是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但目前我国的绿色电力发展不足,其原因主要有( )
①绿色电力的资源不足 ②绿色电力的价格高 ③绿色电力的市场较小 ④技术难题尚未解决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完成下列各题。
17.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18.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
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5日晚,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波兰卡托维兹闭幕。备受关注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得以通过。因大气中温室气体数量增加导致的现象有( )
①山地雪线上升②热量和水资源增加③海水蒸发加剧,海平面下降④自然灾害加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下表反映了三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能四种能源的丰歉程度(★越多,代表能源越丰富)。表中表示水能资源的是( )
能源省区 ① ② ③ ④
新疆 ★★ ★★★★ ★ ★★★★
陕西 ★★★★ ★★★ ★★ ★★★
广西 ★ ★★ ★★★★ ★
A.① B.② C.③ D.④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和深海采矿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海上工厂与陆地工厂相比,所没有的优点是( )
A.不占陆地面积 B.工厂主体小C.离加工原料地近 D.建造及管理费用低
22.读我国部分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
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新冠肺炎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影响,许多国家开始控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安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纬度低,热量较充足
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对于未来粮食进口可能面临的困难,下列应对措施可行的是( )
A.取消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增加粮食总产量
B.限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耕地面积
C.加强粮食核心区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D.大幅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读我国2013-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及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
25.我国原油进口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
A.2014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18年
26.自2017年起,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B.促进原油炼化行业快速发展
C.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占主体D.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的结果
读“面积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部分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中国 巴西 澳大利亚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7 997 937 960 854 769
人口(亿) 1.45 0.31 2.73 12.95 1.62 0.19
具备生产能力土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2 8 45 27 28 60
森林总面积(万平方千米) 754.9 247.2 209.6 133.8 566 39.8
27.各国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存在显著差异,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美国因境内无高大山脉而比重较高B.巴西、中国因境内多山而比重较低
C.澳大利亚因气候温和湿润而比重高D.俄罗斯、加拿大因纬度高而比重低
20世纪50年代,海南儋州市在莲花山开采石灰矿而留下废弃矿坑。2018年当地以"矿坑修复+环境治理+文化注入+产业带动"模式进行矿山生态修复,打造莲花山文化景区。2020年景区建成并对外营业,实现地区各项效益提升。左图示意废弃矿坑景观,右图示意修复后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莲花山废弃矿坑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体污染 B.水土流失 C.固体污染 D.土地沙化
29.与传统的废弃矿坑回填后植被再造相比,莲花山生态修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 )
①植被覆盖率更高 ②旅游资源多元 ③就业机会更多 ④耕地面积更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下列措施能减少海平面上升的是( )
①调整生产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加强国际合作
③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④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大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日本也从中亚进口部分石油。
(1)描述中亚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列举两种中亚丰富的新能源及原因。(4分)
(3)日本河流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水能,简述其水能丰富的原因。(4分)
(4)日本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化,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试分析原因。(6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比较落后,大多数垃圾进行简易填埋: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表”。
国家 填埋(%) 堆肥(%) 焚烧(%) 回收(%)
美国 63 8 10 19
德国 46 2 36 16
中国 70 20 5 5
比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与我国在垃圾处理方式上的异同,并指出简易填埋垃圾的主要危害。(10分)
33.阅读分析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2分)
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火遍全网,可可托海,蒙古语意是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意是“绿色丛林”。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东北边缘,阿尔泰山脉的东端南麓,额尔齐斯河的源头,可可托海。在这里隐藏着一个神秘大坑-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正是这个坑,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债务。也就是这个坑,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个大坑,不仅为中国第一颗核弹提供了必须的稀有金属,而且更为核弹的成功爆炸、航空航天事业以及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资金后盾。
(1)描述可可托海附近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2)可可托海三号矿产为什么选择露天开采,可能遇到哪些困难。(4分)
(3)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试分析原因。(4分)行知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答案
单项选择题
1-5:ADDDB
6-10:DABBB
11-15:ADBBB
16-20:BDBBC
21-25:DCDCC
25-30:ADBCB
31.(1)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由图可知,中亚主要位于35°N~55°N,50°E~85°E,可知中亚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中纬度,地处温带。中亚位于亚洲中部。
(2)新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中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气候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气候干旱,降水少,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
(3)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可从流量及流速两方面进行分析。日本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且气候的海洋性较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日本为岛国,岛屿中部为山地,沿海为平原,由山地丘陵到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故日本河流的水能资源丰富。
(4)日本的农业技术先进,且人多地少,需侧重生物技术提高单产,以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日本农业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需注重水利。日本的工业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但日本多岛屿,地块小,故其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
相同点:以填埋为主。
不同点:中国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比重小,堆肥较多;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较多,堆肥较少。
危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释放有害物质,使水体水质、大气质量恶化、土壤污染等);危害人体健康。
33.(1)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昼夜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小,有夏汛,水温低。
(2)原因:技术水平低;能源缺乏,劳动力不足,机械化水平低。困难:缺水,高温。
(3)储量大,类型全,分布集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制造核弹所需的稀有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