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助力历史教学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助力历史教学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8 23:0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殖民化:指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越过自身的边界而建立移民殖民地或行政附庸机构,藉以对外延伸其主权。
殖民主义:强国对弱国家进行压迫、统治、奴役和剥削的政策,主要表现为海外移民、海盗式抢劫、奴隶贩卖、资本输出、商品倾销、原料掠夺等。
*殖民地:原指一个国家在国外侵占并大批移民居住的地区。在资本主义时期,指被资本主义国家剥夺了政治、经济的独立权力,并受它管辖的地区或国家。 殖民地在更广的意义上,还包括保护国、附庸国等。
*半殖民地:国家处于卖国政府统治下,任由外寇掠夺本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状态。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自主,而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实际上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国家。
学习要求:
1、了解西方殖民扩张的原因,理解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及世界格局的演变。
2、梳理西方列强对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的殖民侵略过程,认识殖民特点和方式。
3、通过史料解释,全面分析西方国家殖民侵略造成的影响,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目录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殖民扩张的过程
2、殖民统治的方式
3、殖民扩张的影响
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曾经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都属印欧语系拉丁语族,因此,这一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1、殖民扩张的过程
(1)西班牙:
(2)葡萄牙:
(3)荷兰、英国、法国等:
1496年,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叶,已经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 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 殖民地。
紧随西班牙侵入,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
2、殖民统治的方式
(1)政治上:
设立总督制度,代表国王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实行专制统治。
(2)经济上:
①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②黑奴贸易: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
③限制发展:为保证殖民者的利益,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西班牙不许拉丁美洲种植宗主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市场上特别需要的产品,如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这样就使拉美许多地区走上畸形的种植单一农作物的道路。
在工业方面:西班牙禁止殖民地生产宗主国能够输出的产品,在对外贸易方面,不许在殖民地各地区之间有贸易往来,不准跟外国进行贸易。实行专卖制,如烟草、食盐都在政府专卖之列;征收苛重的捐税。
3、殖民扩张的影响
*根据材料及所学,试归纳殖民扩张的影响。
材料1: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
(1)对美洲:
①殖民专制统治,中断了美洲国家独立发展的进程。
②劫掠美洲金银财富,贸易垄断,使美洲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稳定。
③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土著人口剧减,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④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地方的传统生产方式,有利于美洲的近代化。
材料2: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主义者疯狂的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他们通过掠夺和榨取,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肥了西欧的资本主义,从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2)对欧洲:
①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推动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促进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金银大量流入欧洲
金银价格下降
货币贬值
收取固定货币地租者(地主)财力地位下降
物价上升
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发展
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拥有大量商品的商人(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强
*拓展——殖民者的掠夺对拉丁美洲留下的现实问题。
①经济:单一产品制经济结构的形成,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形成考迪罗制度。
②政治:出现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
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③思想文化:西、葡等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建筑风格以及文化传统传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语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
④人种:印第安人却几乎被灭绝殆尽,主要的居民是黑人、白人和黑白混血人种。
⑤现代化进程:拉丁美洲现代化步履维艰。
拉美摆脱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获得独立后,以英美为主的欧美列强对拉美各国进行渗透。如美国1823年提出“门罗宣言”;1889年又建立“美洲共和国联盟”;1898年美西战争揭开美国向拉美全面扩张的序幕。随后,美国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向国会提出了由约翰·昆西·亚当斯拟定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即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基本原则:即"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
门罗宣言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宣传了反对欧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在客观上支持了拉丁美洲各国独立,阻止了英国、法国、俄国列强在美洲扩张政治、经济势力和建立新殖民地的野心,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打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幌子,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建立它在美洲地区统治并且与欧洲列强争霸的宣言。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第一阶段:15、16世纪以葡、西为主(方式: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
1.葡萄牙:最初在亚洲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2.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第二阶段:17世纪后英、荷、法成为主角
(1)方式:武力侵略,不平等条约和划分势力范围。
(2)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绝大多数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知识拓展——东印度公司
1、原因:
2、性质:
①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
张、掠夺殖民地财富
②争夺殖民霸权。
资本主义早期殖民机构。
3、特点:
①享有充分自主权,排挤竞争对手
②集政治、军事、商业职能于一体
③采取集资运作方式(资本运作),赢利丰厚
