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年春季高二年级5月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村料一:
网络文艺具有传格建度快、受众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也要看到,网
络文艺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在提升作品质量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
加强正面引导力度,推出更多使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对网络文艺的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译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网络文艺作品也不例外。文化
产品承载的是价值取向,影响的是思想灵魂,不能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等同于普通商品。
只有把文化传统、世界观、价值观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传播结合起来,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
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才能推动更多网络文艺作品从商业上的成功走向文化
意义上的成功。
不断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要坚持健康向上的审美导向,更好地传递主流声音、凝聚社会共识。
要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把大流量和正能量结合起来,使之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获得更大的发展
空间。此外,应推动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促选优秀作品多渠道传插、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抢
送。
不断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要把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让网络文艺作品有体量更有质量。
一方面,要通过规范管理创造良好生态,加对网络文艺的底线管理。比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建立网络
剧片发行许可证制度,在网络视听领域确立更严格、更规范、更明晰的行业标准。类似的举措,有助于提
高网络文艺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强化行业自律,把符合网络文艺特性的美学规范钠入
行业标准。网络文艺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但仍需要在创作生产中提升审美自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材料二:
(捕编自张鸿声《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新论)》)
远速走红、广为传播的优质短视频都是口碑和点击率双赢。网络文艺创作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有整合
多工种的复杂的创作流程。尽管短视频是网路文艺中的小体量,便于创作者的灵感避发和即兴创作,但要
创作出化质的短视频仍高要细致的策划和情心的编排。从最初的创意菊生到最终的成片里现,优质短视须
翻作要么一人身担载取,要么耳策耳力显智慧,实现跨时堂的修接,获得大量的点击车。这种虚拟空间中
的关系性条看似松教实别牢国。无基于共同兴趣和变好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结盟。
优质姐现频体现出对世间万物的真切关注,通过华重若轻的表达技巧、决洁冷峻的衣现形式,传造敏
湖北有重成高中智学联里203年春车药三二丰氨5月联考语文武道
第1页共8页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 年春季高二年级 5 月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C“但创作程序没有传统文艺和长视频费时费力”曲解文意。材料二第 2 段中说的是“可以说,优质
短视频的创作程序丝毫不比传统文艺和长视频轻省半分”。
2、C
“决定着短视频未来的发展方向”曲解文意,材料二第 3段论述了在监管下,“短视频创作日渐规范
化,违规内容大幅减少”,随着受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一些内容“因不接地气而面临‘呼吸困难’的风险”,
大量专业、深入的网络文艺评论上让质量低劣的短视频“失去生存土壤”,这些说明的是“内容监管、受
众意愿自主选择、网络风评走向”影响着短视频的发展,选项中“决定”一词说法夸张。
