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查漏补缺课件与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查漏补缺课件与学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9 11:1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中国现代史综述
1840年
1966年
1978年
鸦片战争
文革开始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6年
三大改造
1976年
文革结束
社会主义
社会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十年建设)
“文化大革命”时期
徘徊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现代史的分期
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也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单元课标要求】
【知识清单 】 (对照清单检查自己是否已掌握)
重要知识点 已掌握 未掌握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时间、地点、任务、内容、意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国内、国际)
3 西藏和平解放(时间、人物、意义)
4 抗美援朝(原因、时间、司令、军队、目的、精神、胜利的意义)
5 土地改革(时间、原因、目的、法律依据、意义)
1949年9月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1950年
1950年10月
1952年底
1953年7月
1949年10月1日
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
届全体会议召开
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重大事件
意义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时空线索】
【阶段特征】
(1)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2)经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3)军事:为了保障国防安全和为经济建设提供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进行了抗美援朝的卫国战争。
【单元思维导图】
西藏和平解放(政治)
(军事)
经济
时间
地点
内容
国内
时间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国际
【重点知识分解】
【知识点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时间: 。 2.地点: 。
3.目的: 4.内容:
(1)通过了《 》,起 的作用。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 》为代国歌;以 为国旗;采用 。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 。
5.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和 制度。
1949年9月
北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毛泽东
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
公元纪念
人民英雄纪念碑
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三年以来: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三十年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
一千八百四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各单位代表名单
(共45个单位及特邀人士,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共计662人)
(甲)党派代表(14单位,正式代表142人)
(乙)区域代表(9单位,正式代表102人)
(丙)军队代表(6单位,正式代表60人)
(丁)团体代表(16单位,正式代表206人)
(戊)特别邀请人士(75人)
①议题:商讨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②内容:国名、纲领、领导机构、人民英雄纪念碑、国旗、国歌。
广泛的民主性;政治协商;统一战线组织
【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为什么?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③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易错点】《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未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需要团结资产阶级。
◆中共和民主党派是“共参国政、长期合作”(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史料实证:
1.(2022年山东东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列哪一图片所示内容是本次会议上决定的( )
A.中国共产党党旗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021·河北正定·八年级期末)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中共秘密安排20批民主人士北上,其中有119人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共这一举动的主要目的是( )
A.讨论出兵抗美援朝的事宜 B.邀集各党派代表建立联合政府
C.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对点练习】
B
D
【知识点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开国大典
1.时间: (“国庆节”来历)。
2.地点: 。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 。
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 、 和 的统治。③中国真正成为 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 _ 和 的力量。
【重点知识分解】
1949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门广场
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独立自主
世界和平民主
社会主义
国家独立自主、民族解放、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中的两幅开国大典图片,哪一幅史料价值更高,为什么?
图1开国大典
时苏联拍摄组
拍摄的照片
图2董希文1953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
理由:图1是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拍摄的照片,属第一手史料;图2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国大典盛况,但它是艺术作品,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属第二手史料。
图1史料价值更高
史料实证:
读图学史
“109年(1840 -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赶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①1840-1949
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②1900:八国联军侵华
③1919:五四运动
④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⑤新: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⑥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对点练习】
1.(2022年广西河池)194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某一活动现场直播道:“国旗已经升到旗杆的顶尖,开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风招展。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旗一一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天地上。”播音中“新的时代”始于(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2022年四川巴中)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D
D
【知识点三】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人物: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 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 。
【重点知识分解】
1.(2021·福建丰泽·八年级期末)“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国际关系复杂,美、英、印等国插手其中,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离出去。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外交策略,一一化解来自印度、美国、英国等的阻力,西藏和平解放事业得以顺利完成。”材料旨在说明西藏和平解放( )
A.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士完整 B.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C.促进了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 D.顺应了国际和历史发展潮流
2.(2021·广西荔浦·八年级期末)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这意味着( )
A.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西藏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对点练习】
阿沛·阿旺晋美
1951
祖国大陆
大团结
A
B
【重点知识分解】
1.时间: 年10月至 年7月
2.原因:
直接原因:美国趁朝鲜内战爆发入侵朝鲜,朝鲜政府请求 派兵援助。
根本原因: 。
3.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4.司令员:________ _ 5.军队:_________
6.抗美援朝精神:
(1)战斗英雄:在 战役中,_______勇堵敌人机枪射口;为保证战斗胜利,严守纪律,_______被大火吞噬。
(2)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__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_________、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 精神。他们被誉为“___________ ”。
7.意义:
(1)抵御了 侵略扩张,捍卫了 ,保卫了 ;
(2)稳定了____________,维护了___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 ;
(3)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宣言书,是 的里程碑。
【知识点四】抗美援朝
1950
1953
中国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彭德怀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上甘岭
黄继光
邱少云
爱国主义
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
帝国主义
新中国安全
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朝鲜半岛局势
亚洲和世界和平
我国国际地位
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革命乐观主义
【对点练习】
1.(2022年山东临沂)秦基伟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由此可知( )
A.上甘岭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中部
B.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
C.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主要处于进攻地位
D.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2.(2022年贵族毕节)《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材料中的“益处”是指(  )
A.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中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C
【重点知识分解】
【知识点五】土地改革
1.时间:__________ 年。
2.原因
(1)直接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_________,获得土地。
(2)根本原因: 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3.法律依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 的土地所有制。
4.目的:_________________
5.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 _制度,消灭了_______ __;
(2)_____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使_________ 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________ 获得迅速发展和恢复,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950-1952
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
农民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阶级
农民
人民政权
农业生产
封建制度彻底废除:政治-1911年辛亥革命-君主专制;文化-新文化运动-封建道德礼教;经济-土地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
【对点练习】
1.(2022年四川成都)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是因为它( )
A.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C
D
【综合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材料二
材料三 那天早晨是阴天,下午却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
(1)与材料一会议的决定有关的是下列哪些图片?(4分)( )
A、C
(2)材料二的图片中说话的人物是谁?他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4分)
(3)材料三中的“那天”是哪一天?材料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8分)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2.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① 》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三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2)材料二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材料二看党和国家实行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中概括这次改革完成的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意义:(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主题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2.现代史的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十年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3.为新中国成立做好准备的会议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
易错易混知识点
4.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但没有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5.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
6.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是开国大典,而非抗战胜利。
7.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的事件是新中国成立;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的事件是抗战胜利。
8.历史上三次剧变: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毛泽东领导人民取得新中国成立、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
易错易混知识点
9.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而非祖国统一。
10.抗美援朝中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是黄继光;
抗美援朝中出现的英雄有:黄继光、邱少云、蒋道平、毛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