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画山绣水》教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画山绣水》教案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1 17: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画山绣水》教案
教学时间
课题
课型




知 识

能 力
指导学生用“吟哦讽诵”的方法阅读课文,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过 程

方 法
领略和欣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景色,学会概括课文内容。
通过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学习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欣赏祖国优美山河的基础上,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的诗意美,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清奇峭拔的情态。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
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二次备课

第 一 课 时

一、学
1. 导入新课。
(1)导入1:同学们,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有一位作家用优美的语言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导入2:(由图画美,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请学生谈谈看了这些图片之后的感受。也可以请去过桂林旅游的同学讲一讲。
(2)思考:如何理解文题“画山绣水”?
讨论后明确:题目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绣出来的山和水。“画”和“绣”一般都用来形容诗文或景物,“画”指其中蕴涵的诗意,而“绣”指工巧,有华采。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充满了诗意,精致优美。
(着重对“画”和“绣”的点拨)
2.检查预习。
(1)生字新词,点名让两三位学生板书。
(2)各学习小组展示收集,请学生讲解,老师补充。
参考:杨朔,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著有短篇小说集《北黑线》和中篇小说《三千里江山》,后专力进行散文写作,在当时有相当大的影响。著作大多收入《杨朔文集》。 其散文的艺术成就在于:追求意境美;深寓哲理;巧施艺术技巧。 杨朔曾这样说过:“我喜欢写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又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所以杨朔的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请同学们听课文配乐朗读,并想想这篇文章的诗情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
3. 自主阅读。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出示幻灯片】
①运用圈点读书法,划出文中描写桂林山水的语句,吟哦讽诵,品读文章的诗意美。
(教者注意读书方法的指导)
②课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概括了桂林山水的景物特点?
③课文4、5段主要描写了桂林山水的哪两幅画面?6至15段船家口述了哪些美丽的传说?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请同学们上黑板写出来)
④试用简洁的话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
【设计①题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③④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会归纳概括整合信息】
(2)自主阅读,圈点批注: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感情、语速、语调。
②根据学习任务自学课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出示幻灯片】
批注要点
(教师在学生个体阅读时巡视)
4.小组合作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进行合作学习。
(这一环节一方面提醒学生运用圈点勾画读书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此过程中培养归纳概括信息、整合语言文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二、导
1. 全班交流。
(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
(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实现,加强语文实践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重视学生的实践、重视自学,合作学习就成为需要;学生正是在这种对话中学习对话,学会对话。对话是互动的基本形式,只有实现课堂的对话,才能实现真正的课堂互动。文本同样是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了文本互动。《画山绣水》这一部分的设计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习题的设计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充分利用文本,实践教材。】
2.精讲点拨。
对学生自主思考题(1)(2)(3)(4)的点拨
(1)运用圈点读书法,划出文中描写桂林山水的语句,吟哦讽诵,感悟文章的诗意
【点拨方法】
阅读写景散文,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具体包括:1、词语的妙用,体会词语对景物描写的作用2、体会表达方式的作用,在阅读中了解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结合具体语境体会3、评价作品的情感倾向,在阅读中对作品的思想情感说出自己的体验和评价
【参考答案】
示例:瞧瞧那漓水……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
江面上不断飘着灵巧的小竹筏子……咕嘟地吞下去。
两岸都是悬崖峭壁……到处陈列着精美无比的石头雕刻。
对重点的讲解点拨:
我们一起朗读刚才已经找出了富有诗意美的句子。
品味这些句子。(从修辞、词语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去赏析)
【点拨方法】
品味语言。这是散文的一大考点,可从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句式的整齐变化,修辞的灵活运用等角度来分析。散文的语言不是一般意义上语言文字的精炼和优美,更在于作者的个性语言美所共同融合的独特美感,所以品味散文语言还需要从情韵上去推敲。答案要点:先点明是什么特殊的手法,二要说明这种手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最后联系全文主旨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
示例:“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美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
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清澈的特点,突出水的迷人,表现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陶醉之情。
(这一环节是对本文教学重点的讲解,要结合课文内容品味,可重点从词性、修辞、表达方式等角度赏析,读中品,品中悟。)
(2)课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概括了桂林山水的景物特点?
【点拨方法】
整体感知是现代文阅读中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每一篇文章初读时要能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写景散文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这是理解、分析、欣赏的前提条件。
