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解读
1.了解我国农作物虫害的主要类型、分布及灾情特点。
2.了解我国森林虫害的灾情。
3.掌握我国鼠害及鼠害地域分布状况。
4.能结合实例,分析生物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5.结合案例分析,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带来的危害。演示结束虫害的分布与危害 渤海 黄、淮、海 山东 毁灭性 牧鸡食蝗 扩大 北方 清除田间杂草 天敌 喷洒农药 东部 西南 水稻 大幅度减产 灯光诱杀 天敌 森林生态功能 鼠害的分布与危害 糟蹋 森林 草场 防洪大堤 疾病 人工器具 药物 天敌 各种生物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之间有没有关联性?试举例说明。
【提示】 生物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往往具有关联性。例如,低温往往带来蚜虫灾害;洪涝以后的水位降落和干旱会出现大量适于蝗虫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滩,引发蝗灾等。 虫害的分布与危害 【问题导思】
1.说出中国历史上蝗灾的主要分布地区。蝗灾严重和较重的地区主要在哪些地方?
【提示】 蝗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沿海滩涂,黄、淮、海河的沿岸滩地,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黄河下游地区最为集中,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
2.防治蝗灾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提示】 防治蝗虫有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1.虫害的分布与危害
农作物虫灾暴发主要是由气象、农作物及害虫天敌三方面因素决定的。主要虫害、分布如下表所示:【思路点拨】 根据统计图判断蝗灾发生季节变化,根据蝗灾发生的条件后解释冬季蝗灾少的原因。【答案】 (1)夏 6 夏季气温较高,前期降水少,后期降水较多,特别适合蝗虫大量繁殖、生长。(2)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生长发育。鼠害的分布与危害 【问题导思】
1.鼠害对草原地区有哪些危害?
【提示】 (1)使草原牧草覆盖率下降,有的地区甚至成为不毛之地;(2)破坏草原,严重的可导致土地荒漠化。
2.我国鼠害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
【提示】 ①农作物复种、间种、套种的面积大,为多种害鼠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料条件等。
②蛇、猫头鹰等鼠类天敌被人类大量捕杀、食用。我国鼠害分布的地域差异及灾情特点(1)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
(2)试提出防止该区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合理化建议。
(3)该区鼠类灾害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思路点拨】 认真阅读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弄清楚其含义及各部分的因果关系。
【解析】 根据图示线索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括其成因,然后再根据环境恶化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鼠灾发生、发展是长期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的结果。【答案】 (1)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和地温上升,使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土壤水)每况愈下,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在人类活动中,滥捕野生动物,投药灭鼠误害其他动物,使得生态平衡破坏,鼠害日益严重;以及过度放牧,造成草场破坏和草场沙化。
(2)制止对有益动物的滥捕滥猎行为,加强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
(3)鼠灾与草场退化互为因果,相互作用。该区鼠灾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长期超载放牧引起草场退化的结果。教材第43页思考
【答案】 1.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历史上蝗灾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沿海滩涂,黄、淮、海河的沿岸滩地,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
2.可以利用我国历史上遗留各地的龙王庙来判断各地的旱灾情况。教材第48页思考
【答案】 1.外来入侵物种会造成入侵地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导致生态灾害频繁暴发,对农业造成严重损害危害经济发展。
2.危害的严重性,发生的连锁性。(2013·洛阳质检)2011年6月14日新疆哈巴河县蝗灾肆虐,发生面积达320万亩。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之相联系的另一种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涝灾2.飞蝗的生活习性是( )
A.群聚和远距离迁飞
B.群聚和近距离生存
C.散居和远距离迁飞
D.散居和近距离生存
【解析】 第1题,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古代就有“旱蝗”的说法。第2题,飞蝗有群聚和远距离迁飞的生活习性。
