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6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解读
1.了解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
2.结合相应图表,掌握地震的成因、结构、危害及分布。
3.掌握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危害及分布。对比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找出异同点。
4.通过教材中的图分析热带气旋(台风)的形成、结构及危害。
5.结合实例认识旱灾造成的危害及主要分布区。引导学习寒潮发生的季节、造成的危害。演示结束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能量 地震波 地面 强度 破坏程度 震级 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震中距 破坏程度相近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冰雪融水 泥沙石块 水流 石块 泥沙 暴雨 重力 松软 起伏较大 建筑物 1.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提示】 世界有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出现断裂和错位,引起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我国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故地震多。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5°~20° 东部 阿拉伯海 西部 东南沿海 东海岸 附近 12 云消风息 风狂雨暴 水分 减产 绝收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 干旱、半干旱 非洲 亚洲 非洲 强冷空气 秋、冬、春 中高纬度 气温 大风 霜冻 中低纬度 亚热带季风 江河的两岸 地势低洼 2.台风作为自然灾害能不能造福人类?并分析理由?
【提示】 台风对人类的影响从全局来看有过也有功。对某些地区来说,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地区庄稼的生长、农业的丰收就不堪设想。西北太平洋的台风、西印度群岛的飓风和印度洋上的热带风暴,几乎占全球强热带气旋总数的60%,给肥沃的土地带来了丰沛的雨水。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问题导思】
1.(构造)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 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2.怎样表示地震的大小?
【提示】 用震级表示。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3.怎样描述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有哪些影响因素?
【提示】 用烈度表示。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4.世界上的地震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
5.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各需要哪些条件?
【提示】 滑坡:①岩体比较破碎;②地势起伏较大;③植被覆盖较差。
泥石流:①地形陡峻;②有大量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③多暴雨或冰雪融水。1.地震
(1)影响烈度的因素:由于影响烈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次地震可出现多个烈度,应针对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2)形成机制
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各种地震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世界上发生的地震大部分属于构造地震,其发生过程如下所示:(3)分布规律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边界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分布带。全球地震大多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两个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另外,板块内部大大小小的断层活动带也是地震的主要发生地带。2.滑坡和泥石流的关系
(1)滑坡的发生机制(3)两者的比较【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图,并明确河流谷地是泥石流易发之地。
【解析】 第(1)题,水源、地形是形成泥石流的重要因素。根据等高线特征可判断出甲地位于河流谷地,且谷地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甲地又位于山脉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因而甲地夏季易发生泥石流。乙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小,远离河流谷地,且位于山脉背风坡,降水较少,因而泥石流发生概率较小。第(2)题,首先,泥石流会阻塞河道;其次,丙地东侧的山谷谷口处有两条铁路线经过,若丙地发生泥石流,顺河流而下,很可能会冲毁铁路,中断交通。
【答案】 (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问题导思】
1.我国为什么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提示】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2.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提示】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如果干旱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旱灾。并且旱灾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度的干旱造成的旱灾越严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年年干旱或“十年九旱”,但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区。3.是不是所有的冷空气活动都是寒潮?
【提示】 并不是所有的冷空气活动都是寒潮,只有强冷空气南下,降温幅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是寒潮。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4.分析涝渍灾害有哪些形成条件?
