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五 课件 章末归纳提升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五 课件 章末归纳提升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8-01 08:4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备选答案 
①灾害强度 ②风暴潮 ③热带气旋 ④病害 ⑤地震 ⑥人员伤亡 ⑦人类能够防治自然灾害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减灾能力。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与灾情成正比,减灾能力与灾情成反比。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在以上三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成灾特点是不同的。二者的对应关系如下:经济发展水平与灾情强度的关系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
【解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灾情大小取决于灾种、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答案】 (1)呈波状变动,逐渐增多
①自然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所以呈波状变动。
②人类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所以灾害发生次数有增加的趋势
(2)逐渐上升(或越来越重等)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不断增大
(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1)从世界各大洲看,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最为严重的是
(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2)从灾害种类看,造成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  )
A.地震 B.风暴
C.洪水 D.泥石流(3)北美洲和南美洲因灾害死亡的人数差不多,而经济损失北美洲是南美洲的33倍,这是因为(  )
A.南美洲的防灾能力强
B.政府的高度重视
C.经济密集度北美洲远远高于南美洲
D.地貌特点悬殊【解析】 第(1)题,由表中灾情分布可知:按各大洲经济损失最多的是4 097.9亿美元的亚洲;死亡人数最多的也是429 090人的亚洲,因此选A。第(2)题,按灾害种类,经济损失最多为2 841.4亿美元,是洪水所致;死亡人数最多为251 830人,也是洪水所致,因此选C。第(3)题,自然灾害的损失受经济发展水平、防灾抗灾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北美以美国、加拿大为主,经济水平高,所以经济损失大。
【答案】 (1)A (2)C (3)C自然灾害的发展有规律可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自然灾害主要规律的对比分析 【解析】 第(1)题,根据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第(2)题,“蝴蝶效应”反映了区域间的联系性。第(3)题,大洋中脊附近火山是“常事”,体现了灾害发生的区域性。
【答案】 (1)岩石圈 自然 社会
(2)连锁发生
(3)区域性(2)与我国北方出现的上述自然灾害相关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①森林火灾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蝗灾 ⑤滑坡 ⑥沙尘暴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解析】 第(1)题,我国属于季风气候,季风的强弱和西太平洋副高势力的强弱有关,如果西太平洋副高势力较弱,会造成北旱南涝,反之则出现北涝南旱。第(2)题,旱灾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蝗灾、地面干燥,引发沙尘暴,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往往和降水相联系。
【答案】 (1)A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