【答案】 1.C 2.A3.(2013·延安调研)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蝗灾属于暴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水灾和旱灾并称为中国的三大自然灾害。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707年。近年来,受异常气候、土壤沙化和盐碱化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蝗区不断产生,老蝗区蝗灾反复,蝗灾发生逐年加重。材料二 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在中国不同地区的虫神庙有不同的名称。(1)据图中显示的信息,说出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
(2)分析说明蝗灾与气候的关系。
(3)列举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虫灾的分布特点。第(2)题,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第(3)题,主要是联系教材有关知识回答。【答案】 (1)渤海、黄海沿海滩涂;黄、淮、海河沿岸滩地;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
(2)蝗灾与旱灾经常链性发生。因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出现严重蝗灾。
(3)主要措施有:化学防治法,如喷药;生物防治法,如投放天敌。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部2011年水稻等主要农作物防控预案中指出:预测2011年水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其中,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将偏重发生;稻瘟病在感病品种上将偏重发生;二化螟将中等发生,条纹叶枯病、稻曲病在感病品种上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将在部分感病品种上显现;玉米螟、玉米粗缩病在早播夏玉米(麦收前播种)将中等发生;小麦纹枯病将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将中等至偏重发生;油菜菌核病将中等至偏重发生。材料二 中国水稻病害分布图(1)2011年我国重点防控的农作物病虫害有哪些?
(2)稻瘟病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但以日照________、雾露持续期________的________(地形)和气温较温和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发生较重。
(3)水稻纹枯病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它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益严重。【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一,2011年偏重发生的农作物病虫害,将是重点防控的对象。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稻瘟病的严重病区主要在山区和沿江、沿海地区,进而分析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稻纹枯病主要病区分布在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
【答案】 (1)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及条纹叶枯病、稻曲病、小麦纹枯病及赤霉病、油菜菌核病。
(2)少 长 山区 沿江 沿海
(3)华南 华中 华东 课时作业(九)
一、选择题
咸丰三年冬“________虫蔽天,落食田禾,顷刻立尽,农人敲竹梆铜器以逐之,稍免其害,________生卵,出子遍满山岭,人恐其长为害,扫而焚之”(民国36年《钦县县志》卷14)。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1.该段文字描述的是________灾害( )
A.蝗虫 B.螟虫
C.黏虫 D.松毛虫
2.下列描述灭虫的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是( )
A.捕杀成虫 B.农药灭虫
C.点火焚烧 D.投放天敌
【解析】 第1题,“蔽天”“落食田禾”是关键信息,说明文字描述的是蝗灾。第2题,最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的灾蝗措施是生物措施,用天敌灭蝗。
【答案】 1.A 2.D
(2013·麻城一中质检)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失贮粮3 500多万吨,因鼠害减产5 000万吨,足够3亿人吃1年。此外,老鼠还是各种鼠源性疾病的传染源。全球90%的鼠种,携带着200多种病原体,能使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有57种。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中的损失主要是由________造成的( )
A.家鼠 B.田鼠
C.草地鼠 D.森林鼠
4.下列有关鼠类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鼠类会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
B.鼠类传播禽流感,危害人类健康
C.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
D.鼠类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
【解析】 第3题,材料中提到的损失主要是粮食损失,因此主要是由田鼠造成的。第4题,禽流感主要是由鸟类传播,因此不属于鼠灾危害。
【答案】 3.B 4.B
(2013·莆田一中高二期中)由于新疆2011年春季较短,伊犁河谷气温回升较快,导致草原蝗虫大面积发生。到6月10日,新疆伊犁河谷蝗虫危害面积已达182.6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到78.22万亩。据此完成5~6题。
5.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爆发的是( )
A.一直干旱
B.一直多雨
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
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
6.蝗灾对草原的危害是( )
A.牲畜死亡
B.草原生态环境加速退化
C.牲畜掉膘