【提示】 一是气候因素,包括水的来源、水的蒸发等;二是地形因素,影响水的排出。如三江平原内涝严重的原因:一是河流众多,且常有凌汛发生;二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三是有多年冻土,地表水难以下渗;四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1.台风及其影响2.旱灾3.洪水和涝渍的区别与联系【思路点拨】 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洪灾原因。
【解析】 该区域位于江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居民点位于河谷中的河流两岸,易发生水灾。应对措施可从修建水库、将居民点迁出河谷(即迁出高风险区)、修建堤坝等方面回答。
【答案】 原因: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图表展示]
教材P14图1-2-3 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解图精要]
展示了世界主要地震带。(1)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与板块交界处一致,在图中除了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外,还有其他次要的地震带,都是循着现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云集,呈带状分布。(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境、经过缅甸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它横越欧、亚、非三洲,全长2万多千米。该地震带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3)环太平洋地震带。该地震带在东太平洋主要沿北美、南美大陆西海岸分布,在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主要沿岛屿外侧分布。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我国台湾省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这条地震带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包括大量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图表应用]
结合上图,完成(1)~(2)题。
(1)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沿岸部分地区海啸,造成至少668人死亡,1438人受伤,287人失踪,74100人无家可归。印度尼西亚处在(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地壳运动活跃
B.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上,地壳运动活跃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日本有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地震——里氏9级地震,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有的巨浪高达20米。日本是世界多地震的国家,其原因是
( )
A.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地壳运动活跃
B.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地壳运动活跃
C.日本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上,地壳运动活跃
D.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解析】 印尼爪哇岛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日本则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多地震。
【答案】 (1)D (2)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千米处,震源深度10千米。随后引发的海啸,最大浪高达23.6米。地震海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导致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危机,引起全球关注。(1)东京和宫城县感觉到震动的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
( )
A.震级大小不同 B.震中距不同
C.地震烈度不同 D.震源深度不同
(2)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 )
①台风 ②滑坡 ③干旱 ④海啸 ⑤泥石流
A.②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3)地震烈度指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下列与地震烈度大小无必然联系的是( )
A.震中距 B.震源深浅
C.震级的大小 D.经济发达程度
(4)和此次地震成因相同的地震分布于哪些地区?【解析】 本题利用日本地震考查地震的相关知识。第(1)题,地震波从震源向周围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东京离震中较远,宫城县离震中较近,这是两地感到震动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第(2)题,地震可能会引起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第(3)题,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和建筑物的坚固程度。第(4)题,日本地震属于构造地震。结合教材内容不难回答。
【答案】 (1)B (2)B (3)D
(4)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4.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下游,孟加拉湾北部,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历来多洪涝灾害。下图为孟加拉国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加拉国多洪涝的原因是什么?
(4)从气候、地形因素归纳洪涝多发区的分布。
【解析】 本题层层递进考查了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和分布。由图中河流分布、流向及经纬度分布可知该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及气候状况。洪涝的形成既与自然环境状况有关,也有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结合孟加拉国洪涝多发的自然原因归纳洪涝多发区的分布规律。【答案】 (1)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2)热带季风 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分雨季和旱季
(3)自然原因:①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4)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以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为主的湿润地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多洪涝。 课时作业(二)课件49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解读
1.了解主要的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的类型。
2.掌握风暴潮类型及分布。
3.掌握主要生物灾害的类型、危害。
4.了解世界的主要灾害带的分布。演示结束海洋灾害 堤岸 水产养殖 盐渍化 大气扰动 升高或降低 潮位 台风 温带气旋 太平洋 大西洋 中国 海底地震 水下塌陷 滑坡 太平洋 1.风暴潮就是海啸吗?为什么?
【提示】 不是。风暴潮和海啸在灾害景观和灾情上虽有相同之处,但它们的成因却不同。风暴潮和海啸都是海岸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瞬间形成滔天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堤防,涌入陆地,吞没城镇、村庄、耕地。风暴潮的诱因是强烈大风,而海啸则是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底滑坡、塌陷等活动激发的海洋巨浪。生物灾害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害虫 蝗虫 棉铃虫 蝗虫 天牛 家栖鼠 根系 减产 草场 疾病 火山 地震 海啸 地震 地质灾害 洪灾 2.北纬环球灾害带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位于板块的交界处的地区,多火山、地震。(2)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严重。 海洋灾害 【问题导思】
1.海洋灾害会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 可以掀翻船只,摧毁海岸工程,给海上航行、施工、渔业捕捞和军事活动等带来危害。
2.美国墨西哥湾和我国渤海湾的风暴潮有何不同?
【提示】 墨西哥湾发生的风暴潮为热带气旋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渤海湾发生的风暴潮为温带气旋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3.海啸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提示】 大部分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此外还有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等。2.热带气旋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的比较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1)据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
A.完善预警系统 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 D.建防护林
【思路点拨】 本题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阅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乙地位于低压的东侧,根据气流运动规律,此处吹偏东风,从海洋吹向海岸即“向岸风”。加上该地处于海湾,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和危害。第(2)题,风暴潮的危害主要是由大风和巨浪导致海水涌向陆地引起的,所以修筑沿海堤坝是抵御风暴潮的重要措施。完善预警系统只能做到“早知道”,本身没有“抵御”作用;围海造田不能抵御风暴潮;建防护林降低登陆后的风速,对海上风速影响较小,阻止不了海水涌向陆地。
【答案】 (1)B (2)C生物灾害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问题导思】
1.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害虫是哪一种?
【提示】 蝗虫。
2.导致虫害和鼠害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适宜的气候,天敌减少等。
3.为什么环太平洋灾害带上的灾害损失严重?
