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1.2《空气有质量吗》说课课件(含反思)(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1.2《空气有质量吗》说课课件(含反思)(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8 23:3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空气有质量吗》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空气有质量吗》。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说教材
本课从感知到验证,逐层深入地安排了三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放掉平衡木棍一侧气球内的空气,发现平衡木棍不再平衡,来感知气球内的空气有一定质量。
第二部分,两个有梯度的活动,先在认识物体有质量的基础上再认识空气有质量。第一层次的活动是通过电子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知道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就是物体的质量。第二层次的活动是称量瘪皮球的质量,再给气球充气,称量充气后皮球的质量,从而得知皮球内空气的质量,感知空气有质量,且空气的质量比较小。
第三部分,通过阅读资料,体会人类对空气质量认识的科学发展史。
二、说学情
由于空气透明、无色、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特点,且空气相较地球上其他可见、可感的固体、液体而言,质量极轻,因此学生极难感知空气的质量。鉴于空气的特性及学生的生活感知基础,本课从有形物体有一定质量再到无形的空气有一定质量,帮助学生突破认知基础,建立空气有质量、只是质量较轻的科学认知。
三、说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就是物体的质量;
2.会通过称量、计算,知道空气有质量;
3.感受人类对空气有质量的科学认识的发展,体会实验对科学研究、科学认知的重要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有质量,且空气的质量较轻。
难点:
1.会使用电子天平称称量物体质量。
2.能使两边系有充气气球的平衡木棍达到平衡。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 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 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 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 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1、天平称重,练习导入。
2、学生讨论,怎么让天平平衡。
3、出示支架、塑料管组装成简易天平,并规定当天平不摇晃就是基本平衡。
环节二、空气有重量吗
任务一:
教师演示给平衡的简易天平两端分别加上吸管和充好气的气球。
提问:有什么办法让天平重新平衡。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总结并动手实验,并在记录本完成观察记录。
汇报交流(平衡之后的天平两边重量怎么样)
任务二:
提问:如果将充了气的这边气球的气放掉,天平会怎样?
学生回答交流
动手实验并记录。
汇报交流(现在的天平两边重量怎么样)
天平失去平衡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三:
再次动手调平天平,并记录
(减吸管这端的橡皮泥)并一起把减下的橡皮泥送交老师展台。
汇报交流
环节三、整理拓展
1、用天平分别称量出未充足气的皮球和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再次验证空气有重量吗?(保持皮球大小一致)
2、将更多了解的新知识补充到单元概念图中。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可以补充,原有内容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正。
七、说板书设计
空气有质量
铁块 石块 木块 棉线团 塑料泡沫 羽毛(轻)
有质量
空气(很轻)
八、说教学反思
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巩固了空气的特征何作用,在学生说到空气也是有一定质量的,我就引入了本课的学习,在我的示范指导下,孩子们把天平进行了组装和调试,在大家动手操作时,就对天平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虽然在拼装时,有个别小组会出现意外情况,但根据之前的上课纪律口令的约束,基本上还是能按要求完成。
接着,我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步骤要求,口述实验操作,根据孩子们的补充,基本上大家对实验操作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我请同学上台来进行操作演示后,大家都进行了实验步骤的进一步规范,有助于之后的小组合作实验。
本课在小组实验操作时,虽然出现了个别小组的孩子,弄撒绿豆的情况,但我觉得实验本身就是存在一定的失误性,让孩子们进行直观感知,通过实践操作理解,会有一个更深的直接体验与认识。在孩子们做完皮球与绿豆的观察实验之后,我请小组代表进行了实验汇报,希望通过小组汇报的锻炼,让更多的孩子能站上讲台来,自信地汇报出小组实验的结果。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知,我用电子称称了绿豆的重量,为大家呈现了一个更直观的数据,孩子们都很惊奇,然后我们又利用了乒乓球来进行对比实验,一起总结了我们的发现,这对于孩子们也会是一个有趣又难忘的课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