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
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常见自然灾害的分析,明确这些常见自然灾害的地区分布。
2、结合对自然灾害类型的认识,分析并掌握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3、结合实例,分析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成因和危害。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基本措施。
自然灾害的成因
新课导入
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我国近70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两次地震灾害。这两次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差不多,造成的损失却相差很大。汶川地震死亡人数远远小于唐山地震,而直接经济损失却远远大于唐山地震。
1976年唐山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
自然灾害的成因
唐山地震 汶川地震
震级(里氏) 7.8级 8.0级
震源深度 12千米 14千米
震中烈度 11度 11度
主震时间 夜晚 白天
死亡或失踪人数 24万多人 8.7万多人
直接经济损失 30亿左右 8000多亿元
问题:造成两次地震灾害损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灾害损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表4-1-1 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震级及灾害损失的比较
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
目录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01
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自然灾害概念:是指因自然异常或者快速变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环境破坏的现象或事件。当然,有时人类活动也会触发或者诱发自然灾害。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影响自然灾害损失的因素
自然异变的速度
自然异变的强度
自然异变发生地的人口密度
自然异变发生地的产业布局
自然异变发生地的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受灾区人口密度越大、社会发展水平越低,伤亡人数越多;受灾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损失则越大。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我国的自然灾害分类方案
灾害类型 主要灾种 主管部门
气象灾害 暴雨、干旱、寒潮、热带风暴、霜冻等 国家气象局
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啸、赤潮、海水入侵、海面上升等 国家海洋局
洪水灾害 洪水、雨涝等 水利部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 国土资源部
地震灾害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 国家地震局
农业灾害 农作物病虫害和鼠害、农业气象和环境灾害等 农业部
林业灾害 森林病虫害和鼠害、森林大火等 国家林业局
02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地震
概念: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聚集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地震
构造地震 由岩层断裂或错位而引发,约战全球地震数90%以上,破坏力最大。
形成原因:
地壳构造运动
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地震
探究活动:在图中找出: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地震
注意:
①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②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震级:衡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
①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②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此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震中
烈度: 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分为12度。
震中烈度最高,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 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地震
“5 12”汶川大地震烈度分布示意图
案例分析:汶川地震造成的最大烈度达11级,试简要分析汶川地震烈度大的原因。
震级大;
地处大断裂带上;
建筑物防震能力差。
地震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主要依靠地震波为划分依据。
地震
地震
世界主要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周边板块的交接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大洋中脊地震带:
位于板块的拉张边界上。
世界三大地震带均位于板块边界
自然灾害的成因
分布规律:
板块交界处、板块内部大的断裂活动构造带为地震多发地区(地震、火山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呈带状分布。 )
多发的原因:
位于地质构造断裂地带,地壳活跃,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较频繁,故地震多发。
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大洋中脊地震带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地震
中国发生过大地震的地点
我国四大地震带
1、台湾与福建沿海地震带;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震带;3、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震带;
4、新疆地区盆地边缘地震带。
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1、地震分布广;
2、地震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3、地震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
地震的危害
1、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2、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洪涝灾害
概念:河湖水位超过滩地或堤坝高度而发生的溢流现象或堤坝溃决导致的水流下泻称为洪水。
若洪水冲毁道路、房屋、农田等,就会形成洪灾。
若洪水或者雨水集聚,淹没城市或者乡村,就会形成涝灾。
洪涝灾害是洪灾和涝灾的总称。
洪涝灾害
形成原因
暴雨、 冰雪快速融化、 河道堰塞、 海啸、 风暴潮、地势高低等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抽取地下水、全球变暖、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合理等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洪涝灾害
中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
多洪涝区
次多洪涝区
少洪涝区
最少洪涝区
探究活动:
读中国洪涝灾害空间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 总结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2. 说出我国四大“多洪涝区”的地形与气候特征,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这些区域洪涝多发的原因。
3. 查阅资料,找出我国近十年来发生过的特大洪涝灾害,说出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洪涝灾害
中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
多洪涝区
次多洪涝区
少洪涝区
最少洪涝区
东部多,西部少;
沿海多,内陆少;
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分布特征
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
主要雨涝区
洪涝灾害
城市内涝,主要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结合“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自然、人为原因)。
洪涝灾害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如今,全国上下都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南京建设“海绵城市”具有哪些优势?建设“海绵城市”是否能极大改善城市内涝问题?
滑坡
概念:滑坡通常指斜坡上的土层或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坡面较陡
岩土软弱面,岩体中存在裂隙和松软夹层
降水等对岩土软弱面具有润滑作用
影响滑坡的因素
1、不稳定的山坡形态:如较陡的坡面;
2、岩土软弱面:如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3、触发因素:如地下水、地表水、降水对岩土软弱面的润滑作用,以及地震、河流侵蚀、人工活动等对坡体稳定性的破坏。
降水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滑坡
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
泥石流:指大量大小混杂的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的混合物, 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快速运动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
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03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中国气象报报道 2020年4月20日,吉林省出现较大范围大风、寒潮天气,针对此次天气过程,吉林省气象局提前服务,各单位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据此完成7~8题。
1.寒潮多发生在( C )
A.春夏季节 B.夏秋季节
C.冬春季节 D.春秋季节
2.寒潮带来的危害有( C )
①影响出行 ②多发洪涝 ③农作物冻害 ④病菌、害虫滋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随堂练习
2020年6月1日至7月12日,长江流域的平均降水量为4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也超过了2016年的395毫米和1998年的358毫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较弱,夏季风较强
B.副热带高气压在华南地区时间长
C.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增加
D.长江流域受热带低压影响时间长
4.长江中下游流域洪涝发生的频率很高,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支流众多,地势低平 B.河流含沙量大
C.台风影响,暴雨较多 D.过度围湖造田
B
A
随堂练习
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据图回答5~6题。
5.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干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滑坡
6.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
B.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
C.气候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D.植被破坏是造成该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
D
D
随堂练习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河段是( )
A.川江河段 B.长江下游河段
C.荆江河段 D.金沙江河段
C
随堂练习
8.该河段洪涝多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上游支流多,呈扇形水系
②流量季节变化大
③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④人们砍伐森林,围湖造田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
随堂练习
2020年4月6日,印度尼西亚北马鲁古省附近海域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据此回答9~10题。
9.地震主要发生在( )
A.海洋内部 B.板块内部
C.海陆交界处 D.板块交界处
10.该地震可能引发( )
A.海啸 B.台风
C.洪涝 D.大雾
D
A
随堂练习
11.读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答案: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相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石灰岩等可溶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形成条件。
随堂练习
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________与福建沿海地震带、________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震带、________及其边缘地震带、新疆地区盆地边缘地震带,基本遵循沿____________分布的规律。
(2) 影响我国的地震主要是(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水库地震
(3) 为什么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4)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发生的唐山大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灾情,试分析原因。
随堂练习
答案:(1) 台湾 华北 青藏高原 活动断裂带
(2) A
(3) 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建筑物密集,经济密度大,西部地区人烟稀少。
(4) 自然原因:此次地震发生于华北地区,震中位于市区;地震发生在凌晨,人们正处于睡眠中,逃生机会小。人为原因:唐山人口密度大;城市中房屋的抗震系数小;人们的防震意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