【提示】 带内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人口集中,经济发达。2.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两条巨型的灾害带上,即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纬(20°~50°)环球灾害带如下表所示:作物是害虫的食料。作物本身的抗虫性及栽培措施是决定农业害虫能否成灾的因素之一。害虫的天敌是抑制害虫数量增殖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使用农药不合理(如过多地使用农药),会严重杀伤其天敌,破坏生态平衡,导致重要害虫的再度猖獗或次要害虫灾害的大爆发。(1)上述地区地震集中发生在________自然灾害带。
(2)该自然灾害带集中了全球75%的火山、80%以上的地震、2/3的台风和海啸以及风暴潮等灾害。分析该自然灾害带灾害集中的主要原因。
【思路点拨】 根据地震发生的地点判断所属灾害带,根据该灾害带所处的板块位置和海域位置分析灾害集中的原因。【解析】 第(1)题,表中所列地区都位于环太平洋地区,在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内。第(2)题,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正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地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吻合,多火山、地震灾害。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又位于海陆交接处,受海洋影响大,多台风、风暴潮等灾害。
【答案】 (1)环太平洋沿岸
(2)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地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吻合,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位于海陆交接处,多海啸、风暴潮等水文灾害和台风等气象灾害。 [图表展示]
教材P22图1-2-15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解图精要]
两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和类型是不同的。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由于特殊的板块位置和海域位置,多地震、火山、台风、海啸、风暴潮等灾害;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由于位置、地形、气候等原因,多水旱、台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要注意区分。[图表应用]
北纬20°~50°之间环球自然灾害带内山地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是( )
A.多高山积雪冰川
B.植被稀疏,地面以荒漠为主
C.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
D.水旱灾害频繁
【解析】 北纬20°~50°之间环球自然灾害带内地势起伏较大,板块活动剧烈,导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
【答案】 C教材第23页思考
【答案】 亚洲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最重,大洋洲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最轻。因为亚洲人口密度大,大洋洲人口密度小,同样强度的自然灾害,给亚洲带来的损失更大。1.下列有关热带气旋(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增长过程缓慢
B.主要影响高纬地区
C.主要侵袭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沿岸地区
D.强度较小,破坏力不强
【解析】 台风风暴潮发生地区和台风的影响一致,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答案】 C2.有关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80%~90%的海啸发生在大西洋
B.海啸发生时迅速以水平的形式传播出来
C.海啸到达岸边形成巨大的“水墙”,破坏力巨大
D.印度洋沿岩国家不受海啸危害
【解析】 海啸发生时,海水迅速以波动形式传播出来,到达岸边形成巨大的“水墙”。世界上80%~90%的海啸发生在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也时常受到海啸的危害。
【答案】 C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蝗虫从出土到死亡,只能活两个月,但它迅速发育,旱涝之后蝗虫最容易孳生。飞蝗过后,大地被洗劫一空。这就是蝗灾。2012年9月,甘肃民乐县10个乡镇发生蝗灾,危害草原面积达52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32.6万亩。
材料二 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各种祸害的自然现象,统称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类活动一方面会带来新的灾害源,另一方面又可“放大”或“缩小”灾情。由于我国沿海地区还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国的自然灾害有向沿海迁移的趋势。(1)根据材料一,得出蝗灾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答我国自然灾害向沿海迁移的原因。
【解析】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答案】 (1)严重、爆发力强
(2)人类活动一方面会加剧海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将给沿海地区带来新灾害源;另一方面密集的人口与发达的经济又放大了灾害的损失。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下图中甲地和乙地都是以某海湾为中心,并且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甲 乙 (1)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③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极地高气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2)简析①、②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3)2007年3月3日到5日,正值我国传统元宵节前后,乙图②海湾出现了38年以来最强的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试分析此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的主要原因。【解析】 第(1)题,明确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原因。第(2)题,①为墨西哥湾,②为渤海湾,结合两地的纬度位置回答。第(3)题,温带风暴潮是由温带气旋引发的,我国冬季风和天文大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答案】 (1)A
(2)①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是台风(热带)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②海湾的风暴潮类型主要是温带风暴潮,多发生在春秋季节。
(3)南下的强冷空气势力较强;元宵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 课时作业(三)
一、选择题
1.我国是多灾害的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
【答案】 B
