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 课件 单元归纳提升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 课件 单元归纳提升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8-01 07:2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我国主要生态问题 我国生态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该专题的学习要从生态问题的地理背景、分布区域和防治措施入手。专题归纳如下表(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有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解析】 相同降雨强度下,参考表中降雨强度很强和强两项,泥沙由小到大依次为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答案】 D(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相同降雨强度下,坡地泥沙量大,不利于水土保持,易导致生态破坏;油松幼林地保持水土的作用比荒草地小。②④是错误的。
【答案】 B(1)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的关系是
(  )
A.呈正相关
B.与侵蚀减少率呈正相关,与径流减少率呈负相关
C.呈负相关
D.与侵蚀减少率呈负相关,与径流减少率呈正相关
(2)下列关于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对土壤侵蚀和径流量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样大        B.对土壤侵蚀影响大
C.对径流量影响大 D.无法判断【解析】 由图可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呈正相关,侵蚀减少率受植被覆盖率影响更大。
【答案】 (1)A (2)B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 1.流域的开发整治
(1)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航运有利是因为水利工程使上游水位增加,水流变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小。
(2)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
(3)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持水质、安全供水。2.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
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长江流域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上、中、下游各段的优势和问题各不相同,因而开发与整治的重点也有差别。【解析】 第(1)题,据材料一图中图例可知当地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加之该区域地形落差大,故水力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第(2)题,据材料二得出结论: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据材料三得出结论: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第(3)、(4)、(5)题分析如下:【答案】 (1)水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任选三个)
(2)旱地 增大 (3)BCD
(4)自然因素:①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
(5)治理对策:①(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实施生态移民;⑤调整产业结构。(2)该地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封山育林是有效措施,但为此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A.禁止乱砍滥伐问题
B.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
C.农民温饱问题
D.水土流失问题【解析】 第(1)题,结合表1可知,20年间,该地实行了退耕还林、还湖,植树造林、种草,导致湖泊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但目前耕地比重仍最大,故土地利用仍以种植业为主。第(2)题,由表2可知,农村居民用能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秸秆、薪柴使用比例大幅下降,而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有所增加,从而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所以,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应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答案】 (1)A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