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9 06:41:41

文档简介

2023年5月杭嘉湖金四县区调研测试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3分)B曲解文意。
2.(3分)D强加因果。
3.(3分)B材料一文本阐述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内涵及其价值。B项说明诗歌可以丰富人的心灵,
启迪人生智慧,具有美育价值。A项阐述言、象、意之间的关系。C项表达期待创新和更多人才涌现
的愿望。D项强调形象在审美中的作用。
4.(4分)①第一段提出诗歌的基本功能是审美功能的观点;②第二段举例论证诗歌能够培养人的
想象力,提高创造力;③第三段举例论证古典诗歌能够帮助提升人生境界,从而建构起健康个性和
健全人格;④最后一段补充诗歌能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助其抵制低俗文化的侵蚀,并以朱光
潜的观点作为佐证。
4分。每点1分。
5.(4分)①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育效果;②“大鹏”具有志向高远和追求精神自由
的哲学意味:③契合当代人的审美理想:④启迪当代青年的智慧,提升当代青年的人生境界。
4分。每点1分。
6.(3分)C“秀莲接受的知识还不够”在文中无依据。
7.(3分)D选文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进行客观叙述,并没有以宝庆的视角展开叙述。
8.(6分)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比如“要是大概其能用,有不合适的地方,还可以改”
体现孟良谦虚,有才气等。
②通过“我的好嫂子,请坐”等细节描写体现孟良处事玲珑、情商较高。
③通过二奶奶反对秀莲念书等情节衬托孟良坚决改造新青年的坚定意志,通过与其他先生写鼓词的
情节对比,体现孟良讲信用,肯吃苦。
④借助战争的时代背景烘托孟良借助新鼓词宣传爱国思想、引领普通百姓思想更新,表现其高尚形
象。
⑤借助叙述者直接评价进行刻画,如第二段内容,点出孟良意志坚强。
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6分)①内容上,通过动作与神态描写进一步刻画宝庆形象,暗含宝庆进步思想得到启蒙和解
放;②情感上,体现宝庆对新鼓词的喜爱以及能用唱大鼓表现爱国心的兴奋之情,象征宝庆爱国情
感和家国情怀的迸发;③结构上,文章戛然而止,使文意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高二语文学科答案第1页(共3页)
10.(3分)A《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
福哉!译文:《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井水是供人汲取饮
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
11.(3分)B《赤壁赋》中“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中的“属”意为致意,引申为劝酒。
12.(3分)B非有意疏远忠诚贤能的人,作者认为,楚怀王很想任用忠诚贤能的人来辅佐自己,
只是他不能分辨忠奸善恶,才导致自己身死异国。见文中“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13.(8分)①国君无论愚昧、聪明、贤能、昏庸,没有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助
自己。
4分。“不肖”“自为”“自佐”各1分,句子大意通顺1分。
②屈原来到了江边,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脸色憔悴,身形面容枯瘦。
4分。“被发”“泽畔”“颜色”“形容”各1分,句子大意不通顺的情扣分。
14.(3分)屈原被放逐,渔父劝他与世俗同进退,但屈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写下《怀沙》。
3分。写到被放逐1分;写到渔夫劝他与世俗同进退1分:写到屈原不愿同流合污1分。
15.(3分)D“以抒情和景物描写为主”错,秦诗以议论为主,富有理趣。
16.(6分)贾诗之情趣:诗人写到在春天的最后一夜,与友人不睡,一起享受最后的春光(1分),
在晨钟响起之前还是春天,把春天的离去精确到最后(1分),表达出流连春光、爱惜韶华、不到
最后决不放弃的情趣(1分)。
秦诗之理趣:诗人认为季节更替,风物变化是自然之理(1分),指出对繁花的调谢不需要抱恨,
在接下来的夏天,树木荫浓,同样令人高兴(1分),表达出顺其自然、豁达通变、乐观豪放的理
趣(1分)。
17.(6分)(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飒飒东
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6分。每句1分,有错字该句不得分。没有表现积极美好、欢欣、闲愁相思情感的不能给分,如“东
风不与周郎便,铜准春深锁二乔”等。
18.(3分)D前所米有,从来没有过。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深入人心,深
深地进入到人们的心里。指已经被多数人深深地理解、信仰和拥护。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使
人感到非常痛快。罄竹难书,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尽。穷凶极恶,极端残暴凶恶。首当其冲,比喻
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冲锋陷阵,指向敌人冲击,深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高二语文学科答案第2页(共3页)绝密大考试结束前
2023年5月杭嘉湖金四县区调研测试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什么是中国古典诗歌美育?中国古典诗歌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区分。广义的中国古典诗歌美
育是指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这个审美对象进行的一切审美活动。狭义的中国古典诗歌美育主要是指在

学校情境中,通过施教者的自觉意识和明确目的,借助于精心设计的特定情境,在真实的审美体验
中使作为审美对象的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把中国古典诗歌的潜在价值
转化为一种活生生的精神力量,对受教者进行定向培育的、兼顾感性具体的个体精神的塑造与民族

群体精神的培养两方面作用的教育方式。
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深层价值有哪些?在超越千年的诗歌传统中,中国古典诗歌超越了对个体

情感的小我叙述,而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回应关于历史和社会的宏大命题。孔子言诗可以“兴观
群怨”,确定了诗歌的作用和基调;两汉设乐府广罗“感于哀乐,鲸事而发”的民间歌谣,生动地

记录了时代历史和人文关怀。古代诗人创作诗歌时,是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自己深切的生活
体验并融入个人的理想志趣的,诗歌的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人文情怀和哲学智慧。
除历史人文价值之外,中国古典诗歌美育的深层价值还体现为哲学意味价值。中国古典诗歌美
育之所以极具价值,是因为古典诗歌有着深厚的哲学背景,具象化地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粉神,
诗歌作品深处蕴藏着滋养中华民族千年的既古老又现代的“根文化”,即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儒道释文化。中华文明以儒家思想为其主干,又吸收了道家、佛家等多家思想流派,形成了有机统
一的整体。这在古典诗歌中体现得十分鲜明。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李白被称为诗仙,王维被称为
诗佛,正好大致对应了儒、道、释这三家思想流派。可以说,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背后的诗人们创作
诗歌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诗人与中华民族传统根文化的对话、交往和再度阐释的过程,而且将自己具
体的现实的生命体验参与其中,使中华民族传统根文化活化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物质极大中富、世界纷繁复杂、时代滚滚向前、工具理性大行其道
的当下,中国古典诗歌背后深厚的哲学恩想能够穿越千年,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理想,符合时代特
高二语文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