2.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
A.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
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
C.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
D.市内有的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
【解析】 关键是要明确震级和烈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即使国内外地震台测得的震级数值略有差异,也只是测算上的误差。烈度是某一地区地面受到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在同一次地震中,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反之越小。同时不同的地方地质构造、地面建筑不一样,即使距震中一样远的地方,有时烈度也相差很大。震中附近建筑未倒塌,与其地质构造和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有关,但震中附近地区烈度绝不会为零。
【答案】 C
(2013·南昌市第十九中学月考)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读图,回答3~4题。
3.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4.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 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上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 第3题,图示区域为台湾岛东部海域,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第4题,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图示中等深线数值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3.A 4.B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一次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天气过程是( )
A.台风 B.寒潮
C.冷锋 D.高压系统
6.该天气系统诱发的海洋灾害是( )
A.狂风暴雨 B.风暴潮
C.滑坡、泥石流 D.霜冻
【解析】 第5题,该天气系统的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应属于台风。第6题,狂风暴雨和霜冻属于气象灾害,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答案】 5.A 6.B
(2013·浙江衡州二中高二期末)菲律宾是一个深受热带风暴影响的国家,一般登陆纬度在北纬10°以上地区,但是2011年第21号热带风暴“天鹰”的中心于12月16日23时40分(菲律宾时间)前后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16日17时其中心位于北纬7.9度、东经126.1度,目前造成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 171人。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天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发了地震和海啸
B.造成狂风暴雨
C.是今年登陆风力最大的热带风暴
D. “天鹰”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气流
8.“天鹰”造成特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其原因可能是( )
①是超强台风
②泥石流
③特大暴雨
④登陆位置较常年异常
⑤白天登陆而非夜晚登陆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②③④⑤
【解析】 第7题,热带风暴不能诱发地震;菲律宾位于北半球,“天鹰”为逆时针的漩涡气流,并非2011年风力最大的热带风暴。第8题,“天鹰”未达到台风的等级,仅属热带风暴。
【答案】 7.B 8.C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3年1月8日报道,在过去7天里,澳大利亚遭遇史上最强热浪的袭击。1月7日,澳大利亚全国平均气温达到40.33摄氏度,悉尼的温度高达42度,超过了1972年创下的高温纪录。目前,炎热天气导致该国火灾频发,7日,大火造成澳大利亚6万多公顷的森林被烧毁,所幸并无一人遇难;1月8日,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新南威尔士州共发生了100多起因高温天气引发的火灾。新南威尔士州还发出警告,称当地已经进入红色警戒的“灾难”状态。据此回答9~10题。
9.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10.澳大利亚旱灾的原因是( )
A.夏季太阳高度大,蒸发量大
B.地形多低山丘陵
C.位于季风区,降水不稳定
D.北方冷高压控制时间长
【解析】 干旱是在高温的情况下形成的,这种情况多在反气旋控制下形成,并且澳大利亚此时正值南半球的夏季,蒸发量大也是其干旱持续的原因之一。
【答案】 9.B 10.A
二、综合题
11.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20千米。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地震引发约6米高海啸。北京小部分区域有震感,不过,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啸影响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但对中国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截止到3月18日,此次地震造成日本约50 000人死亡,近万人失踪,地震造成的核电站爆炸的消息扩散到全球,一时阴影难散,中国东部海区也受到此次核电站爆炸的影响。读下面两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5级地震震中烈度与 震源深度5 km的震中
震源深度的关系 烈度与震级的关系
(1)根据图示材料,说明震级、烈度、震源深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日本地震灾害严重的原因。
(3)地震衍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解析】 第(1)题,读图可分析总结出答案。第(2)题,日本地震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可从地震带、地形、临海的位置分析。第(3)题,有地质灾害、海啸等。
【答案】 (1)烈度主要受震级和震源深度的影响;震级相同,震中烈度随震源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震源深度相同,烈度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加。
(2)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灾害多;多山的地形,易引发地质灾害;四面临海,易引发海啸。
(3)火灾、滑坡、海啸、疫病蔓延等。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月31日环球网报道,日本全国各地区近期普降大到暴雪,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超过2米,甚至导致雪灾。据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东部和北部地区在今后一周内仍将有冷空气南下,日本海沿岸地区暴雪天气将继续,部分地区积雪甚至会超过5米。日本气象厅已经发出暴雪警报。
材料二 日本暴雪分布图。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日本暴雪的形成原因?
(2)雪灾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有效预防暴雪灾害?
