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人民历史选修一课时作业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人民历史选修一课时作业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8-01 22:10:04

文档简介

综合检测(三)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透过下图能获知(  )
北魏骑马武士陶俑
①北魏军队战斗力的低下 ②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 ③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 ④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骑马武士陶俑直接反映出北魏凭借武力统一北方,同时也反映出北魏时较高的陶瓷艺术。至于统治者实行什么统治政策在图中是无从得知的,故排除④;从图示上可以直观看到北魏骑士昂扬的战斗精神,①与之不符,故排除。
【答案】 D
2.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C.鲜卑贵族对平民的压迫,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中的“北境自染逆虏”不难看出是鲜卑族入主中原;“征调赋敛,靡有止已”可见鲜卑族对汉族实行了残酷的剥削,由此看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十分尖锐。
【答案】 B
3.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导致北魏社会矛盾尖锐的制度不包括(  )
A.宗主督护制 B.赋税制度
C.民族政策 D.均田制
【解析】 A、B、C三项是孝文帝改革前导致社会动荡的因素,D项是改革后推行的制度。
【答案】 D
4.北魏改革迫在眉睫的依据主要有(  )
①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 ②农民负担沉重
③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冲突 ④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北魏政权建立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为①②③④。
【答案】 A
5.下列不属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加速政权封建化的措施的是(  )
A.制定官吏俸禄制,地方实行三长制
B.兴办太学等学校,教授儒家经典
C.废除鲜卑族祭扫礼仪,改用汉族礼仪制度
D.修订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刑律
【解析】 整顿吏治和实行三长制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实行的措施,故排除。
【答案】 A
6.北魏农业生产日益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
A.均田制的推行 B.吏治的改善
C.负担的调整 D.迁都洛阳
【解析】 解答本题一是注意限定语“主要原因”;二是注意其他选项与题目的关系。
【答案】 A
7.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  )
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B.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
D.倡导严刑峻法
【解析】 两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统一奠定基础,所创立的一些制度分别为后世沿用,但魏孝文帝改革没有严刑峻法,D项错误。
【答案】 D
8.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B.掌握最高权力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D.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解析】 决定改革成功的原因很多,其根本点在于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
【答案】 C
9.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改革并不符合历史史实,故排除④项。
【答案】 A
10.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显著,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有利于封建化 B.有利于民族融合
C.有利于统一黄河流域 D.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B、D三项是改革的积极作用;C项改革前就已完成,故不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大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2013·丹东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10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10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回答,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反映了民族融合情况,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方面的措施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据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措施:均田制。积极作用: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利于调动农民的产生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
(2)现象: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12.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改革,从社会文明演进的角度看,都带有“现代化”进程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力地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中国古代史资料》
材料二 在今天中国的范围乃至整个东亚,在十九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间,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一直是总体上最先进、文化水准最高的民族,所以对其他民族而言,“现代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就是“汉化”的过程。当然,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的限制,想汉化未必化得了,但要进步就只能学习汉族文化却是别无选择的道路。不仅前面提到过的各个民族毫无例外,就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元(拓跋)宏迁都及其汉化》
(1)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论证材料一中“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的观点。(8分)
(2)试结合材料二,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述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12分)
【解析】 第(1)问实质是对变法内容和影响的考查,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要从两个方面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实质及认识。
【答案】 (1)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转型。
(2)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是鲜卑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即由奴隶制文明到封建制文明,由鲜卑化到“汉化”的演变过程。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虽然失去了民族特色,但促进了民族融合。(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论证严密、合理,可酌情给分,持否定态度的不予给分)

