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9 17:2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  )
A.农民起义 B.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 D.统治者的腐败
2.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列选项中,该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  )
A.轻徭薄赋——汉景帝
B.“推恩令”——汉武帝
C.休养生息——汉高祖
D.“以德化民”——汉文帝
3. 汉武帝时期,身为重臣的主父偃曾提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提议旨在 (  )
A.巩固郡国并行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强化宗室血缘 D.以德治理国家
4. 董仲舒非常强调“大一统”,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主张政治上必须统一于天子,思想上也必须统一。由此可知,“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出发点是 (  )
A.推动教育发展 B.促进文化繁荣
C.改善儒生地位 D.巩固国家统一
5. 汉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儒家学说终于取代了道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这表明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是 (  )
A.政治发展的需要 B.诸子学说的流行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诸侯王势力强大
6.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汉武帝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汉武帝 (  )

时间 大事
前136年 为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各置博士
前134年 兴办太学,礼聘明师教育天下学子
前124年 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弟子按成绩授予相应官职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奉行无为而治政策
C.加强国家经济控制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7. 据《史记》记载,“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廥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表明,当时 (  )
A.官营盐铁积弊严重
B.经济政策亟须调整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王国势力不断加强
8. 《盐铁论》中记载,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确立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9. 下列历史事件与中原王朝同匈奴关系无关的是 (  )
A.修筑长城
B.冒顿统一了蒙古草原
C.汉初“和亲”政策
D.卫青、霍去病出击漠北
10、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庶长子刘不害没有被封侯,刘不害之子怀恨在心,向武帝告发刘安谋反。刘安被告发的导火索是其没有执行 (  )
A.北击匈奴 B.盐铁专卖
C.“推恩令”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1. 西汉初年,西汉官吏在皇帝和诸侯王面前都自称“臣”。汉武帝时期严禁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否则要被处以极刑。汉武帝这一规定意在 (  )
A.破坏封建等级制度
B.削弱官吏的权力
C.以刑罚严格君臣之礼
D.加强君主专制
12. 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  )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13.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推行郡县制 D.实行盐铁专卖
14. 如图体现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是相同的。他们的共同目的是 (  )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加强法治,维护读书人
C.实行内儒外法,加强皇权
D.实现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1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1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  )
A.颁布“推恩令”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 D.推行儒学教育
17..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9.“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  )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汉高祖统治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20.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
A.颁布“推恩令”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1.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22.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  )
A.实行“削藩”
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23. 下面属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经济措施的是 (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实行盐铁经营
24.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时,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与以上四幅图片相关的汉武帝的措施分别属于哪四个方面 请你给它们取一个共同的主题。
材料二 武帝在位54年,他把汉代推向鼎盛时期。但就是在鼎盛的背后,出现了“物盛而衰”。武帝的穷奢极欲、繁刑重敛、迷信神仙、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同秦始皇极为相似。
——摘编自魏文清《汉亡探源》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以“我心中的汉武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短文。
2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周时期,“天下一统”的意识已十分明确,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便是这种意识的表现。在孔子眼里,西周是“天下有道”的“大一统”时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及至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时,就进入了“四夷交侵”的战乱时期。所以,孔子特别强调“大一统”的重要性。孔子一生向往、歌颂、寻求“一匡天下”的“大一统”,以确立有序的社会制度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标。
——摘编自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
材料二 董仲舒和汉武帝生活的时代,汉王朝的安全和稳定正面临着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严重威胁。面对这样的形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文化的统一和地域的统一,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强调“大一统”的背景,并指出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汉王朝面临的外部威胁及汉武帝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一统”思想的积极作用。
答案
1-5CBBDA 6-10DBABC 11-15DABDC 16-20AAABA 21-24DBDB
25、(1)图1:政治。图2:思想文化。图3:经济。图4:军事。主题: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2) 我心中的汉武帝
汉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推行儒家思想,兴办太学,实行盐铁专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等,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但是,在统治后期,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迷信神仙,巡游无度,为汉朝统治埋下了隐患。
26、(1)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确立有序的社会制度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标。
(2)匈奴袭扰。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3)思想上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统治;促进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