【解析】 冬季,西北季风南下经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经沿岸山脉的阻挡抬升,形成暴雨。雪灾往往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影响交通、电信、电力等部门,给农作物带来冻害。
【答案】 (1)强冷空气南下,经日本海洋面,携带大量水汽,同时沿岸暖流增大了湿度,遇日本海沿岸山地的阻挡,抬升作用明显,形成暴雪。
(2)产生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产量;阻碍交通,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压塌电线,中断电力,影响通讯等。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减灾防灾意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预报,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采取一系列工程或非工程措施,以减轻灾情。
一、选择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海啸,使沿岸若干地区遭受巨大灾难。据此完成1~2题。
1.这次海啸的产生是由( )
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B.大西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 )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在海岸砍伐红树林
【解析】 海啸从成因上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形成的海啸、海底地质作用引起的地震海啸。日本海啸属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引发大地震形成的海啸。
【答案】 1.D 2.A
3.“旱极而蝗”的记载主要说明灾害的特点是( )
A.不同灾害持续时间不同
B.自然灾害的链发现象
C.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
D.自然灾害的地域性
【解析】 发生旱灾后发生蝗灾,形成了灾害链。
【答案】 B
(2013·广州第二中学高二期中)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被鼠类危害过的草地变成了“鼠荒地”,草皮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甚至沙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 600米以上,作为地表生态屏障的草皮,原本就是在冻土地带勉强成活,而现在一只青海田鼠一年就要吃掉60千克的鲜草。如不及时治理鼠害,藏羚羊、藏原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区的生态链条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据此完成4~5题。
4.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 )
A.过度放牧
B.滥捕鼠、兔的天敌,使老鹰、沙狐等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鼠类生活环境改善
D.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
5.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
A.喜湿鼠 B.耐旱鼠
C.耐寒鼠 D.喜温鼠
【解析】 第4题,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滥捕鼠、兔的天敌,使老鹰、沙狐等减少,从而使鼠类大量繁殖。第5题,西北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边缘地带分布的是耐旱鼠。
【答案】 4.B 5.B
2011年11月29~30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31省(市、区)植保站、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和教学单位的专家对201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会商,根据会商结果,稻螟虫、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和玉米螟等呈偏重发生态势,蝗虫、草地螟和棉铃虫等病虫局部存在高密度发生的可能。
6.我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小麦病害是( )
A.小麦白粉病 B.锈病
C.枯萎病 D.赤霉病
【解析】 我国幅员辽阔,环境复杂、农作物病虫害类型多样,其中的小麦锈病,水稻稻瘟病及棉花棉铃虫病的影响范围和危害都是各种农作物中最严重的。
【答案】 B
阅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完成7~8题。
地区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主要
灾害
种类
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
酸雨、雪灾
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灾
干旱、洪水、飓风、
龙卷风、水土流失、酸雨
干旱、
洪水、
水土
流失
干旱、
土壤、
盐碱化、
生物
灾害
7.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
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
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 ℃
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8.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灾害,这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B.受西风影响,降水过多
C.工业化程度高
D.跨纬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解析】 第7题,各大洲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形成了各自的自然灾害。欧洲冬季多雪,主要原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多低压气旋活动。第8题,由于工业化程度高,大气污染严重,酸雨灾害比较普遍。北美洲也是工业发达的地区,大气污染严重,酸雨也严重。
【答案】 7.D 8.C
下图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所在区域的沿海地区,更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a、b B.c、d
C.a、d D.b、c
10.发生赤潮时会导致( )
①海洋其他生物死亡 ②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③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④水体富营养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第9题,赤潮发生不仅需要富营养化的水体,还需要较高的水温。第10题,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赤潮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答案】 9.C 10.A
二、综合题
11.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读“世界各大洲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原因是什么?
(2)欧洲西部与其他大洲相比,水旱灾害较少,原因是什么?
(3)寒潮能够长驱直入影响北美大部分地区,原因是什么?
(4)近年来,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化现象严重,试分析该灾害加剧的原因。
【解析】 第(1)题,可从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进退强弱变化的角度归纳。第(2)题,欧洲西部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第(3)题,可从北美大陆的地形分布特征的角度分析。第(4)题,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 (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雨主要是因为夏季风影响导致锋面雨带的推移而形成,季风环流不稳定,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2)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不易引起水旱灾害。
(3)与北美的地形有关,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中部是平原,利于北方冷空气长驱南下。
(4)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气候干燥;过度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层缺乏植被的覆盖,造成土地沙漠化严重。
12.(2011·新课标全国卷)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地域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解析】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黄土的垂直节理比较发育,内部孔隙较大,在坡脚遭到人为作用而变陡,或者发生暴雨时容易使黄土层发生崩塌。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图中显示黄土覆盖层和基岩之间有明显的滑动面,特别是该区域降水较多,加之人为开挖边坡的影响,从而导致滑坡发生。
【答案】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