【参考答案】
清奇峭拔 碧绿碧绿 怪石奇峰
瘦骨嶙峋 玲珑剔透 画山绣水
(3)课文4、5段主要描写了桂林山水的哪两幅画面?6至15段船家口述了哪些美丽的传说?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请同学们上黑板写出来)
【点拨方法】
这一题是对文章局部内容的概括,思考时要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然后梳理文章的脉络,抓住行文中的关键语句,最后根据题干的要求表述答案。
【参考答案】
明确:两幅画面 漓江水色图(静态)
鱼鹰捕鱼图(动态)
四个传说 父子岩 寡妇桥
望夫石 媳妇娘
(4)试用简洁的话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
【点拨方法】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看似杂乱的材料其实都统摄在一个中心之下,这篇文章看似写了山水之美又写了很多故事,但都未脱离“桂林山水清奇峭拔,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象”这一中心。
【参考答案】
明确:桂林山水清奇峭拔,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象。
(分析时提示学生从外在神态和内涵两方面去概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以上精讲点拨的四点,是针对“学”这个环节中的四个学习任务的,以提高学生品味文本和从文中提炼概括语言文字的能力。精讲点拨在“班内探究”时老师适时引导并概括思维规律和答题技巧。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深度探究。
(1)《画山绣水》引用了大量的关于山岩来历的传说故事,这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什么作用?
先四人小组探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交流
【点拨方法】
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引用大量的传说故事往往有丰富文章内容,增添人文内涵,表现事物的特点等作用及,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作用。
【参考答案】本文讲了四个传说故事:父子岩、寡妇桥、望夫岩、媳妇娘。这四个传说,除了“寡妇桥”是写劳动人民牺牲自我、为老百姓做好事的品质之外,其余三个是写劳动人民受苦受难受压迫的。作者这样写,是想让读者认识过去的苦难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这些传说有助于读者想象山岩的形态,增添了神话色彩,丰富了作品内容,给美丽的桂林山水增添了美好的人文色彩。
【这一环节是对本文教学难点的讲解,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多学少教”要求教师要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问题,应该并且必须教。在这里,“多”和“少”需要教师去作辩证的认识和处理。总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坚持和完善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2)你游历过哪些风景名胜区,你的家乡也应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吧,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与这些景点有关的优美的传说或故事呢?(请学生动笔写出来,读出来)
【社会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皆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这部分设计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中学习语文,培养能力。】
三、练
自学辅助资料
一、对杨朔散文的评价
杨朔(1913--1968)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他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
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他写人善于选取感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 杨文语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二、桂林山水的介绍
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的槽谷平原,包括桂林市、阳朔县以及临桂、灵川、兴安、永福、龙胜等县的部分地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为石灰岩岩溶地区。商周时代,这里即与中原有密切关系。秦汉时,是中原与岭南的重要通道。桂林山水有奇丽俊秀的风貌,宏伟博大的气势,气象万千的姿态,含蓄深长的意趣,极富浪漫色彩和诗画情趣。中唐时已是名闻全国的风景胜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流传古今。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桂林风景资源十分丰富,尤以山水取胜。唐朝诗人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写照。而簪山、带水、幽洞、奇石,历来被誉为桂林风景的四绝,其山水洞石浑然一体的景象组合,举世无双。烟雨、光影、植物、动物、田园、村舍、名园、古迹,则被称为桂林风景的八胜。这些胜、绝的风景因素融合成各具特色的16个风景区和数百个风景点。
关桂林山水的诗词
“桂林山水甲天下”-----宋.王正功
“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 ----当代军事家、政治家、诗人陈毅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唐.杜甫
“李成不生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宋.黄庭坚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 近代爱国诗人误迈。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清.袁枚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于流”
“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唐代诗人沈彬
“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
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 “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明.孔镛《象鼻山》
“重峦叠峰瞰江流,空明一径通人游”,明.周进隆《再题叠彩山》诗,道出了木龙洞的特点。
“城边一峰拔地起。嵯峨俯瞰漓江水。江流到此忽一折,百道滩声咽江底”
----清代诗人张联桂题咏伏波山的诗句。
“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清.徐沄《画山》






预习练习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biāo biǎn (  ) cuán()聚 玲珑tì()透 tián()静
niǎo niǎo( ) 黑 yǒu yǒu( ) lín xún( )
2.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选择相应的词语。
A、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 )
B、精神不集中,迷迷糊糊。 ( )
C、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 )
D、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 ( )
3.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
(2)本文题目“画山绣水”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它的意思是________,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