3.B
A、C、D三项,强调的都是优质短视频在网络上受到欢迎,但这三项并没有体现“推动大众拥抱传统
文艺”这一点,而 B 项说的是京剧名家王珮瑜录制的介绍京剧老生的不同笑法的短视频吸引了很多人参与,
这体现了优质短视频引起大众对传统戏剧的兴趣,并使大众广泛参与,可以用来支撑材料二中“优质短视
频推动大众拥抱传统文艺”这一观点。故选 B。
4. ①朱铁雄和果小菁的短视频都颇受欢迎,说明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能
够走向文化意义上的成功;②朱铁雄和果小菁借助短视频平台展示的“国风变装”和“京剧表演”都属于
传统文艺,他们的短视频体现了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的创新性融合。(每点 2分)
5.①优质短视频能够推动大众拥抱传统文艺,促使大众深度阅读与欣赏传统文艺,使不同媒介间形成理性
的双向互动。②短视频将传统文艺和网络文艺中的内容进行分众传播,拓展网络文艺新版图,有利于打造
生态良好的文艺园地。(每点 2分)
6.D
“白鼻子两次为刘德带路烘托了‘我’生存环境的险恶”错误,白鼻子两次为刘德带路说明刘德和白鼻子
很熟悉,说明他不止一次寻访“我”,表现的是刘德对请“我”出山的决心之大,不能烘托“我”生存环
境的险恶。
7. B
“表明刘德一出现,就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威慑”错误,分析小说原文可知,刘德刚出现时,“我”并
未受到威慑,还与刘德如常交谈,“产生了巨大的威慑”应在“我”得知刘德是王爷之后。
8. ①指刘德的儒雅风范和对文化典籍、士人的尊重态度;②指毛氏叔侄传承下来的经典古籍及其代表的
诗书礼乐文化;③指以毛氏叔侄和刘德为代表的古人传承文化血脉的责任与大义。(每点 2分)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年春季高二年级 5月联考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4 页
9.①内容上,与前文刘德和毛氏叔侄为文化复兴做的努力形成对比,说明封建统治下文化复兴、王道推行、
大同实现的不易;
②主题上,更加深化主旨,强调了中华文化传承是一段任重道远的漫漫征程;③效果上,小说基本按照文
化传承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顺序叙述,而结局陡转,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小说韵味无穷。(每点 2
分)
10.D
11.C
A项正确,“令之亶父”中的“之”和“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的“之”意思都是“往,到.....去”;B
项正确,“岂遽必哉”中的“遽”意思是“就”,“遽扑之”中的“遽"意思是“迅速、立刻”;C项,“分
别指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住宅和冕服”错误,“轩”指古时大夫以上官员乘坐的车。
12.C
“在严酷刑罚的震慑下放掉小鱼”错。原文中“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意思是他能让百姓夜里做事时好
像有严刑在身旁一样, 不敢胡作非为,由此可知渔者是在宓子贱的教化下选择这么做,并非是在酷刑的震
慑下才放掉小鱼。
13.(1)我扰乱宓子,使宓子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事一定多次发生过。
(2)过了三年,巫马旗穿着粗布衣服和破旧的皮衣到亶父去观察教化(施行的情况),看到夜里捕鱼的
人,得到鱼却扔回水里。
14.①宓子贱实行了孔子“诚乎此者刑乎彼”的治理主张;②鲁国君主贤明,能幡然醒悟,让宓子贱全权
治理:③宓子贱事先有所准备,能使鲁君醒悟。
[参考译文]
宓子贱治理亶父.担心鲁国君主听信进谗言之人,从而使自已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将要告辞离开的
时候,向鲁国君主请求他身边的两个官吏和自己一起去。到了直父,重父的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让那两
个官吏记录。官吏刚要书写,宓子贱从旁边不时地摇动他们的胳膊,官吏写得不好,宓子贱就为此发怒。
官吏对此很憎恶,告辞请求回去。宓子贱说:“你们写得很不好,你们赶快回去吧!”两个官吏回去后向鲁
国君主禀报,说:“宓子(这个人)可以给他书写。”鲁国君主说:“为什么 ”官吏回答说:“宓子让我们书
写,却不时地摇动我们的胳膊,(我们)写得不好却又很生气,官吏都讥笑宓子。这就是我们告辞离开的原
因。”鲁国君主叹息道:“宓子用这种方式对我的缺点进行劝谏。我扰乱宓子,使宓子不能实行自己的主
张,这样的事一定多次发生过。(假如)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于是就派喜欢的人让他去亶父,
告诉宓子说:“从今以后,亶父不归我所有,归你所有。有对亶父有利的事情,你决断去做吧。五年后再
报告施政的要点。”宓子恭敬地答应了,于是才能在亶父实行自己的主张。过了三年,巫马旗穿着粗布衣
服和破旧的皮衣到宜父去观察教化(施行的情况),看到夜里捕鱼的人,得到鱼却扔回水里。巫马旗问捕鱼
的人,说:“捕鱼是为了得到鱼,现在你得到鱼却把它扔回水里,为什么呢 ”(捕鱼的人)回答说:“宓子