4、影响:
5、消亡原因: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①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倡导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盛行。
②政府保护、商业垄断、拥有特权、暴力掠夺等特点不适应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材料: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双重使命”的理解。
(1)“破坏的使命”:殖民者对被殖民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重建的使命”:改造了殖民地旧的落后的社会经济,引人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材料1:18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他自己一人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1页
探究——据材料及所学分析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方式的变化及原因
*变化:工业革命前,直接掠夺财富。
*原因:重商主义时代,西方列强实力有限,主要为完成资本积累服务。
材料2:……农村村社赖以存在的基础——农业和手工业——两大支柱被摧毁,到19世纪中叶农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国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传统的手工业部门被冲垮,印度也由棉纺织品的输出国变为输入国。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3: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庚子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
*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为主。
*原因: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驱使它们进一步扩大殖民地。
*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为主,瓜分世界。
*原因: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15-19世纪中叶:
局部入侵
2、工业革命后:
全面入侵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瓜分完毕
1、15-19世纪中叶:局部入侵
①从15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就侵入非洲。②到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③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
2、工业革命后:全面的殖民入侵,逐步放弃奴隶贸易。
(1)北非:英法争夺埃及(奥斯曼帝国的属地)
①英国:两国控制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1882年英国发动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还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②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2)内陆扩展: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
斯坦利探险刚果
(3)19世纪后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争夺:英、法、德等列强各自制定了侵略计划。
①英国的“2C 计划”: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是纵贯非洲的殖民帝国方案。
②法国的“2S计划”:由塞内加尔向东部非洲的索马里扩张,企图建立横贯非洲的法属殖民帝国,因而推行“塞内加尔-索马里计划”。
③德国的方案:连接东非和西南非洲的属地,建立斜断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整个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
背景: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
目的: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召开:1884年,英、法、德等国
内容:①“有效占领”: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
②“地图上作业”:各国可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影响:柏林会议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
(1)1884年柏林会议:
(2)19C末20C初,欧洲殖民国家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19C70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
探究:非洲各国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带来什么影响?
据统计,非洲的国界44%都由经线或纬线划分,30%的国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仅26%的国界是自然边界。划分的这种随意性严重损害了非洲的发展,不仅引发了极为复杂的民族问题,还酿成非洲国家间此起彼伏的边界冲突与战争。在研究了尼日利亚东南沿海靠近喀麦隆边境的克罗斯河流域后,英国学者安尼指出:那里民族众多,却“支离破碎”、“相当混乱”,这是“欧洲人的残暴造成的”,是“分割边界”的结果。
——王守望《非洲:几何线边界埋下祸根》
(1)特点:分界线几乎是直线,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土著民族的情况。
(2)问题: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无视非洲国家主权,人为划定疆界。
(3)影响: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给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形成的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沦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结合所学分析19C末20C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大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高潮。”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也为资本主义的扩张提供必要条件。
③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落后,是它们在这一体系中处于弱势的根本。
3、根据材料分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1: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日本,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进了世界市场。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材料2: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2: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3: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贪婪统治下,屠杀极其残忍的漠视行为,造成刚果1000万人死亡。为了给白人让出土地,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成批死亡……在苏丹南部……为了阻止奴隶的妻子生育,大批妇女惨遭杀害,在商队遭到瓦解或捣毁以后成千上万的奴隶被饿死。对遭受帝国主义统治的国家来说,帝国主义往往是一条通往地狱的道路……
——[美]菲利普·费尔南兹—阿迈斯《世界一部历史》
①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②使西方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西方支配东方。
(1)对世界:
①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使其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东方从属于西方。
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2)对列强(殖民国):
①亚非拉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带来灾难与落后;
②但在客观上打破了原有经济发展模式,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科技、思想,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