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带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仇人(cóu) 习惯(guàn) 重叠(dié)
B.刑法(xín) 歉意(qìn) 厘米(lí)
C.婴儿(yīn) 染黑(rǎn) 执行(zhí)
D.长廊(láng) 娇小(jiāo) 是否(fǒu)
2.下列括号里的词语与带点词不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发泄)
B.小沙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恳求)
C.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异常)
D.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破碎)
3.在“精卫填海”故事里,“精卫”是( )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把树砍光了,山坡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B.站在山上眺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美丽的景色。
C.这幅画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大家都惊叹不已。
D.往事又表现在我的脑海里。
5.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喝中药 剃光头 看电影
B.弹钢琴 打篮球 找剪刀
C.吃零食 摸耳朵 放风筝
D.叠花篮 养鸽子 吹花圃
6.下列诗句和其它三组不是一类的一组是( )
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B.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填空题
7.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扑空( ) 弹钢琴( ) 漂亮( )
填空( ) 子弹( ) 漂流( )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 ) 盼望——( ) 喜欢——( )
9.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水花 两( )银牙 一( )雨珠 一( )斗笠
10.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嘴巴 ( )的眼睛 ( )的曲子
( )地说 ( )地问 ( )地笑
11.国学名言巧运用。
(1)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要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要马上改正。这是《周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的道理。
(2)我的朋友李晓明经常犯错误,而且知错不改,看到这种情况,我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劝诫他。
(3)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正应了《左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
三、语言表达
12.语文与实践。
学校要举行演讲比赛,每班有三个参赛名额。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在班级里举行一次选拔赛,择优参赛;有的说让以前演讲获过奖的同学直接参赛,这样获胜的机会更大……你有什么想法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写清楚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完成练习。
(1)老师傅有一把剃刀。(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姑父的睡衣上面落满了黑头发。(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庆龄说:“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天的公园里,我们可以看到鲜艳的迎春花和悦耳的鸟鸣。(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选段,按要求答题。
剃头大师(片段)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mó mò)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chà chā)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4.“剃”是文中的一个生字,我们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也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15.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6.文中“害人精”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沙天生胆小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哪项不是小沙讨厌老剃头师傅的原因( )
A.老师傅总是嘲笑小沙胆子太小。
B.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C.老师傅眼神不好,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阅读。
莫高窟
①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②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③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外国列强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⑤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选择,在正确的序号上打“√”。
19.与“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一句中的加点词意思最接近的是( )
A.生动活泼 B.栩栩如生 C.如梦如幻 D.身临其境
20.“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你认为这句话加在第几自然段的开头最合适( )
A.第2自然段 B.第3自然段 C.第4自然段 D.第5自然段
21.“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个句子写了莫高窟____和____,告诉读者着重要介绍的是____。 ( )
A.壁画、彩塑、彩塑
B.彩塑、壁画、彩塑
C.壁画、彩塑、壁画
D.彩塑、壁画、壁画
22.读短文,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祖国西北的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包围着莫高窟。
B.第1自然段中把洞窟比作蜂窝,是为了表现洞窟的数量非常多。
C.“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飞天的其他样子。
D.第2自然段举了卧佛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莫高窟保存的彩塑非常多。
