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桃花源记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桃花源记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1 17:3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桃花源记
班级: 姓名: 评价等第:
一、【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文章大意、线索。
认清重点字词并能解释。
理解课文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
二、【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线索。
2、理解课文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 三、【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东晋人,著名诗人。
2、读准字音。
晋太元中   缘溪行    便舍船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阡陌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间隔     及郡下    诣太守    刘子骥    
3、解释加点的词语。
缘溪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四、【合作探究】
1、翻译课文第1、2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3、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4、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
五、【达标巩固】
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2、翻译语句。
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文章第2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