D.草原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解析】 第5题,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发生。第6题,蝗虫啃食草地,使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 5.C 6.B
7.下列属于防治蝗灾的措施的是( )
①利用卫星对蝗灾常发区进行监测,及时预报
②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退化
③利用飞机喷洒农药灭蝗
④重建蝗神像,重修蝗神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防治蝗灾可采用化学和生物措施,另外,加强监测预报,保护环境也是防治蝗灾的重要措施。历史上建蝗神庙、蝗神像,是因为百姓消灾无方,无计可施,不得已建庙祭祀害虫,属封建迷信行为。
【答案】 A
2011年11月29~30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31省(市、区)植保站、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和教学单位的专家对201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会商,根据会商结果,稻螟虫、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和玉米螟等呈偏重发生态势,蝗虫、草地螟和棉铃虫等病虫局部存在高密度发生的可能。据此回答下题。
8.我国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是( )
A.棉红铃虫 B.棉铃虫
C.棉红蜘蛛 D.棉蚜虫
【解析】 我国幅员辽阔,环境复杂、农作物病虫害类型多样,其中的小麦锈病,水稻稻瘟病及棉花棉铃虫病的影响范围和危害都是各种农作物中最严重的。
【答案】 B
物种入侵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注意和重视。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达几百种之多,正给我国造成各种危害。据此回答9~10题。
9.黄浦江上游大量出现的一种外来漂浮植物是( )
A.菱角 B.金鱼藻
C.水绵 D.水葫芦
10.这种外来漂浮植物繁殖能力强,蔓延迅速,其主要危害是( )
①影响通航
②威胁堤坝安全
③产生有毒物质
④危及生物多样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第9题,本题属于常识性知识,水葫芦是引进物种。第10题,外来生物入侵,侵占当地生物的生存空间,危及生物多样性,同时水葫芦漂浮在水面上,影响航运。
【答案】 9.D 10.C
二、综合题
11.(2013·执信中学高二测试)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3月24日《南方农村》报讯 走进广西南宁横县莲塘镇佛子村的山林,数厘米长的松毛虫随处可见,每一根松树枝上,都有十几条松毛虫在蠕动。原本苍翠碧绿的山林早已变得枯黄焦黑,就像大火烧过一般,其间数以万计的松毛虫大肆啃食着鲜嫩的松针。
材料二 中国松毛虫危害区图。
中国松毛虫危害区
(1)本次南宁发生的松毛虫最可能的类型是________。
(2)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松毛虫从空间分布看具有的特点及我国森林病虫害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3)分析我国森林病虫害的主要成因。
【解析】 第(1)题,由图示可知南宁松毛虫的类型。第(2)题,结合图及所学知识较易回答。第(3)题,我国在进行人工林建设时,用单一的树种代替原始森林树种,造成病虫大量繁殖且使同类树木大量受灾,除此之外,对外贸易导致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也易造成森林病虫害。
【答案】 (1)马尾松毛虫
(2)区域性。 地形、气温。
(3)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的原始森林;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1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广网北京2011年4月3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这几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西苏木的两个地方鼠灾肆虐,严重影响了牧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材料二 2011年夏季,受上游降水影响,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升,约20亿只东方田鼠从洞庭湖滩向垸内转移。湖滩上到处可见老鼠窝,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
材料三 内蒙古东部土地类型及气候资料。
(1)鼠灾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2)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材料中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3)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治鼠灾?
【解析】 第(1)题,依据材料,鼠灾会危害农林牧业生产,危及堤岸、护坡等工程安全;破坏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老鼠能传播鼠疫,危害人体健康。第(2)题,材料一反映的是内蒙古草原牧区,材料二反映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第(3)题,可以应用遥感技术对鼠灾进行监测,使用天敌、药物等方式灭鼠。湖垸区可修建防鼠墙。
【答案】 (1)啃食农作物、牧草及林木,危害农林牧业生产;在地下打洞,危及沿湖防洪大堤等工程安全;加剧土地荒漠化;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2)呼伦贝尔草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较少;温带草原面积广阔。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植被茂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加强鼠灾监测;改善生态环境、利用天敌灭鼠、采用药物灭鼠、修建防鼠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