不想让人们捕取小鱼。我扔回水里的是小鱼。”巫马旗回去后,告诉孔子说:“宓子的德政达到极点了,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年春季高二年级 5月联考 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4 页
他能让百姓夜里做事时好像有严刑在身旁一样(不敢胡作非为)。请问宓子是用什么办法达到这种境界的 ”
孔子说:“我曾经跟他说:‘内心真诚的就能在外显现。’宓子一定在亶父实行这个主张了。”宓子能够实
行这个主张,是因为鲁国君主后来领悟到这一点。鲁国君主后来能领悟到这一点,是因为宓子事先有准备。
事先有准备,难道就一定能让君主领悟到吗 这就是鲁国君主的贤明之处。
三个月的婴儿,官位爵禄在前,不知道羡慕;刑罚在后,不知道厌恶;慈母的爱,却能明白。这是因为
婴儿的心赤诚。所以诚而又诚才合乎真情,精而又精才与天性相通。与天性相通,水、木、石的本性都可
以改变,又何况是有血性的人呢 因此凡是劝说别人与治理政事的事情没有比赤诚更重要的了。听别人的
言语很悲哀,不如看到他哭泣;听别人的言辞很愤怒,不如看到他搏斗。劝说别人与治理政事不赤诚,就
不能感化人心。
15.D “颈联写被渡船惊飞的群鸥和白鹭”错误,领联的意思是渡船惊散沙草丛中的群鸥,一只白鹭在万
顷江田上空飞翔,所以白鹭并不是被渡船惊飞的。
16.不同意。原因:①温庭筠与范蠡有相似之处:范蠡辞官归隐是为了避免落个“兔死狗烹"的结局的无奈之
举,范蠡其实是失意之人;而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失意不得志,想要归隐也是无奈之举。②诗人
在结尾处借用范蠡的典故含蓄表达了自己想归隐山水的愿望,含蓄蕴藉,余味悠长。(每点 3分)
17(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 7 分)
18.①独一无二②娓娓道来③刚柔并济(每处 1分,符合语境即可)
19 ①"无尽藏"引用了苏轼《赤壁赋》中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强调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无禁,用之
不竭"的宝库。②用"青灯古卷"代指优秀的传统文化,"流光溢彩"代指优秀的现代艺术,增强了语言的形
象性,让人联想到传统文化的古朴深邃,现代艺术的光电效应,及用现代化形式萃取、演绎传统文化,激
发传统文化的活力的景象。(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3 小题, 13 分)
20.( 5 分)
①就是写好说明文字
②但它与文学作品语言又不尽相同
③它虽通常被叫作说明文字
(答出一句给 1 分,答出两句给 3 分,答出三句给 5 分)
21.( 5 分)
连环画的说明文字是与绘画相配合,根据语言艺术特长弥补艺术表现上的不足,并通过补
充、渲染加强绘画形象的连环画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年春季高二年级 5月联考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4 页
22.( 3 分)
对于绘画已经足以表达的内容,它无需重复说明,而应根据语言艺术的特长,弥补绘画这
一造型艺术在艺术表现上的不足。(答出一处给 1 分,答出两处给 3 分)
23.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思辨型材料作文,我们可以先分析材料,划分层次,并由果溯因找出材料所蕴含的深刻
含意,多角度拓展思路,进行相似联想。
第一步明晰概念。"眼界",指目力所及的范围,即看到的、具有实在意义的存在,也指见识的广
度。"边界",本意是领土单位或国家地区之间的界线,也可是规则或法律,或者是做人的底线。"境界"
指的是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即人生感悟等精神层面的表现,也是自我修持的能力,即修为,或者是
对世界的认识和发现。
第二步审题立意,可以通过"抓关系"的方法。材料由三段话组成,出现了三个关键词"眼界""边
界""境界",根据对材料的把握和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材料的中心是在说三者之间的关系:青蛙眼界小,
所以没有境界;河伯先眼界受限,后突破边界,进而感受到了新境界;游山者的情形与河伯类似,只是多
了一句转折,正是这一句告知我们不是所有边界都可突破,不是突破所有边界都是好的,有时也会有危险,
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那就是心存敬畏。
三个故事层层递进,不可分割,需整体思考联系,方可得出完整的材料含意。由青蛙坐井得出眼
界小的人,没有境界;由河伯的经历可推出眼界小的人,突破边界,从而开阔眼界,达到了新境界;由游
山者的故事得出突破边界可以扩大眼界,达到新境界,但是有的边界是不能突破的,如法律、原则等,否
则就会有危险,因此要心存敬畏。
就本次作文来说,可以有以下立意角度:
1.开阔眼界,辨析边界,达到境界。
2.明边界,拓眼界,寻境界。
3.边界限制眼界,眼界决定境界。
4.拓眼界,守边界,升境界。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 2023年春季高二年级 5月联考 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