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醉翁亭记导学案(无答案)(打包3套)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醉翁亭记导学案(无答案)(打包3套)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1 18:54:52

内容文字预览

第21课 醉翁亭记(第1课时)
班级: 姓名: 评价等第: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体会虚词“也、而”的作用。
2、理解难词、难句,了解文意。
3、学习文章第一段。
二、【重点难点】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体会虚词“也、而”的作用。
2、理解难词、难句,了解文意。
三、【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本文是作者被贬滁州时所作。
欧阳修为人忠直,敢于直谏,关心人民,要求政治改革,中年支持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范被黜,他为之辩,受牵连而被贬至滁州做太守,但他虽被贬,却能以积极的心态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做事。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读。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背景介绍。
欧阳修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结果遭到保守派的反对。《醉翁亭记》是其被贬为滁州太守时所作。滁州偏僻,穷困,而作者以自己的政绩和才能使滁州人民乐于山野之间,因此作者常常寄情于山野之间,表现出作者娱情山水、悠闲自适的情调。总之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侧面,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被贬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理。
(注:要求学生熟记加黑线的文字)
3、为加点字注音。
环滁皆山
林壑尤美
蔚然深秀
琅琊
潺潺
酿泉
饮少辄醉
岩穴暝
晦明
伛偻
佝偻
提携
清洌
凛冽
山肴
野蔌
觥筹
阴翳

四、【合作探究】
1翻译第一节。
2、请概括这一段的段意。
3、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4 这段有一个名句,请将它找出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五、【达标巩固】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饮少辄醉。?????????????????????辄:??????????????????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然:??????????????????
2、对句意理解有误的是(???) ?A.环滁皆山也。 ?句意:环绕着滁州的都是山。 ?B.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句意: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是醉翁亭。。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句意:醉翁的情趣不是在饮酒上,而是在优美多姿的山水之间。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句意:欣赏山水的乐趣,得心应手寄托在酒中。 3、对第一段段意概括正确的是(??) ?A.写醉翁亭的环境优美。 ?B.太守用自己的别号为亭命名。 ?C.醉翁以欣赏山水为乐。 ?D.写醉翁亭的环境优美和命名的缘由。
4.这个语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
意思是 。 5.“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 。
第21课 醉翁亭记(第2课时)
班级: 姓名: 评价等第:
一、【学习目标】
1、本节课共同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2、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体会虚词的作用。
2、品读课文,感受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提高鉴赏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体会虚词“也、而”的作用,理解难词、难句,了解文意。
2、品读课文,感受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提高鉴赏能力。
三、【自主学习】
1、解释加点字。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思考:
(1)概括第2段段意。
(2)第2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写山间 的景色,
第二层写山间 的景色,
第三层写 。
(3)写山间早和晚的景色的句子是:
早:
晚:
(4)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是写景的好方法,本段抓住四时的景物特征,分别是:
春: ,夏: ,
秋: ,冬: 。
4、?解释加点字。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四、【合作探究】
1 阅读课文第二段,探究下面问题:
(1).文段先写 之景,再写 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文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是:
(4).文中描写秋季景色的是;
(5).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 ,它现在的意思。

(6).“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
2 阅读课文第二段,探究下面问题:
(1).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

(2).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是哪个句子?
(3).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 的语句。

(4).“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大意。
(6).文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五、【达标巩固】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饮少辄醉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宴酣之乐 ④射者中,弈者胜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行者休于树 [ ]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冬景的句子是:
5.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第21课 醉翁亭记(第3课时)
班级: 姓名: 评价等第:
一、【学习目标】
1、本节课共同学习课文第四段。
2、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体会虚词的作用。
3、总结全文。
二、【重点难点】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体会虚词“也、而”的作用,理解难词、难句,了解文意。
2、总结全文。
三、【自主学习】
1、解释加点字。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翻译。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四、【合作探究】
1、作者醉在哪里?乐在哪里?
醉: 、 、
乐: 、 、 、 。
2、填空: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3、出自本篇课文的成语:
、 、 、
4.翻译下面句子。
人知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五、【达标巩固】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 树林阴翳 翳:
  (2) 太守谓谁 谓: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4.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