23.抓住关键句,概括第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文章,围绕下面的句子,至少从两个方面把句子写具体。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5.学写作文。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玩过许多的游戏,吹肥皂泡、放风筝、捉迷藏……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游戏写一写。能结合感受写清过程。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D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A项仇人(cóu)应为 (chóu)
B项刑法(xín)应为(xíng);歉意(qìn)应为(qiàn)
C项婴儿(yīn)应为(yīng)
2.A
【详解】本题考查了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做本题的时候,要积累近义词组,分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并注意其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感彩等方面的区别。
本题中选项BCD是近义词。选项A中“发誓”的意思是: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发泄”的意思是:尽量散发出来(多指 情绪、欲望)。可见这两个词的意思不相近。本题答案为A。
3.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运用能力。首先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内容进行回忆,其次将平日积累的文学常识填入即可。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4.D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能力。D选项中表现的意思是①做动词,施展出来;显露出来;②做名词,施展出来的行为、样貌或作风等。在本句中往事应该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表现”一词运用不当。
5.D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能力,D选项叠花篮——编花篮;吹花圃——建花圃。
6.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诗句归类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诗句中提到的人物、诗句的意思等来归类。
A选项选自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诗内容为: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B选项选自袁枚的《所见》,全是内容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C选项选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内容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选项选自杜牧的《清明》,全诗内容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ABD项中都有写小孩子,C项没有。
故选C。
7. kōng tán piào kòng dàn piāo
【解析】略
8. 好看 期望 喜爱
【解析】略
9. 朵 排 颗 个
【详解】本题考查量词。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积累填下合适的量词。
“水花”常用的量词是:朵。
“银牙”常用的量词是:颗、排。
“雨珠”常用的量词是:滴、颗、串。
“斗笠”常用的量词是:顶、个。
10. 尖尖 红红 动听 心疼 奇怪 痴痴
【解析】略
11. 见善则迁 有过则改 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详解】本题考查名人名言默写及理解。
(1)根据语境填“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意思是: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出自:《周易·益》。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出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大意是谁能不犯错误呢 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12.我的观点是应该在班级里举行一次选拔赛,然后择优参赛。这种做法有利于在看清班级内同学们的演讲水平,然后派出最优秀的同学参加学校演讲比赛。这样更为公平,也给了同学们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详解】本题考查语文与实践。
本题作答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如若认为应该在班级里举行一次选拔赛,择优参赛,可围绕提高全体同学的参与性,锻炼学生能力等展开;若认为让以前演讲获过奖的同学直接参赛,可围绕获奖几率高等展开。
如:我觉得应该在班级里举行一次选拔赛,择优参赛。让以前演讲获过奖的同学直接参赛,虽然可以增加获奖几率,但是其他同学就没有机会参与其中了。而且获奖不是目的,学校举行演讲比赛的目的是锻炼我们的演讲能力。我们在班级里举办一次选拔赛,可以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所以我觉得应该在班级里举行一次选拔赛,择优参赛。
13. 老师傅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你一直想去伯伯家。 妈妈对庆龄说,她明白了,他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春天的公园里,我们可以看到鲜艳的迎春花,听到悦耳的鸟鸣。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
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本题可扩为:可爱的老师傅习惯有一把锃亮的剃刀。
(2)本题考查学生改写比喻句的能力。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示例:姑父的睡衣上落满了黑头发,好像一条条黑色的丝线一般。
(3)本题考查反问句改写陈述句的能力。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词改为肯定词,肯定词改为否定词。
本句改为:你一直想去伯伯家。
(4)本题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用(转述句)的方法:①改变标点:去掉表示直接说话的冒号和引用, 改用逗号。②改变人称代词:如把“我”改为“他”。“你”改为提示语中的受话者。③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或少量的文字需要改动。
本句去掉表示直接说话的冒号和引用, 改用逗号,把“我”改为“她”,把“我们”改为“他们”。
(5)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解答时,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句搭配不当,“悦耳的鸟鸣”不能与“看到”搭配,本句改为:春天的公园里,我们可以看到鲜艳的迎春花,听到悦耳的鸟鸣。
14. 刂 七/7 T tì 15.mó chà 16.给小沙剃头的师傅 17.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18.A
【分析】14.本题考查的是按要求查字典。
音序查字法:用“音序查字法”首先要读准字音,根据该字音序确定应查什么字母。然后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一字母,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