一、选择题
1.以下因素对北魏的长远发展最为有利的是(  )
A.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
C.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
D.439年,北魏统治区域的变化
【解析】 解题关键是理解D项的含义,它实际是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这最有利于北魏的长远发展。
【答案】 D
2.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是(  )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
【解析】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就是封建制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因而选B项。A、C、D三项较之B项是落后的。
【答案】 B
3.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是因为(  )
A.推行均田制
B.迁都洛阳
C.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解析】 整顿吏治使政令畅通,为后来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答案】 C
4.观察下图,与图中内容相关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
A.颁布均田令 B.整顿吏治
C.迁都洛阳 D.移风易俗
【解析】 图中反映出鲜卑贵族不愿继续南征,纷纷跪在马前劝阻,因此属于迁都洛阳的内容。
【答案】 C
5.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
A.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族文化
B.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
C.冯太后的影响
D.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
【解析】 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主要目的是便于接受汉族文化,促使其政权的封建化,更好地巩固统治。
【答案】 D
6.(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解析】 题目材料中的“外名南伐,其实迁也”,表明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说明C项正确。“众心恋旧”说明B项正确。由“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数言者”可知D项正确。
【答案】 A
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解析】 解题关键是要对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细加分析,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衰落。
【答案】 D
8.“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对这种现象的错误理解是(  )
A.汉族以此行为表示抗议
B.各族人民互相学习
C.民族融合效果明显
D.游牧部落的文明成果带到了中原
【解析】 材料反映了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互相影响,A项说法不准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 “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均要求紧扣材料。答题时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答案】 (1)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理解上的民族隔阂。
(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阳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二都涉及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2)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解析】 第(1)问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再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作答。第(2)问提醒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注意归纳整理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基本规律。
【答案】 (1)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

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前半部分为“分田”,后半部分为“纳调”,体现了耕种国家土地需要承担国家的租役,故选D。A、B、C三项只是说明分地,且说法都错误,A项错在“全部”,B项错在“平均”,C项错在“出售”。
【答案】 D
2.“(6世纪初)……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得益于(  )
①均田制的推行 ②郡县制的实行 ③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 ④北魏时期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⑤北魏时期新耕作技术的推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 本题考查北魏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①③④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说法不准确,当时并没有实行此项制度,而是实行了三长制。
【答案】 D
3.(2013·南京高二检测)《魏书·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大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钱)焉。”对这一现象理解最正确的是(  )
A.鲜卑从高祖改革后进入封建社会
B.北魏政府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业由萎缩而至于渐趋活跃
D.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解析】 由材料中从北魏初的“钱货无所流通”到高祖的“诏天下用(钱)焉”,说明商业由萎缩至渐趋活跃。
【答案】 C
4.(2013·平顶山高二检测)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
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解析】 结合所学,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到洛阳,并积极学习汉文化,使洛阳重新繁华起来。A、B、D三项说法不准确。
【答案】 C
5.读下图,能获知北魏孝文帝时期(  )
北魏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
①商品交易活跃 ②手工业、铸造业发达 ③城市经济繁荣 ④统治者重视和支持商业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 北魏孝文帝铸造铜钱,这本身直接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时期手工铸造业发达。铜钱的出现,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也说明孝文帝对商业的重视。
【答案】 A
6.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胜)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
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 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国家殷富,库藏盈溢”说明①②,“钱绢……不可较(胜)数”说明③④。
【答案】 A
7.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
B.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C.汉族学习了鲜卑族的游牧经验
D.“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再认、再现能力。D项应是描写汉族女子受鲜卑族的影响。A、B、C三项均是民族融合的表现。
【答案】 D
8.(2013·杭州高二检测)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解析】 北魏孝文帝改革既适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又促进了北方内迁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乖乖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
材料二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可知,北魏孝文帝采取“迂回”手段进行改革,即北魏孝文帝注重改革策略。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迁都洛阳即是最好证明。第(2)问从“中国再统一”角度入手,联系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效果角度分析回答。
【答案】 (1)注重改革策略。迁都洛阳。
(2)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3)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解析】 第(1)问主张从材料中不难看出:夷夏观念浓厚,应使少数民族远离中原等。理由主要从传统的儒家观念、夷夏差别等角度分析。第(2)问进步作用注意要提炼出材料中的信息:洛阳经济发展、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等。第(3)问认识主要从民族关系角度分析。
【答案】 (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3)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