音节:音节是指整个拼音(包括声母、韵母以及音调)。
音序:以汉语拼音为顺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部首查字法: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字。首先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
“剃”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刂”部,再查7画。也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T,再查音节tì。
15.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磨”为多音字,在“磨得”中读音为mó;还可以读作mò,石磨。
“差”为多音字,在“差了点”中读音为chà;还可以读作chā,时差。
16.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可知,“害人精”指的是给小沙剃头的师傅。
17.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在文中表现小沙天生胆小的句子为: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这句话说明小沙害怕的东西有很多,胆子非常的小。
18.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可知A项“老师傅总是嘲笑小沙胆子太小”不是小沙讨厌老剃头师傅的原因。
19.B 20.B 21.D 22.D 23. 莫高窟彩塑数量繁多且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24.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莫高窟壁画的内容非富多彩。莫高窟还有藏经洞,曾藏有我国古代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分析】19.考查近义词。
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再看看所给词语的意思。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符合题意。
生动活泼: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活跃。
如梦如幻:很美,朦朦胧胧,不像是在现实中。
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
20.考查过渡句。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所给句子是一个过渡句,其作用是承上启下。前一个分句是总结上文对于彩塑的描写,下一个分句是引出对壁画的描写,因此根据文章内容,放在第3自然段开头最为合适。
21.考查理解句子。
可以从关联词入手。“不仅……还……”属于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表明后一种情况的程度更深一层。所以着重介绍的部分是后一个分句,因此是“壁画”。
也可以从过渡句的角度来理解。其作用是承上启下。前一个分句是总结上文对于彩塑的描写,下一个分句是引出对壁画的描写。所以告诉读者接下来着重要介绍的是后一部分。
22.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中,根据原文“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判断,说法正确。
B中,根据原文“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可知是用了比喻的修辞,突出了洞窟数量多,排列有序的特点。说法正确。
C中,“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法正确。
D中,列举卧佛的事例,是为了说明莫高窟的彩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说法错误
23.考查概括段落。
可以依靠段落中心句进行概括。段落中心句一般在段落的开头或者中间、或者结尾。
第二段的中心句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
第三段的中心句为“ 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根据中心句,进行概括即可。
24.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文章内容,进行介绍即可,注意限制条件,至少从两个方面,还要写具体。
那么我们可以介绍莫高窟惟妙惟肖的彩塑、莫高窟的丰富多彩壁画以及莫高窟的藏经洞入手。
25.例文:
我最喜欢的游戏
我玩过许多游戏,有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击鼓传花。
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是:大家围成一个圆圈,鼓手蒙住眼睛在中间打鼓,当鼓声停止时,花朵传到谁手中,谁就要抽题回答问题,回答不出或答错了,就要罚唱一首歌。我们选了小东来当鼓手,小荣当主持人,负责读题和判断回答是否正确。
游戏开始了,鼓声“咚咚咚”地响,那朵红花传啊传……红花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大家都一接到手马上传给另一个同学,那朵花刚好传到小壮手中,鼓声就停了,小壮抽题回答,他抽到了脑筋急转弯,内容是:“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郎,二儿子叫二郎,三儿子叫什么?”小壮回答:“三儿子叫三郎。”主持人说:“不对,你没有听到是小明的爸爸吗?”小壮这时才反应过来说:“哦!原来是叫小明。”小壮被罚唱一首歌,他唱得很好听,大家都鼓起掌来。红花传啊传啊……我听到了小红在说:“不要传到我!不要传到我!”但事与愿违,红花偏偏传到她的手里鼓声就停了。她真是倒霉啊!大家哈哈大笑。她抽题,主持人打开纸条,上面写着:“内中有人,打一字。”原来是猜字谜,她思考了一下,手在空中比划着,突然脸上露出笑容,回答说:“是‘肉’字。”主持人说:“回答正确”。大家送她热烈的掌声。鼓声又响了起来,红花又传啊传……传到了小南手里,鼓声停了。小南抽到的题是:“说一句名言警句。”小南回答到“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送上热烈的掌声。
鼓声“咚咚咚”地响起,红花传啊传啊……我的心像揣着一只小兔子在蹦蹦跳跳,红花传到我的手里,鼓声突然停了,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心想:千万别抽到太难的题,如果回答不出来就丢脸,还要受罚。我上台抽题,主持人打开纸条宣读:“说出一个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七上八下。”主持人说:“正确。”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
击鼓传花的游戏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我们不但玩得很开心,还增长了知识。击鼓传花是我最喜欢玩的游戏。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习作。
习作要求写一次游戏,书写时要注意写清楚游戏。先回忆游戏的过程,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下来。要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游戏前游戏前主要写游戏的准备:①游戏道具和场地准备。②宣布游戏规则。③进行人员分组。游戏中游戏中主要是游戏的过程:①整个游戏流程是怎样的?②各位选手的表现如何?③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④我是如何进行游戏的?游戏后游戏后主要是游戏的成果和感受:①游戏的输赢结果如何?②老师进行了怎样的点评?③我对这次游戏的感受如何?
开头:开门见山,写出自己最喜欢的游戏。
中间:写清楚游戏的过程。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